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褒)是什么意思
申黜褒女进-古書典故辭典
申黜褒女进
周幽王取申女为王后,后得褒姒就贬黜了申后。比喻喜新厌旧。南朝宋鲍照《白头吟》诗:“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班:汉成帝宠姬班婕妤。
一字褒贬-古書典故辭典
一字褒贬
旧指《春秋》笔法谨严,往往于一字之中寓褒扬或贬斥之意。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后泛指行文用字严格而讲究分寸。
褒采一介-古書典故辭典
褒采一介
褒:褒奖,表扬。意思是表扬、采用细小的长处。南朝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褒善贬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见【善善恶恶】(911页)。
褒衣博带-汉语成语大词典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褒:衣襟宽大。 宽袍阔带。古代儒生的装束。有时用以指文人。《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一旦宇内尘惊,间左飙起,遽以褒衣博带,令押燕颔虎头,适足以取笑耳。”清·汪琬《陈处士墓表》:“其或稍暇,则褒衣博带,出而熙遨里闾间。”《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太宗读金史》:“传谕诸大臣,不许褒衣博带,以染汉人习气。” 也作①【博带褒衣】。《新唐书·刘知几传》:“博带褒衣,草履高冠。”②【褒衣缓带】。清·汪琬《说铃小序》:“客之所谓名实者,褒衣缓带之伦举不免焉。”
博带褒衣-汉语成语大词典
博带褒衣bó dài bāo yī
见【褒衣博带】(40页)。
不置褒贬-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置褒贬bù zhì bāo biǎn
褒贬:评论好坏。 不赞扬,也不批评。《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花园)造成,(曹)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一字褒贬-汉语成语大词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褒:赞扬。贬:贬斥。 相传孔子作《春秋》言简意严,行文中常通过一个字来表示褒扬或贬斥。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后用以形容记事或评论人物时措辞谨严不苟。
一字褒贬-中华成语大词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褒:赞扬。贬:贬低、评价不高。用一个字就体现出优劣。形容论人记事措辞严格而有分寸。(晋)杜预《春秋左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褒衣博带-中华成语大词典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褒:衣襟宽大。博:广、大。宽大的袍子,长长的衣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汉)刘安等《淮南子·汜论训》:“岂必褒衣博带,勾襟委章甫哉?”
褒女惑周-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褒女惑周
【源出】:
《史记·周记》
【解释】:
褒(bāo胞),春秋时国名。褒国女子褒姒迷惑周幽王。西周末年,褒国国君献上一个名为褒姒的女子给周王。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就在烽火台上平白无故放起烟火来,让诸侯以为有异族入侵而兴兵来救。褒姒看见诸侯急急赶来而并无外敌入侵,开颜大笑,幽王也高兴了。此后还开过好几次这样的玩笑,诸侯渐渐不相信了。以后,西方的犬戎入侵西周,幽王再在烽火台上报警,诸侯以为这次又是开玩笑,没有一个来救的。于是,京城被攻陷,幽王被杀,褒姒也被俘虏。
【用法】:
表示拿国事来当儿戏而导致灭亡。
【例句】:
封建时代的史学家都把西周的灭亡归罪于褒姒,故称褒女惑周,实际是为最高统治者开脱罪责。
一字褒贬-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一字褒贬
【源出】:
晋·杜预《春秋左傅集解序》
【解释】:
褒(bāo包),赞美;贬(biǎn扁),给予不好的评价。孔子修订鲁国史书《春秋》,遣词用字常寓褒贬其中。杜预说:“《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用法】:
泛指记事论人措辞严谨而有分寸。
【例句】:
编史修志是千秋大业,首先要有严谨的态度,下笔要慎重,所谓“一字褒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褒-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褒bāo
赞扬,夸奖——贬(话有褒~之分,词有轻重之别。)
褒奖-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褒奖bāojiǎng
表扬和奖励——处分(违法乱纪的学生受到~,遵纪守法的学生受到褒奖。)
褒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褒扬bāoyáng
表扬——批评、处分(赏罚要分明,该褒扬的要褒扬,该~的要~。)、贬斥(受到~)
褒义-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褒义bāoyì
字词句里含有赞扬或好的意思——贬义(“团结”是褒义词,“勾结”是~词。)
褒善贬恶-中华词典宝库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释义】:
褒:赞扬;贬:批评。称赞好的,贬斥恶的。形容人爱憎分明,是非清楚。
【成语出处】:
宋·《二程全书·经说·伊川先生》:“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
【例句】:
明·桑绍良《独乐园》一折:“我修成这部通鉴……其中褒善贬恶,尊君抑经,内夏外夷,正分谨分,也不是等闲的文字也。”
褒贬扬抑-中华成语大辞典
褒贬扬抑bāo biǎn yáng yì
嘉奖、指责、表扬、压抑。〔例〕对历史人物不能任意褒贬扬抑,而应当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褒采一介-中华成语大辞典
褒采一介bāo cǎi yī jiè
褒:褒奖。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褒奖、采取。南朝·齐·谢朓《辞随王子隆》:“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褒善贬恶-中华成语大辞典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褒:赞美。贬:斥责。对好人好事加以赞美;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宋《二程全书·伊川经说》:“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
