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恶

恶(惡)是什么意思

  • 畏影恶迹-古書典故辭典

    畏影恶迹

    怕自己的身影,惧自己的足迹。比喻为易于解决的问题而烦恼,至死不悟。《庄子·渔父》:“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 除恶务尽-古書典故辭典

    除恶务尽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彻底、干净。《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务:必须。

  • 恶湿居下-古書典故辭典

    恶湿居下

    厌恶潮湿,却又自处于低洼之地。比喻行动与愿望相背。《孟子·公孙丑上》:“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 恶醉强酒-古書典故辭典

    恶醉强酒

    害怕酒醉而偏要喝酒。比喻明知故犯。《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由恶醉而强酒。”强:勉强。

  • 恶紫夺朱-古書典故辭典

    恶紫夺朱

    憎恶紫色夺取了大红色的光彩和地位。古代以朱色为正色,喻正统。《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后用以比喻邪恶胜过正义,或异端冒充正统。

  • 积恶余殃-古書典故辭典

    积恶余殃

    作多了恶,即使自身未受惩罚子孙也会得到恶报。《说苑·谈丛》:“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参见“积善余庆”条。

  • 疾恶如仇-古書典故辭典

    疾恶如仇

    疾亦作“嫉”。憎恨坏人坏事,如同誓不两立的仇敌。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晋书·傅咸传》:“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推贤乐善。”

  • 隐恶扬善-古書典故辭典

    隐恶扬善

    隐:隐讳。扬:表扬,隐讳别人的坏处,表扬别人的好处。《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 数日恶-古書典故辭典

    数日恶

    好多天心情不愉快,多用于离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数日恶。’”谢太傅:谢安。右军:王羲之。

  • 爱生恶死-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生恶死ài shēng wù sǐ

    见【贪生怕死】(1003页)。

  • 爱远恶近-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远恶近ài yuǎn wù jìn

    见【贵远贱近】(407页)。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见【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532页)。

  •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恶:讨厌。 (对一个人)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所爱虽有罪,不及于刑。所恶虽无辜,不免于罚。此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者也。”《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 也作【恶欲其死而爱欲其生】。宋·陈亮《谢葛知院启》:“内揣甚安,誉不为喜而毁不为沮;外传大甚,恶欲其死而爱欲其生。” 也单作【爱之欲其生】。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九十三首:“明公爱之欲其生,苍苍者曲体明公之意,特留此白头宫女,谈说开元。”

  • 褒善贬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见【善善恶恶】(911页)。

  • 不念旧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念旧恶bù niàn jiù è

    不记别人过去的错误或仇怨。《论语·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稀少。)《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评》:“该韩(信)、白(起)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元曲选·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君子人不念旧恶,小人儿自来悔后。”

  • 惩恶劝善-汉语成语大词典

    惩恶劝善chéng è quàn shàn

    惩:惩处,贬斥。劝:勉励。 惩罚坏人,勉励人做好事。语本《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梁书·武帝纪中》:“虽惩恶劝善,宜穷其制,而老幼流离,良亦可愍(mǐn)。”(愍:同“悯”。)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章炳麟《菌说》:“二教唯权,佛兼权实,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二教:指孔、老。权、实:佛教用语,前者指适合于一时机宜之法,后者指不变之法。)

  • 除恶务尽-汉语成语大词典

    除恶务尽chú è wù jìn

    见【树德务滋,除恶务本】(972页)。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汉语成语大词典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从:顺从。登:升高。崩:倒塌。 顺从好的就像登山,顺从坏的就像山崩。比喻学坏容易学好难。《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粗衣恶食-汉语成语大词典

    粗衣恶食cū yī è shí

    也作【粗衣粝食】。见【恶衣恶食】(262页)。

  • 党恶朋奸-汉语成语大词典

    党恶朋奸dǎng è péng jiān

    党:袒护,偏袒。朋:朋比,互相勾结。 偏袒恶人,勾结坏人。《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义师所指,戮在一人,元恶既除,勿有所问。其有党恶朋奸,甘为逆羽,杀无赦!”

