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自然

自然(自然)是什么意思

  • 功到自然成-汉语成语大词典

    功到自然成gōng dàozì rán chéng

    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377页)。

  • 任其自然-汉语成语大词典

    任其自然rèn qí zì rán

    任:听任。 任凭它自然而然地发展。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彼蚩蚩者习而安之,莫知其所由然,或以为是天运循环,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任其自然。” 也作【听其自然】。(听:听任。)《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止有三个安心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太太过活,也只好听其自然。”郭沫若《庄子的批判》:“据说这就是心没有离开本体,凡事都听其自然。”

  • 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汉语成语大词典

    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tiě dǎ fáng liáng mó xiù zhēn,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也作【铁打房梁磨绣针】。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377页)。

  • 听其自然-汉语成语大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见【任其自然】(867页)。

  • 习惯成自然-汉语成语大词典

    习惯成自然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长期习惯了,就变成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语本《汉书·贾谊传》“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惯)如自然’”。《镜花缘》第三十二回:“‘习惯成自然。’我们看他虽觉异样,无如他们自古如此。”《孽海花》第十四回:“筱亭碍着丈人面皮,凡事总让她几分,谁知习惯成自然,胁肩谄笑,竟好象变了男子对妇人的天职了。” 也作【习惯自然】。《红楼梦》第八十回:“如今已习惯自然,反使金桂越长威风。”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五首:“迄今四十年矣……习惯自然。”

  • 习惯成自然-中华成语大词典

    习惯成自然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习惯: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惯常如此,便成为自然的习性。(汉)贾谊《新语·保傅》:“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现代)鲁迅《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但习惯成自然,南边人总以为自己家乡那样曲曲折折为合乎道理。”也作“习惯自然”。(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二:“随机应便,迎合之意,久而久之,习惯自然,便自能迎刃而解了。”

  • 任其自然-中华成语大词典

    任其自然rèn qí zì rán

    任:放任、听凭。其:代词,他、他们、它。自:自由,自流。然:状态尾词。听凭它自由发展。形容放任自流,不加干预。《旧五代史·晋书·姚传》:“少蠢,敦厚,靡事容貌,任其自然,流辈未之重。”

  • 听其自然-中华成语大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听:让、听凭。其:代词,他、它或他(它)们。然:表示状态的词尾。自然:自由自便。听凭它自由自便。比喻让它自由发展,不加干涉。(宋)朱熹《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章〉》:“但圣人是有个义,佛老是听其自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五回:“王氏没法,只得又听其自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 自然而然-中华成语大词典

    自然而然zì rán ér rán

    自然:自由生存发展。然:如此、这样。指不受外力影响地自由生存发展。(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五·理气下》:“因言古之钟律,纽算寸分毫厘丝忽,皆有定法,如合符契,皆自然而然,莫知所起。”(宋)张君房《云笈七籤》卷一零二:“夫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亦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不然,故曰:自然而然者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不解到了那得意的时候,不知怎的自然而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 自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自然zìrán

    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人为(这座山上的景物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的成分。)

  • 自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自然zìran

    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做作、造作(这个人举止~,一点也不自然。)、呆板、拘谨、拘束(她演得有点~,不大自然。)、生硬(态度~)

  • 自然科学-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自然科学zìránkēxué

    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社会科学

  • 自然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自然人zìránrén

    法律上指在民事上能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法人

  • 听其自然-新编成语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听:听凭,听任。随它发展下去。表示不干涉,不过问。宋·朱熹《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章〉》:“佛老是听其自然。”〔例〕这件事你还是听其自然,不要横加干涉。

    〔近义〕听之任之 听天由命 〔反义〕事在人为

  • 功到自然成-中华词典宝库

    功到自然成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释义】:

    功夫到了家,事情自然就会成功。多用于劝说人办事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认真踏实地去干。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三六回:“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你且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例句】:

    ①明·吴承恩《西游记》四三回:“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②梁斌《红旗谱》卷二:“我一天天地纺,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 听其自然-中华词典宝库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释义】:

    听:听任,任凭。其:第三人称代词,它。自然:自由发展。听任它自由发展,不加干涉。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穷通得失,委之自然。”宋·范成大《论勤政疏》:“一听其自然,不复过而问焉。”

    【例句】:

    ①鲁迅《致章廷谦》:“继而思之,到上海恐亦须挤到小屋中,不会更好,所以也就心平气和,‘听其自然’……”②《儒林外史》四八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 自然而然-中华词典宝库

