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犹豫

犹豫(猶豫)是什么意思

  • 犹豫狐疑-汉语成语大词典

    犹豫狐疑yóu yù hú yí

    狐疑:俗传狐性多疑,因以指多疑。 形容疑心很重,拿不定主意。《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也作【狐疑犹豫】。《史记·李斯列传》:“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又有①【犹豫不决】。《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且说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慈禧太后演义》第九回:“挨一日过一日,等到三日期满,尚是犹豫不决。”《红旗谱》卷二:“朱老明听她犹豫不决,又不好断然决定,怕伤了涛他娘的心。”②【犹豫未决】。《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新五代史·梁臣传·杨师厚》:“末帝乃遣马慎交阴见师厚,布腹心,师厚犹豫未决。”③【犹豫不定】。《保卫延安》第三章:“紧张的战斗生活,不光把人平时举止态度上的细节磨掉了,就连人那些迟缓柔弱、犹豫不定的脾性也磨掉了。”《烈火金钢》第八回:“解文华看破了他的心情,他想趁他在这犹豫不定的时候,说上几句好话,放他走。”④【狐疑不断】。形容多疑不能决断。《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韩)嵩诣(曹)操,观望虚实。”⑤【狐疑不决】。《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狐疑不决。”⑥【狐疑不定】。《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 犹豫不定-中华成语大词典

    犹豫不定yóu yù bù dìng

    犹豫:历来解释不一,多以《尔雅》为据。《尔雅》说:犹,兽,猴类,善爬树,生性多疑,觅食时一有动静,立即上树,片刻又从树上下来,如此多次折腾,仍疑惑不决。豫,豫先,和“预”相同,预防、预备的意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就把“犹豫”写作“犹预”。(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传》也说“犹预未有所决”。后来将“犹”的这种习性用以比喻人们的疑惑、顾虑、拿不定主意等行为,都叫“犹豫”或“犹豫不定”。

  • 犹豫不决-中华成语大词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犹豫:迟疑不决。形容下不了决心,拿不定主意。(战国·楚)屈原《离骚》:“心犹疑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见齐王书,犹豫不决。”也作“犹豫未决”。《晋书·齐王冏传》:“扬州刺史郗隆承檄,犹豫未决,参军王邃斩之。”

  • 犹豫-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犹豫yóuyù

    拿不定主意——果断(再也不能犹豫了,必须~地做出决定。)、坚决(听到这话,他的态度马上变得~了。)

  • 犹豫不决-新编成语词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犹豫:迟疑。决:决断,决定。形容拿不定主意。《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例〕你不要犹豫不决了,还是和我们大家一起去旅游吧。

    〔近义〕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反义〕毅然决然 斩钉截铁

  • 犹豫不决-中华成语大辞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犹豫:迟疑。迟迟疑疑下不定决心。形容拿不定主意。《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汉·班固《汉书·高后纪》:“计犹豫,未有所决。”唐·令狐德棻等《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例〕看这五光十色的各种衣料,她犹豫不决,不知买什么好。

  •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诸子百家大辞典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

    《吴子》关于抓住战机,果断决策的用兵思想。语出《治兵》篇:“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该书认为,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要使士卒就像坐在漏船上,伏在燃烧房屋之下一样,能果断采取行动。战机未出现时,要耐心地等待和捕捉战机,一旦战机出现,不要犹豫不决,丧失获胜机会。而全军失利,损兵折将,大多是因为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所致。它要求将领具有洞察作战条件是否成熟的能力,敢于负责、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胆量,坚毅果断的性格。而在用兵决策这个关键问题上,往往最能考验将帅是否具有胜任本职的综合素质。

  • 犹豫不决-学生必备工具书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解词】 犹豫:迟疑的样子。

    【解义】 指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例句】 该当机立断的时候就要抓紧时机,千万不可~。

    【近义】 优柔寡断

  • 犹豫不决-简明成语词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犹豫:迟疑。反复考虑,始终拿不定主意。[也作]犹豫不定[近]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反]当机立断斩钉截铁

  • 犹豫不决-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犹豫不决yóuyù-bùjué

    【释义】:

    偏正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语本《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廖辉英《红尘孽债》:“君雄走了几步,在心里犹豫不决:要不要去车里打那支电话?”△贬义。用于判断行动方面。→优柔寡断 犹豫狐疑 狐疑不决 迟疑未决 举棋不定 迟疑不决 当机立断 快刀斩乱麻 操刀必割 毅然决然斩钉截铁。也作“犹疑不决”、“犹疑不定”、“犹豫未决”、“游移不决”。

  • 犹豫狐疑-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犹豫狐疑yóuyù-húyí

    【释义】:

    并列 犹豫,拿不定主意;狐疑,俗传狐性多疑。心存疑惑,拿不定主意。《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贬义。多用于对待处事方面。→犹豫不决 狐疑不决 狐疑未决 举棋不定 优柔寡断 当机立断 抽刀断丝 操刀必割 快刀斩乱麻 斩钉截铁 毅然决然

  • 犹豫未决-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犹豫未决yóuyù-wèijué

    【释义】:

    见“犹豫不决”。《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旧唐书·裴寂传》:“高祖将先定京师,议者恐通为后患,犹豫未决。”

  • 犹豫不决-汉英成语词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hesitant

    拿不定主意,例我们苦劝再三,他却始终犹豫不决。

    We tried to persuade him again and again,but after much talk he was still in two minds.