  • 恶叉白赖-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叉白赖è chā bái lài

    胡搅蛮缠,大耍无赖。《元曲选·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哎,刘家女俫(lái)你怎生只学的这般恶叉白赖。”(俫:元杂剧中扮演儿童的角色。女俫:女儿。)《古今杂剧·郑德辉〈(chǎo)梅香〉第二折》:“我本将掴破你这个小贱人的口来,又道我是个女孩儿恶叉白赖。” 也作【恶茶白赖】。《元曲选·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那里也恶茶白赖寻争竞。”

  • 恶贯满盈-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贯满盈è guàn mǎn yíng

    贯:穿物或钱的绳索。盈:满。 罪恶很多,就像穿物的绳索已经穿满一样。形容作恶极多。语本《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孔颖达疏:“纣之为恶,如物在绳索之贯,一以贯之,其恶贯已满矣。”《元曲选·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你……将王文用图财致命,又淹死了他父亲,强夺了他妻室。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清朝野史大观·卷三·曾静吕留良文字之狱》:“恶贯满盈,神人共愤。” 也作①【恶贯久盈】。唐·陆贽《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②【罪恶贯盈】。宋·孔平仲《续世说·黜免》:“李义府作相,罪恶贯盈。”《聊斋志异·刘姓》:“罪恶贯盈,不自悛悔。”

  • 恶积祸盈-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积祸盈è jī huò yíng

    指做的坏事成了堆,招致的祸患到了极点。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隋)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

  • 恶龙不斗地头蛇-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龙不斗地头蛇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

    见【强龙不压地头蛇】(806页)。

  • 恶梦初醒-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梦初醒è mèng chū xǐng

    形容灾难过后,心有余悸而又感到幸运的心情。《骆驼祥子·三》:“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虽然是那么破烂狼狈,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确是还活着呢,好象恶梦初醒时那样觉得生命是何等的可爱。”

  • 恶人先告状-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人先告状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指坏人抢先捏词诬赖受欺侮者。鲁迅《两地书·一一》:“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烈火金刚》第八回:“他想:好家伙,恶人先告状,这小子倒吓起我来了。”

  • 恶人自有恶人磨-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人自有恶人磨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

    凶恶的人自然会有更凶恶的人使他吃苦头。明·周楫《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近奸近杀古无讹,恶人自有恶人磨。”《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恶人自有恶人磨,窃盗劫来强盗打。”《三侠五义》第十三回:“展爷在窗外听至此,暗自说道:‘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再不错的。’”

  • 恶事传千里-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事传千里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见【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425页)。

  • 恶言恶语-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言恶语è yán è yǔ

    用恶毒的话骂人或用凶恶的语气说话。《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再说素姐……半个月不能起床,不惟没有了那些凶性,且是连那恶言恶语都尽数变得没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戏曲剧本选集·〈钗头凤(京剧)〉》:“到如今,对为娘恶言恶语。” 也作【恶言泼语】。(泼:横蛮。)《西游记》第五回:“那九个凶神,恶言泼语,在门前骂战哩!”《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三回:“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恶言泼语,伤犯那些众人。”

  • 恶衣恶食-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衣恶食è yī è shí

    粗劣的衣食。常用以形容生活俭朴。《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汉书·王莽传上》:“恶衣恶食,陋车驽马。” 也作①【恶衣菲食】。(菲:微薄。)唐·吴兢《贞观政要·奢纵》:“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往往恶衣菲食……奔驰于炎天烈日之中。”②【恶衣薄食】。《文中子·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又有①【粗衣恶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梁启超《罗兰夫人传》:“夫人在狱中,粗衣恶食,所有金钱,尽散诸贫囚。”②【粗衣粝(lì)食】。(粝:糙米。)《元曲选·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如今赤手空拳,少柴也那缺米,常则是甘分随缘,粗衣粝食。”

