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应

应(應)是什么意思

  • 应刘-古書典故辭典

    应刘

    三国时魏应玚、刘桢,皆以能文著名当时,为曹丕、曹植兄弟所礼遇。后来诗文中常以“应刘”为宾客才人的代称。唐代杜甫《哭李尚书重题》诗:“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

  • 应接不暇-古書典故辭典

    应接不暇

    本指美景甚多,来不及遍赏。后也指人事繁忙,穷于应付。详见“山阴道上”条。

  • 铜山西崩 洛钟东应-古書典故辭典

    铜山西崩 洛钟东应

    《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曰:“孝武皇帝(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子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奔驰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后遂以此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洛钟:指洛阳宫中的钟。

  • 随机应变-古書典故辭典

    随机应变

    顺应时机的变化而灵活应付。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孙权)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 报应不爽-汉语成语大词典

    报应不爽bào yìng bù shuǎng

    报应:佛教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专指种恶因得恶果。爽:差失。 作恶必得恶报,决不会有差错的。《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取出监中各犯,到大理寺堂上绑起,判了‘斩’字……一路上看的百姓,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 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汉语成语大词典

    得之于心,应之于手dé zhī yú xīn,yìng zhī yú shǒu

    得之于心:指领悟到了规律。应之于手:做起来顺手。 心里想怎么做,手里就能怎么做。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也指做事很顺手。语本《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徐:慢。疾:快。)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岂惟六法精备,实亦万类皆妙,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宋·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清·叶燮《原诗·外篇下》:“不知杜(甫)此等篇(指《丹青引》)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有化工而无人力。” 也简作①【得心应手】。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气足则调自振,意深则味有余,得心应手,无一字不稳惬。”《子夜·八》:“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②【得手应心】。明·张岱《与何紫翔》:“古人弹琴,吟揉掉注,得手应心。” 又有【心手相应】。《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劲骏:强劲有力。)

  • 泛应曲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泛应曲当fàn yìng qū dàng

    曲:曲折隐秘的地方。曲当:各处都恰当。 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处处都很恰当。孙中山《社会建设(民权初步)·结论》:“必须习练成熟,而后乃能左右逢源,泛应曲当也。”

  • 桴鼓相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桴鼓相应fú gǔ xiāng yìng

    桴:鼓槌。 用鼓槌敲鼓,鼓就咚咚响。比喻互相应和,紧密配合。语本《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政,犹桴鼓之相应也”。韬奋《抗战以来·忙得一场空》:“我得到了这个电报……即在大会辩论时公开宣布,又得罗隆基先生等桴鼓相应,竟恢复‘撤销’字样。”

  • 呼应不灵-汉语成语大词典

    呼应不灵hū yìng bù líng

    呼:唤,叫。应:答应,应和。灵:有效验。 形容声气不通,指挥不能如意。《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起初不过有点呼应不灵;到得后来,渐渐的这个官竟象他二人做的一样。”

  • 咎有应得-汉语成语大词典

    咎有应得jiù yǒu yīng dé

    见【罪有应得】(1428页)。

  • 供不应求-汉语成语大词典

    供不应求gōng bù yìng qiú

    供应的数量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十四》:“大多数之男子尽作喇嘛,喇嘛不结婚……女多于男,故男子有供不应求之势。”邓拓《访“葡萄常”》:“现在她们的产品远销外国,供不应求。” 另有【供过于求】。供应的数量超过了实际需要。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第七章:“此其所以……供过于求,而岌岌向外以觅市场为尾闾之疏泄也。”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物之在市也,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落。”

  • 里应外合-汉语成语大词典

    里应外合lǐ yìng wài hé

    应:接应。合:指围攻。 外面围住攻打,里面接应。《元曲选外编·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返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章:“贾良等乘隙而入,里应外合,一战将花得雷拿住。” 也作【内应外合】。 《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无知衔恨于心久矣!每思作乱,恨无帮手。我等不若密通无知,内应外合,事可必济。”

