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离

离(離)是什么意思

  • 不即不离-古書典故辭典

    不即不离

    佛家语。《圆觉经》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即:接近。后多用来指与人的关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或对人的态度既不亲密,也不冷淡。

  • 月离于毕-古書典故辭典

    月离于毕

    毕: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旧说毕星主雨,月亮附于毕星,是降雨的征兆。《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月离阴星则雨。”郑玄笺:“将有大雨,征气先见于天。”离:附离,著。

  • 扑朔迷离-古書典故辭典

    扑朔迷离

    扑朔:跳跃貌。迷离:不明貌。扑朔迷离:指模糊不清难以辨别。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也作“迷离扑朔”。后用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 光怪陆离-古書典故辭典

    光怪陆离

    色彩斑斓,形象怪异。《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向:“接连失了几回火,把院子里的几万担柴尽行烧了。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陆离。”

  • 众叛亲离-古書典故辭典

    众叛亲离

    众人背叛,亲信离开。形容处境十分孤立。《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阻兵:倚仗武力。

  • 形影不离-古書典故辭典

    形影不离

    见“如影随形”条。

  • 鱼网鸿离-古書典故辭典

    鱼网鸿离

    张网捕鱼,得到的却是只虾蟆。比喻所得非所求。语出《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鸿:苦的合音。苦即虾蟆。离:遇上。

  • 迷离扑朔-古書典故辭典

    迷离扑朔

    见“扑朔迷离”条。

  • 离朱之明-古書典故辭典

    离朱之明

    离朱:即离娄。相传他的眼睛非常明亮,能察秋毫之末。《慎子·逸文》:“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于百步之外,下于水尺,而不能其浅深,非目不明也,其势难睹也。”

  • 琐尾流离-古書典故辭典

    琐尾流离

    《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毛传:“琐尾,少好之貌。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流离是枭鸟,小时貌好,长大丑陋。比喻本来生活顺利愉快,后来转为艰难困苦。因用来表示末路多艰的意思。

  • 避世离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避世离俗bì shì lí sú

    避世:躲避现实。离俗:脱离世俗。 指逃避现实、与世隔绝。语本《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汉·王充《论衡·定贤》:“以避世离俗,清身洁行为贤。”

  • 八九不离十-汉语成语大词典

    八九不离十bā jiǔ bù lí shí

    差不多,非常接近。老舍《柳屯的》:“我不敢说是明白他,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桥隆飙·九》:“不用照面我猜也猜个八九不离十!马师爷,我比你大,看的世事多着呢。”

  • 斑驳陆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斑驳陆离bān bó lù lí

    斑驳:颜色错杂。陆离:参差纷繁。 形容色彩繁杂。语本《楚辞·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总总:形容云聚集的状态。离合:指云的忽离忽合。)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于粗服乱头中,略入一二古句,略装一二古字……斑剥(驳)陆离,苍翠欲滴,弥见大方。”

  • 悲欢离合-汉语成语大词典

    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hé

    泛指悲哀、喜悦、别离、团聚的种种遭遇和心情。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健吾《文明戏》:“我们的哲学不容我们接受深厚的性格,因为神仙或者命运才是悲欢离合的主宰。” 也作【悲欢合散】。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通滞屈伸,悲欢合散,至于疾恙(yàng)穷身,悼怀惜逝,凡所对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恙:病。)

  •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汉语成语大词典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bēi mò bēi xī shēng bié lí,lè mò lè xī xīn xiāng zhī

    可悲啊,没有比活活地分离更可悲;快乐啊,没有比新遇上知己更快乐。用以表现亲朋离合的悲喜之情。《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也作【悲莫悲,生别离,乐莫乐,新相识】。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悲莫悲,生别离,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也单作【悲莫悲兮生别离】。宋·辛弃疾《忆王孙》:“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

