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饿

饿(餓)是什么意思

  • 翳桑饿人-古書典故辭典

    翳桑饿人

    春秋时,晋国的灵辄在翳桑挨饿,遇见赵盾,赵盾给他吃食,还接济他的母亲。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卫士。有一次,灵公想杀赵盾。灵辄便倒戟抵御,使赵盾得免于难。《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后因称一饭之恩必报者为“翳桑饿人”。

  • 挨冻受饿-汉语成语大词典

    挨冻受饿ái dòng shòu è

    指无衣无食的困苦情况。《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也作【挨饿受冻】。《星火燎原(六)·敌后插刀》:“你们在这里一年多了,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太辛苦了。”

  • 饱人不知饿人饥-汉语成语大词典

    饱人不知饿人饥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

    比喻处境顺适或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别人处于困境中的痛苦和焦急。《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吴组缃《一千八百担》:“老叔,老叔,你是饱人不知饿人饥。”

  • 饿鬼投胎-汉语成语大词典

    饿鬼投胎è guǐ tóu tāi

    比喻大量吃东西的人。《苦斗·四八》:“咱们也不嫉妒他人,纵使不一定是个讨债的,也难免是个饿鬼投胎。”

  • 饿虎饥鹰-汉语成语大词典

    饿虎饥鹰è hǔ jī yīng

    比喻凶残贪婪的人。语本《魏书·昭成子孙传·常山王晖》“(晖)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miǎn),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活地狱·楔子》:“衙门里的人,一个个是饿虎饥鹰,不叫他们敲诈百姓,敲诈哪个呢?”

  • 饿虎扑食-汉语成语大词典

    饿虎扑食è hǔ pū shí

    又有【饿虎见羊】、【饿虎攒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见【猛虎扑食】(668页)。

  • 饿殍载道-汉语成语大词典

    饿殍载道è piǎo zài dào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 形容饿死的人很多。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五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也作①【饿莩载道】。(莩:同“殍”。)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而齐、鲁、幽,燕之区为尤甚。”《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沿途饿莩载道,臭不可闻。”②【饿莩遍野】。《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③【饿殍枕藉(jiè)】。(枕藉:纵横相枕而卧。)《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二回:“这等时候……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汉语成语大词典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原是封建礼教禁锢妇女不许再嫁的话。宋·朱熹《与陈师中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礼之君子观之,当有知其不可易也。”清·方苞《赵氏贞烈传序》:“而程(颢、颐)、朱(熹)则以娶其子妇者,为其子弟之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言,村儿井童,亦能耳熟,自此以后为男子者,率以妇人之失节为羞。”后指坚贞不屈,宁肯饿死,也不改变节操。《啼笑因缘续集》第六回:“老兄台,怎么着,你在关外混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跟亡国奴后面去了?”《四世同堂·三十四》:“‘放了你之后呢?’‘我不答应任何条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另有【饿死事大】。指饿死人是大事。清·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况贫能病人,饿死事大,不惟利禄之见,尽人难免也。”

  • 忍饥受饿-汉语成语大词典

    忍饥受饿rěn jī shòu è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穷困艰苦。《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你又露出雪也似的白面来,亦不象忍饥受饿的人。”《保卫延安》第六章:“不论怎样流血牺牲,忍饥受饿,我们总是勇往直前。” 也作【忍饥挨饿】。朱自清《论吃饭》:“他们惯于忍饥挨饿,几千年来都如此。除非到了最后关头,他们是不会行动的。” 又有【忍饥挨冻】。孙犁《看护》:“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

  • 委肉当饿虎之蹊-汉语成语大词典

    委肉当饿虎之蹊wěi ròu dāng è hǔ zhī xī

    委:抛弃。蹊:小路。 把肉丢在饿虎出没的路上。比喻必遭灭亡之祸,处境极其危险。《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振:救。)《史记·刺客列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也作【委肉虎蹊】、【委肉虎口】。《后汉书·公孙述传》:“今以时自诣,则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奈何!”

