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遠)是什么意思
山长水远-古書典故辭典
山长水远
指道路阻远。唐代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归处,水远山长步步愁。”又喻地势灵秀。《明一统志》谓常州府形胜,“山长水远,气秀地灵。”
日近长安远-古書典故辭典
日近长安远
晋明帝司马绍幼年故事。《晋书·明帝纪》:“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头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后多用以比喻旧京沦陷或帝京遥远的意思。
任重道远-古書典故辭典
任重道远
负担重而路程远。比喻责任重大。《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会心不远-古書典故辭典
会心不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后称当下得到领悟为“会心不远”。简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濠、濮:濠水在今安徽凤阳境内,流入淮河,庄子曾游濠梁之上以观鱼乐。濮水流经春秋时卫地,流行“桑间濮上”之音。
负重致远-古書典故辭典
负重致远
喻能够担负重任。《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裴松之注引张勃《吴录》:“或问统曰:‘如所目,陆子为胜乎?’统曰:‘驽马虽精,所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三百里,所致岂一人之重哉!’
远水不救近火-古書典故辭典
远水不救近火
比喻缓不济急。《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远交近攻-古書典故辭典
远交近攻
战国时秦范雎提出的策略,与远国结交,攻伐近国,这样攻占的土地可逐渐扩大,进而统一天下。《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近悦远来-古書典故辭典
近悦远来
意思是执政者应施惠于近者,使之喜悦,则远者定将羡慕,闻风归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言近指远-古書典故辭典
言近指远
举出眼前的事实,说明有深远意义的道理。《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指:同“旨”,旨义,含意。
室迩人远-古書典故辭典
室迩人远
迩(èr尔):近。《诗·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是说所要约会的对象居处虽近,但不来迎接自己,则又象相隔很远。后世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或悼念逝者。也作“室迩人遥”。
柔远-古書典故辭典
柔远
安抚边远的人。《书·舜典》:“柔远能迩。”孔安国传:“柔,安也,言安远乃能安近。”《左传·昭公二十年》:“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晋代杜预注:“柔,安也。迩,近也。远者怀附,近者各以能进,则王室定。”
殷鉴不远-古書典故辭典
殷鉴不远
殷的明镜不远,指夏的灭亡可为殷作鉴戒。《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汉代郑玄笺:“此言殷之明镜不远,近在夏后之世,谓汤诛桀也。后武王诛纣,今之王者,何以不用为戒乎?”后世称有前事为鉴为“殷鉴不远。”
悦近来远-古書典故辭典
悦近来远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后亦省作“悦来”。南齐王简栖《头陀寺碑文》:“它徒揆曰,各有司存,于是民以悦来,工以心竞。”
敬而远之-古書典故辭典
敬而远之
尊敬而远离他。本指敬鬼神而远之,后用来指人。《礼记·表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道远知骥-古書典故辭典
道远知骥
行远路才知马力的好坏,即“路遥知马力”的意思。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廉远堂高-古書典故辭典
廉远堂高
喻帝王的尊严。《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无)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级:等。廉:堂的边角。意谓天子位在臣民之上,所以势尊而不可及。
慎终追远-古書典故辭典
慎终追远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孔(安国)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意思是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祖先虽远要虔诚地祭祀。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dàn bó míng zhì,níhg jìng zhì yuǎn
澹泊:同“淡泊”,不慕荣利,生活简朴。宁静:安静沉着。 不追逐名利与享受,表明高尚的志趣;平稳安静,踏实地走向长远目标。语本《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塞上行·行纪·忆西蒙·十二》:“我这时才明白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义。淡泊指生活,宁静指环境,即生活之物欲不能过高,始能建立高尚之志趣。”
爱远恶近-汉语成语大词典
爱远恶近ài yuǎn wù jìn
见【贵远贱近】(407页)。
不远千里-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远千里bù yuǎn qiān lǐ
远:以……为远。 不顾千里长途的遥远。《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叟:老先生。)《史记·刺客列传》:“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宋·朱熹《寄陈同甫书·六》:“兹承不远千里,专人枉书,尤荷厚意。” 又有【不远万里】。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汉书·儒林传论》:“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李贤注:“经生谓博士也。就之者不以万里为远而至也。精庐,讲读之舍。赢,担负也。”
