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释

释(釋)是什么意思

  • 释褐-古書典故辭典

    释褐

    褐:粗布短衣,是古时平民的服装。脱去布衣而穿上官服,称为“释褐”,即做官之意。汉代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科举时代称新进士及第授官为“释褐”。宋代王禹偁《成武县作》诗:“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

  • 爱不释手-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不释手ài bù shì shǒu

    释:松开,放下。 对所喜爱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王福)取出那两件礼物,送给邓门上看。邓门上一见雕镂精工,爱不释手。” 也作①【不忍释手】。《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九妈见了这锭大银,已自不忍释手。”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香山(白居易)诗古体,令人心赏意惬,得一篇,辄爱一篇,几于不忍释手。”②【爱不忍释】。《孽海花》第十五回:“彩云一面赏玩,爱不忍释,一面就道:‘这是那里说起!’”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一六五》:“诵其诗,有爱不忍释者,掇录散句,以寄仰止云。”鲁迅《马上日记》:“要塞进字纸篓里时,觉得有几条总还是爱不忍释。”

  • 冰解冻释-汉语成语大词典

    冰解冻释bīng jiě dòng shì

    见【瓦解冰消】(1062页)。

  • 不忍释卷-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忍释卷bù rěn shì juàn

    见【手不释卷】(963页)。

  • 不忍释手-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忍释手bù rěn shì shǒu

    见【爱不释手】(5页)。

  • 冻解冰释-汉语成语大词典

    冻解冰释dòng jiě bīng shì

    见【瓦解冰消】(1062页)。

  • 涣然冰释-汉语成语大词典

    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g shì

    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融化。 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语本《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隋书·儒林传序》:“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容斋四笔·卷六·建武中元续书》:“于是千载之疑,涣然冰释。”梁启超《管子传》第四章:“经大圣之论定,而后世有疑于管子此举者,可以涣然冰释矣。”

  • 如释重负-汉语成语大词典

    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

    释:放下。负:负担,担子。 好像放下了重担。形容繁忙、紧张过后所感觉到的轻松愉快。《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聊斋志异·陈云栖》:“是日,从夫人归,得所托,如释重负焉。”郑振铎《桂公塘》:“杜浒,那精悍的中年人,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似的,不择地的坐了下去。”

  • 手不释卷-汉语成语大词典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下。卷:书卷。 手里的书总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宋史·赵普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清朝野史大观·卷十·雁门冯先生纪略》:“(冯志沂)笃行好学,手不释卷。” 也作①【手不辍(chuò)卷】。(辍:停止。)《梁书·庾仲容传》:“专精笃学,昼夜手不辍卷。”②【不忍释卷】。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第三》:“予初阅时,不忍释卷,及考其声韵,则一无定轨。”

  • 心凝形释-汉语成语大词典

    心凝形释xīn níng xíng shì

    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心思极为专注,简直忘却自己躯体的存在。《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竟不知风乘我邪(耶),我乘风乎?”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化:化生之物。万化:万物。)

  • 爱不忍释-中华成语大词典

    爱不忍释ài bù rěn shì

    爱:喜爱。不忍:舍不得。释:放开。喜爱到舍不得放手的程度。比喻喜爱得很。(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五回:“彩去一面赏玩,爱不忍释,一面就道:‘这是那里说起!……’”(现代)鲁迅《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从三郎太太口头,知道您颇喜欢精印本《引玉集》,大有爱不忍释之慨。常闻‘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那么,好书当然该赠书呆子。”

  • 爱不释手-中华成语大词典

    爱不释手ài bù shì shǒu

    爱:喜爱。释:放开、松掉。喜爱到舍不得放手的程度。比喻喜爱得很。(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

  • 不忍释手-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忍释手bù rěn shì shǒu

    不忍:舍不得。释手:放开手。舍不得放开手。比喻十分喜爱。(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喻世明言〉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妾每诵其词,不忍释手,恨不见其人耳。”

  • 冻解冰释-中华成语大词典

    冻解冰释dòng jiě bīng shì

    冻解:解冻了。冰释:冰化了。冻也解了,冰也化了。比喻障碍或疑虑都已消除。(宋)朱熹《朱子全书·卷二十四·中庸一》:“复取程氏书虚心平气,而徐读之,未及数行,冻解冰释。”也作“冰解冻释”、“冰消冻解”。《庄子·庚桑楚》:“是仍所谓冰解冻释者能乎?”(明)李贽《焚书·与曾中野书》:“昨见公,令我两个月心事顿然冰消冻解。”

