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俗)是什么意思
未能免俗-古書典故辭典
未能免俗
《世说新语·任诞》中阮咸语。参见“聊复尔耳”条。
约定俗成-古書典故辭典
约定俗成
事物的名称及行事法则等,经一二人提倡,如恰当便自然而然地为人们普遍承认,共同遵守。《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怀砖之俗-古書典故辭典
怀砖之俗
喻风俗轻薄,人情势利,翻脸无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太傅李延实者,庄帝舅也。永安年中除青州刺史。临去,奉辞,庄帝谓实曰:‘怀砖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时黄门侍郎杨宽在帝侧,不晓怀砖之义,私问舍人温子升。……(子升)曰:‘闻至尊兄彭城五作青州刺史,问其俗,宾客从青州至者云:齐土之民,风俗浅薄,……太守初欲入境,皆怀砖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砖击之。言其向背速于反掌。是以京师谣语云:狱中无系囚,舍内无青州,假令家道恶,腹中不怀仇。怀砖之义起于此也。’”
俗不可医-古書典故辭典
俗不可医
庸俗至极,不可救药。宋代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俗中人-古書典故辭典
俗中人
尘俗之中的人,意即寻常之人。《世说新语·任诞》:“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避世离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避世离俗bì shì lí sú
避世:躲避现实。离俗:脱离世俗。 指逃避现实、与世隔绝。语本《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汉·王充《论衡·定贤》:“以避世离俗,清身洁行为贤。”
败俗伤风-汉语成语大词典
败俗伤风bài sú shāng fēng
见【伤风败俗】(912页)。
不能免俗,为复尔耳-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能免俗,为复尔耳bù néng miǎn sú,wéi fù ěr ěr
见【未能免俗,聊复尔耳】(1090页)。
采风问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采风问俗cǎi fēng wèn sú
风:民歌,歌谣。俗:风俗,习惯。 指古代采诗之官,巡行各地,采集民间歌谣,访问民间风俗,提供统治者作为施政的参考。语本《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清·俞蛟《潮嘉风月记》:“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柳亚子《〈盛湖竹枝词〉题辞十二首·十二》:“一老闻湖未白头,赁(lìn)舂皋庑(wǔ)亦风流。采风问俗周详甚,应有輶(yóu)轩异代求。”(闻湖:地名。赁舂皋庑:被姓皋人家雇佣舂米,指汉梁鸿事,比喻在乡间过清贫生活。輶轩:轻车,代指出使四方的皇帝使臣。)
超尘出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超尘出俗chāo chén chū sú
也作【超群出众】。见【绝伦逸群】(558页)。
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汉语成语大词典
从俗浮沉,与时俯仰cóng sú fú chén,yǔ shí fǔ yǎng
见【与世推移】(1326页)。
阿时趋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阿时趋俗ē shí qū sú
迎合世俗和时尚。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也作【阿世媚俗】。鲁迅《文化偏至论》:“……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宝守:珍视而坚持。)
凡夫俗子-汉语成语大词典
凡夫俗子fán fū sú zǐ
凡、俗:平庸。 指资质平凡或粗俗浅薄的人。明·张岱《一卷冰雪文序》:“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杨家府演义·邕州侬智高叛宋》:“若区区汉高皇、宋太祖等,特凡夫俗子耳,尚且东征西讨,遂成帝业。”《三家巷·十六》:“走吧,跟我一道去吧。桃表姐已经升了仙,你还是一个凡夫俗子,你撵不上她。走吧!”又有【浊骨凡胎】。《元曲选·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释迦佛也恼下莲台。”
诽誉在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诽誉在俗fěi yù zài sú
诽:诽谤。誉:称赞。俗:风气,习俗。 说好说坏,在于当时的风习。后用以指风气习俗的作用很大。《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愤世嫉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愤世嫉俗fèn shì jí sú
愤:愤怒,不满。嫉:痛恨,仇恨。 对当时的世道、习俗十分痛恨憎恶。鲁迅《随感录三十八》:“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嫉俗,渐渐变成厌世家。”《苦斗·四八》:“这三个人平白无辜地蹲了这九个多月的牢,哪里还把官府王法放在眼里?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愤世嫉俗地破口大骂。” 也作①【愤世嫉邪】。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明·刘基《卖柑者言》:“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朔)滑稽之流,岂其愤世嫉邪而托于柑以讽耶?”②【愤时嫉俗】。清·朱彝尊《王礼部诗序》:“十余年来,所交之士皆幽忧失志之士,诵其歌诗,往往愤时嫉俗,多离骚变雅之体。”
俯仰随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俯仰随俗fǔ yǎng suí sú