  • 临机应变-汉语成语大词典

    临机应变lín jī yìng biàn

    也作【临机设变】、【临机制变】。见【随机应变】(994页)。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汉语成语大词典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应:应和,共鸣。求:寻求。 原意是同类事物互相感应。《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宫、角:古代五声音阶上的名称。)后用以比喻情趣、气质相同而互相投合。《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四回:“今日孟尝君至魏,独依无忌(信陵君),正合着古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八个字,自然情投意合。”《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常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有一班无赖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檠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 也单作【同声相应】。《三国志·魏志·王卫二刘傅传》:“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又指说话相应和。《三家巷·二一》:“张子豪同声相应地说:‘可不!现在军队将领里面……’” 也简作①【同声同气】。《二刻拍案惊奇·小道人一着饶天下》:“这是两个会写字的成了一对的话。看来,天下有一种绝技,必有一个同声同气的在那里凑得。”清·阮元《文言说》:“同声同气’,偶也。”②【声应气求】。《三侠五义》第一百〇七回:“北侠与丁二爷听毕,不由的俱各落泪叹息……原是声应气求的弟兄,焉有不伤心的道理。” 又有【同明相照,同类相求】。(明:亮。照:照射。)《史记·伯夷列传》:“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张守节正义:“天欲雨而柱础润,谓同德者相应。”

  • 内应外合-汉语成语大词典

    内应外合nèi yìng wài hé

    见【里应外合】(608页)。

  • 其应若响-汉语成语大词典

    其应若响qí yìng ruò xiǎng

    应:反应,回应。 本是庄子比喻他的“道”象回声一样同万物相应。后形容应对迅速,反应敏捷。《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也作①【其应如响】。旧题晋·程本《子华子·晏子》:“如以匙勘钥也,如以玺印涂也。必以其类,其应如响。”②【如响而应】。《斩鬼传》第八回:“伏惟速施豪杰之气,渐离花柳之中。果其如响而应,尚其来格以歆!”③【如响之应声】、【若响之应声】。《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者,吾语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汉·刘向《说苑·指武》:“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如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

  • 群山四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群山四应qún shān sì yìng

    许多山峰从四面八方发出回音。比喻一声号召,广大的人群一齐响应。朱自清《论标语口号》:“这里的‘呼’和‘喊’……为的是‘发聋振聩’,是‘群山四应’(这是一个比喻,就是‘众人四应’),是人民的觉醒与起来。”

  • 如响之应声-汉语成语大词典

    如响之应声rú xiǎng zhī yìng shēng

    也作【如响而应】。见【其应若响】(779页)。

  • 若响之应声-汉语成语大词典

    若响之应声ruò xiǎng zhī yìng shēng

    见【其应若响】(779页)。

  • 洒扫应对进退-汉语成语大词典

    洒扫应对进退sǎ sǎo yìng duì jì n tuì

    洒扫:洒水扫地,泛指家务事。应对:听从呼唤和回答问题。进退:指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 旧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长、客人面前应做的起码的事。《论语·子张》:“子夏(卜商)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末:末节。)清·朱彝尊《重刊〈玉篇〉序》:“宋儒持论,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由是《说文》、《玉篇》皆置不问。” 也简作【洒扫应对】。宋·陈亮《经书发题·礼记》:“今取《曲礼》若《内则》、《少仪》诸篇,群而读之,其所载不过日用饮食、洒扫应对之事要,圣人之极致安在?”

  • 山鸣谷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山鸣谷应shān míng gǔ yìng

    高山上发出声音,深谷里便有回声相应。形容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也形容某种思潮影响巨大,此呼彼应。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宁调元《南社集序》:“山鸣谷应,风起水响,于斯为盛。”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汉语成语大词典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山阴道:指绍兴市西南郊外一带,以风景优美著称。 指沿途胜景太多,来不及一一欣赏。也形容事类纷繁,应付不过来。语本《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王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瞿秋白《俄乡纪程》:“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也单作【山阴道上】。比喻文辞优美,琳琅满目。唐·羊士谔《忆江南旧游二首》:“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清·侯方域《陈纬云文序》:“纬云之文,如秋日山阴道上,烟岚万状。”

  • 声应气求-汉语成语大词典

    声应气求shēng yìng qì qiú

    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1042页)。

  • 首尾相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首尾相应shǒu wěi xiāng yìng

    头和尾互相接应。指作战时军队各部分互相照应支援。语本《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二·筹策》:“所领卫兵,以充国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屯一将,布列沿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说唐》第二十八回:“此乃‘一字长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攻其腰则首尾相应。”也形容诗文的结构谨严。《容斋随笔·卷十·绝句诗不贯穿》:“永嘉士人薛绍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诗精深妥贴,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jǔ)龉(yǔ)处。”(龃龉:上下齿不相配合,比喻互相抵触。)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儿之学说》:“此外笛卡儿所言良智之说,灵魂之说,……皆精深博大,巍然成一家言,首尾相应,盛水不漏。”