  • 手不释卷-中华成语大词典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下、离开。卷:古代抄写的卷帙,指书籍。手不离开书。形容学习勤奋,不知倦怠。(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宋)欧阳修《晏元献公神道碑铭》:“自少笃学,至其病亟,犹手不释卷。”也作“手不辍卷”。(唐)姚思廉《梁书·杨公则传》:“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又《张传》:“少勤学,自课谈书,手不辍卷。”

  • 涣然冰释-中华成语大词典

    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g shì

    涣:消、散。然:这里表示状态的尾词。释:消散。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消散得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化了。比喻疑虑、隔阂、误会很快就消除了。《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唐)魏徵等《隋书·儒林传序》:“博士罄悬河之辩,待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也作“涣若冰释”、“焕然冰释”。(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又作三十三篇指要以明之,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珠贯,涣若冰释。”《清史稿·梅文鼎传》:“复取《授时历草》观之,乃焕然冰释,殆名异而实同,非徒似之而已。”

  • 手不释卷-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手不释卷

    【源出】: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解释】:

    释,放;卷,书卷,书册。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极其繁忙的军务政务中,手里的书总不肯放下。

    【用法】:

    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的样子。

    【例句】:

    ①平时一回到屋里,他就手不释卷地读书。

    ②这部小说把他迷住了,他整整一天手不释卷。

  • 如释重负-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如释重负

    【源出】: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解释】:

    释(shì是),放下;重负,沉重的负担。如同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原文:“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用法】:

    描写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或解除了精神上的负担以后的轻松自如的心情。

    【例句】:

    “对!经一事,长一智……”生宝如释重负,轻松地感激说。(柳青《创业史》)

  • 涣然冰释-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涣然冰释

    【源出】:

    《老子》第十五章

    【解释】:

    涣,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样而不存在了。原文;“涣兮若冰释。”

    【用法】:

    指心中的疑虑,误会顿时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

    【例句】:

    经彼此一解释,矛盾涣然冰释,二人又和好如初。

  • 开释-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开释kāishì

    释放——拘捕、拘押。

  • 释-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释shì

    释放,放开——捕

  • 释放-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释放shìfàng

    ①恢复被拘押者或服刑者的人身自由——逮捕、缉捕、拘捕、缉拿(不管~和释放,总得有法律根据。)、看押、拘押、关押、收押(先把他们~起来,以后依据罪行的轻重,该判刑的要判刑,该教育释放的就教育释放。)、囚禁、监禁(先把他~起来,是否释放,等案子审理完后再作决定。)②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收集(太阳炉就是把太阳释放出来的热能~起来,使它聚集在焦点上产生很高热能的一种装置。)

  • 注释-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注释zhùshì

    注解——正文(这本书~好读,注释也简洁。)

  • 涣然冰释-新编成语词典

    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g shì

    涣然:流散的样子。流散、消失得像冰块消融一样。比喻疑虑、误会、隔阂全部消除。《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例〕他俩经过坦诚的交换意见,所有的误会都涣然冰释了。

    〔近义〕冰消瓦解

  • 爱不释手-新编成语词典

    爱不释手ài bù shì shǒu

    释:放下,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的地步。清·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眉叔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例〕小明每次看到《十万个为什么》一书,总是爱不释手,今天爸爸终于给他买了一套。

    〔近义〕手不释卷 〔反义〕不屑一顾

  • 如释重负-新编成语词典

    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

    释:放下。负:负担。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紧张的心情得到缓和,感到轻松舒畅。《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例〕老赵闯过了敌人的封锁线,指导员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 手不释卷-新编成语词典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开,放下。手里的书不放下。形容读书用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例〕即使在科学实验最繁忙的时候,他也手不释卷,努力学习外语。

    〔近义〕学而不厌

  • 爱不释手-中华词典宝库

    爱不释手ài bù shì shǒu

    【释义】:

    释:放开,放下。喜爱得不肯放手。形容极其喜爱。

    【成语出处】: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五回:“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不曾加得圈点,便粘了个批语。”

    【例句】:

    ①陶骏《现代中国人的自信力》:“更有一些人则发展成电影‘夕照街’的那位‘万人嫌’,凡洋货则爱不释手,对外国赞不绝口。”②吕春穆《扑克皇帝与扑克火花》:“扑克火花就和我国开封火柴厂出品的中国象棋火花一样,富有魅力,令人爱不释手。”

  • 涣然冰释-中华词典宝库

    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g shì

    【释义】:

    涣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像冰块消融流散。比喻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

    【成语出处】:

    春秋·楚·老聃《老子》一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

    【例句】:

    ①郭沫若《集外·鼎》:“个人间的小小嫌隙,在这大时代的压榨之下,都应涣然冰释。”②《隋书·儒林传序》:“积滞群疑,涣然冰释。”

  • 如释重负-中华词典宝库

    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

    【释义】:

    释:放下。负:负担。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某种负担或消除紧张心情后轻松愉快。

    【成语出处】: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例句】:

    ①子伶、子真《吴晗和〈海瑞罢官〉》:“吴晗同志,毕竟是历史学家写起戏来不如写历史论文那样顺手,费了不少力气,才搞出个底稿。交了底稿,吴晗同志如释重负。”②刘白羽《长江三日》:“我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不由自主地把双手伸向这幅富有魔力的图画。”

  • 手不释卷-中华词典宝库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

    释:放下。卷:书本。手里不肯放下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指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例句】:

    ①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好书使人手不释卷,是因为里面的思想好,人物使人喜爱。”②《文明小史》八回:“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

  • 爱不忍释-中华成语大辞典

    爱不忍释ài bù rěn shì

    忍:忍心。释:放下。喜爱到极点而不忍心放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也作“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例〕那小姑娘爱不忍释地摆弄着一个玲珑剔透的玉石孔雀,说什么也舍不得放下了。

  • 杯酒释兵权-中华成语大辞典

    杯酒释兵权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释:解除。本指在宴饮中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曾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召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并于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召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 冰解冻释-中华成语大辞典

    冰解冻释bīng jiě dòng shí

    解:融解。释:消释。冰冻融解消释。比喻障碍和困难象冰冻融解消释那样被克服。《庄子·庚桑楚》:“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能乎?”也作“冻解冰释”。宋《朱子全书·中庸》:“复取程氏书虚心平气而读之,未及数行,冻解冰释。”〔例〕他们彼此之间有一些成见,经过多次做工作,把一些误会讲清楚,双方终于冰解冻释、互相谅解了。

  • 冰释理顺-中华成语大辞典

    冰释理顺bīng shì lǐ shùn

    释:消化,融解。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解释开了,道理也讲通了。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焕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参看“焕然冰释”。

  • 冻解冰释-中华成语大辞典

    冻解冰释dòng jiě bīng shì

    见“冰解冻释”。

  • 涣然冰释-中华成语大辞典

    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g shì

    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融。象冰块消融似地消散了。形容解除了疑团或误会。《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晋·杜预《左传序》:“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参看“冰释理顺”。〔例〕经你这样一分析,我原来的疑虑也就涣然冰释了。

  • 解疑释结-中华成语大辞典

    解疑释结jiě yí shì jié

    结:症(zhēng)结,比喻事情难以处理的关键所在。指把一切疑难和症结全部解除冰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飞辩骋词,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 离疏释蹻-中华成语大辞典

    离疏释蹻lí shū shì jué

    疏:指疏食,粗糙的饭食。蹻通“屩”,草鞋。不再吃粗糙饭食,脱掉脚下的草鞋。比喻与困苦的生活告别。汉·班固《汉书·王褒传》:“离疏释蹻而享膏粱。”〔辨误〕“蹻”不能念成qiāo离疏释蹻

  • 如释重负-中华成语大辞典

    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

    释:放下。负:负担。象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消除紧张而沉重的心情之后的轻松愉快。《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例〕这真是“曲终奏雅”,令人如释重负,觉得天皇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 释回增美-中华成语大辞典

    释回增美shì huí zēng měi

    释:解除,去掉。回:邪辟。美:指美质。除去邪辟之点,增强美的素质。《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 手不释卷-中华成语大辞典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luàn

