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內)是什么意思
五步之内-古書典故辭典
五步之内
比喻极近的距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缻(fǒu否):同“缶”,盛酒的瓦器。秦人常敲击它来作为歌唱的节拍。
色厉内荏-古書典故辭典
色厉内荏
外表威严,内心怯弱。《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穿窬:穿壁踰墙。与,同“欤”。
服内生子-古書典故辭典
服内生子
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丧三年,在这期间生子,被认为犯礼伤孝,列为十恶之一。汉代应劭《风俗通·正失》:“服中生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
安内攘外-汉语成语大词典
安内攘外ān nèi rǎng wài
攘:抗御。 安定内政,抗御外侮。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经:原则。略:谋略。)《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零四回:“所望全国父老昆季,速筹对待国贼之法,安内攘外,咸系乎此。”郭沫若《贾长沙痛哭》:“你应当把他们领导起来作安内攘外的工作。” 也作【外攘内安】。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下之上:“而(李)德裕前不小用于节使,后不摧折于贬窜,并一生之精神才智,尽效于政府之区画,将藩镇尽革,外攘内安,不难复贞观、开元之盛。”
暴内陵外-汉语成语大词典
暴内陵外bào nèi líng wài
暴:残害。陵:同“凌”,欺压,侵犯。 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周礼·夏官·大司马》:“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shàn)之。”(坛:同“墠”,古代供祭祀用的经过清除的地面,引申为清除。)
顾内之忧-汉语成语大词典
顾内之忧gù nèi zhī yōu
见【后顾之忧】(440页)。
海内鼎沸-汉语成语大词典
海内鼎沸hǎi nèi dǐng fèi
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国境以内。鼎沸:鼎内烹煮的汤羹沸腾。 比喻天下大乱。《后汉书·袁术传》:“术大会群下,因谓曰:‘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何如?’”《三国志·魏志·邢颙传》:“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 也作【四海鼎沸】。《晋书·祖逖传》:“(祖)逖(刘)琨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同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汉语成语大词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í lín
海内:四海之内。古代指中国,现在也指世界各地。比邻:近邻。 四海之内有人同自己精神感情相通,虽远在天涯,也感到如同近邻一样。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也单作【天涯若比邻】。指国际交往增多,彼此接近了、互相了解了。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尔之学说》:“今则天涯若比邻矣,我国民置身于全地球激湍盘涡最剧最烈之场。”
六合之内-汉语成语大词典
六合之内liù hé zhī nèi
六合:天、地及东、西、南、北四方。 指天、地、四方以内,即普天之下。《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成玄英疏:“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如电,无形无质,似物非物,其气附于万物之中,运乎六合之内。”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也作【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见【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1063页)。
内顾之忧-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顾之忧nèi gù zhī yōu
见【后顾之忧】(440页)。
内疚神明-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疚神明nèi jiù shén míng
内疚: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神明:聪明正直的神祇。 指良心受到责备。《洪秀全演义》第三十回:“许衡灭宋,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盖内疚神明,不无惭德。”《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四回:“忍辱负重,取济一时,吞声茹痛,内疚神明。”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五十八章:“今天真正胜利了,他连走路都走不上来,这是他的‘内疚神明’的地方。”
内圣外王-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圣外王nèi shèng wài wáng
内:指修身。外:指治国。王:旧指以仁义治天下的君主。 修身能具有圣人的才德,治国能够施行王者的政治。古时美化统治阶级代表人物之辞。《庄子·天下》:“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读通鉴论·隋文帝·一》:“以篡弑夺攘之谋,为内圣外王之大道,窃其形似,而自以为是。”章炳麟《儒术真论》:“其于八儒虽无可专属,要之微言故训,有上通于内圣外王之道,与夫混淆失真者,固大有殊矣。”
内视反听-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视反听nèi shì fǎn tīng
视:察看。反:向外。 内能反省检查自己,外能听取别人意见。语本《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后汉书·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 也作【反听内视】。《晋书·挚虞传》:“其有日月之眚(shěng),水旱之灾,则反听内视,求其所由。”(眚:灾祸。)
内外夹攻-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外夹攻nèi wài jiā gōng
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合力攻打敌军。《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孔明)遂唤马岱分付曰:‘汝引三千军迳到魏兵屯粮之所……’又差马忠、张嶷(nì)各引五千兵在外围住,内外夹攻。”常用以比喻同时运用自身力量和别人力量做某件事情。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我们要加强党内教育来清除这些毛病,我们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来清除这些毛病。这样的内外夹攻,才能把他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 也作【内外夹击】。《洪波曲》第五章:“当时的军事消息是作着这样的报导的:台儿庄正面之敌,经我军于六日夜开始总攻,内外夹击……尚据险顽抗,战况之烈,空前未有。”
内外交困-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外交困nèi wài jiāo kùn