  • 顺天应人-汉语成语大词典

    顺天应人shùn tiān yìng rén

    见【应天顺人】(1306页)。

  • 随机应变-汉语成语大词典

    随机应变suí jī yìng biàn

    机:时机,合宜的时候。 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灵活对付。《旧唐书·郭孝恪传》:“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tiǎn)。”(克殄:战胜而消灭之。)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那些随机应变的口头,左冲右挡的膂力,都还有些儿。”《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 也作①【临机应变】。(临:面临。)《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可是在细心周到上我不如(高)一功,在临机应变上我不如补之(李过)。”②【临机制变】。(制:控制。)《南史·梁宗室传上》:“诸将每谘事,辄怒曰:‘吾自临机制变,勿多言。’”③【临机设变】。(设:筹划。)宋·陈亮《酌古论一·先主》:“临机设变,奋力死斗。”

  • 天人感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天人感应tiān rén gǎn yìng

    感应:交感相应,指互相受到对方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汉朝大儒董仲舒等的唯心主义说法,认为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多指自然现象可以显示人世灾祥。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这段议论,因袭汉儒天人感应之说。” 也作①【天人相感】。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相感,阴阳相和。”②【天人相应】。《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看你……虽是平日性情失之过刚,心术还不离乎正,所以那位老人家,才肯把天人相应的道理来教诲你。”

  • 相应不理-汉语成语大词典

    相应不理xiāng yìng bù lǐ

    应:回应。 指对别人的劝说、要求等不予理睬。谢觉哉《整疯子》:“一些头脑较清醒的人劝他看看现实,悬崖勒马,不要摔下崖去,他都相应不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一章:“但是他比清政府要狡狯得多,并不正面拒绝段(祺瑞)的要求,却采取了拖延的手段给他一个‘相应不理’。”

  • 心手相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心手相应xīn shǒu xiāng yìng

    见【得之于心,应之于手】(221页)。

  • 虚应故事-汉语成语大词典

    虚应故事xū yìng gù shì

    故事:旧事,例行的事。 依照惯例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清·侯方域《代司徒公屯田奏议》:“唯是边政久驰,墩军斥候,多虚应故事。”(墩军:边界堡垒守军。斥候:侦察与监视。)《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近来的地方官办事,件件都是虚应故事。”

  • 遥相呼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遥相呼应yáo xiāng hū yìng

    遥:远。 指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这时秦旭得报,罗艺取下了幽燕九郡,便把自己姑娘秦蕊珠,派人送到北平,和南陈遥相呼应。”

  • 一应俱全-汉语成语大词典

    一应俱全yī yìng jù quán

    一应:所有,一切。 什么都齐全。《负曝闲谈》第十六回:“这书馆是专购铅字机器的,有几十万元的资本,一应俱全。”《老张的哲学》第二:“不然真看不出脸上有‘一应俱全’的构造。”

  • 因果报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因果报应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语,指事物有原因必有结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唐·慧立本等《慈恩传》卷七:“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四回:“说起来,话长得很,这里还象有点因果报应在里面呢。”巴金《鬼——个人的自述》:“‘要是没有鬼,那么我们在什么地方去找寻公道?这世界里的一切因果报应都要在鬼的世界里找到说明。一切人的苦乐善恶都有他的根源和结果!’他坚信地阐明了他这种奇妙的道理。”

  • 应有尽有-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有尽有yīng yǒu jìn yǒu

    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形容很齐全。《宋书·江智渊传》:“时咨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并与智渊友善。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渊乎!’”清·朱彝尊《禹峰文集序》:“至于五七言近体,合乎兴观群怨之旨,所谓人应有尽有,人所应无,不必尽无者也。”

  • 应答如流-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答如流yìng dá rú liú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形容答话敏捷流利。《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庞)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及至问些古今书史,却又应答如流。” 也作【对答如流】。《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又想道:‘就是记问之学,也亏他了。’”《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听杨嗣昌对答如流,崇祯频频点头,感到满意。” 又有【应答如注】。(注:灌注。)回答得很充分。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文学之臣,苦于考索,求者阗门,而先生应答如注。”