  •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汉语成语大词典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xuán yáng jī gǔ,è mǎ tí líng

    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把铃绑在饿马蹄子上,蹄动发出响声。古时作战,于空营中作这样的布置以诱惑敌人。《元曲选外编·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今夜倒下个空营,着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也单作【悬羊打鼓】。《说岳全传》第五十七回:“又暗令兵士通知各位元帅,将各营虚设旗帐,悬羊打鼓。”

  • 野有饿殍-汉语成语大词典

    野有饿殍yě yǒu è piǎo

    饿殍:饿死的人。 野外有饿死的人。常用以形容兵荒马乱或凶年饥岁的悲惨景象。唐·陆贽《祭大禹庙文》:“邦无宿储,野有饿殍。”唐·崔祐甫《唐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颂并序》:“傥(tǎng)野有饿殍,宾不如归,亦诸侯之耻也。”(傥:同“倘”,如果。) 原作【野有饿莩】。(莩:通“殍”。)《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 饿殍遍野-中华成语大词典

    饿殍遍野è piǎo biàn yě

    饿殍:饿死的人。遍野:荒郊野外到处都是。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因天灾人祸造成的惨状。《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殍遍野。”也作“饿殍载道”。(现代)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五回:“以故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 饿殍枕藉-中华成语大词典

    饿殍枕藉è piǎo zhěn jiè

    饿殍:饿死的人。枕藉:纵横相枕而卧。饿死的人纵横相枕而卧。形容饥荒灾祸严重。(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二回:“这等时候……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 饿虎扑食-中华成语大词典

    饿虎扑食è hǔ pū shí

    饿虎:饿急的老虎。扑食:扑向食物。像饿急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动作迅速而猛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紧迎慢挡,捷转忙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那人刚到面前,便如饿虎扑食,猫儿扑鼠一般,拴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也作“饥虎扑食”。(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素姐一见汉子进去,通是饥虎扑食一般,抓到怀里,口咬牙撕了一顿……”

  • 饿虎吞羊-中华成语大词典

    饿虎吞羊è hǔ tūn yáng

    饿虎:饥饿的老虎。吞羊:吞食羔羊。饥饿的老虎吞食羔羊,比喻迅猛而贪婪。《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浸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也作“饿虎擒羊”。(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只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 饿虎饥鹰-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饿虎饥鹰

    【源出】:

    《魏书·宗室晖传》

    【解释】:

    象饥饿的猛虎、鹰隼一样凶暴地摄取食物。后魏皇家宗室子弟元晖在宣武帝时累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贞昶曾任侍中,后任吏部尚书。他们都十分贪婪,人们称之为“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用法】:

    比喻贪得无厌而且凶残。

    【例句】:

    衙门里的人,一个个是饿虎饥鹰,不叫他们敲诈百姓,敲诈谁个呢?(李宝嘉《活地狱·楔子》)

  •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源出】:

    《元曲选外编·千里独行》楔子

    【解释】:

    把羊吊起来,下面放一面鼓,使羊蹄在鼓上不断敲击;把铃系在饿马的蹄子上,蹄动时发出铃声。古时作战,在空营中作出这样布置,使敌人以为营中有兵。亦可“悬羊击鼓”单独使用。

    【用法】:

    指迷惑敌人的谋略。

    【例句】:

    ①又暗令军士通知各位元帅,将各营虚设旗帐,悬羊打鼓。(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七回)

    ②叫营中不灭灯火,不撤旌旗,又布置好悬羊擂鼓,饿马摇铃。下令全军人衔枚,马勒口,悄悄撤走,去取周至。(徐君慧《大唐巾帼英雄传》第十五回)

  • 饿虎之蹊-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饿虎之蹊

    【源出】:

    《史记·刺客列传》

    【解释】:

    蹊(xī西),小路。饥饿的老虎经常来往的小路。原文:“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

    【用法】:

    指危险的地方。

    【例句】:

    这条公路盘山而上,有24道急弯,方向盘刚刚打过来,第二个弯又到了,稍一疏忽,车就会跌下万丈悬崖。司机们都视这段险道为“饿虎之蹊”。因为司机们小心翼翼,路虽险,倒从没有出过事。