  •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è yǒu è bào, shàn yǒu shàn bào,ruò hái bù bào,shí chen wèi dào

    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912页)。

  • 恶语伤人-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语伤人è yǔ shāng rén

    用恶毒的话伤害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元曲选·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哎,抵多少恶语伤人六月寒,无也波端,着俺把剑还。”

  • 恶语相加-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语相加è yǔ xiāng jiā

    指把恶言恶语加到别人身上。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 恶作剧-汉语成语大词典

    恶作剧è zuò jù

    恣意戏弄人,使人难堪。也指使人难堪的戏弄行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韦(生)知其盗也,乃弹(dàn)之,正中其脑……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宋·杨万里《宿潭石步》:“天公吓客恶作剧。”《聊斋志异·婴宁》:“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xiá)孰甚焉!”(黠:聪明而狡猾。)

  • 遏恶扬善-汉语成语大词典

    遏恶扬善è è yáng shàn

    见【隐恶扬善】(1301页)。

  • 逢君之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逢君之恶féng jūn zhī è

    逢:逢迎。恶:过失,过错。 对君主的过失不加规谏,反而加以逢迎助长。《孟子·告子下》:“逢君之恶其罪大。”《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有个佞臣伯嚭(pǐ),逢君之恶,劝他穷奢极欲,诛戮忠臣。”清·朱彝尊《石经月令跋》:“(李林甫)逢君之恶,肆行改窜,可谓无忌惮之尤者也。”

  • 刚肠嫉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刚肠嫉恶gāng cháng jí è

    刚肠:刚直的心肠。嫉:也作“疾”,憎恨。 形容为人刚强正直,痛恨邪恶现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章炳麟《致杨救炎书》:“下走刚肠疾恶,近郅都为人。”(下走:供奔走役使的人,旧用作自称的谦词。) 也作【刚棱疾恶】。(刚棱:刚直而有棱角。)《后汉书·王允传》:“允性刚棱疾恶……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

  • 鬼怕恶人-汉语成语大词典

    鬼怕恶人guǐ pà è rěn

    比喻凶恶的人怕更凶恶的人。宋·无名氏《艾子杂说》:“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九回:“他也不免有些鬼怕恶人……那个主子一团性气,料得也不是个善查(茬)。”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汉语成语大词典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xíng qiān lǐ

    好事不易为人们知道,坏事却传播得很快很广。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也作【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也单作【恶事传千里】。冰心《冬儿姑娘》:“赶紧给她找个婆家罢,‘恶事传千里’,她的厉害名儿太出远了,将来没人敢要!”

  • 好善恶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好善恶恶hào shàn wù è

    见【善善恶恶】(911页)。

  • 好恶殊方-汉语成语大词典

    好恶殊方hào wù shū fāng

    好:喜爱。恶:厌恶。殊方:不同的趋向。 表示旨趣不同,爱憎有异。《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也作【好恶乖方】。(乖:不合,违背。)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 好逸恶劳-汉语成语大词典

    好逸恶劳hào yì wù láo

    逸:安逸。恶:讨厌,憎恨。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好逸恶劳,四难也。”《北史·苏绰传》:“若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宋·陈敷《农书·卷上·稽功之宜篇第十》:“好逸恶劳者,常人之情,偷惰苟简者,小人之病,殊不知勤劳乃逸乐之基也。”

  • 怙恶不悛-汉语成语大词典

    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

    怙:仗恃。悛:悔改。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语本《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金史·许古传》:“其或怙恶不悛,举众讨之,顾亦未晚也。”章炳麟《宣言书》:“必若怙恶不悛,任用狼虎,则义师所指,固当无坚不摧。”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也作【讳恶不悛】。(讳:隐瞒。)《后汉书·朱晖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②【怙罪不悛】。《金史·孟铸传》:“知府执中贪残专恣,不奉法令,自奉圣州罪解以后,怙罪不悛,蒙朝廷恩贷,转生跋扈。”

