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民

民(民)是什么意思

  • 四民-古書典故辭典

    四民

    指士、农、工、商《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小国寡民-古書典故辭典

    小国寡民

    先秦道家所主张的社会理想。《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意思是国家的疆域小而居民少。

  •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古書典故辭典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去威吓他们呢?语出《老子》七十四章。现多用于表示革命人民的大无畏精神。

  • 民以食为天-古書典故辭典

    民以食为天

    人民把粮食看作生命的根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司马贞《索隐》:“管子云:‘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 民胞物与-古書典故辭典

    民胞物与

    宋代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类都是同一父母(即天地)所生的亲兄弟,其他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这是一种儒家的博爱思想。与:党与,同伴。

  • 民惟邦本-古書典故辭典

    民惟邦本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惟:为,是。

  • 民膏民脂-古書典故辭典

    民膏民脂

    后蜀后主孟昶(934-965在位)《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膏:脂。后指旧时代朝廷及官吏所剥削的人民血汗劳动的成果为“民膏民脂”。

  • 吊民伐罪-古書典故辭典

    吊民伐罪

    亦作“伐罪吊民”。慰问苦难的百姓,讨伐犯罪的暴君。《孟子·梁惠王下》:“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归市者:做买卖的人。《宋书·索虏传》:“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魏明帝曹睿《榴歌行》:“伐罪以吊民,清我东南疆。”

  • 伐罪吊民-古書典故辭典

    伐罪吊民

    见“吊民伐罪”条。

  • 衣食者民之本-古書典故辭典

    衣食者民之本

    亦作“衣食为本”。衣服与食物是人民生活的根本。《盐铁论·力耕》:“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 视民如伤-古書典故辭典

    视民如伤

    看待老百姓象看待自己的伤体一样、十分爱惜。《左传·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杜预注:“如伤,恐惊动。”

  • 爱民如子-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

    旧时赞扬某些好的官吏或帝王对老百姓的关怀与爱护。《说岳全传》第四十八回:“一路地方官员馈送礼物,岳爷(飞)丝毫不受……只是吩咐他们学做好官,须要爱民如子,无负朝廷。”鲁迅《隔膜》:“清朝的开国之君是十分聪明的……用的是中国的古训:‘爱民如子’,‘一视同仁’。”

  • 爱民恤物-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民恤物ài mín xù wù

    恤:体恤。物:自我以外的人或环境,这里指众人。 关心、体恤人民。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上帝以汝……做官爱民恤物,今特佑汝。”

  • 爱物仁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物仁民ài wù rén mín

    见【仁民爱物】(863页)。

  • 安国富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安国富民ān guó fù mín

    见【富国安民】(323页)。

  • 安民告示-汉语成语大词典

    安民告示ān mín gào shì

    原指官府发布的安定民心的布告。清·林则徐《英夷鸱张安民告示》:“本部堂今与汝等约,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洪秀全演义》第二十五回:“李秀成全不费力,已拔了南康城……先出安民告示,次第收复汝宁、饶州各郡县。”《八十一梦·第四十八梦》:“他倒并不要我制标语口号这些宣传品,不过在对外是些安民告示,对内是些行军规则。”现多指在开会或做某事之前,把内容通知有关人员,以便早作准备。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开会要事先通知,象出安民告示一样。”

  • 安民济物-汉语成语大词典

    安民济物ān mín jì wù

    济:救助。物:指人,公众。 意思是安抚百姓。旧时常用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五代·吴越·罗隐《谗书》卷四:“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心期:内心所向往的。)

  • 邦以民为本-汉语成语大词典

    邦以民为本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682页)。

  • 残民以逞-汉语成语大词典

    残民以逞cán mín yǐ chěng

    残害人民,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左传·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公必欲残民以逞,善言不入,文……必以前此反对君主专制之决心,反对公之一人。”(公:指袁世凯。文:孙中山自称。)肖华《通过大凉山》:“情况弄清楚以后,我们就把这帮残民以逞的坏蛋缴了械,捆了起来。”

  • 蚩蚩者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蚩蚩者民chī chī zhě mín

    蚩蚩:朱熹《诗经传》解释为“无知之貌”。 无知无识的就是人民。旧时统治阶级蔑视人民的说法。语本《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韬奋《抗战以来·老爷与老百姓不平等论》:“专制君主‘说怎么办就要怎么办’……蚩蚩者民,就有‘绝对服从’的义务。”

  • 出榜安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出榜安民chū bǎng ān mín

    榜:旧指官府的告示。 贴出告示,安抚人民。《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邓)艾拜后主(刘禅)为骠(piào)骑将军……请后主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洪秀全演义》第三十二回:“时城中人因臣服洪氏已久,素知清官好杀,因此人人惊惧,逃往武昌者众。胡林翼大虑,只得出榜安民:居民一概免罪。”

