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异

异(異)是什么意思

  • 三异-古書典故辭典

    三异

    汉代鲁恭行德政,因而使他所治的境内出现三种奇异的事物的故事。《后汉书·鲁恭传》:“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 见异思迁-古書典故辭典

    见异思迁

    指心思易变,意志不坚定,因所遇而改变原来的意向。《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今多指爱情不专一。

  • 同工异曲-古書典故辭典

    同工异曲

    见“异曲同工”条。

  • 异口同声-古書典故辭典

    异口同声

    亦作“异口同音”。大家的说法都相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 异军突起-古書典故辭典

    异军突起

    异军,另一支军队,比喻另一种新的力量突然出现。《史记·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苍头:用青色头巾裹头,作为标志。

  • 异轨-古書典故辭典

    异轨

    《宋书·谢灵运传》:“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意谓车轨各异,目的地是一致的。“异轨”,比喻法度各不相同。

  • 异曲同工-古書典故辭典

    异曲同工

    亦作“同工异曲”。谓曲调不同,精妙相等。唐代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子云:扬雄字。相如:司马相如。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赋家。

  • 拔新领异-古書典故辭典

    拔新领异

    创立新意,提出独特见解。《世说新语·文学》:“王逸少(羲之)作会稽,初至,支道林(遁)在焉。孙兴公(绰)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

  • 标同伐异-古書典故辭典

    标同伐异

    标榜同党,攻击异己,犹“党同伐异”。《世说新语·轻诋》:“谢镇西与书殷扬州,为真长求会稽。殷答曰:‘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 赏同罚异-古書典故辭典

    赏同罚异

    《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同:指同于己者。异:指异于己者。善者赏贤罚暴,恶者赏暴罚贤,都是奖赏与自己同道的人,惩罚与自己不同道的人,这就是“赏同罚异”的意思。

  • 薰莸异器-古書典故辭典

    薰莸异器

    见“薰莸不同器”条。

  • 标新立异-汉语成语大词典

    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

    标:显示,表明。立异: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 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语本《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怀)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鲁迅《随感录四十一》:“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大家都说兴业工厂好标新立异,喜欢赶时髦。”也作【标新领异】。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侯朝宗(方域)古文,标新领异,指画目前,绝不受古人羁絏。”

  • 传闻异辞-汉语成语大词典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

    异辞:说法不一。 今文学派《公羊》家原用以指记录年世远近不同的事,措辞有所不同。后转指史事辗转相传,说法不一。《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传闻异辞。”(不日:不说日期。)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晋灵公使人贼赵宣子,左氏谓触槐而死者鉏(xú)麑(ní),《公羊》以为壮士刎颈而死。传闻异词(辞),以何为信?”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乌栖曲》,有人说是传闻异辞;实际上贺知章同时见到《蜀道难》与《乌栖曲》。”

  • 大同小异-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同小异dà tóng xiǎo yì

    大部分相同,仅小部分有差异。语本《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政和证类本草·滑石》引《本草图经》:“今濠州医人所供青滑石,云性微寒,无毒,主心气涩滞,与本经大同小异。”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第三》:“未有沈休文(约)诗韵以前,大同小异之韵,或可叶(xié)入诗中。”(叶:合韵。)朱自清《那里走》:“只要一些大同小异的传单、小册子,便已足用。” 也作【小异大同】。鲁迅《〈死魂灵百图〉小引》:“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然小异大同,而闺秀们的高髻圆裙,则已经少见。”

  • 党同伐异-汉语成语大词典

    党同伐异dǎng tóng fá yì

    党:偏袒。伐:讨伐,攻击。 跟自己同派别的就袒护,不同的就攻击。原指学术上的派别之争,后泛指一切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雾会:聚会。石渠:楼阁名,汉代儒者讲学处。)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于是党同伐异,相倾相轧,遂成一牢不可破之局。”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费厄’必视对手之如何而施,无论其怎样落水,为人也则帮之,为狗也则不管之,为坏狗也则打之。一言以蔽之,党同伐异而已矣。”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语成语大词典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fēi wǒ zù lèi,qí xīn bì yì

    族类:同族的人。 不是我们同族的人,跟我们一定不是一条心。《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字:爱。)原表示对不同族的人的疑虑。后用来表示一种对待另一民族的狭隘观点。有时也用作维护宗派利益排斥异己之辞。《晋书·刘元海载记》:“孔恂、杨珧进曰:‘臣观元海之才,当今惧无其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任之以本部,臣窃为陛下寒心。’”朱自清《爱国诗》:“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也单作【非我族类】。《文选·沈约〈奏弹王源〉》:“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章炳麟《狱中答新闻报》:“逆胡膻虏,非我族类,不能变法当革,能变法亦当革。”