  • 饿莩遍野-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饿莩遍野

    【源出】:

    《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

    莩(piǎo瞟),饿死的人。到处都有饿死的人。原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也。”

    【用法】:

    形容灾荒年成的惨象。

    【例句】:

    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 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饿è

    空肚子,想吃东西——饱(~汉不知饿汉饥)

  • 饿虎扑食-中华词典宝库

    饿虎扑食è hǔ pū shí

    【释义】:

    饿极了的老虎扑向食物。形容动作迅猛。

    【例句】:

    明·吴承恩《西游记》八十八回:“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紧迎慢挡,捷转忙撺。”

  • 饿殍载道-中华词典宝库

    饿殍载道è piǎo zài dào

    【释义】:

    饿殍:饿死的人。载:充满。饿死的人充满道路。形容饿死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例句】:

    ①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八五回:“以故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②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沿途饿莩载道,臭不可闻。”

  • 穷酸饿醋-中华词典宝库

    穷酸饿醋qióng suān è cù

    【释义】:

    指贫寒而迂腐的书生。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三折:“与了一个富家,也不枉了;却与了这个穷酸饿醋。”

    【例句】:

    《水浒传》三三回:“近日除将这个穷酸饿醋来做个正如寨,这厮又是文官,又没本事。”

  • 忍饥受饿-中华词典宝库

    忍饥受饿rěn jī shòu è

    【释义】: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王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例句】:

    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今日是荒年饥年,亏杀你独自支吾。终不然我自温饱,教你忍饥受饿。”

  • 饿虎饥鹰-中华成语大辞典

    饿虎饥鹰è hǔ jī yīng

    见“饥鹰饿虎”。

  • 饿虎扑食-中华成语大辞典

    饿虎扑食è hǔ pū shí

    饿急了的老虎猛扑食物。形容迅急而凶猛地猛扑对方。也是武术中招式之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也作“饿虎扑羊”。

  • 饿殍遍野-中华成语大辞典

    饿殍遍野è piǎo bjàn yě

    饿殍:因饥饿而死的人。遍野:到处都是。形容旧社会荒年的惨状。《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坐视战士之蔬食,立望饿殍之满道。”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殍遍野。”〔例〕旧中国,劳动人民饥寒交迫,那种饿殍遍野的惨景,现在再也不会发生了。

  • 饥鹰饿虎-中华成语大辞典

    饥鹰饿虎jī yīng è hǔ

    饿着肚皮的雄鹰与猛虎。比喻凶悍贪婪者。也作“饿虎饥鹰”。北齐·魏收《魏书·宗室晖传》:“(晖)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侍中卢旭,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清·李宝嘉《活地狱》楔子:“衙门里的人,一个个是饿虎饥鹰,不叫他们敲诈百姓,敲诈那个呢?”

  •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诸子百家大辞典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提出的封建道德规范。意思是说,宁肯饿死,也不能违背天理。“节”指“贞节”,特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改嫁或失身,谓之“失节”。二程认为,女子保持贞节,是天理之要求,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女子改嫁,则不合于道德要求。语出《二程遗书》卷第二十二。文中有如下一段对话:“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曰: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此段话是说,不仅女子改嫁是失节,男子娶“失节”女子,自己也是失节。“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在二程看来,保持贞节是天理的要求,所以失节是有背天理,不可饶恕,故说“事极大”;怕饿死,只是人欲之要求,人欲与天理相比,算不得什么,所以说“事极小”。二程此一命题,表明他们的卫道立场,也暴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本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命题,成为长期束缚、压迫我国妇女的封建锁链,在中国历史上,流毒极为广泛和久远。

  •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诸子百家大辞典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出自《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夫舍常法而从私意,则臣下饰于智能;臣下饰于智能,则法禁不立矣。是妄意之道行,治国之道废也。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文意为:俗话说:“家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荒年也不会挨饿;国家有固定的法制,即使遇到危难也不会衰亡。”舍弃固定的法制而听凭个人的好恶行事,臣下就会用智巧粉饰自己,法律禁令就起不了作用。这样,随心所欲的做法就会得以通行,治国的原则就会被废弃了,治国之道,去掉害法的人,就不会被智巧所迷惑,不会被虚假的名誉所欺骗。“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是韩非为了强调法制对于治国的重要性而引用的比喻。

