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教

教(教)是什么意思

  • 三教九流-古書典故辭典

    三教九流

    ①三教:指儒、道、佛。九流: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见《汉书·艺文志》。后也泛指宗教、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②旧时泛指社会上的各色人物或行当。明代施耐庵《水浒》第七十一回:“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 书教-古書典故辭典

    书教

    书:《尚书》。儒家教授六经,各有目的。“书教”的意义与目的,则是使人“疏通知远”。《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 杀彘教子-古書典故辭典

    杀彘教子

    曾参杀猪以明不能欺骗孩子的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曾子:孔子学生曾参。女:通“汝”。

  • 诗教-古書典故辭典

    诗教

    用《诗》来教化。《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旧因以温柔敦厚为“诗教”。

  • 教外别传-古書典故辭典

    教外别传

    佛家语。禅宗不立文字,不以经卷为教,而重在直指人心,使人见性成佛,称“教外别传”。《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 教坊-古書典故辭典

    教坊

    唐代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玄宗之前,以奏雅乐为主,玄宗时设内外教坊,教习用于宴乐的歌舞伎艺。《新唐书·百官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逢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伎,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

  • 教学相长-古書典故辭典

    教学相长

    教的人与学的人都能增长学业,两者相互促进。《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教猱升木-古書典故辭典

    教猱升木

    《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毛传:“猱:猿属。涂:泥。附:著也。”郑玄笺:“猱之性善登木,若教使,其为之必也。”教猱爬树,是使它的本性更得到发挥,后多以“教猱升木”比喻教唆恶人为恶。

  • 不教而诛-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教而诛bù jiào ér zhū

    教:施以教令,教育。诛:惩罚,杀戮。 事先不给讲明道理,一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处死。清·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惟念究系远人,从前尚未知有此严禁,今与明申约法,不忍不教而诛。”(远人:指外国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预先出告示,到期进行整风,不是‘不教而诛。’” 原作【不教而杀】。《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按,《汉书·董仲舒传》引作“不教而诛谓之虐”。)

  • 不吝指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吝指教bù lìn zhǐ jiào

    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也作【不吝赐教】。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又有【不吝珠玉】。(珠玉:珍珠美玉,比喻美好的文字。)《初刻拍案惊奇·宣徽院仕女秋千会》:“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 反面教员-汉语成语大词典

    反面教员fǎn miàn jiào yuán

    指对人民具有反面教育作用的人或集团。谢觉哉《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要有两种教员:正面教员和反面教员。有反面才能显出正面的正确。人的得益处常常来自反面的比来自正面的多。”克非《春潮急·二七》:“我们要拿他这个反面教员,教育我们的贫雇农和干部。”

  • 奉令承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奉令承教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承教:接受指示。 奉行命令,遵从指示。《战国策·燕策二》:“先王过举……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孙中山《伦敦被难记·一》:“所诵习者,不外四书五经……其中有不合于奉令承教、一味服从之意者,则任意删节,或曲为解说,以养成其盲从之性。”章炳麟《致袁世凯电》:“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变生不意,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 也作【奉命承教】。《史记·乐毅列传》:“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承教,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

  • 纲常名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纲常名教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纲常:即三纲五常。名教:以正名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 旧时为维护、加强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设置的一整套规范。《好逑传》第十七回:“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纲常名教之事大,故正色拒之,因触其怒,而疏请斩臣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五章:“吴佩孚张嘴闭嘴所抱守的纲常名教……不能拿到二十世纪的民主国里害人。”

  • 教猱升木-汉语成语大词典

    教猱升木jiāo náo shēng mù

    猱:一种猴。 教猴子爬树。比喻教唆坏人做坏事。《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彼其本有贪乐好利之性质,而又不知真乐利之所存,一闻乐利主义之言,辄借学理以自文……边氏之论,几于教猱升木焉。”

  • 教学相长-汉语成语大词典

    教学相长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指教和学互相促进。即通过教学,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自反:反求于己。自强:督促自己。)《韩诗外传》三·一五章:“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

  • 九流三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九流三教jiǔ liú sān jiào

    见【三教九流】(892页)。

  • 耒耨之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耒耨之教lěi nòu zhī jijào

    耒、耨:都是古代的农具。前者是翻土的尖头木棒,后者是小手锄,这里借指耕作。 农事耕作方法的传授。指教民务农。语本《周易·系辞下》“斫(zhuó)木为耜(sì),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斫:大锄,引申为砍、斩。耜:装在耒的尖端的单齿或双齿平板。)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依神农耒耨之教,导生民之利。稼穑为宝,所从来矣。”