褒衣博带-中华成语大辞典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褒衣:宽大的衣服。博带:宽大的衣带。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大带。汉·班固《汉书·雋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一旦宇内尘惊,闾左飙起,遽以褒衣博带,令押燕颔虎头,适足以取笑耳。”黄遵宪《续怀人》诗:“褒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例〕那时,站在李香君面前的侯朝宗,是一位褒衣博带的翩翩儒生。
褒衣危冠-中华成语大辞典
褒衣危冠bāo yī wēi guān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笔削褒贬-中华成语大辞典
笔削褒贬bǐ xiāo bāo biǎn
笔削:古时文字写在竹简上,删改时要用刀刮掉竹上的字,然后再写上修改好的文字。后指修改文章。褒:表扬。贬:贬抑。删改记载,加上表扬或贬抑的话。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不落褒贬-中华成语大辞典
不落褒贬bù lào bāo biǎn
落:落得。褒贬:批评,指责。不致于落得别人的批评或指责。也指不致于受别人的埋怨。〔辨误〕“落”不能念成luò。〔例〕为了不落褒贬,我把丑话都说在前头。
不置褒贬-中华成语大辞典
不置褒贬bù zhì bāo biǎn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意。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批评。不加以表扬或批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例〕她干了一些工作,成绩有,问题也不少。但考虑到我与她初次见面,难以掌握分寸,只好暂不置褒贬,留待今后再谈吧。
一字褒贬-中华成语大辞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褒:赞扬。贬:批评,给予不好的评价。只用一个字就体现了褒贬。儒家称《春秋》笔法,褒则称字,贬则称名,其他行文,也在一字之中包含着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晋·范宁《榖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后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既严格,又有分寸。〔例〕他行文谨慎,虽一字褒贬,也要再三斟酌。
褒贤-诸子百家大辞典
褒贤
《盐铁论》篇名。本篇针对所谓贤人的褒贬问题展开辩论。大夫首先否定儒家历来褒扬的贤人:“伯夷以廉饥,尾生以信死,由小器而亏大体……何功名之有?”并旗帜鲜明地以苏秦张仪为贤,认为贤的标准是“智足以强国,勇足以威敌”。文学则认为苏秦张仪“其位弥高而罪弥重,禄滋厚而罪滋多”。大夫又以陈胜举事而孔甲等儒生趋附之的事实批驳文学“以道进”“以义得”的迂腐说教。文学则以“无王久矣,道拥遏不得行”,陈胜之举是“为百姓除残去贼,岂贪禄乐位哉?”来辩解。以下大夫指斥赵绾、王臧、主父偃、东方朔等“絜言污行”“辞小取大,鸡廉狼吞”。文学则宣扬“服古之服,诵古之道”;“时然后言,义然后取”;“非患儒之鸡廉,患在位者之虎饱鹢咽”。论战双方所褒的贤人都有各自的政治、道德标准,足见斗争的尖锐复杂。
褒善贬恶-学生必备工具书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解词】 褒:赞扬。贬:贬斥。
【解义】 赞扬好的,贬斥坏的。
【例句】 这家报刊敢于~,揭露社会黑暗,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褒善贬恶-简明成语词典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褒:赞美。贬:斥责。赞扬好的,批评坏的。指分清善恶,作出公正的评价。[近]惩恶扬善[注意]恶,不读wù。
褒贬与夺-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褒贬与夺bāobìǎn-yǔduó
【释义】:
并列 给予赞扬或批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晋书·祖逖传》:“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用于评论人或事。
褒采一介-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褒采一介bāocǎi-yījiè
【释义】:
述宾 一介,一芥,微小。奖励采用微小长处的人。南朝齐·谢朓《辞隋王子隆笺》:“褒采一介,抽扬小善。”△用于鼓励方面。
褒善贬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褒善贬恶bāoshàn-biǎn′è
【释义】:
并列 表扬好的,批评坏的。宋·邵博《闻见后录》:“君子为小人所胜所抑者,不过禄位耳。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用于评论人物。
褒贤遏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褒贤遏恶bāoxián-èè
【释义】:
并列 表扬好的,制止坏的。唐·崔祐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序》:“公之文章,大抵以立宪诫世,褒贤遏恶为用,故论议最长。”△描写对待善恶的态度。
褒衣博带-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褒衣博带bāoyī-bódài
【释义】:
并列 宽大的袍子,阔阔的衣带。古代读书人的装束。《新五代史·王镕传》:“当是时,诸镇相弊于战争,而赵独安,乐王氏之无事,都人士女褒衣博带,务夸侈为嬉游。”△用于穿着。也作“博带褒衣”、“褒衣缓带”、“衣褒带博”。
褒衣缓带-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褒衣缓带bāoyī-huǎndài
【释义】:
见“褒衣博带”。《新唐书·刘知几传》:“褒衣缓带,革履高冠。”
博带褒衣-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博带褒衣bódàibāoyī
【释义】:
见“褒衣博带”。
不置褒贬-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不置褒贬bùzhì-bāobiǎn
【释义】:
述宾 不赞成也不反对。《三国演义》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用于形容人态度不明朗,不赞扬也不批评。→不置可否
春秋一字褒贬-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春秋一字褒贬chūnqiū-yīzì-bāobiǎn
【释义】:
主谓 《春秋》常以一字示褒贬之意,即褒贬寓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因鲁史之有得失,据周经以正褒贬,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所谓不怒而人威,不赏而人劝,实永世而作则,历百王而不巧者也。”△用于史书方面。
示贬于褒-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示贬于褒shìbiǎn-yúbāo
【释义】:
