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發)是什么意思
青山一发-古書典故辭典
青山一发
遥望青山于苍茫之中犹如一发般的细小。宋代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观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一发千钧-古書典故辭典
一发千钧
亦作“千钧一发”。古代以三十斤为钧,以一发系千钧之重,比喻情况极其危急。汉代枚乘《上书谏吴王》:“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代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一沐三捉发-古書典故辭典
一沐三捉发
意思是在沐发时,三度握住散乱的头发出而待士,形容求贤心切,为国事操劳。《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哺:口中所含的食物。亦作“一沐三握发”。《韩诗外传》卷三:“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又作“握发吐哺”,或“吐哺捉发”,省作“吐握”。
引而不发-古書典故辭典
引而不发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引:引弓,拉弓。发:发矢,射箭。跃如:做出好象要使箭飞跃而出的样子。比喻准备停当,伺机行事;或喻只进行启发引导,而让别人自己觉悟,付诸行动。
巧发奇中-古書典故辭典
巧发奇中
善于伺机发表意见,而且每每能应验。《史记·封禅书》:“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姓李,汉初人。大父:祖父。
东窗事发-古書典故辭典
东窗事发
传说秦桧与妻王氏在东窗下密谋谋害岳飞。秦桧死后受谴责,于冥司托人告诉王氏说,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露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四:“秦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桧殁,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鄷都。’方士如其言往,见桧与万俟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后称密谋败露为“东窗事发”,或“东窗事犯”。鄷都:迷信传说中的冥司所在地。万俟:复姓万俟(mòqì末其),名(xiè谢),秦桧杀害岳飞的同谋者。发:暴露。
发号施令-古書典故辭典
发号施令
《尚书·冏(jiǒng炯)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贼:善。意谓发布命令,使民共晓。
发愤忘食-古書典故辭典
发愤忘食
专心学习以至忘记吃饭,形容十分勤奋。《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大夫。子路:孔子的弟子仲由的字。
发迹-古書典故辭典
发迹
旧谓人由贫贱低微而到得志显达。《后汉书·耿弇传》:“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耿弇(yǎn奄):东汉茂陵人,光武时,以功封好畸侯。
发棠-古書典故辭典
发棠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劝齐王发放棠邑的粮仓以赈救齐国的灾民。后转谓请求买进粮食之义。
发短心长-古書典故辭典
发短心长
《左传·昭公三年》:“齐侯田于莒,卢蒲嫳(piè撇去)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造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种种:形容头发短少。后遂以“发短心长”指年龄虽大而谋虑深长。
发策-古書典故辭典
发策
策:策问。拆阅策问的试题为“发问”。《汉书·公孙弘传》:“于是上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后亦称应付所发出的问题为“发策”。
丝恩发怨-古書典故辭典
丝恩发怨
形容极细小的恩怨。《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有发头陀寺-古書典故辭典
有发头陀寺
宋代太学生活清苦,有如带发苦行的和尚,因此称太学为“有发头陀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十四《无官御史》条:“太学古语云:‘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言其清苦而鲠亮也。”
百发百中-古書典故辭典
百发百中
或作“百步穿杨”。形容善射,每次都能命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后也以“百发百中”比喻料事的准确,有把握。
吐哺捉发-古書典故辭典
吐哺捉发
亦作“吐哺握发”。指殷勤待士,招揽人材的恳切情态。省作“吐握”。详见“一沐三捉发”条。
先发制人-古書典故辭典
先发制人
本指战争中的双方,先下手取得主动权者,可以制服对方。《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汉书·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后用以泛指先下手为强。
尨眉皓发-古書典故辭典
尨眉皓发
眉毛黑白相杂而发已全白,指老人。尨(máng茫):花白。《文选·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身体发肤-古書典故辭典