  • 屡教不改-汉语成语大词典

    屡教不改lǚ jiào bù gǎi

    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悔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九》:“犯错误的人,除了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 又有【屡戒不悛(quān)】。(悛:悔改。)《聊斋志异·崔猛》:“性刚毅,幼在塾中,诸童稍有所犯,辄奋拳殴击,师屡戒不悛。”

  • 明耻教战-汉语成语大词典

    明耻教战míng chǐ jiào zhàn

    明耻:明白什么是耻辱。 严明军法军纪,通过刑赏使士兵深知怯懦退缩是耻辱,从而勇于作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杜预注:“明设刑戮,以耻不果。”(不果:不果毅,不勇敢。)《魏书·张普传》:“明耻教战,振古常轨。”

  • 明刑弼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明刑弼教míng xíng bì jiào

    明:明白,严明。弼:辅助。教:教化,教育。 严明刑罚,以辅助德教之所不及。语本《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唐·张说《起义堂颂》:“明刑弼教,道尊老氏。”

  • 扑作教刑-汉语成语大词典

    扑作教刑pū zuò jiào xíng

    扑:古时扑责的刑杖名。教刑:指教学中对学生的体罚。 用“扑”这种刑杖作为责罚生徒的工具。《尚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孔颖达疏:“官刑鞭、扑俱用,教刑惟扑而已,故属扑于教。”旧时用以泛指为进行教育而进行的体罚。《孽海花》第十四回:“因此就有轻视丈夫之意,起先不过口角嘲笑,后来慢慢的竟要扑作教刑起来。”

  • 孺子可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孺子可教rú zǐ kě jiào

    孺子:小孩子。 用于称赞青少年有培养前途。《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yí)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下邳:秦县名,今江苏邳州。圯:桥。褐:粗布短衣。履:鞋子。业:既然,已经。)明·张岱《只履研铭》:“遇黄石,授素书,孺子可教,圯桥进履。”

  • 三教九流-汉语成语大词典

    三教九流sān jiào jiǔ liú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泛指宗教、学术领域的各种流派。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衡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也指各种职业的人或各种行当。《水浒》第七十一回:“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并三教九流。”《武松演义》第四回:“举凡胭霜、香粉、簪珥、珠玉、剪刀、牙尺、经典、木鱼之类,以及三教九流,算命测字,无不毕集。”《苦斗·五三》:“他们做过船工、土工、烧窑工、搬运工,甚至三教九流,无所不为,一直找不到个栖身的地方。” 也作【九流三教】。《子夜·一》:“竹斋说,现在的共产党真厉害,九流三教里,到处全有。防不胜防。直到像雷一样打到你眼前,你才觉到。”

  • 神道设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神道设教shén dào shè jiào

    神道:神明之道,指关于神鬼祸福的道理。设:设置,安排。 指用神鬼祸福的迷信说教来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周易·观》:“观天之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清·魏源《都中吟·红剌麻》:“借问剌麻何益国,神道设教安边策。”章炳麟《王夫之从祀与杨度参机要》:“虽然,神道设教,末也。征之行事,则满洲政府之用杨度,亦有一二可怪哉?”鲁迅《有趣的消息》:“这些信仰,也许是迷信罢,但神道设教,于‘挽世道而正人心’的事,或者也还是不无裨益……但是,时代迁流了,到现在,我以为这些老玩意,也只好骗骗极端老实人。”

  • 生聚教训-汉语成语大词典

    生聚教训shēng jù jiào xùn

    生聚:繁殖人口,积聚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繁殖人口,发展生产,教育人民,训练军队,使国家富强起来。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南史·司马褧(jiǒng)传》:“今北边稽服,正是生聚教训之时,而人失安居,牧守之过。”《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就是那当道诸公,也应激发天良,力图振刷,效那范蠡、文种的故事,生聚教训,徐图兴复。”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汉语成语大词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肤浅贫乏。《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困:贫乏。自反:检查自己。自强:努力加强自己的学习。)郑玄注:“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所未达。”谢觉哉《读学风文件题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然后知不行,‘有书本知识的人回到实际工作中去’,那就会感到世界很大,自己很小,不谦虚也得谦虚起来。”

  • 言传身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

    一方面用言语传授、讲解,一方面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语本《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唐·牛僧儒《辨私论》“尼父之著《春秋》,删《诗》、《书》,是躬其身于垂教也”。 也作【言教身传】。李欣《老生常谈续编·再谈百年树人》:“不能以身作则,言教身传,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 移樽就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移樽就教yí zūn jiù jiào