  • 举棋不定 首鼠两端 犹豫不决-同义成语词典

    举棋不定 首鼠两端 犹豫不决

    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首鼠两端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犹豫不决 yóu yú bù jué

    〔同〕都有“不能当机立断”的意思,在句中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有时还作宾语、补语。

    〔异〕【举棋不定】举着棋子,不知走哪一步好。比喻临事踌躇。比喻性成语,较生动形象。前半截为动宾结构,后半截为偏正结构,前后两截为连动关系。例:①对局了,小胡有些举棋不定,发现一步棋走错了,想拿起来重走。(罗达成《“十连霸”的悔恨·回忆》)②阁老大人,大敌当前,难道还可以举棋不定。(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第二章)③蓓沁从来没有这样举棋不定过。(程乃珊《女儿经》六)

    【首鼠两端】“首鼠”,即踌躇。“两端”,两头。谓踌躇不决、摇摆不定。直陈性成语,色彩典雅。语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上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其后半截为“数-名”偏正结构,同前边为偏正关系。例:①隗嚣终怀狐疑,首鼠两端,马援走后,在大将王元的煽动下,于建武六年联合公孙述正式发动叛乱。(刘易修《马援的苦酒是怎样酿成的》)②项英变得犹疑不决,首鼠两端,失去了固有的自信——他想象不出“南进”这局棋中,真正的危险藏在什么地方。(黎汝清《皖南事变》第四章)

    【犹豫不决】迟疑,拿不定主意。直陈性成语,较直截明快。其后半截为“副-动”偏正结构,跟前边为偏正关系。例:①朱志明听她犹豫不决,又不好断然决定,怕伤了涛他娘的心。(梁斌《红旗谱》卷二,三十一)②对于“南进”,项英虽是梦寐以求,却缺乏足够信心,犹豫不决。(黎汝清《皖南事变》第四章)③在作家笔下,两人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秦振宇刚愎自用、腹内藏刀、玩弄权术、外强中干;李士诚犹豫不决、怯懦怕事、欺软怕硬、临阵脱逃。(陈辽《历史·土地·人——周梅森创作记》)

    〔注〕下边两个例句中,例①连用了成语“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例②连用了“首鼠两端”、“犹豫不决”,都增强了所要表达的意思。例:①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形,有的人一事当前,总是思前想后,畏首畏尾,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杨孔柱《思与行》)②兵部尚书郭乾也首鼠两端,犹豫不决。(王世华“宰相之杰”张居正》)

  • 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同义成语词典

    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

    优柔寡断 yōu róu guǎ duàn

    犹豫不决 yóu yú bù jué

    〔同〕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和“当机立断”相反;在句中都常作谓语,亦作其他各类句子成分。

    〔异〕【优柔寡断】“优柔”,迭韵词,迟疑不决;“寡”,少。(临事)拿不定主意,不果断。既可用于办事缺乏决断力,也可指人的性格。后半截“寡断”为“形-动”偏正结构,同前边为同位关系。例:①他们在研究决策时优柔寡断,事无巨细样样顾问。(晏埝《小议领导形象》)②请不要过分责备王茂林优柔寡断吧,换了你试试看。(陈冲《会计今年四十七》)③哎,这位心气冷硬的姑娘,工作中第一次表现得这样优柔寡断。(宿聚生《打菜窗口》)

    【犹豫不决】迟疑,拿不定主意。多用于在具体问题处理上缺乏主意,一般不能指人的性格。前边可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前半截“犹豫”为单纯词,后半截为“副-动”偏正结构,前后之间为同位关系。例:①且说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②彭树奎卷起一支烟,大口大口地吸着,他抬起头,犹豫不决地望着殷日升。(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二十)③“大队长!撤吧!晚了就撒不走啦!”常虹提醒着处在犹豫不决中的谷存夫。(黎汝清《叶秋红》下卷第二十九章)

  • 犹豫不决-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犹豫,迟疑。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向使曹氏不信子远(许攸),怀疑犹豫不决于心,则今天下袁氏有也。”

  • 犹豫不决-中华成语辞海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iué

    难以决定。《晋书·赵诱传》:“隆犹豫不决,遂为其下所害。”也作“犹豫未决”。《新五代史·杨师厚》:“末帝乃遣马慎交阴见师厚,布腹心,师厚犹豫未决。”也作“犹豫不定”。《烈火金刚》八回:“解文华看破了他的心情,他想趁他在这犹豫不定的时候,说上几句好话,放他走。”

  • 犹豫狐疑-中华成语辞海

    犹豫狐疑yóu yù hú yí

    犹豫:拿不定主意;狐疑:狐性多疑。形容疑虑重重,做不了选择。战国·楚·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 犹豫未决-中华成语辞海