身体发肤
指自己身体的全部。《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间不容发-古書典故辭典
间不容发
间(jiàn见):空隙。言相距其近,其中不可放置一根头发,形容情势危急到极点。汉代枚乘《上书谏吴王》:“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准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穷发-古書典故辭典
穷发
指北方荒芜不毛之地。《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成玄英疏:“地以草为毛发,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穷发,所谓不毛之地。”沍(hù互):冻结。
厖眉皓发-古書典故辭典
厖眉皓发
亦作“尨(máng茫)眉皓发”。尨眉:眉毛花白。皓发,白发。谓老人。宋代祝穆《事文类聚》:“汉武帝过郎署,见颜驷尨眉皓发。”详见“尨眉皓发”条。
秋发-古書典故辭典
秋发
指白发。唐代李白《古风》:“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祝发-古書典故辭典
祝发
祝发:剃短头发。《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范宁注:“祝,断也。”《战国策·赵策》:“祝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本系指未开化者的装扮,后来削发受戒为僧也叫“祝发”。
怒发冲冠-古書典故辭典
怒发冲冠
形容激怒的样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无意偿城,乃前曰:‘璧有瑕,清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瑕:玉上的小赤点。却立:退立。
结发-古書典故辭典
结发
①即束发。指年少时。《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纷,在房中,南面。”郑玄注:“纷,结发。”《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②《古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谓年少时结为夫妻。后因以“结发”为结婚,指原配夫妇。亦作妻子的代称。南朝梁江淹《杂体·李都尉从军》诗:“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
结发事师-古書典故辭典
结发事师
幼年就从师学习。《汉书·儒林传》:“结发事师数十年。”颜师古注:“言从结发为童丱即从师学,著其早也。”丱(guàn惯):古时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振聋发聩-古書典故辭典
振聋发聩
喻大声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被发入山-古書典故辭典
被发入山
即“披(pī披)发入山”,意为隐居。《三国志·蜀志·刘备传》裴松之注:孙权欲取蜀。“遣周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被发左衽-古書典故辭典
被发左衽
被(pī披)发:散披头发。衽(yèu认):衣襟。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春秋时人,曾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微:无。谅:小信,无原则地信守。自经:上吊自杀。莫之知:没有人知道。
被发缨冠-古書典故辭典
被发缨冠
散披着头发,来不及系结好冠带。形容急迫的样子《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pī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缨:本义是系在颔下的冠带,在这里作动词用。
衅发萧墙-古書典故辭典
衅发萧墙
衅(xìn信):嫌隙、事端。萧墙:照壁、门屏。春秋时鲁国的季孙氏将攻打附近的小国颛臾(zhuān yú专鱼),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见《论语·季氏》。后世因称发生内乱为“衅发萧墙”。《后汉书·傅燮传》:“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参见“萧墙之忧”条。
散发-古書典故辭典
散发
披发,比喻抛冠隐居。《后汉书·袁闳传》:“延熹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东归,(王)俭不出送,朝廷无祖饯者。中丞刘休与亲知书曰:‘虞公散发海隅,同古人之美,而东都之送,殊不蔼蔼。’”
握发吐哺-古書典故辭典
握发吐哺
参见“一沐三捉发”条。
锋发韵流-古書典故辭典
锋发韵流
形容文章锋芒毕露而情韵欲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安仁:潘岳的字。
截发-古書典故辭典
截发
晋代陶侃的母亲截发换酒肴待客的故事,见《世说新语·贤媛》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及王隐《晋书》。又见唐房玄龄等《晋书·陶侃传》。传云:“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髲(bì币):假发。后称人母喜欢接纳宾客为“截发。”亦作“截发留客”或“截发留宾”。
截发留客-古書典故辭典
截发留客
详见“截发”条。
