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庐山真面目

庐山真面目(廬山真面目)是什么意思

  • 庐山真面目-汉语成语大词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庐山:山名,位于江西九江南。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二次握手·七》:“今天才算意外地看穿了这个家伙的庐山真面目!” 也作①【庐山真面】。清·杨伦《杜诗镜诠·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②【庐山面目】。清·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 庐山真面目-中华词典宝库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释义】:

    庐山:江西九江的一座名山。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例句】:

    张扬《第二次握手》七:“今天才算意外地看穿了这个家伙的庐山真面目!”

  • 不识庐山真面目-中华成语大辞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比喻不认识事物的真相。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参看“庐山真面目”。〔例〕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他巧妙地扮演着大商人的角色,人们只看见他生财有道,却“不识庐山真面目”,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是一个革命者。

  • 庐山真面目-中华成语大辞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庐山:我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清·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而先生姙妾李氏出嫁所生介立李翁,痛遗文残缺,访得于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参看“不识庐山真面目”。〔例〕她这样一化妆,简直成了个老太婆,谁也认不出她那“庐山真面目”了。

  • 庐山真面目-简明成语词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庐山:在江西九江南,是我国名山之一。庐山的真实面目。比喻事情的真相或本来面目。语本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作]庐山面目庐山真面[近]本来面目

  • 不识庐山真面目-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

    【释义】:

    述宾 比喻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多用于本质方面。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zhǐyuánshēnzàicǐshānzhōng

    【释义】:

    其他 缘,因为。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是处在庐山深山之中。比喻身在其中或观察事物如果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就不能正确认识它的本来面目。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用于认识方面。

  • 庐山真面目-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庐山真面目lúshānzhēnmiànm

    【释义】:

    ù 偏正 庐山的真实样子。比喻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相。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你先别讲,让我看!’王文琪以为他有研究过《社员都是向阳花》的宝贵经验,准能识破‘庐山真面目’,胸有成竹地从‘少根弦’手中夺过月历牌。”△本义为中性,比喻义常含贬义。→本来面目 改头换面。也作“庐山面目”、“庐山真面”。

  • 庐山真面目-汉英成语词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one’s true self

    比喻不易获睹的真相,例我今天才认识他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个伪善的小人。

    Only today did I see his true colours-he is after all but a mean and hypocritical person.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语辞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缘:因为。即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是处在深山之中。比喻置身其中如被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就不认识事物的本质。

  • 不识庐山真面目-成语典故辞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一0八四年)到江西庐山游览,见庐山三面临水,雄伟峭拔,山中满布深壑高岩,长年弥漫着缥缈的烟云,人们很难看清他的实际形状。诗人有感于怀,题诗于西林寺的墙壁上。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江西省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传说山之得名,由于周武王时,匡俗(字子孝)隐居山上,周武王派人找他做官,不见本人,只见他的茅庐,故称庐山,也叫匡山。

    《题西林壁》诗,本来是描绘庐山景色的,但诗中含有深刻哲理。寓意认清事物本来面貌,就要站得高,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其真相。庐山真面目:庐山真正的样子。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如例①。“不识庐山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也形容“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所处的地位也在争议的事中,所以难以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决断。现用“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或原委。如例②。

    “识”,共七笔;左旁讠,两笔,,一笔连写;不要读作shì或zhì。“庐”,共七笔;下从户,不作卢。“真”,共十笔;中间从三横,不作两横。

    ①薛维庄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那灰蒙蒙的雾气又蒙住了眸子,也把心底那个小小的王国笼罩住,叫人看不清他的庐山真面目啦。(王剑:《风乍起》)

    ②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恰恰要在大风大浪中清扫骗子手们死后的恶臭和生前的阴毒。(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

  • 庐山真面目-成语典故辞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见“不识庐山真面目”(57页)。也作“庐山真面”、“庐山面目”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古今成语大词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借喻人在事件的漩涡之中,难识事的真相。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 庐山真面目-古今成语大词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以“庐山真面目”,喻事物的原貌,或事情的真相。《野叟曝言》四七:“善作诗今只一家,真是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只是因为你置身于此山当中。二句诗透过自然现象,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军事领导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这样有利于作用正确的判断。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缘:因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