俯仰:指一举一动。 举止言谈随和着社会习俗。语本《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从俗浮沉,与时俯仰”。《追求·二》:“大可俯仰随俗,不事纷更。” 又有【俯仰随时】。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八章:“且为之论曰,学不为己,而俯仰随时,如桔(jié)槔(gāo)居井上。”(桔槔: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即吊杆。)
负俗之累-汉语成语大词典
负俗之累fù sú zhī lěi
负俗:指受到世俗的讥讽和批评。累:忧患,祸害。 遭到世俗讥讽之类的祸患。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汉书·武帝纪》:“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踶:踢。)
高世骇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高世骇俗gāo shì hài sú
见【惊世骇俗】(538页)。
抗尘走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抗:冒着。尘:尘土,风尘。走:跑。俗:世俗,尘俗。 形容为名利等世俗事务而忙碌奔走。语本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jì)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芰制荷衣:用菱草与荷花作的衣服,指隐士的衣服。)宋·无名氏《宣和画谱》卷十:“(关仝)尤喜作秋山寒林与其村居野渡……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不复有抗尘走俗之状。”《艺风堂友朋书札·恽祖翼·五》“老亲家著作名山,享受人间清福,下视抗尘走俗,不啻境隔仙凡,羡甚羡甚。”郭沫若《行路难》:“山神有灵,能够使他不再‘焚芰裂荷,抗尘走俗’吗?”
化民成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化民成俗huà mín chéng sú
化:教育,感化。俗:风俗。 教育感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五年诏:‘化民成俗,兹焉时矣。’”清·朱彝尊《送汤潜菴先生巡抚江南序》:“将以劝惩其下,化民成俗,则必有道焉。”
浑俗和光-汉语成语大词典
浑俗和光hún sú hé guāng
见【和光同尘】(430页)。
惊世骇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惊世骇俗jīng shì hài sú
指思想言行新颖奇特不同于流俗,使一般人感到惊骇。恽代英《致舒新城书》:“以上所言或不免惊世骇俗,然兄等必能平情加以考虑。”《暴风雨前》第四部分:“在丧服期间请客,到底是惊世骇俗之举。” 又有【高世骇俗】。(高世:指超越当时世俗。)章炳麟《驳建立孔教议》:“孔氏书亦时称祭典,以纂(zuǎn)前志,虽审天鬼之诬,以不欲高世骇俗,则不暇一切粪除。”(纂:通“缵”。继承。)
拘文牵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拘文牵俗jū wén qiān sú
文:法令条文。 为条文所拘束,为流俗所牵制。表示束手束脚,缺乏革新创造精神。《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时取说云尔哉?”颜师古注:“不拘微细之文,不牵流俗之议也。”宋·王安石《兴贤》:“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也作【拘文牵义】。(义:指书本上的义理。)清·王堃(kūn)《重刻〈两般秋雨庵随笔〉后序》:“世之拘文牵义者,以占毕章句为可传;祸枣灾梨者,以敝帚享金为能事。”章炳麟《致伯中书·九》:“政党中人,专欲拘文牵义,空谈玄远,虑又未必同心也。”
奇风异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奇风异俗qí fēng yì sú
奇异的风尚和习俗。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十二日》:“街头每见奇风异俗。每有女子头顶一件大罩袍,脸前垂一黑色厚纱幔。”艾芜《我在仰光的时候》:“但万慧法师同我闲谈的时候……大都是讲印度的奇风异俗。”
伤风败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伤风败俗shāng fēng bài sú
伤:损害。败:破坏。 指败坏社会风气、礼俗。常用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径。语本《汉书·货殖传》“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唐·韩愈《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宋史·周湛传》:“望诏执政大臣辨正湛、(李)穆是非,明垂奖黜。若谓湛己行之命,惮于追政,是伤风败俗,贻患于后,不若追改之愈也。”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青年子弟……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甚者为伤风败俗之行,毒遍社会。” 也作【败俗伤风】。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苟务作异以求名,诈静以惑众,则败俗伤风。”
随俗浮沉-汉语成语大词典
随俗浮沉suí sú fú chén
见【与世推移】(1326页)。
委曲从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委曲从俗wěi qū cóng sú
指曲意迁就,随从世俗。《汉书·儒林传·严彭祖》:“(严)彭祖曰:‘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也作【委曲从顺】。《汉书·谷永传》:“意岂将军忘湛渐之义,委曲从顺,所执不强,不广用士。”唐·韩愈《答冯宿书》:“仆何能尔,委曲从顺,向风承意,汲汲(jī)恐不得合,犹且不免云云。”(汲汲:形容心情急切。)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汉语成语大词典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wèi néng miǎn sú,liáo fù ěr ěr