  • 非异人任-汉语成语大词典

    非异人任fēi yì rén rén

    异人:别人。 不是别人的责任。《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曰:‘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目,非异人任,寡人也。’”后常用以指某事由自己担当。 也作【匪异人任】。(匪:不是。)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吾四万万同胞乎!诸君固民国之主人也,唤起天下,驱除此丑类者,匪异人任。”《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何不趁此机会,揽握重兵,反手王齐,匪异人任。”(反手王齐:指蒯通劝韩信脱离刘邦,在齐地独立。)

  • 匪异人任-汉语成语大词典

    匪异人任fěi yì rén rèn

    见【非异人任】(292页)。

  • 攻乎异端-汉语成语大词典

    攻乎异端gōng hū yì duān

    攻:钻研。乎:跟介词“于”相同。异端:自居为正统派的人用以指不同的思想、派别。 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七十八首:“自觉穷年累月,无一日敢废书不观,尚且正经、正史不能参究,何暇攻乎异端?”《三侠五义》第四回:“只见李保禀道:‘请到法师,是个少年儒流。’老爷闻听,心中暗想:‘既是儒流,读圣贤之书,焉有攻乎异端之理。’”也指对异端的指斥。《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攻乎异端,归之正义。”(攻:指责。)

  • 化为异物-汉语成语大词典

    化为异物huà wéi yì wù

    异物:“鬼”的讳称。 旧指人死。语本《庄子·大宗师》“假于异物”。郭象注:“今死生聚散,变化无方,皆异物也。”《汉书·贾谊传》:“化为异物,又何足患?”《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元瑜(阮瑀)长逝,化为异物。”

  • 见异思迁-汉语成语大词典

    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

    异:不同的,新奇的。迁:变动。 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语本《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康有为《大同书》戊部:“又凡人之情,见异思迁,历久生厌,惟新是图,惟美是好。”苏雪林《玉溪诗谜·引论》:“义山便和宫嫔发生恋爱,见异思迁,爱情不能专一,故为女道士所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名葩异卉-汉语成语大词典

    名葩异卉míng pā yì huì

    见【奇花异卉】(780页)。

  • 同床异梦-汉语成语大词典

    同床异梦tóng chuáng yì mèng

    同睡一张床,各做各的梦。比喻共同相处而各有打算。语本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彼等乌合之众,同床异梦,一战即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十八章:“其实,所谓三省出兵不过是同床异梦、各有打算的苟合勾当。” 也作【同床各梦】。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文恭罗先庵先生洪先》:“盖先生无处非学地,无人非学侣,同床各梦,岂二氏所能连染哉。”

  • 同工异曲-汉语成语大词典

    同工异曲tóng gōng yì qǔ

    见【异曲同工】(1290页)。

  • 排斥异己-汉语成语大词典

    排斥异己pái chì yì jǐ

    排斥:排除,驱逐。 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同或非本集团的人。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二章:“然于诸君子之妄自尊大,排斥异己,非直不敢附和,且以为中国近数百年来学术之不发达,厥由程、朱之徒务束缚人思想自由实尸其咎。”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要求从政治上军事上改造那些由国民党统帅部直接领导的经常打败仗,经常压迫人民和经常排斥异己的军队。” 也作【排除异己】。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十章:“明年诸葛恪被杀后,孙峻、孙綝兄弟相继专权,更加残暴,排除异己,淫污宫廷。”

  • 奇才异能-汉语成语大词典

    奇才异能qí cái yì néng

    奇异杰出的才能。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人所不及。” 也作【奇材异能】。《孽海花》第十三回:“韵高原是熟人,真算得奇材异能了……一坐下来,提起笔如飞的只是写,好象抄旧作似的。”

  • 奇风异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奇风异俗qí fēng yì sú

    奇异的风尚和习俗。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十二日》:“街头每见奇风异俗。每有女子头顶一件大罩袍,脸前垂一黑色厚纱幔。”艾芜《我在仰光的时候》:“但万慧法师同我闲谈的时候……大都是讲印度的奇风异俗。”