    樽:古代酒杯。就:靠近。 拿着酒杯移到别人席前共饮,以便求教。比喻主动向别人请教。《镜花缘》第二十四回:“多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随命酒保把酒菜取了过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因惦着晚饭是舅母、岳母移樽就教,给父母贺喜。”马识途《学习会纪实》:“市委组织部新提拔起来的陆副部长曾经移樽就教,来找他谈过话,商量局的接班人问题。”

  • 因材施教-汉语成语大词典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

    因:依照,根据。材:通“才”,才能,这里指人的天资、性格、志趣等。施:施加,实行。教:教育,教导。 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语本《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朱熹集注引张敬夫(栻)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郭沫若《庄子的批判》:“孔子是因材施教的人,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教师应该接近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施行教育,要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 有教无类-汉语成语大词典

    有教无类yǒu jiào wú lèi

    类:类别。 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种人都进行教育。《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邢昺疏:“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唐·陆贽《策问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然则上之化下,罔或不从,而三仁四凶,较然自异,有教无类,岂虚语哉!”(三仁:指殷代的三个仁人:微子、箕子、比干。四凶:传说虞舜时的四个凶人:浑敦、穷奇、梼杌、饕餮。)《宋史·陈彭年传》:“本仁本义,可以弭兵。是为齐礼,亦曰好生。有教无类,自诚而明。”

  • 生聚教训-中华成语大词典

    生聚教训shēng jù jiào xùn

    生:生殖。聚:聚集。教:教育。训:训练。指生殖积聚,教育训练。说的是,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所败,越王勾践长时期忍辱负重,繁衍人口,积聚资财,教育百姓,训练军队,最终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后来用“生聚教训”形容被灭国的人民刻苦积蓄力量,再创富国强兵大业。(唐)姚思廉《梁书·贺琛传》:“今北边稽服,戈甲解息,政(正)是生聚教训之时。”(宋)陆九渊《删定官轮对札子》:“版图未归,仇耻未复,生聚教训之实,可为寒心。”

  • 明刑弼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明刑弼教míng xíng bì jiào

    明刑:以刑法晓喻民众。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唐)张说《起义堂颂》:“明刑弼教,道尊老氏。”

  • 以法为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以法为教yǐ fǎ wéi jiào

    以:用。法:法制。用法制作为教育民众的内容。《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 九流三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九流三教jiǔ liú sān jiào

    九流: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三教:儒、道、佛三教。泛指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和从事各种行业的人。(明)臧懋循《元曲选·无名氏〈百花亭〉二》:“但不知你九流三教,诸子百家,可都通晓吗?”(近代)梁启超《新罗马·初革》:“我们的宗旨啊,不管他上等社会,中等社会,下等社会,九流三教,但使有爱国的热血,只管前来。”参见“三教九流”。

  • 三教九流-中华成语大词典

    三教九流sān jiào jiǔ liú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载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流派。后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各行各业、各色人物。(唐)李延寿《北史·周高祖记》:“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九回:“原来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

  • 教学相长-中华成语大词典

    教学相长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长:长进、促进。教的和学的互相促进。比喻教和学两方面共同提高。《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移樽就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移樽就教yí zūn jiù jiào

    樽:酒杯。在宴会上端着酒杯,移到另一座席上向别人请教。比喻主动地虚心求教于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四回:“老者道:‘虽承雅爱,但初次见面,如何就要叨扰!’多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 教一识百-中华成语大词典

    教一识百jiāo yī shí bǎi

    识:懂得、认识。百:泛指多。教一种知识而能触类旁通,懂得许多种。形容人聪慧有才华。(汉)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 屡教不改-中华成语大词典

    屡教不改lǚ jiào bù gǎi

    屡:多次。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比喻顽固坚持错误,不思悔改。(现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犯错误的人,除了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

  •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中华成语大词典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十年:喻长期。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长期聚积力量,进行教育训练。比喻做好复仇准备。《左传·哀公元年》:“越(指越王勾践)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教导有方-中华成语大词典

    教导有方jiào dǎo yǒu fāng

    教:教育、教授。导:辅导、引导。方:办法。形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 孺子可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孺子可教rú zǐ kě jiào

    孺子:年轻人、后生。可教:有出息、能信任。称赞青年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闲从容步游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以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 身教重于言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身教重于言教shēn jiào zhòng yú yán jiào

    身教:以自身的言行作教人的示范。言教:口头说教。比喻以身作则比口头上的说教更为重要。

  • 言传身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

    言传:语言传授。身教:亲身示范。一面口头讲解传授,一面在行动上以身作则地示范。(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也作“言传身带”。

  • 因材施教-中华成语大词典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

    因:依据、随顺。施:施行。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雍也》:“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十三·女教》:“别类分门,因材施教。”