交:一齐,同时。 内部外部都遇到困难。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这场黑人的斗争风暴发生在美国国内……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茅盾《关于长篇小说〈李自成〉的通信·关于〈李自成突围到鄂西〉》:“但作者却又另起波澜……笔锋从义军转向没落王朝的内外交困。”
内外有别-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外有别nèi wài yǒu bié
内部、外部应有严格的区别。《好逑传》第十七回:“故男女授受不亲,家庭内外有别,此王制也,此古礼也。”鲁迅《内外》:“古人说内外有别,道理各各不同,丈夫叫‘外子’,妻叫‘贱内’。伤兵在医院之内,而慰劳品在医院之外,非经查明,不准接收。”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nèi wé yuàn nǚ,wài wú kuàng fū
怨女:已到婚龄而无夫的女子。旷夫:已到婚龄而无妻的男子。 家庭里没有未嫁的成年女子,社会上没有未娶的成年男子。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及时结婚。形容太平盛世人们生活美满。《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管仲曰:‘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桓公曰:‘善。’令于宫中:女子未尝御,出嫁之……则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内、外:这里指宫室内外。) 又有①【旷夫怨女】。《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茅盾《夜读偶记·二》:“或声诉了久戍(shù)士兵思想之情,或抒写了旷夫怨女的爱恋。”(戍:防守边疆。)②【怨女旷夫】。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则因月底联诗句,成就了怨女旷夫。”康有为《大同书·戊部》:“既得人权自由之义,尤得人道私合之宜,不特无怨女旷夫之叹,更可无淫情奸案之事。”
内省不疚-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省不疚nèi xǐng bù jiù
内省:自己反省。疚:心里痛苦。 自己反省,心里没有感到惭愧的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谢觉哉《“此心光光地”》:“……不仅‘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而且有无穷的兴味。”
内应外合-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应外合nèi yìng wài hé
见【里应外合】(608页)。
内忧外患-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忧外患nèi yōu wài huàn
指国家内、外同时遭受祸患。语本《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君外舍而不鼎馈:君主不能安居国都,吃的饭也不丰盛。)《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你想皇上家内忧外患,正臣子卧薪尝胆之秋,还好少图安逸吗?”《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朱德《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
色厉内荏-汉语成语大词典
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
色:神色。厉:猛烈。荏:软弱。 形容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语本《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穿窬:穿洞。)《汉书·翟方进传》:“勋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礼仪,轻谩宰相,贱易上卿,而又诎节失度,邪谄无常,色厉内荏。”《红日》第十六章:“我,软弱无能,你呢?一个色厉内荏的蠢将!”又形容外表看来健壮,实则体质虚弱。《好逑传》第十二回:“张公子原是个色厉内荏、花酒淘虚的人,哪里禁得提起放倒,撞撞跌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语成语大词典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sì hǎi zhī nèi,jiē xiōng dì yě
旧称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水浒传》第四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 也简作【四海皆兄弟】。《文选·苏子卿(武)〈诗四首〉》:“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元曲选·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正末唱:)你问我姓甚名谁……可不道四海皆兄弟。”
外方内圆-汉语成语大词典
外方内圆wàl fāng nèi yuán
指外表正直,而内心阴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李贤注:“言延外示方直而内实柔弱也。孔子曰:‘色厉而内荏。’” 另有【外圆内方】。指外表随和,而内心严正。《幻灭·十一》:“静女士时常想学慧的老练精干,学王女士的外圆内方,又能随和,又有定见。”
外感内滞-汉语成语大词典
外感内滞wài gǎn nèi zhì
滞:积留,不流通。 中医术语。因风寒暑湿而致病称外感,湿热内伏则为内滞。《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 也作【外感内伤】。(伤:中医称伤食、伤气等。)《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胸闷头晕,恹恹的就成了一个外感内伤的病。”也指因遭遇波折,情绪抑郁而致病。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六章:“经过长期的折冲,交涉处处掣肘,因此外感内伤。一位晚清最负盛名的外交家,就轻轻殂谢了。”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汉语成语大词典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wài jù bù qì chóu,nèi jǔ bù shī qīn
举:推荐。亲:亲属。 推举外面的人,即令是仇人也不遗弃;推举身边的人,即令是亲属也不漏失。形容办事公正。《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午:祁奚的儿子。)同书《僖公二十一年》:“叔向曰:‘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也作①【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尸子》卷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唯善之所在。”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③【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孔子家语·儒行解》引“辟”作“避”。)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史记·晋世家》:“君子曰:‘祁傒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⑤【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也简作【举仇举子】。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
