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以意逆志)是什么意思
以意逆志-汉语成语大词典
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逆:揣度。志:心意。 指在解说诗文时,用自己的认识体会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钩考:探索考证。)
以意逆志-中华成语大词典
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以:用。意:意思、心意。逆:迎、揣测。志:意志、设想、想法。用自己的心意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比喻主观揣测别人,推求别人的心意。《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中华成语大辞典
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意:意图。逆:揣度,推想。志:心思。用自己的意思去揣度别人的心思。《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后常用以指设身处地地去推想别人的意图。〔例〕孟子在研究《诗》时尚且懂得“以意逆志”的道理,比秦汉以后的经学家的穿凿君王后妃的本事实在高明得多。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诸子百家大辞典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提出的理解诗意的方法。《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注曰:“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孟子主张解说诗时,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词句而误解原意。正确的解诗方法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意”)去推测诗人的本意(“志”)。汉代经学家(如赵岐)和宋代理学家(如朱熹)皆普遍认为“以意逆志”之“意”为说诗者自己之“意”。准此,对原文作上述解释。但至清代,始有学人提出不同看法,以为“以意逆志”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意谓孟子主张在对诗篇解说时,应从全局着眼,推求作品的意图,分析作品的内容。“以意逆志”的提出,是孟子对我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贡献,对后世抵制断章取义的说诗方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意逆志-简明成语词典
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逆:指揣度。志:心意,意图。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的想法。语本《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是为得之。”[近]以己度人
以意逆志-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以意逆志yǐyì-nìzhì
【释义】:
偏正 逆,揣度;志,心意。用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别人的想法。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宋·叶梦得《石林诗话》:“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多用于对别人的诗文的解释;后也泛指对事物或他人意图的推测判断。→将心比心
以意逆志-中华成语辞海
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用自己的心思去忖度别人的想法。《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宋·叶梦得《石林诗话》:“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
以意逆志-古今成语大词典
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以己意测度他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