踔厉风发-古書典故辭典
踔厉风发
踔:通“卓”,高远。意谓高远严正的辞气,如疾风骤至。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擢发难数-古書典故辭典
擢发难数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雎责须贾曰:‘汝罪有几?’日:‘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擢:拔。句意谓拔尽我的头发仍不能赎回我的罪,喻罪重。后多用以泛称罪行多到难以数计。宋代苏轼《到惠州谢表》:“方尚口乃穷之时,盖擢发莫数其罪。”
弹无虚发-汉语成语大词典
弹无虚发dàn wú xū fā
弹:弹弓射出去的弹子或枪支射出去的子弹。 每一颗弹子或子弹都没有不命中的。形容每发必中。《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章炳麟《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俟其近,乃以机关枪扫射之,弹无虚发。”《星火燎原(选编之一)·黄洋界保卫战》:“待敌人接近我有效射程时,便一声喊‘打’,弹无虚发,叫个个敌人去见阎王。”
艾发衰容-汉语成语大词典
艾发衰容ài fà shuāi róng
艾:灰白色。 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唐·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辉:早上的阳光。寸辉:每一寸光阴。) 又有①【华发苍颜】。(华:花白。苍:苍老。)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②【苍颜白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也指老人。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七十首:“五十年前令尹重临故地,竹马儿童都变作苍颜白发。”
白发丹心-汉语成语大词典
白发丹心bái fà dān xīn
丹心:赤诚的心。 形容年纪虽老,但仍是一片赤诚的心。唐·杜牧《河湟》:“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白发婆娑-汉语成语大词典
白发婆娑bái fà pó suō
婆娑:纷披的样子。 形容老年人满头白发的状态。明·张岱《自为墓志铭》:“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邓雅声《〈养拙园诗文合抄〉刻成,喜吟四章》:“焚香夜对灯如豆,白发婆娑苦校雠。”
百发百中-汉语成语大词典
百发百中bǎi fā bǎi zhòng
形容射箭、开枪、放炮等每次都命中目标。《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李)自成善骑射,既百发百中,他自己在十多年的实地经验中也获得了相当优秀的战术。”也比喻估计情况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老残游记》第二十回:“他有好药,百发百中,已经试过,很灵验的。”
苍颜白发-汉语成语大词典
苍颜白发cāng yán bái fà
见【艾发衰容】(5页)。
踔厉风发-汉语成语大词典
踔厉风发chuō lì fēng fā
踔厉:雄健,奋发。 形容议论雄健凌厉或气势昂扬奋发。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明史·李文忠传》:“文忠气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 也作①【踔厉骏发】。清·汪琬《〈安南日记〉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②【踔厉奋发】。清·袁枚《与孙俌之秀才书》:“足下踔厉奋发,谋与众,不请诸父兄,而殷殷然以此事见师。”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从宽发落-汉语成语大词典
从宽发落cóng kuān fā luò
发落:处分,处置。 给予的处分尽可能宽大一些。《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盗银虽是胡美,造谋实出姐夫,况原银所失不多,求老爷从宽发落。”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文姬:丞相,周近司马看来也未必出于有心,他是错在片面推测。好在真相已经大白,请丞相从宽发落吧。” 也作【从轻发落】。《何典》第二回:“你们既有银钱送他,他……少不得欢天喜地,把令亲从轻发落的。”
大发横财-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发横财dà fā héng cái
横财:意外得来的钱财。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大量钱财。韬奋《抗战以来·万方感念的马寅初先生》:“而后方之达官资本家,不但于政府无所贡献,且趁火打劫,大发横财,忍心害理,孰甚于此?”
大发雷霆-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发雷霆dà fā léi tíng
霆:暴雷。 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语本《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初刻拍案惊奇·卫朝奉狠心盘贵产》:“陈秀才大发雷霆。”《红岩》第九章:“徐鹏飞……始则想显示自己的气量,继则又想利用成岗的‘胆大妄为’作为下一步大发雷霆的依据,但是对方竟敢一再公开挑战,这成什么审讯?”