  • 地瘠民贫-汉语成语大词典

    地瘠民贫dì jí mín pín

    土地瘠薄,人民贫苦。清·汪琬《资政大夫驻防京口协领祖公墓志铭》:“阜平地瘠民贫,且当南北孔道。”《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五回尾批:“但粤西地瘠民贫,陆(荣廷)之迟回审慎,不敢轻身发难者,尚欲求一自全之策。”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二章:“他说:‘汉中这地方,地瘠民贫,只可养一旅人,养不住两旅人的。’我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他的意思是怕我来抢他的地盘。” 也作【土瘠民贫】。明·归有光《赠菩提寺坤上人序》:“又叹吾里土瘠民贫,岁荒赋急,流冗日多。”

  • 吊民伐罪-汉语成语大词典

    吊民伐罪diào mín fá zuì

    吊:慰问。 抚慰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语本《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宋书·索虏传》:“吊民伐罪,流泽五部。”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周发:周武王姬发,曾讨伐殷纣王,灭商。殷汤:商汤王子天乙,曾讨伐夏桀王,灭夏。)《塞上行·行纪·忆西蒙·十二》:“他们未上台时,总是些‘吊民伐罪’、‘解除民众痛苦’的口号,上台以后,大权在握,问题倒有些麻烦。” 也作①【伐罪吊民】。《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宋书·檀道济传》:“伐罪吊民,正在今日。”②【伐罪吊人】。(人:唐人避讳,改“民”为“人”。)唐·陈子昂《谏用刑书》:“比者刑狱纷纷复起,以督察为理,威刑为务,愚臣昧焉,窃恐非三皇五帝伐罪吊人之意也。”

  • 独夫民贼-汉语成语大词典

    独夫民贼dú fū mín zéi

    独夫:旧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君主。民贼:残害百姓的人。 指暴虐无道、祸国殃民的统治者。语本《尚书·泰誓下》“独夫受(纣王),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孔安国传:“言独夫,失君道也。大作威,杀无辜,乃是汝累世之仇。”徐迟《地质之光》:“李四光懂得了血海深仇,从此和那个独夫民贼势不两立了。”柳亚子《得毛主席书感赋二首》:“独夫民贼终为虏,团结和平合奏功。”

  • 蠢国害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蠢国害民dù guó hài mín

    蠹:蛀蚀,败坏。 败坏国家,伤害人民。《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不思行善……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也作【蠹国殃民】。梁启超《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而不然者,诱之以利禄,怵之以祸害,能使之幡然尽弃其所守以党于敌,则国会以及一切地方议会,乃不啻为蠹国殃民之官吏傅之翼。”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八章:“洋务派‘新政’久被维新人士攻击,公认为蠹国殃民的弊政。” 又有①【蠹国耗民】。(耗民:消耗人民的钱财。)《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②【蠹政虐民】。《读通鉴论·唐高宗·八》:“其有坏法乱纪,蠹政虐民者,则固有持宪之臣,操准绳以议其后。”

  • 伐罪吊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伐罪吊民fá zuì diào mín

    也作【伐罪吊人】。见【吊民伐罪】(232页)。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汉语成语大词典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川:河流。 堵塞人民的嘴,比堵塞泛滥的河水还难。意指压制人民的言论自由是有大害的。《国语·周语上》:“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也作【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福国利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福国利民fú guó lì mín

    指为国家造福,为人民谋利。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林则徐给其妻郑夫人家书里说:‘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利民,与民除害。’”

  • 辅世长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辅世长民fǔ shì zhǎng mín

    辅世:辅佐当世之君。长民:统治人民。 形容有德望的人。《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齿:年龄。)清·侯方域《赠郑大夫序》:“意者太平之治,将从此见端,则必有辅世长民者出,而郑公其番(bō)番者耶?”(番番:勇武貌。)

  • 富国安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富国安民fù guó ān mín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安定。《后汉书·方术传·许杨》:“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诚愿以死效力。”唐·韩偓《朝退书怀》:“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也作【安国富民】。《汉书·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líng)圄(yǔ)空虚。”(褒:赞美。囹圄:监狱。)

  • 救民水火-汉语成语大词典

    救民水火jiù mín shuǐ huǒ

    把人民从水火之中抢救出来。比喻解除人民的苦难。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李自成)很早就抱着个推倒朱明江山的明确宗旨,并且为实现这一远大的政治目的而在生活上竭力做到艰苦朴素,对军队要求甚严,时时不忘记‘救民水火’。”

  • 关心民瘼-汉语成语大词典

    关心民瘼guān xīn mín mò

    瘼:病,疾苦。 关心民间疾苦。《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正是大帅关心民瘼,才能想得如此周到。”同书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 官逼民反-汉语成语大词典