俗:习俗。聊:姑且。尔:如此,这样。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没能摆脱一般习俗,姑且也这样做罢了。《世说新语·任诞》:“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kūn)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仲容:阮咸字。阮咸居道南,其他姓阮的皆居道北。犊鼻:围裙。七月七日:当时的风俗是晒衣服的日子。) 也作①【不能免俗,为复尔耳】。《北齐书·循吏传·房豹》:“(慕容)绍宗自云有水厄,遂于战舰中浴,并自投于水,冀以厌之。豹曰:‘……公若实有灾眚,恐非禳所能解,若其实无,何禳之有?’绍宗笑曰:‘不能免俗,为复尔耳。’”②【未能免俗,聊复尔尔】。《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老爷觉得只要有了那寿酒、寿文二色,其余也不过未能免俗,聊复尔尔而已。” 也单作①【未能免俗】。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况仆未能免俗,能不蒂(dì)芥于心者乎?”金·元好问《被檄夜赴邓州幕府》:“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②【聊复尔尔】。《歧路灯》第七十一回:“迂腐两个字,我舍不得开拨了;俗吏两个字,我却不肯聊复尔尔。”
习以成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习以成俗xí yǐ chéng sú
俗:习惯。 指长期就是这样做,因而成了习俗。《魏书·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也作【习以成风】。(风:风气。)《金史·酷吏传·蒲察合住》:“(术虎)高琪用事,威刑自恣。南渡之后习以成风,虽士大夫亦为所移。”
雅俗共赏-汉语成语大词典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水平高和文化水平低的人,分别称为“雅士”、“俗人”。 不论风雅之士还是粗俗之人,或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够欣赏。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红楼梦》第五十回:“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清·黄周星《制曲枝语》:“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而已。”
移风易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移风易俗yí fēng yì sú
移:改变。易:变换。 改变旧的风气和不良习俗。《礼记·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史记·李斯列传》:“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保卫延安》第四章:“我们军队不但是消灭敌人、打碎旧社会的力量,而且是移风易俗的力量。” 也作【移风改俗】。《宋书·乐志一》:“故通神至化,有率舞之感;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
遗俗流风-汉语成语大词典
遗俗流风yí sú liú fēng
见【流风遗韵】(627页)。
约定俗成-汉语成语大词典
约定俗成yuē dìng sú chéng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事情的做法,大家长期共同遵守、沿用,便成为风俗习惯,为社会所公认。《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鲁迅《名人和名言》:“然而自从提倡白话以来,主张者却没有一个以为写白话的主旨,是在从‘小学’里寻出本字来的,我们就用约定俗成的借字。”(小学:汉代对文字学的通称,隋唐以后,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一民同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一民同俗yī mín tóng sú
一民:使民心一致。形容国家统一,习俗一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雅俗共赏-中华成语大词典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
雅:优美、文雅。俗:通俗、粗俗。赏:欣赏。文雅通俗共同欣赏。形容某些艺术创作优美通俗,各种文化层次和艺术修养的人都能欣赏。(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
超尘拔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超尘拔俗chāo chén bá sú
超、拔:高超,出众。尘、俗:都是佛教用语,指尘世、世俗人间。超脱尘世,越过世俗。现用以形容品德高尚,风度超群。(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果见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尘出俗之姿。”因也作“超尘出俗”。
欺世罔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欺世罔俗qī shì wǎng sú
欺世:欺骗世人。罔:祸害。罔俗:祸害习俗。指欺骗世人,祸害习俗。(汉)张衡《请禁绝图谶疏》:“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睐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
伤风败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伤风败俗shāng fēng bài sú