  • 应风披靡-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风披靡yìng fēng pī mǐ

    见【望风而逃】(1076页)。

  • 应付裕如-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付裕如yìng fù yù rú

    应付:对待或处置。裕如:形容从容不费力的样子。 指待人处事很从容老练,毫不费力。韬奋《经历·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然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 也作【应付自如】。《子夜·五》:“这样才能应付自如,所向必利。”

  • 应机立断-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机立断yìng jī lì duàn

    见【当机立断】(210页)。

  • 应接不暇-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

    不暇:没有空闲,忙不过来。 形容美好事物太多,看不过来。《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山阴:旧县名,秦置,因在会稽山之阴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市。)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放翁(陆游)以律诗见长,名章俊句,层见叠出,令人应接不暇。”巴金《鸟的天堂》:“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也形容人事纷繁,应付、处理不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起先不过几十本,我和继之分看,一会就看完了;到后来越弄越多,大有应接不暇之势。”章炳麟《与熊克武书》:“南方主力,仍在川湘,其余皆取犄角之势,然后使彼应接不暇。”

  • 应刃而解-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刃而解yìng rèn ér jiě

    见【迎刃而解】(1304页)。

  • 应天顺人-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天顺人yìng tiān shùn rén

    应、顺:顺应、顺从。天:旧指心目中的上帝。 顺应天命,顺从人心。旧时常用以颂扬建立新的朝代。语本《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文选·班彪〈王命论〉》:“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揆一焉。”唐·陈子昂《为赤县父老劝封禅表》:“昔高祖神尧皇帝,义旗爰建,大号初兴,首赞皇基,定来京邑,用能神驱电扫,应天顺人。”《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阚)泽曰:‘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 也作【顺天应人】。《新五代史·苏循传》:“独循与张祎、薛贻矩盛称梁王功德,所以顺天应人者。”

  • 应运而生-汉语成语大词典

    应运而生yìng yùn ér shēng

    运:旧时迷信指气数,天命。 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多指顺应客观形势、时代潮流而出现。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八章:“袁世凯本人,对于帝制这一着,一直是一面酷欲一尝,一面又戒惧审慎,怕着弄不出好来,反把到手的权位,轻轻断送。但自经这番唱和以后,筹安会应运而生。” 也作①【应时而生】。姚华《曲海一勺》:“文章应时而生,体各有当。”②【应运而出】。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先秦的散文》:“一切的传统的道德与思想都已被打得粉碎。政治上社会上的纷纭也已达于极点。于是新创的哲学思想与政治观念便应运而出。”

  • 有求必应-汉语成语大词典

    有求必应yǒu qiú bì yìng

    只要有所请求,就一定答应。《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只要不惜重赀,便尔有求必应。”巴金《团圆》:“我向他请教,他总是有求必应。”

  • 罪有应得-汉语成语大词典

    罪有应得zuì yǒu yīng dé

    指违法犯罪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发往新疆效力,均属罪有应得。”郭沫若《虎符》第四幕:“如姬:……公子无忌的兵符是真的。他要杀死晋鄙,是因为晋鄙不服从,合了符,还要多生枝节,这是罪有应得。” 又有【咎有应得】。(咎:归罪,责备。)鲁迅《朝花夕拾·后记》:“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唐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只好苦笑。”《追求·八》:“但转念后,却也承认了自己是咎有应得。”

  • 罪有应得-中华成语大词典

    罪有应得zuì yǒu yīng dé

    应得:应该。指受到惩罚完全应该。比喻对罪犯量刑恰当,或指办坏事的人受到应有惩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现代)端木蕻良《曹雪芹》二十;“张德明虽已伏法,允、允祀夙有犯上逆迹,罪有应得,惩治他俩,世人不会觉得意外。”

  • 应有尽有-中华成语大词典

    应有尽有yīng yǒu jìn yǒu

    尽:都、全。应该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齐备。《宋书·江智渊传》:“时咨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并与智渊友善,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渊乎?’”(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横竖用的是皇上家的钱,乐得任意开销,一夜规矩,应有尽有。”(现代)巴金《静夜的悲剧·月夜鬼哭》:“洋房,金条,女人,应有尽有。”

  • 供不应求-中华成语大词典

    供不应求gōng bù yìng qiú

    供:供应。应:适应。求:需求。指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现代)茅盾《茅盾选集·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省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仓卒应战-中华成语大词典

