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剛)是什么意思
吐刚茹柔-古書典故辭典
吐刚茹柔
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弱。《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引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好;不侮矜寡,不畏强御。”矜寡:同“鳏寡”,老而无妻叫鳏。
血气方刚-古書典故辭典
血气方刚
精力正旺盛,比喻壮年。《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贪得。
金刚怒目-古書典故辭典
金刚怒目
亦作“金刚努目”。《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金刚:印度古代密教徒所用的金刚杵及执杵的力士;通常称佛寺山门内所塑的四天王像为“四大金刚”。后多用来形容威猛的形象。
柔茹刚吐-古書典故辭典
柔茹刚吐
柔的吃下去,刚的吐出来,比喻欺弱避强,欺善怕恶。茹:食。《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宋代朱熹《集传》:“不茹柔,故不侮矜寡;不吐刚,故不畏强御。”矜(guān官):通“鳏”,老而无妻之称。引申为年老而穷苦无告者。
柔胜刚-古書典故辭典
柔胜刚
柔弱胜于刚强,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老子》第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
柔能制刚-古書典故辭典
柔能制刚
柔弱能克制刚强。《后汉书·藏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唐代李贤注谓黄石公,“即张良于下邳圯所见老父出一编书者。”
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汉语成语大词典
百炼刚化为绕指柔bǎi liàn gāng huà wéi rào zhǐ róu
刚:坚刚。也作“钢”。绕指柔:柔软得能在手指上缠绕。 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经历失败后变得无能为力。晋·刘琨《重赠卢谌(chén)》:“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后用来比喻使火爆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自从花翠琴嫁来后,竟把他这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了。”
刚愎自用-汉语成语大词典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
愎:固执任性。自用:凭主观意图行事。 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独行。宋·苏轼《谢宣召入学士院状》:“知臣刚愎自用,虽有(盖)宽饶之狂;察臣招麾不移,庶几长孺(汲黯)之守。”(招麾不移:不论招之使来还是麾之使去,忠君体国之志都不会稍有改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茅盾《关于长篇小说〈李自成〉的通信·关于〈杨嗣昌出京督师〉》:“实际上事事心中无主,举动乖张,刚愎自用。” 也作【刚戾自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又有①【刚愎不仁】。(不仁:对人刻薄。)《左传·宣公十二年》:“伍参言于(楚庄)王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hú),刚愎不仁,未肯用命。”《聊斋志异·章阿端》:“误适荡子,刚愎不仁,横加折辱,愤悒夭逝。”②【刚而自矜】。(矜:矜夸,尊崇。)刚强固执,自尊自大。《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关公(羽)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③【师心自任】。(师心:以己心为师,即一切以自己的主观心意为标准。任:用。)《颜氏家训·文章》:“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④【师心自用】。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审趋向》:“师心自用,谓古不足法,非狂则愚也。”清·刘开《问说》:“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惟师心自用耳。”严复《救亡决论》:“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师心自用而已。”
刚肠嫉恶-汉语成语大词典
刚肠嫉恶gāng cháng jí è
刚肠:刚直的心肠。嫉:也作“疾”,憎恨。 形容为人刚强正直,痛恨邪恶现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章炳麟《致杨救炎书》:“下走刚肠疾恶,近郅都为人。”(下走:供奔走役使的人,旧用作自称的谦词。) 也作【刚棱疾恶】。(刚棱:刚直而有棱角。)《后汉书·王允传》:“允性刚棱疾恶……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
刚健不挠-汉语成语大词典
刚健不挠gāng jiàn bù náo
刚毅健强,决不屈服。鲁迅《摩罗诗力说》:“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
刚柔相济-汉语成语大词典
刚柔相济gāng róu xiqng jì
刚柔:硬和软,古时比喻阴阳、男女、昼夜等。济:成。 刚强和柔和二者互相制约、补充、促成。语本《周易·蒙》“刚柔节也”。《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清·吴趼人《俏皮话·火石》:“君子于此,叹刚柔相济之功也。”
刚毅木讷-汉语成语大词典
刚毅木讷gāng yì mù nè
毅:坚强果决。木:朴实。讷:说话迟钝,这里指慎重。 刚强果断,朴实慎重。《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近仁:接近于仁。)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刚毅木讷,气镇三军,力崩大敌。”《二程全书·遗书四》:“刚毅木讷,质之近乎仁也。” 又有①【刚毅果断】。《宋史·赵普传》:“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龌龊:拘牵小节。循默:顺承缄默。)《金史·始祖以下诸子·斡带传》:“斡带刚毅果断,服用整肃,临战决策,有世祖风。”②【刚毅果敢】。《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及试以他事,尤复刚毅果敢,不避嫌怨,实为当今不可多得之员。”