长算远略-汉语成语大词典
长算远略cháng suàn yuǎn lüè
算:算计,筹谋。 长期的打算,远大的谋略。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一·名将晚谬》:“吴明彻……攻周彭城,为王轨所困,欲遏归路。萧摩诃欲击之,明彻不听,曰:‘搴旗陷陈(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道远任重-汉语成语大词典
道远任重dào yuǎn rèn zhòng
见【任重道远】(867页)。
道远知骥-汉语成语大词典
道远知骥dào yuǎn zhī jì
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38页)。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汉语成语大词典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dēng gāo bì zì bēi,xíng yuǎn bì zì ěr
自:从。卑:低,低处。迩:近,近处。 要登高山必须从低处开始,要行远路必须从最近一步走起。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苏雪林《玉溪诗谜·引论》:“那些夤缘的人,巴结不上公主,就先交欢于她们手底下的徒子徒孙。这也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意思。”《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先搞好自己的县也是好的。” 原作【升高必自下,陟(zhì)遐必自迩】。(陟:升,登。遐:远,远方。)《尚书·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也作【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孙中山《社会建设(民权初步)·自序》:“语曰:‘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则行第一步之工夫,万不可忽略也。” 也单作①【行远自迩】。《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他一向做事很坚持,原来的幻想,就是‘行远自迩’。”②【陟遐自迩】。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幼俊八》:“岂非积微成大,陟遐自迩。”③【登高自卑】。清·黄子云《野鸿诗的·六五》:“学者当登高自卑,不可躐等。”
迩安远怀-汉语成语大词典
迩安远怀ěr ān yuǎn huái
迩:近处。怀:怀柔,安抚。使近处的人得到安定,远处的人得到关怀。意指使各地人民都安居乐业。《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五回:“至德所覆,迩安远怀。”
负重致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负重致远fù zhòng zhì yuǎn
负:背在身上,负担着。致:达到。 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语本《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后多用以比喻能够担负国家重任。《三国志·蜀志·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南齐书·虞玩之传》:“臣闻负重致远,力穷则困。”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刘禹锡曰:‘石季龙挟弹杀人。其母曰:健犊须走车破辕,良马须逸鞭泛驾,然后能负重致远。’” 也作【任重致远】。《后汉书·舆服志上》:“舆轮相乘,流运罔极,任重致远,天下获其利。”(任:担负。)
高飞远走-汉语成语大词典
高飞远走gāo fēi yuǎn zǒu
又有【高蹈远举】、【高举远引】。见【远走高飞】(1336页)。
高见远识-汉语成语大词典
高见远识gāo jiàn yuǎn shí
见【远见卓识】(1336页)。
高翔远引-汉语成语大词典
高翔远引gāo xiáng yuǎn yǐn
见【远走高飞】(1336页)。
高瞻远瞩-汉语成语大词典
高瞻远瞩gāo zhān yuǎn zhǔ
瞻:向上或向前看。瞩:注意地看。 站得高,看得远。形容眼光远大。谢觉哉《学习常谈》:“我们要顽强地学,要仔细地学。既要高瞻远瞩,又要心灵手巧。”《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后行·二》:“而从高瞻远瞩的见地……应该想一个妥善的办法,总要使我们自己的兄弟民族,没有被人利用来同室操戈的可能。”罗瑞卿等《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三》:“在这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统观全局。”
高掌远蹠-汉语成语大词典
高掌远蹠gāo zhǎng yuǎn zhí
掌:用手掌擘开。蹠:用脚踏开。 从高处擘开,往远处踏开。传说黄河河神手擘脚踢,把华岳一山分开为二。《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贔(bì)屃(xì),高掌远蹠,以流河曲。”(赑屃:用力貌。)北魏·郦道元《水经·河水注四》有“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的传说。后用以比喻规模宏伟的经营。清·黎庶昌《上曾侯书》:“俄人高掌远蹠,志在得地南侵,蒙古、新疆,垂涎已久。”《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五回:“遂复高掌远蹠,厉行文明诸新政,无不体大思精,兼营并举。”
钩深致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钩深致远gōu shēn zhì yuǎn
也作【钩深索隐】。见【探赜索隐,钩深致远】(1007页)。
贵远贱近-汉语成语大词典
贵远贱近guì yuǎn jiàn jìn
只看重古时或远方的人或事物,不看重近时或近处的人或事物。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晋·葛洪《抱朴子·钧世》:“其于古人所作为神,今世所著为浅,贵远贱近,有自来矣。”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上:“贵远贱近,徒以自欺。” 也作【爱远恶近】。《魏书·李谧(mì)传》:“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爱远恶近,世中之恒事。”(恒:常。)