述补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礼部·南礼部恤典》:“石(石珤)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含贬义。用于上对下。
褒然冠首-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褒然冠首yòurán-guànshǒu
【释义】:
见“褎然举首”。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褒然冠首。”
一字褒贬-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一字褒贬yīzì-bāobiǎn
【释义】:
主谓 孔子作春秋,用字有褒有贬,扬善惩恶,影响后世极大,故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一字之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后泛指议论人和事,用词严谨、有分寸。唐·方干《酬孙发》:“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多用于作文、说话方面。
衣褒带博-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衣褒带博yībāo-dàibó
【释义】:
见“褒衣博带”。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党》:“相与餐粗食淡,衣褒带博。”
一字褒贬-汉英成语词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praise or criticize with a single word
比喻只用一个字或一句话作出批评,就可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影响,例历史学家对于人物的批评,往往一字褒贬,影响甚巨。
Historians need only a single word to praise or censure an historical figure-the word used may be short but its influence immense.
褒善贬恶-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赞扬好的,批评坏的。宋《二程全书·伊川经说四》:“后世以史观《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己。”
一字褒贬-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褒:赞扬。贬:批评。儒家称《春秋》笔法,褒则称字,贬则称名,用一个字就体现了褒贬。后来就用以形容记事、论人措辞严格而有分寸。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褒贬扬抑-中华成语辞海
褒贬扬抑bāo biǎn yáng yì
褒奖、指斥、赞扬、压抑并列。
褒贬与夺-中华成语辞海
褒贬与夺bāo biǎn yǔ duó
褒贬:赞美和贬斥;与夺:给与和夺取。指对人、对事给予赞扬或批评,即给予评价。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褒采一介-中华成语辞海
褒采一介bāo cǎi yī jiè
褒:嘉奖;采:采取;一介:介,通“芥”,芥子小而值贱,常用以比喻轻微不值得注意之处。指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嘉奖、采取。南朝·齐·谢朓《辞随王子隆笺》:“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褒善贬恶-中华成语辞海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è
褒:赞美;贬:斥责。赞美好的,批评坏的。指分清善恶公正地评价事物。明·桑绍良《独乐园》一折:“我修成这部通鉴……其中褒善贬恶,尊君抑经,内夏外夷,正名谨分,也不是等闲的分字也。”
褒贤遏恶-中华成语辞海
褒贤遏恶bāo xián’è’è
褒:赞扬;遏:遏止。赞扬好的;遏止坏的。也就是扬善抑恶。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序》:“公之文章,大抵以立宪诫世、褒贤遏恶为用,故议论最长。”
褒衣博带-中华成语辞海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宽衣大带。是古时候读书人的装束。《淮南子·汜论训》:“古者有鍪而绻领而王天下者矣……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块,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颜师古注:“褒,大裾也。言着褒大之衣,广博之带也。”
褒衣危冠-中华成语辞海
褒衣危冠bāo yī wēi guān
褒:宽大;危:高;冠:帽。宽袍高帽。古代儒生的穿戴。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笔削褒贬-中华成语辞海
笔削褒贬bǐ xiāo bāo biǎn
笔削:古时无纸,文字写在竹简或木札上,遇有讹误需删改时,要用刀刮掉上面的字,再用笔改正,后指删改文章;褒:赞扬;贬:贬抑。删改原来的记载,加以赞扬或贬抑的话。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不置褒贬-中华成语辞海
不置褒贬bù zhì bāo biǎn
褒贬:评论好坏。不给予赞扬,也不批评。《三国演义》七二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发扬褒大-中华成语辞海
发扬褒大fā yáng bāo dà
见“发扬光大”。
一字褒贬-中华成语辞海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原指《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尽含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后也泛指发表见解用词严谨而有分寸。
不置褒贬-成语辞海
不置褒贬bù zhì bǎo biǎn
置:放置。褒:嘉奖,赞扬。贬:贬斥。既不赞扬,也不批评,态度不明朗。
一字褒贬-成语辞海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春秋》虽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褒:赞扬。贬:贬低。形容用字措词非常严格而有分寸。
一字褒贬-古今成语大词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褒:赞扬;贬:贬低,批评。一字之中含蓄褒贬之意。《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后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既严谨又有分寸。唐·方干《酬孙发》:“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
不置褒贬-古今成语大词典
不置褒贬bù zhì bōo biǎn
不予赞扬,也不予批评。喻不加可否。《三国演义》七二:“(曹)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视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