伤:损害。风:风气、风化。败:败坏。俗:习俗,指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损害道德风化,败坏健康的生活规范。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北齐)魏收《魏书·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晋书·苻坚载记上》:“为藩国列卿,伤风败俗。”(唐)韩愈《昌黎集·卷三十九·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也作“伤化败俗”、“败俗伤风”、“败俗伤化”、“毁风败俗”、“败化伤风”。(汉)班固《汉书·货殖列传》:“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诈静以惑众,则败俗伤风。”(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行者道:‘菩萨,虽是这般故事,奈何他玷污了皇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他死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晋书·刘毅传》:“毁风败俗,无盖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明)孙仁儒《东郭记·钻穴隙》:“笑你个齐人太妄,可正是败化伤风轻薄郎。”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中华成语大词典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安:满足。故俗:老习惯。溺:沉迷、陷入。旧闻:老见闻、老看法。满足于老习惯,沉迷于老见闻。比喻因循守旧,习惯于老一套。(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习以成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习以成俗xí yǐ chéng sú
习:习惯。俗:习俗。长时期地沿用就成了习俗。(北齐)魏收《魏书·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相习成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相习成俗xiāng xí chéng sú
相:互相、大家。习:习惯。俗:风俗。指大家都习惯了也就成为不可改变的风俗了。(现代)郭沫若《洪波曲·南京印象》:“中国式的长袍(其实是满洲来的),拖泥带水,萎蘼隳(huī,毁坏)颓,实在是没有短打的灵便、经济而且好看,然而相习成俗,一般都认短打为下流。”
随俗沉浮-中华成语大词典
随俗沉浮suí sú chén fú
随:跟着。俗:世俗。沉浮:在水中上下游动。随着世俗的立场观点左右自己的行为。比喻不抱有自己的主见。(唐)房玄龄等《晋书·文苑传》:“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也作“随世沉浮”、“随俗浮沉”。(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令子初随世浮沉,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元史·泰不华传》:“泰不华尚气节,不随俗浮沉。太平为台臣劾去相位,泰不华独饯送都门外。太平曰:‘公且止,勿以我累公。’”《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惟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
世俗之言-中华成语大词典
世俗之言shì sú zhī yán
世俗:宗教教义认为一切事物具有两种形式:把天上的称为神圣,人间的称为世俗。所谓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一般流行的言论、说法。《商君书·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愤世嫉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愤世嫉俗fèn shì jí sú
愤世:不满黑暗世道。嫉:痛恨、憎恶。俗:习俗。指不满黑暗世道,憎恨恶劣世俗。(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零一回:“说起愤世嫉俗的话来,自然处处都有枭(xiāo,凶恶的野兽)獍(jìng,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生下来就把生它的母兽吃掉了)。”
一表非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一表非俗yī biǎo fēi sú
表:外貌、仪表。非:不。俗:平凡。形容人的仪表不凡。(明)臧懋循《元曲选·无名氏〈鸳鸯被〉一》:“天生的一表非俗,还配得你过。”(明)无名氏《怒斩关平》第三折:“见一个年小的将军,他生的一表非俗,胯下骑劣马一匹,踏孩儿一命身殂。”也作“一表非凡”。(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一回:“康王看那王渊一表非凡。”
避世绝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避世绝俗bì shì jué sú
避:逃避。绝:隔绝。世、俗:都是指现实社会生活。逃避现实,与世隔绝。形容远离尘世凡俗,自寻闲适或自守清节。(汉)王充《论衡·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唐)房玄龄等《晋书·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贩夫俗子-中华成语大词典
贩夫俗子fàn fū sú zǐ
贩夫:商贩。俗子:普通百姓。指小商小贩等普通百姓。(明)顾大典《青衫记·茶客娶兴》:“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不同流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同流俗bù tóng liú sú
流俗:世俗。不同于世俗。形容不平凡、不一般。(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庄绍光见萧吴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也作“不从流俗”。《礼记·射义》:“幼壮孝悌,耆耋好礼,不从流俗。”
凡夫俗子-中华成语大词典