好高骛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
骛:马快跑,引申为追求。 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的目标。语本《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jué)斋尤其生就一副绝顶聪明的头脑,带些好高骛远的性情,恨不得把古往今来的学问事业,被他一个人做尽了才称心。”秦牧《画蛋·练功》:“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建造房子,这道理是很浅显的。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遍的道理。”
宏才远志-汉语成语大词典
宏才远志hóng cái yuǎn zhì
见【雄才大略】(1191页)。
鸿业远图-汉语成语大词典
鸿业远图hóng yè yuǎn tú
宏伟的事业,远大的谋划。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
近悦远来-汉语成语大词典
近悦远来jì yuè yuǎn lái
近:指境内。远:指境外。 指对邻近的人给予好处,使他们高兴;远方的人也就会闻风而来归附。语本《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邢昺疏:“当施惠于近者使之喜悦,则远者当慕化而来也。”《孔子家语·王言解》:“民怀其德,近者悦服,远者来附。” 也作①【悦近来远】。《孔子家语·辨政》:“政在悦近而来远。”《南史·梁本纪论》:“布德施惠,悦近来远。”②【悦尼来远】。(尼:近。)《尸子》卷下:“悦尼而来远。”
敬而远之-汉语成语大词典
敬而远之jìng ér yuǎn zhī
尊敬他,而又不接近他。语本《论语·雍也》“敬鬼神而远之”。《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要紧,要紧!”鲁迅《阿Q正传》第六章:“其次,是村人对于他的敬畏忽而变相了,虽然还不敢来放肆,却很有远避的神情……颇混有‘敬而远之’的分子了。”沈从文《顾问官》:“(顾问)凡事不大顾全脸面,完全不象个正经人,同事熟人也便敬而远之了。”
虑不及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虑不及远lǜ bù jí yuǎn
远:长远,久远。 考虑不到长远。形容目光短浅。《宋书·王弘传》:“所以俛从事,循墙驰驱,志在宣力,虑不及远。”宋·陈亮《酌古论·桑维翰》:“虽能快中心之所欲,而后世之被其患有不可胜道者,此所谓虑不及远也。”
亲贤远佞-汉语成语大词典
亲贤远佞qīn xián yuǎn nìng
佞:指巧言谄媚的人。 亲近有德有才的正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十二章:“全体云南军官发出通电,劝唐(继尧)‘大义灭亲,亲贤远佞’。” 又有【亲贤使能】。(使能:任用有才能者。)清·昭梿(lián)《啸亭杂录·卷三·记辛亥败兵事》:“策零虽死,其老臣在。噶逆(尔丹)亲贤使能,诸酋长感其先人之德,力为扞御。”
飘然远翥-汉语成语大词典
飘然远翥piāo rán yuǎn zhù
翥:向高处飞。 潇洒轻快地飞向高空去。比喻乐于抛弃高官厚禄,远离庸俗的官场。蔡锷《致唐继尧皓电》:“侪辈中果有三数人身先引退,飘然远翥,实足以对于今日号称伟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针砭(biān),为后来留一榜样。”(针砭:原指一种以砭石为针的古老治病方法,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的治病方法。这里比喻规戒过失。)
潜身远祸-汉语成语大词典
潜身远祸qián shēn yuǎn huò
见【全身远害】(844页)。
全身远害-汉语成语大词典
全身远害quán shēn yuǎn hài
保全身躯、性命,远离灾害、危险。《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毛亨传:“禄仕者,苟得禄而已,不求道行。”《梁书·处士传序》:“或裸体佯狂,盲喑(yīn)绝世,弃礼乐以反道,忍孝慈而不恤。此全身远害,得大雅之道。”(喑:哑。)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贞修二》:“全身远害,得随时者存乎变。” 也作①【远害全身】。《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元帅,我劝你不如学那范蠡、张良,早弃官而去,倒落的个远害全身也。”②【全身远祸】。《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又有【潜身远祸】。(潜:潜藏。)《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再让他(她)就如妙手空空儿一般报了仇,竟有那本领潜身远祸,他(她)又是个女孩儿家,难道还披发入山不成?” 又有【全躯保妻子】。只顾保全自己的身躯和保护家属的平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niè)其短。”(媒蘖:说坏话。短:短处,缺点。)明·归有光《备倭事略》:“此其于全躯保妻子之计,亦未为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汉语成语大词典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意谓人要是没有深谋远虑,马上就会发生可忧愁的事情。《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国·蜀汉·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思虑之政,谓思近虑远也。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出其位。”宋·朱熹《近思录》卷之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思虑当在事外。”鲁迅《新秋杂识(二)》:“这就是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任重道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
任:负担。 担子很重,路程极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商君书·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xiāng,又读chuán)楫也。”(舡:船。) 也作【道远任重】。《尸子》卷下:“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而任重也。”《意林·卷一·尸子》作“鞭策所用,道远任重。” 又有①【引重致远】。(致:达到。)《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②【任重致远】。负担着重大的任务,达到远大的目的。《动摇·十》:“他们……又惘然颇以这短小的貌不惊人的少年未必能任重致远为虑。”
