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干戈

干戈(幹戈)是什么意思

  • 倒载干戈-古書典故辭典

    倒载干戈

    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亦作“倒置干戈”。《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偃革为轩:停罢军用的车辆,改作乘人的车辆。覆:覆盖,蒙罩。

  • 大动干戈-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 指发生大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十七章:“当晋(阎锡山)、奉(张作霖)两军在京汉线上作战的时期,冯(玉祥)、鲁(张宗昌)两军也在陇海线上大动干戈。”现也比喻大费气力地去干某事。徐兴业《金瓯缺》第九章:“他们大动干戈,起了文书到宣抚史面前来告状,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 倒载干戈-汉语成语大词典

    倒载干戈dào zài gān gē

    倒载:倒插着,倒放着。干戈:古代两种重要武器,泛指兵器。 把兵器倒放。比喻太平无事。《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之为诸侯,名之曰建橐(gāo),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汉·刘向《新序·善谋下》:“今陛下能偃(yǎn)革,倒载干戈乎?”(偃:停止,废止。革:革车,兵车。) 也作【倒置干戈】。《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化干戈为玉帛-汉语成语大词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干戈:古代兵器,比喻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所带的礼物,比喻和平。 比喻把战争或争吵变为和平。《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袁宫保派兄弟来的使命,是想劝都督化干戈为玉帛。”老舍《茶馆》第一幕:“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 大动干戈-中华成语大词典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泛指兵器,引申为战争、打架斗殴。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或聚众殴斗。(现代)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十回:“那时又要大动干戈了。”

  • 倒载干戈-中华成语大词典

    倒载干戈dào zài gān gē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两种常用兵器。引申为战争。不打仗了,把武器收藏起来。形容没有战争了。《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也作“倒置干戈”。(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化干戈为玉帛-中华成语大词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bó

    干戈:古代两种常用的兵器。泛指兵器,引申为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都是古代诸侯会盟朝拜时的礼品。比喻友好往来,化解战争为和平。《左传·鲁僖公十五年》载:春秋晋国背信,秦穆公攻晋,俘获晋惠公、穆姬(秦穆公夫人)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戒。”后反其玉帛化干戈之意,而为干戈化玉帛。

  • 倒载干戈-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倒载干戈

    【源出】:

    《礼记·乐记》

    【解释】:

    倒载,即倒着插、放;干,即盾牌;戈,是刺、割用的武器名。把干、戈等武器都收起来。原文:“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

    【用法】:

    比喻没有战争。

    【例句】:

    现今世界,帝国主义还存在,局部战争的危险也还有,所以我们决不能倒载干戈。

  • 干戈-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干戈gāngē

    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玉帛(化干戈为~)

  • 大动干戈-中华词典宝库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释义】:

    干戈:干古代指盾;戈古代指像矛的兵器;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原指大规模地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戢干戈,载橐弓矢。”《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例句】: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当晋、奉两军在京汉线上作战的时期,冯、鲁两军也在陇海线上大动干戈。”蔡东藩《五代史演义》一〇回:“那时又要大动干戈了。”

  • 化干戈为玉帛-中华词典宝库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释义】:

    干戈:古兵器,指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所带的礼物,指礼尚往来。变刀兵相见为玉帛相往。比喻使战争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

    《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例句】:

    ①老舍《茶馆》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作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②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六章:“袁宫保派兄弟来的使命,是想劝都督化干戈为玉帛。”

  • 倒载干戈-中华成语大辞典

    倒载干戈dào zài gān gē

    倒载:把锋刃向里装存起来。干戈:兵器。把兵器的锋刃向里装存起来。比喻不再作战。《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建櫜jiàn gāo:把铠甲和兵器收藏起来。)孔颖达疏:“熊氏云:凡载兵之法,皆刃向外,今倒载者,刃向内不与常同。”也作“倒置干戈”。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例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化干戈为玉帛-中华成语大辞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ǜ bó