凡夫俗子fán fū sú zǐ
凡:平凡。俗:庸俗。指平凡庸俗的人。佛教把没有断欲证明的人称作“凡夫”,与圣者相对称。《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俗不可耐-中华成语大词典
俗不可耐sú bù kě nài
俗:庸俗。耐:忍受。比喻庸俗得让人受不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二回:“立在这里,只觉俗不可耐。”
俗不可医-中华成语大词典
俗不可医sú bù kě yī
俗:庸俗。医:医治。比喻庸俗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宋)苏轼《东坡诗·卷十三·于潜僧绿筠轩》:“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负俗之累-中华成语大词典
负俗之累fù sú zhī lěi
负:背负、受到。俗:世俗、流俗。累:牵累、包袱——思想压力。背着社会世俗的讥刺或批评的思想包袱。形容处境困难。(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负俗:(唐)颜师古注引晋灼曰:“负俗,谓被世讥论也。”
入国问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入国问俗rù guó wèn sú
入国:进入别的国家。问:了解、询问。俗:风俗习惯。到别的国家去,先了解一下别国的风俗习惯。《礼记·曲礼上》:“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也作“入境问俗”。(宋)苏轼《密州诉上表》:“入境问俗,又复过于所期。”也作“入国问禁”。
移风易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移风易俗yí fēng yì sú
移:转变。风:风气。易:改换。俗:习俗。转变风气,改换习俗。形容改变不合时宜的社会风气和不科学的生活习俗。《礼记·乐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荀子·乐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唐)冯翊《桂花丛谈·李尉》:“移风易俗,甚洽群情。”也作“风移俗易”、“风移俗改”、“易俗移风”、“风移俗变”。(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袭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晋)常璩《华阳国志·梓童人士论》:“其高者则严君味道,易俗移风,仲元端委,居为人宗。”(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儒林传序》:“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时移俗易-中华成语大词典
时移俗易shí yí sú yì
时:时代。移:改变、与原来不同。俗:民俗、社会风气。易:改换。时代不同,风气改换。比喻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汉)刘安等《淮南子·齐俗训》:“是故世移则事变,时移则俗易。”(三国·魏)嵇康《嵇中散集·卷三·卜疑》:“时移俗易,好贵慕名;臧文不让位于柳季,公孙不归美于薰生;贾谊一当于明主,绛灌作色而扬声。”(南朝·粱)沈约《宋书·颜竣传》:“及时移俗易,则通变适用,是以周、汉淑迁,随世轻重。”
入乡随俗-中华成语大词典
入乡随俗rù xiāng suí sú
入:到、进。乡:乡、里。泛指新地方。随:随从、顺从。俗:风俗。到什么地方就随从什么地方的风俗。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顺其环境。(宋)普济《五灯会元·洪州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士唐言。’”
一民同俗-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一民同俗
【源出】:
《晏子春秋·问上》
【解释】:
一民,使民心一致;同俗,使风俗相同。国家统一了,民心一致,风俗相同。原文:“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用法】:
指统一国家要求民心及风俗一致。
【例句】:
“一民同俗”表现了墨家反对封建分裂,主张大一统的思想。
不同流俗-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不同流俗
【源出】:
《礼记·射仪》
【解释】: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原文:“幼壮孝弟,耄耋好礼,不从流俗。”也作“不从流俗”。
【用法】:
形容品德高尚。
【例句】:
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超尘拔俗-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超尘拔俗
【源出】: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
【解释】:
尘,俗,指人世间;拔,超出。原指修养功夫深,超脱人间世俗。也作“超尘出俗”,“超尘绝俗”。原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用法】:
指不同凡俗的人。
【例句】:
孟明登太华山,至明星岩下,果见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趋尘出俗之姿。(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
随俗浮沉-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随俗浮沉
【源出】: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解释】:
俗,世俗;浮沉,升降。随着世俗升降。原文:“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用法】:
指无主见,随着人家说什么,做什么,自己就说什么,做什么。
【例句】:
既不能超然物外,自作清高,就只能随俗浮沉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