日近长安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日近长安远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
原意是说,抬头看见太阳,觉得近;但看不见京都长安,所以觉得远。后泛指离京都遥远。也比喻向往京都。《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元曲选外编·费唐臣〈贬黄州〉第二折》:“本待经纶就舜日尧天,只因两角蜗蛮战,贬得我日近长安远。”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汉语成语大词典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rì yuǎn rì shū,rì qīn rì jìn
疏:疏远。近:亲近。 不常在一起就日益疏远,经常在一起就日益亲近。《水浒全传》第二回:“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也单作【日亲日近】。指越来越亲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汉语成语大词典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ròu shí zhě bǐ,wèi néng yuǎn móu
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官居高位的人。鄙:庸俗,浅陋。 意谓做高官、享厚禄的人,见识浅陋,作不出深远的筹划。《左传·庄公十年》:“(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洪秀全演义》第三回:“古人有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若辈甘为奴隶,非弟同志,先生此言,轻弟甚矣!” 也单作【肉食者鄙】。严复《救亡决论》:“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肉食者鄙,端推此辈。”
山遥路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山遥路远shān yáo lù yuǎn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元曲选外编·陈以仁〈存孝打虎〉楔子》:“避不的山遥路远。” 也作①【山遥水远】。《水浒传》第五十六回:“先父在日之时,常是想念哥哥这一身武艺,只恨山遥水远,不能勾(够)相见一面。”②【山高水远】。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莫道山高水远无知己,你看海角天涯都有俺旧弟兄。”③【水远山长】。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④【山长水远】。宋·晏殊《踏莎行·三》:“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⑤【山长水阔】。宋·晏殊《蝶恋花·六》:“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舍近求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舍近求远shě jìn qiú yuǎn
放弃近便的不取,反而到远处去寻求。语本《孔丛子·论势》“齐、楚远而难恃,秦、魏呼吸而至,舍近而求远,是以虚名自累而不免近敌之困者也”。《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二人称赞不已,说:可见咱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三回:“欲分道攻滇,应该将桂边一路,责成陆荣廷,如龙觐光等只好备作后援,何故前后倒置,舍近求远呢?” 也作①【舍近谋远】。也指舍弃切近的、根本的,谋求次要的。《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宋史·田锡传》:“国家务大体,求至治则安,舍近谋远,劳而无功则危。为君有常道,为臣有常职,是务大体也。上不拒谏,下不隐情,是求至治也。汉武帝躬秉武节,登单于之台;唐太宗手结雨衣,伐辽东之国:则是舍近谋远也。”②【舍近即远】。《孙子·九地》“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杜牧注:“易其居,去安化危;迂其途,舍近即远。”③【舍近图远】。《新五代史·李守贞传》:“若舍近图远,使守贞出兵于后,思绾、景崇拒战于前,则汉兵屈矣。”④【舍近取远】。《杨家府演义·太宗敕建无佞府》:“仁美曰:‘舍近取远,倘若不胜,反伤锐气。’”
深谋远虑-汉语成语大词典
深谋远虑shēn móu yuǎn lǜ
谋划、考虑得十分深远周密。汉·贾谊《过秦论·上》:“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nǎng)时之士也。”(曩时:以往。)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唐弢《东南琐谈》:“有深谋远虑,艰贞不拔,苦斗了一世的张煌言。” 也作①【深谋远计】。《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大夫(文)种为越王深谋远计,免会稽之危,以亡为存,因辱为荣,垦草入邑,辟地殖谷,率四方之士,专上下之力,辅句践之贤,报夫差之雠,卒擒劲吴,令越成霸。”清·魏源《默觚·治篇·十一》:“以深谋远计为狂愚。”②【深谋远猷(yóu)】。(猷:谋。)《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③【深识远虑】。《宋史·王禹偁传附嘉祐》:“(寇)准大喜,执其手曰:‘元之虽文章冠天下,至于深识远虑,或不逮吾子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明祖晚年去严刑》:“盖初以重典为整顿之术,继以忠厚久远之规,固帝之深识远虑也。” 又有【深思长计】。《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夫急流汹涌,少纵即逝,岂此能深思长计者哉。”