    释:放下。卷:指书本。手里不放下书本。形容读书用功,勤奋好学。《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孙权谓吕蒙及蒋钦曰:‘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下》:“雅好读书,手不释卷。”清·王啅《今世说·德行》:“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二三十筹,手不释卷。”〔例〕她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总是刻苦地学习。

  • 疑团莫释-中华成语大辞典

    疑团莫释yí tuán mò shì

    疑团:很多令人怀疑的事纠缠在一起。释:解开。很多疑问,解释不开。形容值得怀疑的事太多了。〔例〕这里有许多现象都值得人深思,但是疑团莫释,我一时还搞不清症结之所在。

  • 经典释文-诸子百家大辞典

    经典释文

    汇释古代典籍音义的专书。唐陆德明撰。30卷。首卷为《序录》,综述经学传授源流。以下解释《周易》、《古文尚书》、《毛诗》、“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尔雅》各经。魏晋玄风大炽,陆氏犹受其影响,列《老子》、《庄子》于经典,而不取《孟子》。诸经皆摘字为音,而《孝经》、《老子》则摘全句。其原著,音经者用墨书,音注者用朱书,以为区别,后世刊刻,通为一例。采集汉、魏、六朝音切凡230余家,兼载诸家训诂,为后世治训诂音韵者所宗。宋人散《经典释文》于诸经注中,称陆德明音义。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

  • 春秋释例-诸子百家大辞典

    春秋释例

    经学传文。西晋杜预撰。15卷。清嘉庆五年(1800)扫叶山房重刻本。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长历》等书。此书以“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总归于凡”为宗旨,参考经义,阐释《左传》的凡例。明代以后,此书已佚,惟《永乐大典》中尚存30篇,并有唐刘蕡原序。其六篇有释例而无经传,余亦多有脱文谨随篇。拾取孔颖达《正义》及诸书所引《释例》之文补之,校其讹谬,厘为46篇,仍分为15卷,以还旧观。今流传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清嘉庆二年(1797)庄氏刻本、《岱南阁丛书》本。

  • 论语集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论语集释

    经学著作。清程树德撰。10卷。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程俊英、蒋见元点校本。卷首有撰者自序及点校者的整理后记。书中附征引书目表,其中一表论语类,127种;二表四书类,76种;三表经总类,70种;四表专经类,53种;五表说文及字书类,28种;六表类书及目录类,十五种;七表史类,65种;八表诸子及笔记类,174种;九表文集类,57种;十表碑志类,15种。本书为研究论语学者提供了自汉至清的详细资料,是一部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参考书。今流传有汉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郑玄《论语郑氏注》、宋邢昺《论语注疏》、明郝敬《论语详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 经传释词-诸子百家大辞典

    经传释词

    训诂学著作。清王引之撰。10卷。民国12年(1933)仁堂书局铅印本。著有《经义述闻》等书。此书搜集周、秦、西汉古书中虚字160个,每字先说明用法,后引例证,追溯其原始,再明其演变。对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由于例证较多,可信程度很高,可供研究训诂、语法者参考。清孙经世著有《经传释词补》和《再补》,清吴昌莹著有《经词衍释》,皆对此书有所补充。今流传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守山阁丛书》本、《皇清经解》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古书字义用法丛刊》本。

  • 论衡注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论衡注释

    系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整理本。本书对《论衡》一书做了校勘、标点、注释,并为每篇作一简要说明。冠有前言。前言中全面介绍了王充的生平思想和他对唯心主义神学的批判。书末附有人名索引和参考资料。校勘以明通草堂本为底本,原本小字校注除个别校语曾予采用,并加注明外,其余一律删去。参校本有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原刻本,元、明递修本,明初坊刻《新刊王充论衡》15卷本等。注释浅显易懂,单篇成篇,对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所吸收。本书于1979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 论衡校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论衡校释

    中国近代学者吴承仁(1884-1939)著。吴承仁,字俭斋。本书是吴承仁先生的一部遗著。遗稿中有吴先生的手稿和经人抄写的正稿各一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庄子释意-诸子百家大辞典

    庄子释意

    解说《庄子》的著作。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木刻本,3卷。清高秋月集说,曹同春论证,曹家拥、曹凤采重订。各篇篇首有综论,又于段末、篇末点明宗旨,注解简略,有圈点。多采诸家之说,主要取自苏东坡、归有光、释德清、林西仲。间亦断以己意,甚为简要。