    干、戈:古代常用的两种兵器,也泛指武器,这里借指战争。玉帛:古代国与国之间交往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这里借指和平。变刀兵相见为玉帛交往。指变战争为和平相处。〔例〕双方只要有诚意,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和平解决两国的争端。

  • 鞬櫜干戈-中华成语大辞典

    鞬櫜干戈jiān gāo gān gē

    鞬:马上盛弓箭的器具。櫜: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口袋。鞬櫜:引申为收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执鞭弭,右属櫜鞬。”杜预注:“櫜以受箭,鞬以受弓。”干戈:古时的兵器。武器收藏在袋中。意指刀枪入库,不思战争。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我太宗文皇帝櫜鞬干戈。”〔例〕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主张鞬櫜干戈是不利于制止战争的。

  • 轻动干戈-中华成语大辞典

    轻动干戈qīng dòng gān gē

    轻:轻率。干戈:古时常用的两种兵器,引申指战争。轻率地动用武器,挑起战争。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七回:“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能轻动干戈。”

  • 大动干戈-学生必备工具书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解词】 干:古时的盾。戈:古时兵器,像矛。干戈:泛指兵器。

    【解义】 旧指大规模进行战争,现比喻声势很大地行事。

    【例句】 你们两个为了这点小事~,实在不应该。

  • 化干戈为玉帛-学生必备工具书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解词】 干戈:古代的兵器,分别用于防御和进攻,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时诸侯会盟时用的礼物,指友好交往。

    【解义】 比喻把战争或争斗转变成和平友好往来。〈褒〉

    【例句】 秦、晋两国终于~了,并且喜结秦晋之好。

  • 大动干戈-汉语新成语词典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原指发动战争,现在常用来比喻大费手脚。例:“这件事情本来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可惜没有处理好,现在要大动干戈了。”

  • 大动干戈-简明成语词典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大肆动用武力。指进行战争或斗殴。也比喻费尽气力去干某件事。[近]大打出手大张旗鼓[反]偃旗息鼓[注意]干,不读gàn。

  • 化干戈为玉帛-简明成语词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化:转化。干、戈:古代兵器,借指战争。玉帛:玉器及丝织品,古代国际交往的礼物,借指和平。比喻把战争变成和平。也常用来形容斗争双方停止争斗,化解矛盾,建立友好关系。[近]捐弃前嫌不念旧恶[注意]干,不读gàn;为,不读wèi。

  • 大动干戈-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大动干戈dàdòng-gāngē

    【释义】:

    述宾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原指发动战争,现多用于比喻大动手脚,吵架斗殴。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77章:“当晋、奉两军在京汉线上作战的时期,冯、鲁两军也在陇海线上大动干戈。”※干,不读作gàn。戈,不写作“弋”。△贬义。多用于事态扩大方面。→兴师动众 息事宁人

  • 倒持干戈-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倒持干戈dàochí-gāngē

    【释义】:

    见“倒持泰阿”。

  • 倒戢干戈-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倒戢干戈dàojí-gāngē

    【释义】:

    见“倒载干戈”。

  • 倒载干戈-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倒载干戈dàozài-gāngē

    【释义】:

    述宾 把武器倒放。比喻不再打仗,太平无事。《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褒义。用于战事方面。→马放南山 兵戎相见。也作“倒置干戈”、“倒戢干戈”。

  • 倒置干戈-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倒置干戈dàozhì-gāngē

    【释义】:

    见“倒载干戈”。《史记·留侯世家》:“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干戈扰攘-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干戈扰攘gāngē-rǎ orǎng

    【释义】:

    主谓 干戈,古代兵器,指战事。扰攘,纷乱的样子。旧指战争四起,社会动荡不安。语本《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汉·王充《论衡·答佞》:“处扰攘之世,行揣摩之术。”〔例〕四处干戈扰攘,民不聊生。△贬义。用于描写战争。

  • 干戈未息-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干戈未息gāngē-wèixī

    【释义】:

    主谓 干戈,古代兵器,引申为战事。指战争没有停止的意思。语本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例〕这一带仍战火纷飞,干戈未息,何谈建设之事?△贬义。用于描写战乱。

  • 干戈相见-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干戈相见gāngē-xiāngjiàn

    【释义】:

    主谓 以武力来解决争端。语本《诗经·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威扬。”〔例〕各尽其言,相互通融,不必以干戈相见,这样既解决问题又不伤和气。△贬义。用于描写斗争。

  • 干戈载戢-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干戈载戢gāngē-zàijí

    【释义】:

    主谓 干戈,指武器。载戢,装运聚藏。意为不再诉诸武力。语本《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橐弓矢。”后因以“干戈载戢”指不再使用武力。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箴》:“我气既盈,虏气斯竭。稽首请和,干戈载戢。”△褒义。用于描写安全。

  • 干戈征战-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干戈征战gāngē-zhēngzhàn

    【释义】:

    主谓 干戈,古代兵器。引申为战争。征战,到远方作战。比喻战争活动的范围大,转战南北。《宣和遗事》前集:“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暗晦之时多。衣冠文物之时少,干戈征战之时多。”△贬义。指战争。

  • 干戈化玉帛-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干戈化玉帛gāngē-huàyùbó

    【释义】:

    连动 干,盾。戈,平头戟。古代的兵器,表示战争。化,变化,使变化。玉帛,瑞玉和束帛。古代诸侯会盟时的礼物,表示友好。喻化敌为友,化仇恨为和好。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例〕有事坐下好好协商,求同存异,这才是使干戈化玉帛的好办法。何必兵戎相见。△用于描写化解、和谐。

  • 化干戈为玉帛-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gāngēwéjyùbó

    【释义】:

    兼语 比喻化战争为和平,化矛盾为友好。语本《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老舍《茶馆》1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褒义。多用于行为方面。

  •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yùwénwángshīlǐyuè,yùjiézhòudònggāngē

    【释义】:

    其他 文王,指周文王。被称为圣贤;桀、纣,夏桀、商纣,夏商两朝的末代君主。被称为暴君;干戈,武器,借指战争。对好人以礼相待,对坏人就不客气。《醒世姻缘传》51回:“我程谟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你休要赶尽杀绝了。”△用于对人分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德报怨。也作“遇文王兴礼乐,逢桀纣逞干戈”。

  • 化干戈为玉帛-汉英成语词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bury the hatchet

    消弭战争,化为和平,例张家和李家经过村长的调解.终于化干戈为玉帛,消弭两家多年的恩怨。

    The feud between the two families,Zhang and Li,was finally settled when the head of the village mtervened and thus turned their long hostility into friendship.

  • 化干戈为玉帛-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干戈:古兵器,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相互赠送的礼物。比喻和平友好。

  • 大动干戈-中华成语辞海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声势很大地动用武力。原指举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旗鼓地做某件事。语出《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醒世姻缘传》四七回:“那晁思才、晁无晏俱算计要大动干戈,就是晁梁也自生疑虑。”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七七章:“当晋、奉两军在京汉线上作战的时期,冯、鲁两军也在陇海线上大动干戈。”

  • 倒持干戈-中华成语辞海

    倒持干戈dào chí gān gē

    同“倒持泰阿”。干、戈,都是兵器。《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 倒载干戈-中华成语辞海

    倒载干戈dào zài gān gē

    也作“倒置干戈”、“倒戢干戈”。倒着摆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干戈载戢-中华成语辞海

    干戈载戢gān gē zà jí

    干戈:古兵器,借指交战、动武;载戢:装运聚藏。后用其指不再动用武力。晋·葛洪《抱朴子·释落》:“干戈载戢,繁弱既韬。”

  • 鞬櫜干戈-中华成语辞海

    鞬櫜干戈jiān gāo gān gē

    鞬櫜:藏箭和弓的器具,引申为收藏。谓收起兵刃,安息战乱。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昔我高祖武皇帝拨去乱政,我太宗文皇帝鞬櫜干戈。”