    官逼民反guān bī mín fǎn

    指旧日官府的残酷压榨逼得人民只有起来反抗。《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亦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朱自清《论雅俗共赏》:“‘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延安平剧研究院《逼上梁山》第二幕第十八场:“这就叫做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也作【官逼民变】。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变’……‘劫富济贫’等旗号。”

  • 广土众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广土众民guǎng tǔ zhòng mín

    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孟子·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辽史·太祖纪赞》:“兴板筑,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

  • 国计民生-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计民生guó jì mín shēng

    国家的财政经济和人民的生活。《聊斋志异·续黄粱》:“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镜花缘》第六回:“下界帝王虽有御诏,但非为国计民生起见。”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章:“这除开故意摆阔而外,与国计民生有什么好处?” 也作【民生国计】。严复《救亡决论》:“真若一丘之貉,苟利一身而已矣,遑惜民生国计也哉!”

  • 国困民穷-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困民穷guó kùn mín qióng

    见【民穷财尽】(681页)。

  • 国利民福-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利民福guó lì mín fú

    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幸福。孙中山《社会革命谈》:“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五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

  • 国脉民命-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脉民命guó mài mín mìng

    国家和人民的命脉。比喻国家和人民赖以存在的根基。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命,岌岌可危矣。”(日汪: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汪精卫。)

  • 国泰民安-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泰民安guó tài mín ān

    泰:平安,安定。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宋·吴自牧《梦粱录·山川神》:“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话说国朝嘉靖年间,圣人在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延安平剧研究院《逼上梁山》第一幕第二场:“是啊,当今圣王有道,国泰民安,哪里来的灾民?” 也作【民安国泰】。《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共是七个朝代,都是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又有【国富民安】。指国家富裕,人民安乐。《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í shí wéi tiān

    天:指关系生存的首要条件。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语本《史记·郦食(yì)其(jī)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况在战争日,粮食更居先。” 也单作【民以食为天】。《文选·潘岳〈藉田赋〉》:“高以下为基,民以食为天。”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又《寿陶守》云:‘春雨悭时,千金斗粟,民仰使君为食天。’民以食为天,寻常语耳。‘为食天’更隽而新。”《中国传统戏曲剧本选集·〈串龙珠(京剧)〉第四场》:“想民为邦之本,民以食为天,今当春暖时令……本州贷以耕牛,大家也好安居乐业也。”

  • 化民成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化民成俗huà mín chéng sú

    化:教育,感化。俗:风俗。 教育感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五年诏:‘化民成俗,兹焉时矣。’”清·朱彝尊《送汤潜菴先生巡抚江南序》:“将以劝惩其下,化民成俗,则必有道焉。”

  • 祸国殃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祸国殃民huò guó yāng mín

    危害国家,损害人民。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第八条罪状是: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四章:“他这祸国殃民的干法,稍以国家为重者无不反对。”《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你说各派军阀都是祸国殃民,抢地盘,这话可能也对。”

  • 济世安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济世安民jì shì ān mín

    济:救助,做有益的事。 为当世谋利益,使人民生活安定。形容远大的政治抱负。《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其人有文经武纬之才,济世安民之志。”康有为《大同书》乙部:“古今仁义慈悲之政未有比于是者,必如是乃可为济世安民也。” 又有【济世匡时】。(匡时:挽救艰危的时局。)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沈顿下僚。”

  • 节用爱民-汉语成语大词典

    节用爱民jié yòng ài mín

    节约财用,爱护百姓。语本《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清·汪琬《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公行状》:“汉之文帝,史称其节用爱民,方内安宁,家给人足。”清·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序》:“是以节用爱民,同符三代。” 又有【节用裕民】。(裕民:使百姓富裕。)《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藏)其余。”

  • 解民倒悬-汉语成语大词典

    解民倒悬jiě mín dào xuán

    倒悬:头朝下倒挂着。 把人民从倒悬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比喻拯救人民,解除人民的痛苦。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凡能解民倒悬的事多做,凡欺压残害小民的王、侯、官绅,严厉惩处。”

  • 劳民伤财-汉语成语大词典

    劳民伤财láo mín shāng cái

    既劳累人民,又耗费国家资财。语本《周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天下闻风皆争进奇巧,则劳民伤财自此始矣。”刘少奇《论党·五》:“如果发现决议、指示有错误……就应勇于提出意见,请求上级收回或修改,而不是闭着眼睛,硬要去实行,以至劳民伤财。