戴发含齿-汉语成语大词典
戴发含齿dài fà hán chǐ
头上有头发,口里有牙齿。指人类。《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谓之人。” 也作【戴发含牙】。清·洪昇《长生殿·骂贼》:“眼见的去做忠臣没个敢。雷海青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
蹈厉发扬-汉语成语大词典
蹈厉发扬dǎo lì fā yáng
也作【蹈厉奋发】。见【发扬蹈厉】(275页)。
东窗事发-汉语成语大词典
东窗事发dōng chuāng shì fā
指密谋或罪行被人揭露。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宋朝奸臣秦桧曾同他的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杀害忠臣岳飞。桧死后,王氏叫方士招魂,看见秦桧在阴司受审。桧对方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再生缘》第五十七回:“闻圣谕,怦一惊,依稀霹雳打头顶,东窗事发难收拾……” 也作【东窗事犯】。元·张昱《〈咏何立事〉注》记载,秦桧暗害岳飞,曾与其妻密谋于东窗之下。桧死,在阴间受审,对一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犯矣。”
断发文身-汉语成语大词典
断发文身duàn fà wén shēn
文:刺花纹。 把头发截短,并在皮肤上刺花纹。古代指吴越一带的一种风俗。传说这样可以避免水中蛟龙为害。《左传·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luǒ)以为饰。”(臝:同“裸”,裸体。)《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闻一多《端午节的历史教训》:“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事实。” 也作①【文身断发】。《史记·太史公自序》:“少康之子,实宾南海,文身断发,鼋(yuán)鲜(tuó)与处,既守封禺,奉禹之祀。”(鼋:绿团鱼、癞头鼋。鲜:扬子鳄。)②【劗(jiǎn)发文身】。(劗:剪。)《淮南子·齐俗训》:“越王句践劗发文身,无皮弁搢笏之服。”③【被(pī)发文身】。(被:通“披”。被发:披散头发,先断发而后披着。)《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禹入裸国,被发文身。”④【祝发文身】。(祝发:断发。)《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战国策·赵策二》:“祝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对天发誓-汉语成语大词典
对天发誓duì tiān fā shì
对着上天发出誓言。指庄严地表示决心。《西游记》第三十回:“行者道:‘他也不请我,他也不想我。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又肯着你远来请我?’”
发白齿落-汉语成语大词典
发白齿落fā bái chǐ luò
见【头童齿豁】(1049页)。
发策决科-汉语成语大词典
发策决科fā cè jué kē
策:策问。科:科第。 命题考试,决定录取科别等第。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唐·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慄。”(授:授予。子:旧时对人的敬称。)也指按所出题目做文章,在科举考试中决胜。《董解元西厢记》卷六:“功名世所甚重……我当发策决科,策名仕版。”(策名仕版:记名于官员名册,即做官。)
发凡起例-汉语成语大词典
发凡起例fā fán qǐ lì
凡:要略。例:指体例。 在书的正文之前关于本书主旨和体例的说明。语本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清·汪琬《吴逸民传序》:“均宁作此传,捃(jùn)摭最博,而去取最严,发凡起例,井然不苟。”(捃摭:收集。)《艺风堂友朋书札·陆心源·一》:“本拟为志局发凡起例,商订章程,迨见孙公,知朗公非期于必成,故不复为越俎之谋。” 也作【起例发凡】。清·邱先德《〈评注昭明文选〉序》:“博闻强记,谈经传岳岳之名,起例发凡,论古具渊渊之识。”又有【举例发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
发愤图强-汉语成语大词典
发愤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
发愤:决心振奋精神。图:谋求。 下定决心,奋力谋求强盛。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也作①【发奋图强】。《雷锋日记选(一九六二年四月四日)》:“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②【奋发图强】。《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兵练好,才算是奋发图强气象。”
发愤忘食-汉语成语大词典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
原意是下决心努力学习,连吃饭都忘记了。《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后泛指学习、工作勤奋专心。《汉书·王吉传》:“訢(xīn)訢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颜师古注:“訢,古欣字。”《南齐书·高帝纪》:“公眷言王事,发愤忘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 也作【发愤忘餐】。《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
发愤为雄-汉语成语大词典
发愤为雄fā fèn wéi xióng
发奋努力,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清·谭嗣同《报贝元征》:“于是迁都中原,与天下更始,发愤为雄,决去壅蔽。”也作【发奋为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布衣:旧指平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