  • 庄子集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庄子集释

    对《庄子》注解加以总结的著作。中华书局1961年本,4册10卷。清郭庆藩集释,今人王孝鱼整理。郭庆藩的《集释》收录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的全文,摘引清代汉学家如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卢文弨的校勘,并附有郭嵩焘和他自己的意见。虽然未能广泛采集宋明以来阐述《庄子》思想的各家见解,但内容比较丰富。在整理《校释》时,《庄子》本文依古善本和《道藏》以及多家的考订加以校正。又把陆德明的《庄子序录》、焦竑《庄子翼》所附《阙误》一并列入。校勘以外,还标点分段,注解和正文分开。清代末年,为《庄子》注解作总结的是郭庆藩的《集释》和王先谦的《集解》,郭著的序言乃王先谦所作,收录在书中。本书又将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一节录出,代为序言。书末有点校后记。

  • 列子集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列子集释

    《列子》的注释考证。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本,中华书局1979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今人杨伯峻撰。作者取宋元明以及《道藏》诸善本,对《列子》本文,以及晋人张湛的《注》、唐人卢重玄的《解》、唐人殷敬顺撰和宋人陈景元所补的《释文》,加以校勘,订正讹误。又参考各种类书和古籍传注,附注重要异文。对有关《列子》的训释考证,也加以甄录,并附以己意。征引各类著述甚多,自宋沈括以下,凡62家,70余种。《前言》部分论述列子其人其书,并有《征引诸家姓氏及其著述表》。书后有三部分附录。一是张湛事迹辑略;二是重要序论汇录,收入刘向、张湛、卢重玄、陈景元、任大椿、秦恩复、汪继培7家的序论。三是辨伪文字辑略,收录柳宗元以下凡24家的考辨文字。其中最后一篇《列子著述年代考》,系杨伯峻本人的论文。本书对《列子》一书主要研究资料搜集得颇为详备,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 释私论-诸子百家大辞典

    释私论

    阐述公私关系的道家论文。载于《嵇叔夜集》。嵇康著。以自然之道衡量是非公私。君子能够心不存矜尚,情不系于欲望,所以顺通物情,而无措乎是非,无措则无私。相反,小人则藏匿自己的真情,违于大道,是真正的私。文中反复论述公私是非之间的复杂关系,把公私看作成败之迹,吉凶之门。同时又把世俗所说的公私和真正的公私区别开来,“俗之所谓私者,乃非所私也。”同样,世俗所说的公,也未必无私。那些小人营其成私之体,而丧其自然之质。行于大道的君子超越名利是非,所以总是处于自由状态。本篇一方面承认善恶是非的区别,但又不把是非与公私混淆,并用道家之理来分析鉴别,而最终以自然无心来解释无私的最高境界。

  • 抱朴子内篇校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抱朴子内篇校释

    校勘注释《抱朴子·内篇》的著作。中华书局1985年增订本,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20卷。王明撰。《序言》部分对葛洪其人及《抱朴子·内篇》的价值有颇为详尽的介绍。《附录》1列清严可均辑《抱朴子·内篇佚文》,《抱朴子·内篇序》(葛洪撰),《抱朴子外篇自叙》,《晋书·葛洪传》。《附录》2收入孙星衍《新校正抱朴子内篇序》、《抱朴子内篇目录》,方维甸《校刊抱朴子内篇序》,《葛洪撰述书目表》。本校释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为底本,与其他10余种书籍参校。或采用前人校语,标明出处;或断以己意,迳作校语。《抱朴子》向无注本行世,此书先校后释,注解简明扼要。汇校和注释,于此书均属首次,然已有集大成的性质。

  • 释滞-诸子百家大辞典

    释滞

    《抱朴子·内篇》篇名,解释世俗对于求仙的各种怀疑和责难。文中指出,求仙之道和兼济天下并不矛盾,上士可以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可以佐时治国。学仙之士不肯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毕竟只是少数,无须忧虑君主无臣。将求仙归结为宝经、行气、服药三事,但道术有深浅,有志不怠,精勤修炼,才能得其奥秘。在评论道书时,认为真正出自黄帝、老子之手者极少,绝大多数是后人所增益。对于《老子》一书,即使作为教义念诵,如果不得要道,也不可能成仙。至于文子、庄子、关尹诸家,与神仙家言相去甚远。最后指出,不能因为五经没有仙道方面的记载,就对仙道产生怀疑,五经未载之事甚多,不能以五经记载与否判定真伪。