  • 奇花异卉-汉语成语大词典

    奇花异卉qí huā yì huì

    卉:草的总称。 珍奇罕见的花草。《元曲选·白仁甫〈墙头马上〉第一折》:“奉命前往洛阳,不问权豪势要之家,选拣奇花异卉,和买花栽子,趁时栽接。”《说唐》第五十回:“只见那园中奇花异卉,不计其数。”李大钊《游碣石山杂记》:“……奇花异卉,铺地参天,骤见惊为世外桃源。” 也作①【奇葩(pā)异卉】。(葩:花。)元·施君美《幽闺记·少不知愁》:“春名苑,奇葩异卉。”②【奇花名卉】。明·冯惟敏《桂枝香·赠人》:“月中丹桂,天花香细,熬尽了万紫千红,占断了奇花名卉。”③【奇花异草】。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尺牍·兰泽云泽叔》:“奇花异草,危石孤岑,此自幽人之观。”《红楼梦》第二回:“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希罕尊贵呢!” 又有①(奇树异草】。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②【琪花瑶草】。(琪、瑶:美玉,比喻珍贵。)《西游记》第九十八回:“果然西方佛地,与他处不同。见了些琪花瑶草、古柏、苍松。”《孽海花》第十二回:“园中马路,四通八达……琪花瑶草,四时常开。”③【名葩异卉】。《董解元西厢记》卷一:“明晃晃辉金碧,修完济楚,栽接奇异,有长松矮柏,名葩异卉。”④【奇花异木】。《旧五代史·唐书·王镕传》:“皆雕靡第舍,崇饰园池,植奇花异木,递相夸尚。”

  • 奇珍异宝-汉语成语大词典

    奇珍异宝qí zhēn yì bǎo

    奇异罕见的珍宝。《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卿既不受职,朕所有黄金白璧,奇珍异宝,惟卿所好。”《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人世所无。”《说唐》第二回:“一日,宇文述往拜杨约,将奇珍异宝,许多礼物送上。” 也作【奇珍异玩】。(玩:供玩赏之物。)《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边远地方,无不来进贡奇珍异玩,名马美姬,尽将来进献。”

  • 奇装异服-汉语成语大词典

    奇装异服qí zhuāng yì fú

    指与众不同的服装式样。语本《楚辞·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现多含贬义。鲁迅《论毛笔之类》:“所以典当业只好呈请禁止奇装异服,以免时价早晚不同。”《洪波曲》第八章:“于是便惹起了物议:‘奇装异服,妖艳过市。’”

  • 求同存异-汉语成语大词典

    求同存异qiú tóng cún yì

    谋求彼此共同之点,同时保留不同意见。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常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目前只要大体过得去,可以求同存异,那些不同的将来再讲。”《革命回忆录(1)·烽火丹心》:“为首一个共同目标,求同存异,共同抗日。”《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第二辑)·光辉的业绩,杰出的贡献》:“‘求同存异’的方针终于为与会各国代表所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团结。”

  • 日新月异-汉语成语大词典

    日新月异rì xīn yuè yì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语本《易·大畜》“日新其德”;《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清·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十二:“郡城灯船,日新月异,大小有三十余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此泰西各种学问所以日新月异而岁不同……者,有此鼓励之方也。” 也作【日异月新】。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岂非闺阃以内,便有日异月新之事乎?”清·叶燮《原诗》卷一:“声律之妙,日异月新。”

  • 身首异处-汉语成语大词典

    身首异处shēn shǒu yì chù

    身子和头分在不同的地方,指头被砍掉。语本《楚辞·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唐·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假使获罪于天,身首异处,盖如一蝼蚁尔,亦何足可称?”《三侠五义》第二十一回:“老道往前一扑,爬在地下。展爷即上前从脑后手起剑落,已然身首异处。”郭沫若《漂流三部曲》:“这在不关休戚的人看来,就如象在杀人场上看见了处决死囚,看见了别人的血肉横飞,身首异处,倒可以感受些鉴赏悲剧的快感。” 也作【身首分离】。《后汉书·文苑传·崔琦》:“暴辛惑妇,拒谏自孤……甲子昧爽,身首分离。”(辛:商纣王名。)《南齐书·张敬儿传》:“使一旦荼毒,身首分离。” 又有①【头足异处】。《汉书·蒯通传》:“成安君死于泜水之南,头足异处。”《晋书·刘牢之传》:“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裂,为天下笑哉!”②【首足异处】。《吕氏春秋·顺民》:“孤虽知要(腰)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唐·陈子昂《谏用刑书》:“杨玄感挟不臣之势,称兵中夏,然乱未逾月,而首足异处。”