    自然而然zì rán ér rán

    【释义】:

    自然:不受外力影响,自由发展。然:如此,这样。自然如此。

    【成语出处】:

    《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例句】:

    ①吕叔湘《老想着有别人》:“老想着有别人,形成好习惯,生活上常常想到别人,工作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别人——想到顾客,想到用户,想到来信、来访的人,想到一起工作的同志,想到应当为之服务的人民。”②朱自清《论雅俗共赏》:“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 功到自然成-中华成语大辞典

    功到自然成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功:功夫。功夫用到了,自然会成功。指要办好一件事,必须下够功夫,不能急于求成。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孙大圣闻言,呵呵冷笑道:‘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 任其自然-中华成语大辞典

    任其自然rèn qí zì rán

    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也作“听其自流”、“听其自然”。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参看“放任自流”。〔例〕倘若有了开始,以后什么都可以任其自然了。(叶圣陶《归宿》)

  • 习惯成自然-中华成语大辞典

    习惯成自然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习惯:长期养成的某种行为或社会风尚。习惯了以后就变成平常的事了。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贯:同“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一回:“我家大小皆是如此,日久吃惯,反以吃茶为苦,竟是习惯成自然了。”〔例〕讲究卫生并不是难事,只要经常注意,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 自然而然-中华成语大辞典

    自然而然zì rán ér rán

    事物本来就是这样。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 自然-诸子百家大辞典

    自然

    东汉王充《论衡》中篇名。本篇批驳了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论,体现了作者的哲学的基本观点。王充首先肯定“天地无知”、“天地无为”的观点。他认为宇宙自然是没有“意志”的东西。因此,万物不是自然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自生”的。他说:“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天和地一样,都是客观物质实体,没有口耳,没有嗜欲,没有意识。人和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在“自然无为”观点的基础上,王充又进一步批判了“天人感应”之说,特别是批判汉儒鼓吹的“一切灾异均系天有意谴告人”的说法。他指出:“夫天无为,故不言。灾变时至,气自为之。”“气变之见,殆自然也。”自然灾变也是气自然而然构成的,并不是天对人的谴告。“谴告之言,衰乱之语也”。这样,就否定了当时“谴告”、“谶纬”、“祯祥”等唯心主义神学思想。

  • 自然-诸子百家大辞典

    自然

    《文子》篇名。论述道即自然,以及无为而治之道。开始说明天地之道皆出于自然,而大道与万物相通,故应以自然为法。然后论治理天下与自然之道的关系,认为圣人立法的目的是引导民心,以使他们恢复自然,而不是压抑剥夺其自然天性。“夫慈爱仁义者,近狭之道也。狭者入大而迷,近者行远而惑。”把慈爱仁义与自然之道对立起来,认为二者不能相容。无为而治,就是对人无故无新,无疏无亲,如天地覆载,如日月照临。对于智和刑,认为它们有违于自然之道,“道狭然后任智,德薄然后任刑。”智和刑都被视为道德有缺的产物。《文子》一书中,此篇所反映的道家思想最为纯粹。

  • 法性自然论-诸子百家大辞典

    法性自然论

    阐述万性万法出于自然的论文。载于《广弘明集》卷35。朱世卿撰。主旨反对因果报应论,宣扬万法万性皆自然之理。全文以寓兹先生和假氏大夫对话形式展开,最后先生说服大夫。文中指出,人之善恶皆出于自然,人禀自然之气,先天就有愚智善恶之性、喜怒哀乐之情、穷达修短之命,只是还存于隐蔽状态,通过后天的感物、触事而表现出来。天道无心于爱憎,而命运有穷通的差异,命就是自然。世界万物自生自灭,不存在有意识的宇宙主宰。此文对儒、佛两家均有批判。文中还列举了大量事实,指出报应之说与历史不符,与现实相悖。对于古代圣人提倡善恶报应之说的原因,文中用教化需要加以解释,认为福善祸淫之说,“盖圣人设权巧以成教,借事似以劝威。”在批驳因果报应说的同时,该文还进一步否认了天的意志性和主宰性,认为天地皆是自然之物,不能干预人事。本文《全陈文》卷17亦收录。