  • 化干戈为玉帛-中华成语辞海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战斗为友好。语出《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蛮触干戈-中华成语辞海

    蛮触干戈mán chù gān gē

    见“蛮争触斗”。

  • 轻动干戈-中华成语辞海

    轻动干戈qīng dòng gān gē

    轻:轻率;干戈:两种兵器,引申为战斗。指轻率地发动战争。《西游记》三七回:“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能轻动干戈。”

  • 执干戈以卫社稷-中华成语辞海

    执干戈以卫社稷zhí gān gē yǐ wèi shè jì

    干戈:兵器。手执武器来保卫国家。《礼记·檀弓》:“齐伐鲁,战于郎,鲁童子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童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不亦可乎?’”

  • 大动干戈-成语辞海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旗鼓地办事情。

  • 倒载干戈-成语辞海

    倒载干戈dào zài gān gē

    干、戈:泛指武器。即把干戈倒拿着。比喻战争结束,天下太平。《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也作“倒置干戈”。

  • 干戈未息-成语辞海

    干戈未息gān gē wèi xī

    干戈:古代兵器,指战争。息:停止。即战争没有停止。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 干戈征战-成语辞海

    干戈征战gān gē zhēng zhàng

    干戈:古代兵器,引申为战争。征战:到边远的地方作战。比喻战争范围广大,转战南北。

  • 干戈扰攘-成语辞海

    干戈扰攘gān gē rǎo rǎng

    干戈:古代兵器,引申指战争。扰攘:混乱,不太平。即战火四起,社会混乱不安。

  • 干戈载戢-成语辞海

    干戈载戢gān gē zài jí

    干戈:古代兵器。载戢:装运聚藏。即把武器收敛储藏起来。指罢兵议和,不再诉诸武力。晋·葛洪《抱扑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

  • 干戈化玉帛-成语辞海

    干戈化玉帛gān gē huà yù bó

    干戈:古代兵器,引申指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物,古时诸侯会盟以玉帛为赠礼,引申为和好。比喻将战争转变成和平友好。《左传·僖公十五年》载,春秋时因晋国背约失信,秦穆公攻晋,并俘获了晋惠公,穆姬对穆公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

  • 化干戈为玉帛-成语辞海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干戈:古代兵器,借指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所带的礼物,此指礼尚往来。比喻将战争变成和平。

  • 干戈载戢-古今成语大词典

    干戈载戢gān gē zǎi jí

    干戈:泛指武器;戢:收藏。将武器收藏,喻天下太平。《诗经·周颂·时迈》:“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即今南北才通,疆场甫定,是玉帛交驰之始,乃干戈载戢之初。”

  • 大动干戈-古今成语大词典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武器名,借指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当晋(山西)、奉(辽宁)雨军在京汉线上作战的时期,冯、鲁两军也在陇海线上大动干戈。”

  • 倒载干戈-古今成语大词典

    倒载干戈dào zài gān gē

    干戈:古代兵器,泛指武器。把兵器倒着装存,表示不再作战。《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建橐gāo,将铠甲、兵器包裹收藏;橐,兵甲之衣)

  • 倒置干戈-古今成语大词典

    倒置干戈dào zhì gān gē

    同“倒载干戈”。置:放。《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连续十年的兵荒马乱搞得天地间一派衰败景象,普天下的老百姓个个痛不欲生。二句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于战争的极度厌恶的情绪。干戈:干和戈。均为武器,喻指战争。老:衰败。四海:天下各地。苍生:老百姓。

  •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人生一世,亲朋好友分别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动乱的年代,战争的原故,虽然分别令人顾惜,为了国家的安危,也还是要暂时的分别。干戈:战争。

  •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战争还没有停止,怎能够饮酒作乐睡大觉呢?干戈:兵器,指战争。

  •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战乱之后,家园变得凄凉冷落,骨肉至亲流离失散,各去他乡。二句诗写出了可恶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寥落:荒废。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骨肉:指兄弟。流离:流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