刚直不阿-汉语成语大词典
刚直不阿gāng zhí bù ē
阿:偏袒,迎合。 刚强正直,不徇私迎合。《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老夫于数年前,曾将恩人垂救之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人民日报》记者《邓拓和〈人民日报〉》:“(邓拓)为人刚直不阿,作风正派。” 也作①【刚正不阿】《聊斋志异·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上饶集中营·上“茅屋大学”》:“老教授刚正不阿,是非分明,绝不含糊。”②【刚正无私】。《平妖传》第二十七回:“(包拯)为人刚正无私,不轻一笑。”③【正直无阿】。《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臣所召乃上界真仙,正直无阿。”④【正大不阿】。(正大:行为光明正派。)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汉语成语大词典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jiàn lǎo wú máng,rén lǎo wú gāng
芒:光芒,锋芒。 比喻年老力衰,缺乏刚性,已不大中用了。《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桓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金刚怒目-汉语成语大词典
金刚怒目jīn gāng nù mù
金刚:印度古代密教徒所用的金刚杵及执杵的力士。通常称佛寺山门内所塑造的四个天王像为四大金刚。怒目:发怒鼓起眼珠。 形容面目严厉威猛。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不料他竟一点不窘,立刻用‘金刚怒目’式,向我大喝一声。”原作【金刚努目】。《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六道:佛家语,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及地狱道,以天道最乐,地狱道最苦。)
能柔能刚-汉语成语大词典
能柔能刚néng róu néng gāng
指根据境况的不同,能采取温和或强硬的态度。《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其书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一章:“安石曰:以兵强天下者,非道也,然有道者,固能柔能刚,能弱能强。” 也作【能刚能柔】。《骆驼祥子·十六》:“以她的模样年纪来说,实在不易再得个这样的宝贝。能刚能柔才是本,她是瀎(mā)泧(sā)他一把儿。”(瀎泧:用手轻轻地抚摩,引申为安抚。)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汉语成语大词典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rén wú gāng gǔ,ān shēn bù láo
人没有硬骨头,身子就站立不起来。比喻人没有坚强的品格,就难以立身行事。《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汉语成语大词典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róu néng zhì gāng,ruò néng zhì qiáng
指柔弱的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制止刚强的。《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又有【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淮南子·原道训》:“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
茹柔吐刚-汉语成语大词典
茹柔吐刚rú róu tǔ gāng
见【吐刚茹柔】(1055页)。
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汉语成语大词典
弱而能强,柔而能刚ruò ér néng qiáng,róu ér néng gāng
见【柔能制刚,弱能制强】(872页)。
吐刚茹柔-汉语成语大词典
吐刚茹柔tǔ gāng rú róu
茹:吃。 吐出坚硬的,吃掉软弱的。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三国志·魏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赞》:“毛玠清公素履,司马芝忠亮不倾,庶乎不吐刚茹柔。” 也作【茹柔吐刚】。《初学记》卷十二引王隐《晋书》:“中宗谓(熊)远曰:‘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劲,可谓王臣。’”章炳麟《为民报封禁事移让日本内务大臣平田东助书·二》:“贵国必不茹柔吐刚,以纤毫之利,圭撮之害,而俯首以就满洲政府之羁轭。” 另有【不吐不茹】。不怕强的,不欺弱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萧宋公瑀》:“巍巍宋公,耸节高步,不吐不茹,不来不去。”
血气方刚-汉语成语大词典
血气方刚xuè qì fāng gāng
血气:指精力。 形容人精力正旺盛、性情正刚烈。《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汉·贾谊《治安策》:“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guàn),血气方刚。”(冠:古礼,贵族男子年满二十加冠。)《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公子杨干)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血气方刚,未经战阵。”《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酉阳杂俎》:“(周)皓时血气方刚,且恃其力,顾从者不相敌,因前让其怙势,攘臂格之。”