外内无患-汉语成语大词典
外内无患wài nèi wú huàn
患:灾祸,忧患。 既无外患,也无内忧。《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外攘内安-汉语成语大词典
外攘内安wài rǎng nèi ān
见【安内攘外】(11页)。
五内如焚-汉语成语大词典
五内如焚wǔ nèi rú fén
五内:五脏。焚:烧,着火。 形容内心异常焦急、烦忧。《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此时黄道台早已急得五内如焚,一句话也回答不出。”《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据弟打听,非备款百万,不能了事。似此从何筹画?前数天不见兄长覆示,五内如焚。” 也作①【五内如沸】。《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如沸。”②【五内俱焚】。《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七回:“偏偏事不从心,谋多未遂,怎得不五内俱焚。”
内忧外患-中华成语大词典
内忧外患nèi yāu wài huàn
内忧:国家内部不安定。外患:外国入侵。指国内动乱和外来侵略带来的忧患。《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管子·戒》:“非有内忧,必有外患。”(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要支撑这个内忧外患的天下,越想越觉危险。”
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华成语大词典
四海之内皆兄弟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引申为世界各国。皆:全,都。指普天之下像兄弟一样友爱相处。《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内外夹攻-中华成语大词典
内外夹攻nèi wài jiā gōng
指两面受敌。形容战事处境困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彼兵若至,内外夹攻,操不难破也。”
反听内视-中华成语大词典
反听内视fǎn tīng nèi shì
反:反过来。内:内部、自己。视:看。反过来听听别人的议论,看看自己的言行。指从自身进行省视和检讨一下。(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唐)房玄龄等《晋书·挚虞传》:“其有日月之眚(shěng,日蚀),水旱之灾,则反听内视,求其所由。”参见“内视反听”。
内视反听-中华成语大词典
内视反听nèi shì fǎn tīng
内视:自己看自己。反听:自己问自己。指遇事能自责反省。(汉)袁康《越绝书·卷六·外传纪策考》:“以内视若盲,反听若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台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务能,则义士厉节。”(唐)李贤注:“内视,自视也;反听,自听也。”
内顾之忧-中华成语大词典
内顾之忧nèi gù zhī yōu
顾:回过头看。忧:担心。在外对家事或国事有所顾念。形容在内部还有令人担心的事。《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契丹举兵伐晋,内必空虚,莫若帅精兵侵契丹之境,彼有内顾之忧,可以少纾(shū,缓和)晋国之难。”
五内如焚-中华成语大词典
五内如焚wǔ nèi rú fén
五内: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焚:烧。五脏好像都燃烧起来了。形容十分焦急、忧伤。(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如此黄道台早已急得五内如焚,一句话也回答不出。”
内省不疚-中华成语大词典
内省不疚nèi xǐng bù jiù
内省:自我反省、自问。疚:对自己的过错感到内心痛苦。扪心自问不感到内疚。指没做对不起人的亏心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华成语大词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
海内:四海之内,古时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今指全世界。存:有。知己:知心朋友。天涯:天边。若:像。比:靠近、挨着。邻:邻居。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亲近。(唐)王勃《王子安集·卷三·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内外交困-中华成语大词典
内外交困nèi wài jiāo kùn
内:里、内部。外:外部。交:一齐、同时。困:困境。内部和外部的困难交织在一起。比喻内外都处于困境。(现代)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色厉内荏-中华成语大词典
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
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荏:软弱、空虚、怯懦。神色严厉,内心空虚。形容表面强硬而内心怯懦。《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窃也与?’”(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邪谄无常,色厉内荏。”(现代)叶圣陶《英文教授》二:“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
财用穷于内-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财用穷于内
【源出】:
《三国志·魏书·王基传》
【解释】:
内部的费用已经陷于困乏了。原文:“威名折于外,财用穷于内。”
【用法】:
指内部财用缺乏。
【例句】:
穷兵黩武的结果,必然导致财用穷于内,人民生活困难,到忍无可忍时,就会起来革命。
内忧外患-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内忧外患
【源出】:
《管子·戒》
【解释】:
国内不安定,又有外敌侵略。原文:“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用法】:
指国家或个人遭到的困难。
【例句】:
①只因为本国太破烂,内忧外患非常之多,自顾不暇了,所以只能将台湾这些事情暂且放下。(鲁迅《而已集·写在“劳动问题”之前》)
②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又生着病,却这么拚命地对付内忧外患,又怎么能够持久呢。(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海内鼎沸-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海内鼎沸
【源出】:
《后汉书·袁术传》
【解释】:
海内,指四海以内,即国境以内;鼎,古代烹煮的器皿;沸,指开了锅。国内象锅里烧开了的水一样翻腾。原文:“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
【用法】:
比喻天下大乱。
【例句】:
民国初年,直、奉、皖等系军阀连年混战,海内鼎沸,民不聊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源出】:
《论语·颜渊》
【解释】:
四海,全国。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原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用法】:
表示天下人人友好。
【例句】:
常言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我一见如故,到我家里去住几日罢!