  • 韩非子集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韩非子集释

    书名,陈奇猷撰,20卷。1958年出版。该书流传极广。自1958年到1964年共印5次,近万册。1974年重印10万册。此外该书在台北世界书局、河洛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日本都印行过,影响遍及世界。《韩非子集释》无论是在校、注,还是解释方面,都有较高的权威性。因为它的内容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在校勘中,陈以宋乾道黄三八郎刊本(即乾道本)为主,校以明正统道藏本、明赵用贤本等13种古善本;并搜集了《群书治要》等十多种古籍中的有关《韩非子》的引文,加以参照。撰者还把先秦诸子与秦汉以来重要典籍中论及《韩非子》的有关文字,作为校勘的重要资料,一并收录,大大方便了读者。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撰写者以最大的努力加以搜集,书中引用前人校说有九十余家之多。陈奇猷对所录前人校说,大多加有简单的评论,指明其是非,并有简单的论证。如有不同的校说、或其说相同而论证不同、或数说并通者,皆列于原文之后。凡是撰写者本人的见解,文前皆冠以“奇猷案”三字。应当说,在现有的《韩非子》注解版本中,《韩非子集释》是最好的版本。

  • 孙子兵法校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孙子兵法校释

    民国时期较有成就的《孙子》校解本。陈天启撰。该书于1941年由成都国魂书店初版,后以舛误过多,经作者修订后,由中华书局于1944年和1947年两次出版。书首有《中国战争原理——孙子兵法述要》、《孙子兵法考证》和《先秦诸子战争观》三文,正文包括对十三篇原文的校订和文义解释。作者将《孙子》的战争原理归纳为战争论、战本论、战争指导论、统御论、将才论、战争方略论、战斗原则论等10个方面,在《孙子》军事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孙子校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孙子校释

    反映当代中国《孙子》研究水平的校释著作。吴九龙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9月初版,1991年1月再版,1991年6月第3版。该书由《孙子》原文、校记、注释、译文等部分组成,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校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兵法》等80余种文献,吸收历代《孙子》版本校勘和文字注释的成果。注释则博采众家之长,审慎追溯词语本义。该书初版还附录有英、法、德、日、意5个语种的《孙子》译文,第一次实现了世界主要语种的《孙子》译文同书排列。

  • 吕氏春秋集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吕氏春秋集释

    《吕氏春秋》校注本之一,共26卷,许维通著,1935年清华大学排印出版。此书以清毕沅校本为底本,以其他版本为校本,参校了《吕氏春秋》专著及类书、古籍约六十余种。对前人的校勘训诂,凡有发明之处,都加甄录。对明清人评点陋习及穿凿附会的地方,都加以删正。对涉及到的有关典籍,都有选择地加以征引,以广异闻,质正师友。冯友兰在序中称此书“使后之读此书者,得不劳而尽食以前学者整理此书之果,其利物之功宏矣”。刘文典在序中称此书“独取我先民之鸿宝,补苴諟正,理而董之,使复大显于世,其发扬文化之功岂不伟欤”?此书前有冯友兰、刘文典、孙人和的序和著者自序,书后附后镜湖遗老旧跋和叶德辉的《吕氏春秋附考》全文。此书研究《吕氏春秋》较有成就,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 吕氏春秋校释-诸子百家大辞典

    吕氏春秋校释

    《吕氏春秋》校注本之一,共26卷,陈奇猷著,1984年学林出版社出版。陈奇猷,1917年生于广东韶关,北京辅仁大学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光华大学、诚明大学教授,现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特约编审。此书以清毕沅《吕氏春秋校正》本为底本,广校元、明刻本及日刻本达12种,还校核唐宋类书、《吕氏春秋》专著及各种古籍126种,对前人诸家之说,作者详加考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纠正误传谬说,解决了不少疑难问题。在思想内容、音韵训诂方面多有发明。在每篇校注开头都指明该文为何家何派之作,虽然难称尽允,但初创之功,诚不可灭。此书是现代人研究《吕氏春秋》较有成就的学术专著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