  • 讳恶不悛-汉语成语大词典

    讳恶不悛huì è bù quān

    见【怙恶不悛】(448页)。

  • 疾恶如仇-汉语成语大词典

    疾恶如仇jí è rú chóu

    疾:痛恨。 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后汉书·陈蕃传》:“前山阳太守翟超、东海相黄浮,奉公不桡,疾恶如仇。”《晋书·傅咸传》:“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老残游记》第四回回目:“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也作①【疾恶若仇】。《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仇。”②【嫉恶如仇】。《宋史·吕文仲传》:“上曰:‘卿执宪,当嫉恶如仇,岂公行党庇邪?’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 又有【嫉之如仇】。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史言礼法之士,嫉之如仇,赖司马景王全之,以此而言,(阮)籍非附司马氏未必能脱祸也。”

  • 嫉恶如仇-汉语成语大词典

    嫉恶如仇jí è rú chóu

    又有【嫉之如仇】。见【疾恶如仇】(486页)。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bù chéng rén zhī è

    成:成全。美:好事。恶:坏事。 君子帮助别人成全好事,不帮助别人成全坏事。常用作劝人为善之语。《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集注:“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 也作【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孔子家语·五仪解》:“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也单作①【成人之美】。《后汉书·李固传》:“所交皆舍短取长,好成人之美。”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②【成人之恶】。《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我辈读书人见悖理乱伦而不沮,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汉语成语大词典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jūn zǐ jiāo jué bù chū è shēng

    君子:指有修养有名望的人。恶声:难听的话语。 君子即令同朋友断绝交往,也不说对方的坏话。这是儒家所宣扬的一种为人处世的道德风貌。《史记·乐毅列传》:“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张守节正义:“言君子之人,交绝不说己长而谈彼短。”《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八年》:“刘表以书谏(袁)谭曰:‘君子违难不适雠国,交绝不出恶声。’”

  • 面善心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面善心恶miàn shàn xīn è

    见【口蜜腹剑】(579页)。

  • 同恶相济-汉语成语大词典

    同恶相济tóng è xiāng jì

    济:帮助。 共同作恶的人互相帮忙。《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南史·江淹传》:“彼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 原作【同恶相求】。(求:求助。相求:互相窜通。)《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gǔ)焉,何难?” 也作【同恶相助】。《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又有【同恶相扇】。(扇:煽动。)《读通鉴论·唐中宗·十七》:“天下乃钳口绝笔,以成乎同恶相扇之势,此唐、宋之所以亡,与汉末党锢之祸若出一辙也。”

  •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汉语成语大词典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恶:凶暴的意念。 指被激怒而产生行凶的念头。《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却不叵耐这黄巢欺负咱每(们)太甚!’”《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明,登时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掣那把刀在手里,便要取那假西宾的性命。” 也作【怒从心起,恶向胆生】。《孽海花》第十四回:“太太……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 也单作①【怒从心起】。《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一回:“惠公在车上望见庆郑,怒从心起。”《歧路灯》第一回:“(谭)孝移看见……一时怒从心起,站起来,照端福头上便是一掌。”②【怒从心生】。《斩鬼传》第七回:“钟馗(kuí)听说一个鬼字,怒从心生,拔剑就砍。”③【怒从心上起】。《红楼梦》第十回:“这璜大奶奶不听则已,听了,怒从心上起。” 又有【怒从羞起,恶向胆生】。《歧路灯》第八十二回:“绍闻心有别故,怒从羞起,恶向胆生,脚踢拳殴,打将起来。”

  • 欺善怕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欺善怕恶qī shàn pà è

    善:善良。恶:厉害,凶恶。 欺负善良的,害怕凶恶者。清·李渔《夺锦楼》:“当不得做媒的人都是欺善怕恶……所以到处央媒,并无一人肯做。”鲁迅《两地书·一五(致许广平)》:“至于今之教育当局,则我不知其人……所闻的历来的言行,盖是一大言无实,欺善怕恶之流而已。”