钱眼内坐-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钱眼内坐
【源出】: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
【解释】:
钱眼,古铜钱圆形,内有方孔,即“钱眼”。南宋的抗金名将张俊附和秦桧,与金议和,陷害岳飞,为世人所鄙。他平素贪赃好利,因此有人讽刺他是在钱眼里坐。
【用法】:
讽刺贪财好利的人。
【例句】:
近年来,执法机关法办了一些贪赃枉法的犯人,请他们由钱眼内坐移到监狱内坐。
五内如焚-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五内如焚
【源出】:
东汉·蔡琰《悲愤诗》
【解释】:
五内,五脏;焚,烧。全句的意思是五脏象着火燃烧起来一样,比喻十分焦急或十分忧愁。原诗:“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后来引申为“五内如焚”。或作“五内如割”。
【用法】:
形容心中十分焦急,或十分忧愁。
【例句】:
工厂经营不善,接到黄牌警告,他急得五内如焚。
内省无愧-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内省无愧
【源出】:
宋·李觏《寄祖秘丞》
【解释】:
内省,自我反省。经过自我反省觉得扪心无愧。原文:“方兹恋庭闱,旋已对狱吏;试言其所由,内省亦无愧。”
【用法】:
表示经过自我检查,觉得自己没做错事。
【例句】:
对这件事情,我自问清白,内省无愧。
内疚神明-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内疚神明
【源出】:
《礼记·中庸》
【解释】:
疚(jiù救),痛苦,惭愧。内心感到惭愧,对不起神明。原文:“故君子内省在疚。”
【用法】:
表示自我检查后的悔恨。
【例句】:
这件事虽然别人不知道,终是内疚神明,寸心难安啊!
内视反听-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内视反听
【源出】:
《史记·商君列传》
【解释】: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取外面的。既自己检查,又听取外面的意见。原文:“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也。”
【用法】:
表示一种反省的方法。
【例句】:
要能真正改正错误,必须内视反听,一面自我检查,一面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内省不疚-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内省不疚
【源出】:
《论语·颜渊》
【解释】:
疚(jiù救),本意为内心痛苦,此处指惭愧。省(xǐng醒),反省。经过自我反省,不感到惭愧不安。原文:“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用法】:
表示没有做对不起别人和自己的事。
【例句】:
我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你们就加上千万条罪名,我也是内省不疚的。
色厉内荏-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色厉内荏
【源出】:
《论语·阳货》
【解释】: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rěn忍),软弱。外表凶猛,内在软弱。原文:“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用法】:
指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例句】:
别看他气势汹汹,实则色厉内荏,只要你一硬,他就会软下来。
六合之内-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六合之内
【源出】:
《庄子·齐物论》
【解释】: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宇宙之内。原文:“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用法】:
用于指天下或宇宙。
【例句】:
六合之内,无处不春。
分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分内fènnèi
本分以内——分外、额外(~的工作)
关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关内guānnèi
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关东(“九·一八”以后,许多学生从~逃亡到关内。)
国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国内guónèi
国境以内——海外(国内人民热烈欢迎~侨胞)、国外(生活在~的华侨日夜思念国内的亲人)
海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海内hǎinèi
国境以内——海外、国外(~同胞怀念海内亲友)
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内nèi
里头,里头的——外(内~有别/~耳/~分泌/~角/~景/~销)
内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内查nèichá
在内部调查——外调(经过大量的内查~工作,终于搞清了问题的真相。)
内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内地nèidì
距离边疆(或沿海)较远的地方——边疆(许多青年离开内地到~去工作)、沿海(~城市的工厂迁往内地)
内服-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内服nèifú
把药吃下去——外敷(云南白药既可以内服,也可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