  • 背井离乡-汉语成语大词典

    背井离乡bèi jǐng lí xiāng

    见【离乡背井】(606页)。

  • 别鹤离鸾-汉语成语大词典

    别鹤离鸾bié hè lí luán

    见【离鸾别凤】(605页)。

  • 别恨离愁-汉语成语大词典

    别恨离愁bié hèn lí chóu

    见【离情别绪】(606页)。

  • 不即不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即不离bù jí bù lí

    即:接近。离:疏远。 佛教用语,像接近又没有接近的意思。《圆觉经·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多指对人对物的关系或态度,既不太亲近,也不太疏远。宋·苏轼《周文炳瓢砚铭》:“不即不离,孰曰非道人利器。”清·钱泳《履园谭诗·纪存·一一》:“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黏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四世同堂·二三》:“他们也许知道仇视敌人,但是敌人若能给他们一点面子,他们也就会因为自己的安全而和敌人不即不离的合作。” 又有【若即若离】。形容对人的态度使人捉摸不定。也形容事物之间又相近又不相近。鲁迅《高老夫子》:“他的书虽然和《了凡纲鉴》也有些相合,但大段又很不相同,若即若离,令人不知道讲起来应该怎样拉在一处。”

  • 不可须臾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可须臾离bù kě xū yú lí

    须臾:片刻。 片刻也不能离开。形容极其关键重要。《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道:法则、原则,这里指儒家所提倡的道。)清·吴趼人《新笑史·视亡国为应有之事》:“道之不可须臾离,吾既闻命矣。乃曰‘兴亡何代无之’,竟视亡国为应有之事,真是全无心肝。”

  • 寸步不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寸步不离cùn bù bù lí

    寸步:形容距离非常之短。 连寸步也不离开。形容非常亲近或紧密。宋·杨万里《诚斋杂记》卷上:“海盐陆东美妻朱氏,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离,时人号‘比肩人’。”《水浒全传》第二回:“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跟着,寸步不离。”(遭际:际遇。)《牛全德与红萝卜·六》:“分队长不能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只好暂时地睁只眼,合只眼。”

  • 颠沛流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

    见【流离颠沛】(628页)。

  • 调虎离山-汉语成语大词典

    调虎离山diào hǔ lí shān

    比喻用计策使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或据点,以便乘机进攻。《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这……是国民党在西安事变后还用‘围剿’政策企图消灭、在芦沟桥事变后又改用调虎离山政策企图削弱的力量。”

  • 分崩离析-汉语成语大词典

    分崩离析fēn bēng lí xī

    离析:离散,解体。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何晏集解:“孔(安国)曰:‘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

  • 光怪陆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光怪陆离guāng guài lù lí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形容色彩斑斓,形状奇异。《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陆离。”梁启超《中国古代币材考》:“各国前古所用之币材,光怪陆离,至可诧异。”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八章:“中国真是个奇怪的国家,光怪陆离,什么调儿都能弹出来。”

  • 故宫离黍-汉语成语大词典

    故宫离黍gù gōng lí shǔ

    也作【故宫禾黍】。见【黍离之悲】(969页)。

  • 离魂倩女-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魂倩女lí hún qiàn nǚ

    见【倩女离魂】(804页)。

  • 离经辨志-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经辨志lí jīng biàn zhì

    离经:点断经书句读。辨志:辨别学生的志趣意向。 点断经书句读,明确学习的志趣和意向。这是古代学校对学生考察的一个方面。《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比年:每年。中年:每隔一年。视:古时乡遂大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趣向习学何经矣。”

  • 离经叛道-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经叛道lí jīng pàn dào

    离:背离。经:儒家经典著作。道:这里指道统,即儒家之道的师承传统。 指背离儒家经典传统的道理、原则。《狮子吼》第三回:“……以为这些人离经叛道,用夷变夏,盛世所不容,圣王所必诛。”《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他们说康梁离经叛道,未必科举废得成!” 也作【离经畔道】。(畔:同“叛”。)《元曲选外编·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今有翰林学士苏轼,章句腐儒,骤登清要,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论新法而短毁时相,托吟咏而谤讪朝廷。”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而其指为离经畔道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久遏之余,破藩溃堤以出,一决且至不可收拾。”

  • 离鸾别凤-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鸾别凤lí luán bié fèng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 比喻离散的夫妻或死去配偶的男女。唐·李贺《湘妃》:“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王琦注:“舜葬苍梧,二妃死湘水,故言离鸾别凤。”唐·李商隐《代应二首》:“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元曲选·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当日正女功,手挦着绣绒,画楼中,忽闻听远院琴三弄,离鸾别凤恨匆匆,泪双垂把不住乡心动。” 也作【别鹤离鸾】。《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今君别鹤离鸾,自合为君料理。”