  • 饿殍遍野-学生必备工具书

    饿殍遍野è piǎo biàn yě

    【解词】 饿殍:饿死的人。

    【解义】 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因饥荒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贬〉

    【例句】 安史之乱后,大唐遭遇饥荒,~。

    【近义】 哀鸿遍野

  • 烧饼枕头饿死人-汉语新成语词典

    烧饼枕头饿死人shāo bǐng zhěn tóu è sǐ rén

    拿烧饼做枕头还饿死人,比喻有条件不知利用。李户东《路是人闯出来的》:“这就叫烧饼枕头饿死人,手捧金饭碗讨饭。”

  • 饿虎扑食-简明成语词典

    饿虎扑食è hǔ pū shí

    饥饿的猛虎扑向食物。比喻动作迅猛急迫。[也作]饥虎扑食

  • 饿殍遍野-简明成语词典

    饿殍遍野è piǎo biàn yě

    饿殍:饿死的人。到处都是饿死的人。[也作]饿殍载道[近]哀鸿遍野[反]歌舞升平兴旺发达[注意]殍,不读fú。

  • 忍饥挨饿-简明成语词典

    忍饥挨饿rěn jī āi è

    忍耐饥寒。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近]啼饥号寒缺衣少食[反]花天酒地

  • 挨冻受饿-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挨冻受饿áidòng-shòuè

    【释义】:

    并列 受到寒冷,忍受饥饿。形容生活非常困苦。贺敬之、丁毅《白毛女》:“十里风雪一片白,躲账七天回家来,指望着熬过这一关,挨冻受饿,我也能忍耐。”△用于描写无衣无食的贫困生活。也作“挨饿受冻”、“挨饥受冻”。

  • 挨饿受冻-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挨饿受冻áiè-shòudòng

    【释义】:

    见“挨冻受饿”。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我们一大家子,农村没有人,到别处也不容易,只好在这里挨饿受冻。”

  • 饱人不知饿人饥-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饱人不知饿人饥bǎorénbùzhīè′rénjī

    【释义】:

    其他 喻指处境好或得到满足的人,不知道别人所处的困境。《官场现形记》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用于描写人际关系。

  • 采薇而饿-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采薇而饿cǎiwēi′ér′è

    【释义】:

    偏正 伯夷叔齐不吃周粟,采薇于首阳山,最后饿死。语本《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明·顾炎武《复庵记》:“伯夷叔齐之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褒义。用于褒扬有气节者。→首阳采薇 不食周粟 采薇而食

  • 箪食与饿-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箪食与饿dānsì-yǔè

    【释义】:

    其他 箪,古代盛饭的一种竹器用箪盛饭菜,给予饥饿的人。语本《渊鉴类函·施惠》3:“晋赵宣子舍于翳桑,见灵辄饿,为箪食以与之。”〔例〕“箪食与饿”与“嗟来之食”有本质的区别。△用于救济方面。

  • 饿鬼投胎-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鬼投胎èguǐ-tóutāi

    【释义】:

    主谓 比喻很会吃东西的人。旧时穷人指儿女对父母的拖累。欧阳山《苦斗》48:“何应元长叹道:‘嗐,逞嘴就由他逞嘴去吧!咱们也不嫉妒他人,纵使不一定是个讨债的,也难免是个饿鬼投胎。’”△贬义。多用于拖累父母方面。

  • 饿虎攒羊-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攒羊èhǔ-cuányáng

    【释义】:

    见“饿虎扑食”。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怀·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 饿虎饥鹰-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饥鹰èhǔ-jīyīng

    【释义】:

    见“饥鹰饿虎”。《活地狱》楔子:“衙门里的人,一个个是饿虎饥鹰,不叫他们敲诈百姓,敲诈哪个呢?”