  • 有教无类-中华成语大词典

    有教无类yǒu jiào wú lèi

    类:种类。指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唐)魏徵等《隋书·李德林传》:“有教无类,童子羞于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安老爷是有教无类的,竟熏陶得他另变了个气味了。”

  • 不教而诛-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不教而诛

    【源出】:

    《论语·尧曰》

    【解释】:

    教,教育;诛,杀死。事先不进行教育就加以处罚或杀戮,那就叫对人民的虐待。原文:“不教而杀谓之虐。”

    【用法】:

    指进行教育与严格执法两方面都不可偏废。

    【例句】:

    “预先出告示,到期进行整风,不是‘不教而诛’。”(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以法为教-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以法为教

    【源出】:

    《韩非子·五蠹》

    【解释】:

    令作为教育的内容。原文:“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用法】:

    指把法律作为学习内容。

    【例句】:

    以法为教,使人人都懂得法律,然后才能使人们遵纪守法。

  • 耒耨之教-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耒耨之教

    【源出】:

    《周易·系辞下》

    【解释】:

    耒(lěi垒),原是古代翻土的木制农具,后指犁上的木柄;耨(nòu),锄草的小手锄;耒耨,代指耕作方法。传授耕作方法。原文:“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用法】:

    指教民务农。

    【例句】:

    依神农耒耨之教,导生民之利,稼穑为宝,所从耒矣。(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

  • 吴宫教阵-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吴宫教阵

    【源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解释】:

    吴宫,吴国宫中;阵,战斗队列,在吴国宫中训练战斗队列。吴王阖闾要军事家孙武在宫中演习指挥军队,允许他以宫女为士卒进行演习。宫女在演习中不听指挥大笑,孙武严肃军纪,连斩队长二人。事后,宫人认真训练,效果很好。

    【用法】:

    用以表示即使是训练也须严肃认真。

    【例句】:

    只有象吴宫教阵那样的严要求,才能把这次军训搞好。

  • 有教无类-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有教无类

    【源出】:

    《论语·卫灵公》

    【解释】:

    类,类别。不论贵贱贤愚,不论类别,对所有求学的人都进行教育。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用法】:

    表示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地给予受教育的机会。

    【例句】:

    安老爷是有教无类的,竟熏陶得他另变了个气味了。(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 因材施教-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因材施教

    【源出】:

    宋·朱熹《四书集注》

    【解释】:

    因,根据;材,人的资质。根据人的资质施加教育。《论语·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朱熹引张械说:“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

    【用法】:

    说明教育须视不同对象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句】:

    教师只有渊博的知识还不行,还要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材。

  • 教亦多术-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教亦多术

    【源出】:

    《孟子·告子下》

    【解释】:

    教,教诲;术,方法。教诲人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就是我不屑于教诲的,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诲。原文:“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用法】:

    说明教育方法是不固定的,应因人施教。

    【例句】:

    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政治思想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复杂的,因此要懂得教亦多术的道理,善于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 教学相长-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教学相长

    【源出】:

    《礼记·学记》

    【解释】:

    长(zhǎng掌),增长,促进。教和学互相促进。原文:“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用法】:

    说明教学与学习双方的辨证关系,师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例句】:

    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杀彘教子-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杀彘教子

    【源出】:

    《韩非子·外储说上》

    【解释】:

    彘(zhì至),猪。曾子的妻子带着儿子到市上去,儿子哭起来。她说:“你不要哭,回去杀猪给你吃。”回到家里,曾子就要杀猪。妻子说:“那不过是哄孩子的话罢了。”曾子说:“不能说话不算话。你骗了他,他以后就不信你了。而这也是教孩子说谎。”为实践诺言,就把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

    【用法】:

    指对孩子也要守信。

    【例句】:

    要孩子不说谎话,首先要自己守信用,给孩子许的愿一定要还,学习曾子杀彘教子。

  • 不可教训-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不可教训

    【源出】:

    《左传·文公十八年》

    【解释】:

    无法教育好。原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用法】:

    指品质低下,教育不改的人。

    【例句】:

    这人恶习太深,不可教训。

  • 神道设教-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神道设教

    【源出】:

    《周易·观》

    【解释】:

    神道,神明的道理,即鬼神祸福的道理;用鬼神祸福的道理愚弄群众。原文:“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用法】:

    指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例句】:

    反动政权除凭借政权外,还利用神道设教,愚弄群众,以利其统治。

  • 管教-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管教guǎnjiào

    约束教导——放纵,放任(对孩子不能~,该管教的还得严加管教。)

  • 教-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教jiāo

    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别人——学(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得好。当然,教与~有相互促进作用。)

  • 教-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教jiào

    教导,教育——学(教~相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