  • 时移世异-汉语成语大词典

    时移世异shí yí shì yì

    也作【时移世改】、【时移俗易】、【时异事殊】。见【世异时移】(955页)。

  • 世异时移-汉语成语大词典

    世异时移shì yì shí yí

    社会变化了,时代不同了。《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也作①【时移世改】。晋·葛洪《抱朴子·钧世》:“且夫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②【时移世异】。唐·刘知几《史通·六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 又有①【时移俗易】。鲁迅《高老夫子》:“但时移俗易,世风也终究觉得好了起来。”②【时异事殊】。唐·陆贽《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时异事殊,臣请复为陛下粗举近效之尤彰彰者以辨焉。”

  • 首足异处-汉语成语大词典

    首足异处shǒu zú yì chù

    见【身首异处】(922页)。

  • 殊方异域-汉语成语大词典

    殊方异域shū fāng yì yù

    见【绝域殊方】(559页)。

  • 头足异处-汉语成语大词典

    头足异处tóu zú yì chù

    见【身首异处】(922页)。

  • 小异大同-汉语成语大词典

    小异大同xiǎo yì dà tóng

    见【大同小异】(200页)。

  • 异端邪说-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端邪说yì duān xié shuō

    异端: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集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邪说:指不正派的学说。 指非正统、不正派的学说和思想言论。《读通鉴论·梁元帝·二》:“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漫之小慧,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赵子曰》第十七:“比如,人家骂学生一句,咱就骂十句;人家要拆学堂,咱就登时去找斧子;人家骂过激党是异端邪说,咱就说过激党该千刀万剐,五雷轰顶!这么办,行了,做官有望了!”

  • 异乎寻常-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乎寻常yì hū xún cháng

    异:不同。寻常:平常,平时。 不同于平常。朱自清《莱茵河》:“天然风景并不异乎寻常地好;古迹可异乎寻常地多。”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的长期性,随之也是残酷性,规定了游击战争不能不做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后行·一》:“如总指挥等高级幕僚,皆身临前线,此固为军事部门上进步之表现,而其重要之意义,实为神圣而庄严的战争本质所激励,而不自觉其异乎寻常。”

  • 异军突起-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军突起yì jūn tū qǐ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 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东阳少年杀其令……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苍头:用深蓝色头巾裹头。)邓拓《从石涛的一幅山水画说起》:“作为这支异军突起的新画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石涛的艺术思想和风格久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 异口同声-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

    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形容众人的说法或见解完全相同。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一章:“讲完了话解散,大家异口同声痛诋潘协统的荒谬。”鲁迅《我要骗人》:“日本的报章,中国的报章,都异口同声地对于搬了家的人们给了一个‘愚民’的徽号。” 也作①【异口同音】。《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政:通“正”。)②【异口同辞】。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碛北事,皆异口同辞。”

  • 异曲同工-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

    曲调虽然不同,但演奏得同样美妙。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同样精彩。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一》:“上下千年,虽气运推移,文质迭尚,而异曲同工,咸臻(zhēn)厥美。”(臻:达到。)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故曹、刘、阮、陆,下及李、杜,异曲同工,各擅其时,并称能言。”茅盾《关于长篇小说〈李自成〉的通信·五·关于〈闯王驰入河南〉》:“总的看来,此单元在全书中的作用是继往开来的转捩点,与〈突围到鄂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作【同工异曲】。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子云:扬雄字。相如:司马相如。)

  • 异想天开-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想天开yì xiǎng tiān kāi

    异想:奇特的想法。天开:天裂,指不可能有的事。 比喻想法很离奇,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物奇迹般地出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法来。”《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十回:“太后异想天开,命宫监取了古装服饰,选着几个年轻命妇,扮做龙女,最小的扮做善男童子,自己扮观音大士,着李莲英扮韦驮,从湖中拍一小影,留作纪念。”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八章:“段统制不知怎么异想天开……令炮队开炮向天空轰一阵,说上面的厚云受了震动,雨就一定可以停止的。”