  • 离奇古怪-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奇古怪lí qí gǔ guài

    见【希奇古怪】(1128页)。

  • 离情别绪-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情别绪lí qíng bié xù

    分离时依依难舍、分离后苦苦思念的感情。《子夜·十八》:“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红岩》第十八章:“这种痛苦,不是人世间常有的那种离情别绪,而是深深的……用鲜血凝成的感情。” 也作①【离情别恨】。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②【离情别苦】。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情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③【别恨离愁】。清·刘鹗《老残游记·自叙》:“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

  • 离群索居-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群索居lí qún suǒ jū

    索居:单独居住。 离开同伴而单独生活。语本《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郑玄注:“群,谓同门朋友也。索,犹散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离群索居,日对古人,研精覃思,宁无心得,未若取径乎此之捷而适也。”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何以束发就傅,则萃处切厉之为乐,稍长知学,则惟是离群索居也?”

  • 离乡背井-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乡背井lí xiāng bèi jǐng

    背:离开。井:上古之制,八家为井,引申为家乡。 离别家乡。《元曲选·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汉昭君离乡背井,知他(她)在何处愁听。”《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抛撇了家小,离乡背井,二千多里来到这个馆。” 也作①【背井离乡】。《元曲选·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明·高濂《玉簪记·寄弄》:“小生看此溶溶夜月,悄悄闲庭,背井离乡,孤衾独枕,好生烦闷!”②【离乡别井】。《中国的西北角·祁连山北的旅行·八》:“不但俗人充满了保守家乡的思想,历代知识分子也多视离乡别井为畏途。”

  • 离心离德-汉语成语大词典

    离心离德lí xīn lí dé

    人人各怀异心,没有共同的信念和统一的行动。《尚书·泰誓中》:“受(商纣王)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便都是坏的。”

  • 流离颠沛-汉语成语大词典

    流离颠沛liú lí diān pèi

    流离:转徙离散。颠沛:困顿。 形容因生活困苦或灾荒战乱而到处流浪。语本《论语·里仁》“颠沛必于是”朱熹注“颠沛:倾覆流离之际”。《容斋续笔·卷三·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甫)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明·归有光《顾隐君传》:“虽流离颠沛之际,孜孜以济人为务。”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虽在流离颠沛、艰苦危难之中而不为不义屈。” 也作【颠沛流离】。鲁迅《通信》“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颠沛流离。”

  • 流离失所-汉语成语大词典

    流离失所liú lí shī suǒ

    所:指安身的处所。 到处流浪,没有安身之处。《金史·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董祀:他(指曹丞相)锄豪强,抑兼并;济贫弱,兴屯田,使流离失所的农民又从(重)新安定下来。” 又有①【流离转徙(xǐ)】。(徙:迁移。)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一:“间有上陈者,部司又以国用不敷,不为停免粮税,以致冻馁,贫困流离转徙。”朱自清《毁灭》:“我流离转徙,我流离转徙:脚尖儿踏呀,却踏不上自己的国土!”②【流徙道路】。《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庄宗皇后刘氏》:“同光三年秋大水,两河之民流徙道路。”

  • 流离琐尾-汉语成语大词典

    流离琐尾liú lí suǒ wěi

    见【琐尾流离】(998页)。

  •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汉语成语大词典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luàn lí rén,bù jí tài píng quǎn

    见【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732页)。

  • 麦秀黍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麦秀黍离mài xiù shǔ lí

    麦秀:诗篇名。《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殷故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浙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黍离:《诗经》篇名。《诗经·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用作哀伤亡国之辞。清·汪琬《春草轩小藁序》:“余读其诗,气平而语和,不失古诗人之教,非若麦秀黍离,感愤怒怼者比,信乎可传者也。”黄侃《夜读吴骏公集有感而作》:“麦秀黍离难写恨,但应赞佛妙高台。” 也作【黍离麦秀】。宋·王安石《金陵怀古》:“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清史稿·庄元辰传》:“陛下试念《两都》,黍离麦秀之悲,则居处必不安。”

  • 貌合神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貌合神离mào hé shén lí

    貌:外表。 表面上合得来,实际上不同心;或表面相同,其实不一样。鲁迅《“题未定”草》:“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八章:“陈树藩本人拥有五旅之重,但大都貌合神离,象和我暗通消息的郭金榜,就是不能心服他的一个。” 也作①【貌合心离】。旧题秦·黄石公《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四世同堂·四五》:“象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也都跟它貌合心离,因为……太原、开封,都各有一个日军司令。”②【貌合行离】。(行:行动。)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又有【貌离神合】。指表面上不同,实质上相同。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夫六朝虽尚文采,然其健者则缓急疾徐,纵送激射,同符《史》、《汉》,貌离神合,精彩夺人。”