  • 穷山恶水-汉语成语大词典

    穷山恶水qióng shān è shuǐ

    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自然条件极差。孙犁《山地回忆》:“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心里乱滋滋地嘀咕:‘穷山恶水啊!可是还得在这里打仗。’”

  • 穷凶极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穷凶极恶qióng xiōng jí è

    形容极端凶残恶毒。《汉书·王莽传赞》:“穷凶极恶,流毒诸夏。”(诸夏:指全中国。)《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疏中备说严嵩父子招权纳贿,穷凶极恶,欺君误国十大罪。”闻一多《龙凤》:“事实上,人物界只有穷凶极恶而诡计多端的蛇……那有什么龙和凤呢?” 也作【穷极凶恶】。章炳麟《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虽守府之身,未能穷极凶恶,而一言坏法,实能驯至乱流。”

  • 善善恶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善善恶恶shàn shàn wù è

    善善:称赞好的。恶恶:憎恶坏的。 形容人是非清楚,爱憎分明。《史记·太史公自序》:“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明·张岱《与周戬伯》:“吾兄朴茂长厚人也。为弟较正《石匮》书,则善善恶恶,毫忽不爽,欲少曲一笔,断头不为,则兄又刚毅倔强人也。”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顾宪成之学朱子也,善善恶恶,其弊也,必为申韩惨刻而不情。” 也作【好(hào)善恶恶】。(好:喜好。)《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又有【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指斥。)《二程全书·经说·伊川先生》卷四:“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汉语成语大词典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善:指好人、好事。恶:指坏人、坏事。旧时劝人为善的套语。《增广贤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金瓶梅》第一回:“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也作【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明·周楫《西湖二集·李凤娘酷毒遭天谴》:“……这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

  • 赏善罚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赏善罚恶shǎng shàn fáè

    奖励好的,惩罚坏的。《诗经·小雅·瞻彼洛矣序》:“《瞻彼洛矣》,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焉。”朱自清《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他们又相信有上帝和鬼神,能够赏善罚恶。”

  • 深恶痛绝-汉语成语大词典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极,顶点。绝:恨。 形容厌恶、痛恨到了极点。《老残游记》第九回:“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愿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乡愿:乡里貌似忠厚而内怀奸诈的伪君子。)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何物临江道士,尤当深恶痛绝者也。”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革命党也一派新气,绅士们先前所深恶痛绝的新气。” 也作【深恶痛疾】。(疾:恨。)鲁迅《藤野先生》:“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从讽刺的深恶痛疾到玩世的无可无不可,本只相去一间。”

  • 十恶不赦-汉语成语大词典

    十恶不赦shí è bù shè

    十恶:中国封建王朝规定的十种重大罪名。《隋书·刑法志》“十恶”指“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赦(shè):赦免,饶恕。 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元曲选·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苦斗·四四》:“这何杜氏正是当丫头的出身,一听就咬牙切齿道:‘当丫头的不过命苦,没做过十恶不赦的事儿,犯着她什么来?’”茹志鹃《关大妈》:“你大妈活这一辈子,怕过新四军没?对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心软过没?” 又有【十恶不善】。郭沫若《万引》:“我纵使成了十恶不善的坏人,我不愿我的儿子也跟着我学坏!”

  •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汉语成语大词典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shù dé wù zī,chú è wù běn

    树德:树立德惠。滋:繁滋。本:根本。 施行德惠一定要广泛充分,消除邪恶一定要连根铲除。《尚书·泰誓》:“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又有【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臣闻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又单作【除恶务尽】。《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维我有众,一乃心力,除恶务尽,共建厥勋。”鲁迅《吊与贺》引无名氏《吊丧文》:“自宜除恶务尽,何容姑息养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