  • 异议蜂起-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议蜂起yì yì fēng qǐ

    见【议论纷纷】(1289页)。

  • 异域殊方-汉语成语大词典

    异域殊方yì yù shū fāng

    见【绝域殊方】(559页)。

  • 珍禽异兽-汉语成语大词典

    珍禽异兽zhēn qín yì shòu

    珍奇的飞禽走兽。清·王韬《瀛壖杂志》:“灯作伞形,六角间有圆者,镂人物花卉,珍禽异兽。”黄药眠《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我爱祖国》:“啊,长城!你没有穷极巍峨的殿宇,没有金碧辉煌的色彩,没有小巧玲珑的庭院,没有珍禽异兽的雕刻,周围也没有人工布置的红花绿叶的装饰。” 原作【珍禽奇兽】。《尚书·旅獒(áo)》:“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獒:狗。)

  • 赏同罚异-中华成语大词典

    赏同罚异shǎng tóng fá yì

    赏:奖励。同:亲信。罚:惩罚。异:异己。指奖励亲信,惩罚异己,恃权谋私。《韩非子·八经》:“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 异曲同工-中华成语大词典

    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

    异曲:不同的曲调。同工:同样地美妙。不同的艺术作品同样地精彩美妙。也比喻方法不同,效果一样。(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蛇人》附冯评:“与柳宗元《捕蛇者说》异曲同工。”也作“同工异曲”。

  • 诛锄异己-中华成语大词典

    诛锄异己zhū chú yì jǐ

    诛:谴责或杀害。锄:除掉、铲除。异己:不和自己一致的。清除言行不和自己一致的人。(唐)姚思廉《梁书·止足·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现代)郭沫若《悼闻一多》:“而镇压人民的反对,竟不惜采用最卑鄙无耻的手段来诛锄异己。”

  • 好尚各异-中华成语大词典

    好尚各异hào shàng gè yì

    好:爱好。尚:尊崇、注重。异:不同。指各人爱好尊崇不同。(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清)吴之振等《宋诗钞·李觏〈旰江集·寄祖秘丞〉》:“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

  • 珍肴异馔-中华成语大词典

    珍肴异馔zhēn yáo yì zhuàn

    珍:珍贵。肴:熟了的荤菜。异:特别的。馔:主食、饭食。形容珍贵而特别的饭菜。(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

  • 排斥异己-中华成语大词典

    排斥异己pái chì yì jǐ

    排斥:不相容而使离开。异己:同自己意见不相合的人。指排除、打击与自己意见不合或有利害冲突的人。(唐)房玄龄等《晋书·殷(yǐ)传》:“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排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明)杨世聪《玉堂荟记》卷下:“至当路者借以排斥异己,遇有反唇则以优升杜其口。”

  • 异议蜂起-中华成语大词典

    异议蜂起yì yì fēng qǐ

    异:不同。议:议论。蜂起:像蜂群飞起,比喻众多。不同的议论犹如群蜂纷飞。形容不同见解议论纷纷。(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近日刘勰《文心》、钟嵘《诗评》异议蜂起,高谈不息。”

  • 因人而异-中华成语大词典

    因人而异yīn rén ér yì

    因:根据。而:连词,含“有”、“可以”之类的意思。异:不同。根据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比喻根据人的情况实事求是地作出不同处置。(现代)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 求大同,存小异-中华成语大词典

    求大同,存小异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

    求:寻求。大:原则的、主要的。同:一致、共同。存:保存、保留。小:次要的、非主流的。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比喻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合作一致。也作“求同存异”。

  • 异口同声-中华成语大词典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

    异:不同。口:嘴。同声:说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比喻大家说法一致。(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九·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侯爷见异口同声,认为以实,连忙起签,差原捕杨洪等,押着两名强盗作眼,同去擒拿张权起脏连解。”也作“异口同音”、“异口同辞”、“异口同韵”。(南朝·梁)沈约《宋书·庚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唐)李翱《答侯高第二书》:“苟异口同辞,皆如足下所说,是仆于天下众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现代)老舍《赵子曰》:“现在的人们不但不复以窄窄金莲为美,反而异口同韵的诋为丑恶。”

  • 奇装异服-中华成语大词典

    奇装异服qí zhuāng yì fú

    奇装:稀奇的装束。异服:不同的服装。指与一般人不同的衣着服装。《周礼·天官·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奇服异衣,更极夸丽。”(现代)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这真和女子非梳头不可的教育,‘奇装异服’者要抓进警厅去办罪的政治一样离奇。”

  • 身首异处-中华成语大词典

    身首异处shēn shǒu yì chù

    身:身体。首:头、脑袋。异:不同。处:地方。身体和脑袋分在不同地方。形容被斩首而亡。《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身首分离,暴骨草泽。”(唐)沈汾《续仙传·元柳二公》:“又见昔海上兽,已身首异处,浮于波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