  • 猛虎离山-汉语成语大词典

    猛虎离山měng hǔ lí shān

    形容勇猛而又疾速。《说岳全传》第七十五回:“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猛虎离山。” 也作①【猛虎下山】。《九命奇冤》第二十六回:“大有转身作一个‘猛虎下山’之势,劈面扑来,要想杨福一闪,他好乘势翻个跟头,到杨福后面去。”②【猛虎出山】。《烈火金钢》第二十九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 迷离恍惚-汉语成语大词典

    迷离恍惚mí lí huǎng hū

    模糊不清,似有若无。郭沫若《芍药及其他·影子》:“然而第三、第四两句,却是迷离恍惚的,象是已经到了门外,但还隔着一层不透明的帘幕。”茅盾《夜读偶记·三》:“是怎样的‘唯美’呢?便是追求无意义的‘美’……迷离恍惚的‘美’。” 也作【迷离惝(tǎng)恍】。(惝恍:使人感到不明晰的样子。)《孽海花》第四回:“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一半却迷离惝恍,摇曳着桐叶的黑影。”

  • 亲离众叛-汉语成语大词典

    亲离众叛qīn lí zhòng pàn

    见【众叛亲离】(1394页)。

  •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汉语成语大词典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nìng wéi tài píng quǎn,mò zuò lí luàn rén

    宁可做太平时代的狗,也不要做战乱时代的人。常用以表示人们生逢乱世的痛苦心情。元·施君美《幽闺记·偷儿挡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也作①【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②【乱离人,不及太平犬】。鲁迅《灯下漫笔》:“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 弩箭离弦-汉语成语大词典

    弩箭离弦nǔ jiàn lí xián

    弩: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弓。 形容行动快速。《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程婴回来,你这其中必有暗昧。我着你去呵,似弩箭离弦;叫你回来呵,便似毡上拖毛。”同书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这厮,我放你去,就如弩箭离弦,脚步儿可走的快。”

  • 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汉语成语大词典

    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pín jiàn qīn qi lí,fù guì tā rén hé

    合:聚集。 一个人贫贱时,亲戚也会离开他;一个人富贵时,非亲非故的也会向他聚集靠拢。指旧时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以金钱多少和地位高低为转移。《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你说贾似道起自寒微,有甚宾客?有句古诗说得好,道是:‘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贾似道做了国戚,朝廷恩宠日隆,那一个不趋奉他?”

  • 扑朔迷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

    扑朔、迷离:分别形容兔被提起双耳悬空时,雄兔四脚乱动,雌兔双眼半闭。 指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难以辨别。语本《乐府诗集·无名氏〈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依傍,挨着。)刘伯承《回顾长征》:“待敌部署就绪,我们却又打到别处去了。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也作【迷离扑朔】。《古今杂剧·无名氏〈女状元〉第四折》:“双兔傍地,难迷离扑朔之分。”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三)》:“惊追逐,回头一顾,迷离扑朔。”

  • 妻离子散-汉语成语大词典

    妻离子散qī lí zǐ sàn

    指一家人被迫离散各处。语本《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贪官污吏对工农群众的压榨……就算不弄到你家破人亡,也要弄得你妻离子散。”刘流《烈火金刚》第十七回:“你的母亲实际上是日本军阀杀害的,你的妻离子散也是他们造成的。”

  • 倩女离魂-汉语成语大词典

    倩女离魂qiàn nǚ lí hún

    旧时传说故事中名叫倩娘的少女,因极度思念远离的恋人,以致魂灵离开自己的躯体去追随他。 指少女为爱情而精神失常或死去。唐·陈玄祐《离魂记》记载,衡州张镒有女倩娘,和镒的外甥王宙相恋;“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倩娘抑郁成病,王宙被遣去四川,夜半,倩娘的魂灵赶到船上。五年后,两人归家,房中卧病在床的倩娘闻声出见,两女合为一体。《元曲选·郑德辉〈倩女离魂〉第四折》:“那一个跟他取应,这一个淹煎病损,母亲,则这是倩女离魂。”明·冯惟敏《(南)集贤宾·闺思》:“因他,悄一似倩女离魂,病染沉疴。” 也作【离魂倩女】。《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因是推之,知所谓离魂倩女,其事当不过如斯。”