    仓卒应战cāng cù yìng zhàn

    仓卒:匆忙、仓促。匆匆忙忙地参战。形容交战的一方提出挑战或开始进攻,而另一方在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慌忙投入战斗。(现代)老舍《老舍剧作选·神奉》:“夜猫子与打手们仓卒应战。”也作“仓猝应战”、“仓促应战”。

  • 首尾相应-中华成语大词典

    首尾相应shǒu wěi xiāng yìng

    原指作战时各部互相配合首尾接应。《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带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后用以形容诗文结构严谨。(宋)洪迈《容斋五笔·卷十·绝句诗不贯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诗精深妥帖,虽多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

  • 心口相应-中华成语大词典

    心口相应xīn kǒu xiāng yìng

    心口:指心里想的,口里说的。相应:相互应证。想的说的相互应证。比喻为人诚实而直爽。(唐)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上·般若品第二》:“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一》:“云须逐段读教透,默自记得,使心口相应。”

  • 口不应心-中华成语大词典

    口不应心kǒu bù yìng xīn

    不应:不一样。口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比喻为人虚伪,表里不一。(元)王实甫《西厢记·夫人停婚》:“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也作“心不应口”。(明)苏子文《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高》:“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忧愁。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 同声相应-中华成语大词典

    同声相应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同声:一样的声音。相:互相。应:应和、共鸣。原指音乐演奏,一样的声音相互产生共鸣应和。后用以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周易·韩·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

  •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中华成语大词典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īng

    铜山:山名。崩:倒塌。洛钟:洛阳都城未映宫前殿的钟。应:感应、回应。意思是,西边的铜山要崩塌,洛阳的铜钟在东边就有回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居三日,南郡太守上言书,山崩延袤二十余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

  • 应对如流-中华成语大词典

    应对如流yìng duì rú liú

    应:回答。对:对答。如:好像。流:水流,顺畅、流利。应答对话像流水那样顺畅流利。(唐)房玄龄等《晋书·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也作“应答如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

  • 临机应变-中华成语大词典

    临机应变lín jī yìng biàn

    临机:面临紧要关头。应变: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变化。比喻机智灵活地处理。《宋史·萧资传》:“资性和厚,临机应变,辑穆将士,总摄细务,任腹心之寄。”也作“临机制变”。(唐)李延寿《南史·梁宣武王懿传附萧明》:“吾自临机制变,勿多言。”

  • 随机应变-中华成语大词典

    随机应变suí jī yìng biàn

    随:跟着、随着、根据。机:时机、情况。应变: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应付。比喻灵活处置。(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旧唐书·郭孝恪传》:“孝恪于青城宫进于太宗曰:‘世充日踧月迫,力尽计穷,悬首面缚,翘足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无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也作“随机而变”、“乘机应变”、“应变随机”。(唐)《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大凡男子,随几(机)而变,不如降他。”(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乘机应变,料难逃漫天圈套,管教似探囊取寄,使人绝倒。”又:“小生吴用,多谋足智,应变随机。”

  • 应权通变-中华成语大词典

    应权通变yìng quán tōng biàn

    应:应当。权:权衡。通变:变通、灵活。应当权衡轻重缓急,灵活变通。比喻因事制宜,不拘常规,变通处理。(三国·蜀)诸葛亮《绝盟好议》:“若孝文卑辞匈奴,先主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也作“应机权变”。(唐)无名氏《先传拾遗·张子房》:“子房读其书,能应机权变,佐汉祖定天下。”

  • 虚应故事-中华成语大词典

    虚应故事xū yìng gù shì

    虚:假。应:应付。故事:照例行事。形容虚假地应付一下,装装样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近来的地方官办事,件件都是虚应故事。”

  • 从容应对-中华成语大词典

    从容应对cōng róng yìng duì

    从容:不慌不忙。应对:应付、回答。形容不慌不忙地回答。(明)李贽《焚书·杂述·豫约》:“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对,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应机立断-中华成语大词典

    应机立断yìng jī lì duàn

    应机:随着机会到来快速反应。立断:立即作出决断。随着机会的到来,立即作出决断。比喻抓住时机,毫不迟疑地快速反应。(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也作“当机立断”。(现代)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对于‘更新厂’,您总得当机立断,决定个办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