  • 民安国泰-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安国泰mín ān guó tài

    见【国泰民安】(411页)。

  • 民胞物与-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胞物与mín bāo wù yǔ

    胞:同胞。与:朋辈,同类。 天下民众都是同胞,世间万物都是同类。表示仁爱之至,关心和同情人民,爱惜万物。语本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则此一举,不惟上体古帝王民胞物与之盛心,抑且协士君子肉骨生死之美意。”(肉骨生死:见“生死肉骨”条。)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异想天开的‘广厦千万间’的美梦,是新旧研究家们所同样乐于称道的,以为‘大有民胞物与之意’。”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在板桥的文学作品里……最突出的是使人读了感到作者一种强烈、丰富、真挚的‘民胞物与’的感情。” 也作【物与民胞】。柳亚子《叶剑英市长来迓,赋呈一律》:“掀天揭地前无古,物与民胞喜共存。”

  • 民不堪命-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不堪命mín bù kān mìng

    不堪:受不了。 人民不能忍受国家政令。形容统治暴虐。《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韦昭注:“言民不堪暴虐之政令。”《魏书·程骏传》:“有司不惠,蚕食役烦,民不堪命,将家逃山。”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昔意王飞蝶南,头会箕敛,诛求无艺,民不堪命。”(无艺:没有限度。)

  • 民不聊生-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不聊生mín bù liáo shēng

    聊:依赖,凭借。 指人民已无法活下去。《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团圆》:“话中单说建州饥荒,斗米千钱,民不聊生。”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藉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 也作【人不聊生】。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袁琦)在外凌辱官员,毒虐军民,恣肆贪残,脏秽狼藉,金银以千万计,人不聊生。”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mín bù wèi sǐ,nài hé yǐ sǐ jù zhī

    畏:惧怕。奈何:怎么,为什么。 人民不怕死,怎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老子》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奇:邪。)后用以表示人民群众反抗暴虐统治的无畏精神。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民富国强-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富国强mín fù guó qiáng

    见【国富兵强】(409页)。

  • 民贵君轻-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贵君轻mín guì jūn qīng

    民众要比君王贵重。语本《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仁义派的首领是孟子,他劝国王(梁惠王、齐宣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土芥寇仇’等‘危险思想’……但仅限于警惕统治者知所畏惧,并非赞成革命。”(土芥:泥土草芥。土芥寇仇:《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民康物阜-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康物阜mín kāng wù fù

    康:安乐。阜:多,盛。 民众安乐,物资丰盛。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吧。”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八章:“想来那样一个民康物阜的世外桃园,遭受到这样的厄运,也一定顿改旧观了。” 也作①【物阜民康】。《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②【民安物阜】。吴玉章《和印泉老兄“七七”三年抗战纪念感赋原韵》:“民安物阜沐和衷。”(沐和衷:享受到和衷共济、团结一致的幸福。) 又有【民和年丰】。百姓和顺,年成丰收。《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 民穷财尽-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穷财尽mín qióng cái jìn

    人民贫困,财力枯竭。《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清·顾炎武《与徐甥公肃书》:“以今所睹,国维人表,视昔十不得二三;而民穷财尽,又倍蓰(xǐ)而无算矣。”(蓰:五倍。)范文澜《大丈夫·凡例》:“一个国家要是政治腐败,民穷财尽,本身既非崩溃不可,外患自然乘虚侵入。” 又有①【民穷国困】。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第二章:“或曰:‘元、明两朝皆发行钞票,乃渐至民穷国困,而卒至于亡者……何也?’”②【国困民穷】。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三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耳赤。”

  • 民生凋敝-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生凋敝mín shēng diāo bì

    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困苦。 指生产遭破坏,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那时民生凋敝,一心寻面包吃尚且来不及,那里有心思谈文学呢?”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使得它自己和广大人民之间发生深刻的裂痕,造成了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变蜂起的严重危机。” 也作①【民用凋敝】。《汉书·循吏传》:“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②【民物凋敝】。董必武《三台即景·序》:“丁丑一月初至延安,时值频年内战后,民物凋敝。” 又有【民生涂炭】。(涂炭: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难的境地。)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严仲子:这假如不把它阻止,将来又会闹得民生涂炭。”

  • 民生国计-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生国计mín shēng guó jì

    见【国计民生】(409页)。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mín shēng zài qín,qín zé bù kuì

    民生:人民的生计。匮:缺乏。 生计宽裕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吃少穿。《左传·宣公十二年》:“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晋·陶潜《劝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mín wéi bāng běn,běn gù bāng níng

    邦: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矧(shěn)邦畿千里之内,拥黄图而供玉食,惟民是藉。”(矧:况且。)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九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人民安乐,先要让他们衣食无缺。” 原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惟:乃,是。)《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 也单作①【邦以民为本】。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②【民为邦本】。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民为邦本,执事于本末之分,顺逆之理,亦曾熟思而审处之乎?”吴晗《海瑞罢官·九》:“民为邦本口头讲,袒官虐民好人装,为虎作伥欺皇上,昼行愧影夜愧床。”

  • 民无噍类-汉语成语大词典

    民无噍类mín wú jiào lèi

    见【噍类无遗】(513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