  •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汉语成语大词典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quán bù lí shǒu,qǔ bù lí kǒu

    拳:拳术。曲:歌曲。 比喻学习知识技能要坚持勤学苦练。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 若即若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若即若离ruò jí ruò lí

    见【不即不离】(81页)。

  • 三句话不离本行-汉语成语大词典

    三句话不离本行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行:行当,职业。 指言谈话语总离不开自己的职业范围。《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来送给人看。”茹志鹃《出山》:“你看我三句话不离本行,说来说去,说到我本行的业务上来了!” 也作【三句不离本行】。《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可是不是呢?”

  • 擅离职守-汉语成语大词典

    擅离职守shàn lí zhí shǒu

    擅:随便,任意。 未经批准而随便离开工作岗位。《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见面之后,不由分说,拿随太爷一把辫子,说他擅离职守,捏称回任,定要扭他到堂翁跟前,请堂翁禀明太尊。”

  • 生离死别-汉语成语大词典

    生离死别shēng lí sǐ bié

    活着分离如同一死永别那样。 形容很难再见面的离别。语本南朝·梁·庾信《拟连珠》“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周三只得离了计押番家……庆奴不敢则声,肚里自烦恼。正自生离死别。”《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清宫选秀女》:“果当选,即幽闭终身,无异囚奴,父母鞠育之恩,生离死别。”康有为《大同书》甲部:“无定河边之骨,犹为闺中梦里之人,云鬟香雾之寒,犹在远客吟怀之念,生离死别,悲莫悲焉。” 也作【死别生离】。元·施君美《幽闺记·兄弟弹冠》:“但有死别生离,那烦恼似天来大。”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比之,犹死别之与生离也。” 又有【生死永别】。指活着的人与死了的人永远分别。《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呜呼公瑾(周瑜),生死永别。”

  • 黍离麦秀-汉语成语大词典

    黍离麦秀shǔ lí mài xiù

    见【麦秀黍离】(650页)。

  • 黍离之悲-汉语成语大词典

    黍离之悲shǔ lí zhī bēi

    黍离:《诗经》篇名。《诗经·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闵:哀怜,怜悯。) 指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国破家亡的悲伤。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也作【禾黍之悲】。清·侯方域《阳羡讌集序》:“而江山之恨,禾黍之悲,从可识矣。”《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五回:“爱新觉罗之政权早失,自无故宫禾黍之悲。” 又有①【故宫离黍】。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②【故宫禾黍】。宋·陆游《年光》:“小市莺花时痛饮,故宫禾黍亦闲愁。”《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五回:“爱新觉罗之政权早失,自无故宫禾黍之悲。”

  • 死别生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死别生离sǐ bié shēng lí

    见【生离死别】(933页)。

  • 琐尾流离-汉语成语大词典

    琐尾流离suǒ wěi liú lí

    琐尾:幼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 枭幼小时很可爱,长大之后却非常丑恶、凶猛。原比喻善始不能善终。后用以比喻从前生活得顺利康乐,后来变得艰难痛苦。语本《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毛亨传:“琐尾,少好之貌。流离,鸟(枭)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郑玄笺:“卫之诸臣,初有小善,终无成功,似流离也。”陆德明释文:“《草木疏》云:‘枭也,关西谓之流离,大则食其母。’”清·黄遵宪《车驾驻开封府》:“竿靡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 也作【流离琐尾】。《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哀我父老,嗟我子弟,奔走呼号,流离琐尾,无以自赎。”

  • 挑拨离间-汉语成语大词典

    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

    挑拨:拨弄是非。离间:使别人相互猜疑。 搬弄是非,使人不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他们必然想出各种法子来破坏这个统一战线,用他们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来挑拨离间。”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 又有【挑唆是非】、【挑拨是非】。《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九回:“这人姓胡,名福,最爱挑唆是非,说人坏话。”茅盾《昙》:“她知道姨太太的战术是很巧妙的:借着尊重‘大小姐’的名目,常常拿一些家庭的琐细麻烦的问题请韵出主意,事后却在丈夫跟前冷冷地批评,挑拨是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