  • 饿虎见羊-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见羊èhǔ-jiànyáng

    【释义】:

    见“饿虎扑食”。《醒世恒言》卷20:“那强盗连日没有酒肉到口……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够)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 饿虎扑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扑食èhǔ-pūshi

    【释义】:

    主谓 形容急迫、贪婪的情态。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他)火从心底升起,抽出门杠,像饿虎扑食地跳了进来,恨不得生吞了他。”△贬义。多用于神态方面。→猛虎扑食 饿虎扑羊 饿虎吞羊。也作“饿虎攒羊”、“饿虎见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饥虎扑食”。

  • 饿虎擒羊-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擒羊èhǔ-qínyáng

    【释义】:

    见“饿虎扑食”。《醒世恒言》卷23:“幽闺乍旷,有如饿虎擒羊;女色初侵,好似苍鹰逐兔。”

  • 饿虎吞羊-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吞羊èhǔ-tūnyáng

    【释义】:

    见“饿虎扑食”。《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饿虎之口-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之口èhǔzhīkǒu

    【释义】:

    偏正 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多用于危险方面。→虎狼之穴 阽危之城。也作“饿狼之口”。

  • 饿虎之蹊-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虎之蹊èhǔzhīxī

    【释义】:

    偏正 饿虎往来的山间小道。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救)矣!”※蹊,不读作qī。△多用于危险、艰难情境方面。→阽危之城 虎狼之穴 饿虎之口 饿狼之口

  • 饿狼之口-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狼之口èlángzhīkǒu

    【释义】:

    见“饿虎之口”。

  • 饿莩遍野-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莩遍野èpiǎo-biànyě

    【释义】:

    见“饿殍载道”。《三国演义》13回:“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

  • 饿莩载道-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莩载道èpiǎo-zàidào

    【释义】:

    见“饿殍载道”。《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沿途饿莩载道,臭不可闻。”

  • 饿殍载道-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殍载道èpiǎo-zàidào

    【释义】:

    主谓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形容饿死的人极多。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民国通俗演义》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殍,不读作fú。△贬义。用于民生方面。也作“饿莩遍野”、“饿莩载道”、“饿殍枕藉”。

  • 饿殍枕藉-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殍枕藉èpiǎo-zhěnjì

    【释义】:

    见“饿殍载道”。《醒世姻缘传》32回:“这等时候……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 饿死事大-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死事大èsǐ-shìdà

    【释义】:

    主谓 饿死人是件大事。清·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况贫能病人,饿死事大,不惟利禄之见,尽人难免也。”△用于描写饥贫关系国家政治生活。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èsǐshìxiǎo,shījiéshìdà

    【释义】:

    并列 原为封建礼教禁锢妇女不能再嫁的话。宋·朱熹《与陈师中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礼之君子观之,当有知其不可易也。”后指坚贞不屈,宁肯饿死,也不向敌人屈服。《啼笑因缘续集》6回:“老兄台,怎么着,你在关外混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跟亡国奴后面去了?”△多用劝励人要坚守节操。

  • 戤米囤饿杀-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戤米囤饿杀gàimǐtúnèshā

    【释义】:

    连动 戤,倚靠。囤,用竹篾、荆条等编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盛粮食等的器物。倚着米囤挨饿。比喻守财自苦。《二刻拍案惊奇》卷1:“相传此经值价不少,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贬义。用于描写吝啬或呆板。

  • 饥鹰饿虎-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饥鹰饿虎jīyīng-èhǔ

    【释义】:

    并列 像饥饿的鹰和虎那样夺食。比喻极其凶残贪婪的人。语本《魏书·宗室晖传》:“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例〕债主讨债,有如饥鹰饿虎,欺压良善,人所共愤。△贬义。用于写人的阴险凶残。→狼贪鼠窃。也作“饿虎饥鹰”、“饥鹰长侍”。

  • 穷酸饿醋-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穷酸饿醋qióngsuān-ècù

    【释义】:

    并列 旧时比喻贫寒而迂腐的文人。元·王实甫《西厢记》5本3折:“与了一个富家,也不枉了;却与了这个穷酸饿醋。”△世俗中人多用来表示对失意文人的轻蔑。达官贵显 富商大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