慎终追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慎终追远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终:指寿终。远:指远代祖先。 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的祖先。《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汉书·匡衡传》:“诚隆于慎终追远,无穷已也。”《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
水远山长-汉语成语大词典
水远山长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见【山遥路远】(908页)。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tàn zé suǒ yǐn,gōu shēn zhì yuǎn
赜:幽深不明。索:求。钩:钓取。致:达到。 探讨幽渺处,索求隐晦处,钩取深奥处,推致辽远处。指探索事物的隐秘内情或深邃义理。《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wěi)亹者,莫大乎蓍(shī)龟。”(亹亹:勤勉貌。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迷信,用以占卜。)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及周史之筮敬仲,庄叔之筮穆子,可谓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者矣。”晋·夏侯湛《昆弟诰》:“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图纬六艺,及百家众流,罔不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梁启超《国文语原解》:“夫律者,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 也单作①【探赜索隐】。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探颐索隐,何谓为妄。”②【钩深致远】。章炳麟《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历史学里头,钩深致远,参伍比校,也比前代进步。” 也简作【钩深索隐】、【探赜钩深】。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然(谢灵运)大抵多发天然,少规往则,称性而出,达情务进,钩深索隐,穷态极妍。”《清朝野史大观·卷十·李孝臣之文行》:“李君博观强记,探赜钩深,卓然有本之学。” 又有【探赜洞微】。(洞:透彻,深入。微:隐微,幽微。)《清朝野史大观·卷九·毛西河杂记》:“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
天差地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天差地远tiān chā dì yuǎn
比喻相差极远。《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旁边一个客人道:‘若说浒墅新任提举,比着此处,真个天差地远。’”《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余小琴一想……我的老人家虽说也是个监司职分,然而比起来,已天差地远了。”
天高皇帝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天高皇帝远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比喻地处偏远,国家的政令达不到,权力管不着。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台、温处之民树旗村落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由是谋叛者各起。”《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第一节:“‘天高皇帝远’,所以大家说他是阃(kǔn)外天子。”(阃:门坎。)《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二回:“都门里面尚守着西太后的密谕,不敢声扬,一出都便是天高皇帝远,由他作福作威。”
为期不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为期不远wéi qī bù yuǎn
意即期限不会很久了,要不了很长时间。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肃清这一部分残余敌军,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已为期不远了。”
闻风远遁-汉语成语大词典
闻风远遁wén fēng yuǎn dùn
风:风声。远遁:远逃。 听到一点风声就逃跑得远远的。《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惧己威名,闻风远遁。”(蒙古:指金,南宋末年崛起的蒙古族贵族;贾似道所指的蒙古族贵族统帅是后来不久建立了元朝的元世祖忽必烈。) 又有①【闻风自遁】。《杨家府演义·继业夜观天象》:“太祖曰:‘无妨。天有久雨,俟晴,破了太原,辽兵闻风自遁,不必益兵。’”②【闻风而逃】。《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无奈官兵见了,不要说是打仗,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行远自迩-汉语成语大词典
行远自迩xíng yuǎn zì ěr
也作【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见【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222页)。
言近指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言近指远yán jìn zhǐ yuǎn
指:也作“旨”,含意。 语言浅近而含意深远。《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碧山(王沂孙)餍(yàn)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餍:吃饱。) 又有【言高旨远】。(高:高深。)《宋史·田锡传》:“《御览·序》曰:‘圣人之道,布在方册。《六经》则言高旨远,非讲求讨论,不可测其渊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