    犹豫未决yóu yù wèi iué

    见“犹豫不决”。

  • 犹豫不决-成语辞海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犹豫:迟疑。不决:不能决断。《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形容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也作“犹豫未决”。

  •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兵法谋略辞典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

    用兵上的害处,以犹豫不决为最大。《吴子·卷上·治兵第三》:“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又见于《六韬·龙韬·军势》。

    果断,是克敌制胜之宝,是军事指挥员必须具备的素养。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指挥者能否根据敌我双方情况,把握战机,沉着、冷静、果断、正确地定下决心,这对部队的行动和作战的胜负有着重大的关系。如果将领优柔寡断,事到临头畏首畏尾,当断不断,当动不动,当战不战,必然坐失战机,丧失主动。因此,治军将领的犹豫不决,是作战指挥的大忌。吴起要求将领在指挥战斗中,犹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所需要的那种沉着、冷静;而计谋之成,决心之定,行动之快,要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他所说的“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已成为历代兵家极为重视的至理名言。

  • 毫不犹豫-成语典故辞典

    毫不犹豫háo bù yóu yù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如例①。也作“毫不迟疑”。如例②。

    当机立断 大刀阔斧 斩钉截铁 毅然决然

    举棋不定 首鼠两端 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

    “犹”,从犭(犬)从尤。“豫”,右旁从象。“不”,不要写作“不”。

    ①为了救一只掉到陷井里的小鸡,我毫不犹豫地跳了进来,就再也出不去了。(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会摇尾巴的狼》)

    ②在两分钟之内,列车把一些旅客抛在淋着雨的小站上,就毫不迟疑地顶着雨向西冲去。(柳青:《创业史》)

  • 犹豫不决-成语典故辞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语本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胡综传》:“昔许子远舍袁就曹,规画计谋,应见纳受,遂破袁军,以定曹业。向使曹氏不信子远,怀疑犹豫,不决于心,则今天下袁氏有也。”又见唐·令狐德棻等《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犹豫:迟疑不决。决:决定。迟疑,拿不定主意。也作“犹豫不定”。

    举棋不定 迟疑不决 优柔寡断 犹豫狐疑 犹豫未决 狐疑不断 狐疑不决 狐疑不定

    斩钉截铁 当机立断 举棋若定

    “犹”,从犭(犬)从尤。“豫”,右旁从象。“不”,不要写作“𣎴”。“决”,左旁从冫(冰),不作氵(水)。

    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旁边的院子里出来一个老太太。(方昉:《逝去的年华》)

  • 犹豫不决-古今成语大词典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左右摇摆,难于决定。《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醒世恒言》四〇:“念毕,座间诸儒失色,阎公亦疑,众犹豫不决。”

  • 狐疑犹豫-古今成语大词典

    狐疑犹豫hú yí yóu yù

    疑虑重重。《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曰)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

    一种用兵思想。语源于战国吴起《吴子·治兵第三》:“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意为用兵的害处,最大的是犹豫不决。例,公元263年,魏国派钟会、邓艾率兵攻蜀国、钟会被阻于剑阁、邓艾则率兵趋涪城,迂回剑阁之后,直取成都。蜀将诸葛瞻受命督军拒止邓艾。然而到涪城后,没采纳尚书黄崇进占险要的意见,停驻不进,犹豫不定,使邓艾未遇任何抵抗,就逾越险阻到达涪城。结果蜀军大败,诸葛瞻也在战斗中丧生。

  •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意为用兵的害处,最大的是犹豫不决。公元263年,魏国派钟会、邓艾率兵攻蜀国。钟会被阻于剑阁,邓艾则率兵趋涪城,迂回剑阁之后,直取成都。蜀将诸葛瞻受命督军拒止邓艾。然而到涪城后,没采纳尚书黄崇进占险要的意见,停驻不避,犹豫不定,使邓艾未遇任何抵抗,就逾越险阻到达涪城。结果蜀军大败,诸葛瞻也在战斗中丧生。

  • 兴勇断,去犹豫-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兴勇断,去犹豫

    意谓树立果断作风,去掉犹豫不决的弊病。勇断:果断。

  •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犹豫不决的猛虎,不如敢用毒刺刺人的蜂、蝎;跼躅不进的千里马,不如稳步向前的劣马。比喻果敢善断是可贵的,而行动迟疑、犹豫不决,则不能使事业获得成功。尤其是作战行动更切忌犹豫。虿(chá):蝎类毒虫。螫(zhè,又读shì):蜂蝎用毒刺刺人。跼躅(zhú):徘徊不前。跼,通“局”。骐骥:千里马。驽(nú奴)马:劣马。

  • 智者从之而不失,巧者一决而不犹豫-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智者从之而不失,巧者一决而不犹豫

    “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失,巧者一决而不犹豫。”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见有利不可失去,遇时机不可迟疑。失去有利与错过时机,将会反遭祸殃。所以聪明的人抓住战机而不失掉,灵巧的人毅然决断而不优豫。意谓作成指挥必须抓住有利战机,采取果断行功。殃:祸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