至大至刚-汉语成语大词典
至大至刚zhì dà zhì gāng
至:最,极。 形容最盛大,最刚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为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原为孟子用来形容“浩然之气”的话。后也用来赞誉人的非凡气概和崇高品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长姐)拾石块奋击,一时奔散。此非其力足胜之,其气足胜之……故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苦斗·四九》:“用一种至大至刚的神气决然、断然地宣布道。”
走杀金刚坐杀佛-汉语成语大词典
走杀金刚坐杀佛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
杀:表示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拿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佛: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简称。 比喻劳逸苦乐不均。《金瓶梅》第三十一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刚毅木讷-中华成语大词典
刚毅木讷gāng yì mù nè
木讷:说话迟钝。指性格刚强坚毅而不善言谈。《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宋)苏辙《论语拾遗》:“巧言令色,世之所说(悦)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
刚正不阿-中华成语大词典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
阿:阿谀奉承。指为人刚强正派,不阿谀奉承。(明)王圻《稗史·天报》:“杨公继宗山西阳城人,成化间守嘉关,刚正不阿,爱民如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官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柔茹刚吐-中华成语大词典
柔茹刚吐róu rú gāng tǔ
柔:软弱。茹:吃。刚:强硬。吐:吐掉。软弱的吃掉,强硬的吐掉。形容欺凌柔弱畏惧强硬。《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也作“吐刚茹柔”、“茹柔吐刚”。(汉)班固《汉书·薛宣传》:“前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不吐刚茹柔,举措时当。”(近代)梁启超《中俄交涉与时局之危机》:“利用我茹柔吐刚之劣根性。”
血气方刚-中华成语大词典
血气方刚xuè qì fāng gāng
血气:精力。方:正值、正好。刚:强壮、旺盛。精力正旺。比喻年轻人充满朝气,斗志昂扬。《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闻泠苍,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也作“血气方盛”、“血气方壮”、“气血方刚”。(汉)杨终《戒卫尉马廖书》:“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张嘉贞传》:“昔马周起徒步,谒人主,血气方壮,太宗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宋)周辉《清波别志》卷下:“前辈气血方刚,不拘小节,盖或有之。”(元)郑德辉《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荒,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刚克柔克-中华成语大词典
刚克柔克gāng kè róu kè
刚:硬。柔:软。克:制胜、克服。以硬性制胜或以柔性制胜。比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刚愎自用-中华成语大词典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
愎:傲慢固执。自用: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固执:独断专行。形容态度固执傲慢,任性专断。《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刚愎不仁,未肯用命。”(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大计部院互评》:“……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也作“刚褊自用”。(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
金刚努目-中华成语大词典
金刚努目jīn gāng nǔ mù
金刚:指佛寺山门内雕塑的四天王像,称四大金刚。努目:瞪着大眼,一副威猛的样子。像寺庙里四大金刚塑像那样,凶煞地瞪着大眼。形容面目凶恶可怕。《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也作“金刚怒目”。(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
刚毅木讷-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刚毅木讷
【源出】:
《论语·子路》
【解释】: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孔子认为这四者是仁人的品质。原文:“刚、毅、木、讷近仁。”
【用法】:
指诚朴人的品质。
【例句】:
西汉时的李广打起仗来坚强、果决,为人却象个乡下人那么朴实,说话迟钝,这完全符合孔夫子所谓的仁人的标准,刚毅木讷都占全了。
刚愎自用-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刚愎自用
【源出】:
《左传·宣公十二年》
【解释】:
愎(bì必),任性;自用,自以为是。执拗任性,不接纳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原文:“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用法】:
形容固执任性,狂妄自大,傲慢专横。
【例句】:
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血气方刚-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血气方刚
【源出】:
《论语·季氏》
【解释】:
血气,指精力。刚,强健。全句意思是,年轻人精力正在旺盛时候,亦含有感情容易冲动。原文:“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用法】:
形容年轻人的刚强气质。
【例句】:
父亲告诫儿子说:“你血气方刚,这次出去,处处要忍耐,不可象上次那样,动辄和人发生冲突。”
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gāng硬、
坚强——柔(以~克刚)
刚愎白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愎白用gāngbìzìyòng
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形容十分固执,不采纳别人意见——虚怀若谷
刚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强gāngqiáng
(性格、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软弱(意志~)、柔顺、柔弱、懦弱(性格~)
刚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毅gāngyì
刚强坚毅——懦弱、软弱、柔顺(性格~)
刚正不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正不阿gāngzhèngbùē
见〔刚直不阿〕
刚直不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直不阿gāngzhíbùē
刚强正直,不逢迎——溜须拍马、奴颜婢膝、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刘老伯是个刚直不阿的硬汉子,一向鄙视那种~的小人。)
刚愎自用-新编成语词典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
刚:强硬。愎:任性固执。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指强硬、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而独断专行。《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例〕这种刚愎自用的人是本性难改的,你再怎么劝他,他也听不进去。
〔近义〕一意孤行
血气方刚-新编成语词典
血气方刚xuè qì fāng gāng
血气:精力。方:正在。刚:强壮。形容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例〕他正当年轻力壮,可谓血气方刚,无所顾忌。
〔近义〕年少气盛
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中华词典宝库
百炼刚化为绕指柔bǎi liàn gāng huà wéi rào zhǐ róu
【释义】:
绕指柔:指纯钢经过千锤百炼,变成可以绕在手指上的柔软之物。原比喻人的刚强意志经过磨折变得屈顺柔和。后用以比喻刚烈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
【例句】:
西晋·刘琨《重赠送卢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刚愎自用-中华词典宝库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
【释义】:
愎:任性,固执。刚愎: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不接受意见,独断专行。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眊,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宋·苏轼《谢宣召入学士院状》:“知臣刚愎自用。”
【例句】:
①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只因为严醉刚愎自用,长期与毛人凤貌合神离,戴笠一死,毛人凤当上局长,严醉就走下坡路了。”②姚雪垠《李自成》:“他深知皇上是一个十分多疑、刚愎自用和脾气暴躁的人。”
刚柔相济-中华词典宝库
刚柔相济gāng róu xiāng jì
【释义】:
刚:硬,坚强。柔:软,温和。指强硬与温和两种手段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〇年》:“不刚不柔,布政优优。”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
【例句】:
①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七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②清·吴趼人《俏皮话·火石》:“君子于此,叹刚柔相济之功也。”
刚正不阿-中华词典宝库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
刚正:刚强正直。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徇私迎合。
【成语出处】:
明·王圻《稗史·天报》:“杨公继宗,山西阳城人,成化间守嘉兴,刚正不阿,爱民如子。”
【例句】:
①邹韬奋《上饶集中营·上“茅屋大学”》:“老教授刚正不阿,是非分明,决不含糊。”②浦安修《赤子之心》:“……他刚正不阿的品质,时时牵动着我的心。”
金刚怒目-中华词典宝库
金刚怒目jīn gāng nù mù
【释义】:
金刚:佛教称佛教徒因手持金刚杵而得名。通常称佛寺山门内所塑造的四个天王像为四大金刚。怒目:发怒鼓起眼球。形容面貌威武可畏。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引《谈薮》:“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例句】:
①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不料他竟一点不窘,立刻用‘金刚怒目’式,向我大喝一声。”②唐弢《关于〈琐忆〉》:“不过多少年来,我们总是强调‘横眉冷对’的一面,简单地把鲁迅写成金刚怒目式的战士,而忽视他‘俯首甘为’的一面,忘记他本质上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作家。”
柔茹刚吐-中华词典宝库
柔茹刚吐róu rú gāng tǔ
【释义】:
比喻凌弱畏强,欺软怕硬。
【成语出处】:
《诗·大雅·烝民》:“人赤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惟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例句】:
亦作“吐刚茹柔”。唐·白居易《策林一·(三十五)使百职修,皇纲振》:“有若慎默畏忌,吐刚茹柔者,推而远之。”
血气方刚-中华词典宝库
血气方刚xuè qì fāng gāng
【释义】: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壮。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
【成语出处】: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例句】:
①贾平凹《我的小桃树》:“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了……”②《三国演义》二一回:“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以柔制刚-中华词典宝库
以柔制刚yǐ róu zhì gāng
【释义】:
以:介词,用。柔:柔和,温和。刚:硬,刚强。用软的温和的去制服硬的刚强的。比喻避开锋芒,用温和的手段取胜。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例句】:
《清史稿·河渠志一》:“以柔制刚,其法最善。”
沉潜刚克-中华成语大辞典
沉潜刚克chén qián gāng kè
沉潜:沉静涵蓄。沉静、潜默的人要用刚强去克服。指刚与柔虽表现方式不同,但有殊途同归的作用。也作“沉渐刚克”。《尚书·洪范》:“疆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左传·文公五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宁赢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赢曰:‘以刚。《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
刚愎自用-中华成语大辞典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
刚愎:倔强,固执。自用:自信,自以为是。非常固执自信,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指自做主张地行事。《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宋·苏轼《谢宣召入学士院状》:“知臣刚褊自用,虽有(盖)宽饶之狂;察臣招麾不移,庶几长孺(汲黯)之守。”元·脱脱等《金史·赤盏合喜传》:“性刚愎,好自用。”参看“刚戾自用”。〔辨误〕“愎”不能念成fù。〔例〕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刚肠嫉恶-中华成语大辞典
刚肠嫉恶gāng cháng jí è
刚肠:性格刚毅正直。嫉:憎恨。性格刚毅正直,憎恨邪恶。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章炳麟《致杨救炎书》:“下走刚肠嫉恶,近郅都为人,观今弊俗,非言论所能正,独有刀锯桁杨,弹治之耳。”
刚戾自用-中华成语大辞典
刚戾自用gāng lì zì yòng
刚:刚愎,固执。戾:残暴怪僻。自用:自行其是。形容刚愎乖戾,自以为是。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参看“刚愎自用”。
刚柔相济-中华成语大辞典
刚柔相济gāng róu xiāng jì
刚:刚强。柔:柔和。相济:互相调剂。形容两种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补充调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例〕青年演员演出的传统京戏,真是声情并茂,刚柔相济,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中华成语大辞典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gāng yì bù tǔ,róu yì bù rú
刚:硬的,强者。柔:软的,弱者。茹:吃。形容对强者不怕,对弱者不欺,即不欺软怕硬。《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集传》:“不茹柔,故不侮矜寡;不吐刚,故不畏强御。”
刚毅木讷-中华成语大辞典
刚毅木讷gāng yì mù nè
刚毅:意志坚强。木讷:质朴而不善于言辞。比喻人刚毅果决,而又不夸夸其谈。《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注:“刚,无欲;毅,果敢;木,质朴;讷:迟钝。有斯四者,近于仁。”宋《二程全书·遗书四》:“刚、毅、木、讷,质之近乎仁也;力行,学之近乎仁也。”〔例〕这个农民出身的指挥员,刚毅木讷,坚定质朴。
刚正不阿-中华成语大辞典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
正:正直。阿:曲从,迎合。刚强正直,毫不曲从。比喻人性格、作风正派,不迁就歪风邪气。也比喻人个性倔强,做事坚持原则,不为压力所屈服。〔辨误〕“阿”不能念成ā。〔例〕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就应该刚正不阿,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秉公处理各种案件。
金刚怒目-中华成语大辞典
金刚怒目jīn gāng nù mù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象,俗称做四大金刚。仪容形象威武,令人望而生畏。原作“金刚努目”。《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庞元英《谈薮》:“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抚然不能对。”〔例〕不料他竟一点不窘,立刻用“金刚怒目”式,向我大喝一声。(鲁迅《我的第一个师傅》)
柔能克刚-中华成语大辞典
柔能克刚róu néng kè gāng
克:克制。温和的能够克制刚强的。常用来比喻处世待人不用粗暴手段而能克制对方。〔例〕你应该稳重、沉着,柔能克刚,用你的冷静一定能制服对方的狂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