  • 难自然好学论-诸子百家大辞典

    难自然好学论

    三国时期魏人嵇康(223-262)撰。载《嵇康集》。时人张辽叔(又作张叔辽)提出好学六经是人性之自然,嵇康针对此论著文难之。指出人性在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意谓在原始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自然人性的存在与“仁义”道德、“礼律”之文是毫不相干的。至“大道陵迟”,始有文墨之作,为撄心检外,乃立仁义名分,劝学讲文。实际上,人类社会有了六经以后,才开辟了追名逐利的道路,使自然人性受到戕害。因此,好学六经是人性之自然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它说:“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纵欲则得自然。”六经与人性是格格不入的,是违背自然人性发展的。故宣扬“以讲堂为丙舍,以诵讽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企图堵塞借学六经以谋荣利之途,达到恢复自然人性的目的。认为“不学未必为长夜,六经未必为太阳”,进而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集》刻本很多,在总集、类书、丛书和别集中有著录者约73种。近人鲁迅之校本为最精善,196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自然的知行合一-诸子百家大辞典

    自然的知行合一

    贺麟新心学关于知行关系的主张。新心学认为,知是意识和心理活动,行则是生理活动,二者只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区别。一切行为都有意识作用,一切知识都含有生理行为,所以知行永远合一。知永远决定行为,故为主,行永远为知所决定,故为从,知主行从。

  • 自然-诸子百家大辞典

    自然

    道家术语。①天然、自然而然,万物不受人为影响的本然状态,或指客体对象,或指人本身。《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泛指自然而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此指客体对象的本然状态。《老子》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指人的行为合乎天性,以无意识的方式进行运作。《庄子·德充符》:“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指人的天然本性。嵇康《难自然好学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纵欲则得自然。”指人的自然本性,情感和欲望的自由表现,与各教相对立。②指道。何晏《无名论》:“自然者,道也。”杜道坚《文子缵义》卷八引旧注:“至道鸿洞,为万物母。橐籥翕施,无有津崖,是曰自然。”意谓道的运行施化不知其所以然,却又具有必然性;体万物之理,而又独立自足。程颢《遗书》卷12:“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之道也。”此以阴阳学说加以解释。③著作篇名。《文子》一书有《自然》篇,畅扬道家无为之旨,然内容颇为庞杂。王充《论衡》亦有相同篇名,文中指出:“天动不欲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主张以人之无为辅自然,但又提出“自然亦须有为辅助”,兼取儒道两家观点。

  • 道法自然-诸子百家大辞典

    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无私载),地以天为法则(天无私覆),天以道为法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以它自身本性为法则。老子的道是一种浑沌的东西,生存于天地之先,无声无形,独立永恒,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是天地万物之母。“自然”是指道本身的绝对性,“自”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道是自然如此,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它以万事万物自己成长而不进行干预为法则,天地人均当效法道的自然性,体现了老子无为哲学的基本精神,在价值论上提出了一个自然的原则,否定了超意志力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倾向,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 忘己而冥于自然-诸子百家大辞典

    忘己而冥于自然

    西晋哲学家郭象关于认识论的命题。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事物的本质不可能被认识,因此主张人们应顺其自然地使主观与客观相冥合。他说:“人之所以不能忘者,己也,己犹忘之,又奚识哉?斯乃不识不知而冥于自然。”(《庄子·天地注》)做到忘己,就可以不识不知而和自然相冥合。冥合自然的境界是物我俱忘:“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庄子·大宗师注》)“迹”,事物的形迹。“所以迹”,事物的本性。“坐忘”是要消除事物内外的差别,消除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然后与万物合为一体,同变化而无不通。这是对《庄子》的继承和发展,更系统地宣传神秘的直觉,作为人们认识的基本途径。

  • 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诸子百家大辞典

    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论述自然是在意识之外的独立存在。出自《淮南子·原道训》。作者认为,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就像春天既至,草木华荣,鸟兽卵胎,秋天到来,草木衰落,昆虫蛰藏,“莫见其为者”,没有什么神或人的力量主宰,没有刻意的作为,而能够有成。又比如人类生活中,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絺,这都是顺应各自的自然条件,物便其所,也是一种客观的规律。由此看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有其客观规律性,人们只须顺应这种规律,而不能违背它。作者由此阐明其“无为”的思想,就是要遵守万物自然的规律和趋向,而不能“诡自然之性”,逆自然规律而行事。

  • 法修自然-诸子百家大辞典

    法修自然

    阐释“道法自然”的思想。出自《淮南子·诠言训》。意思即是效法、学习自然。《淮南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道”的自然性质。它认为,人的行事,要效法自然。一切顺从自然,是取得成功的最好途径。所以说“虑不胜数,行不胜德,事不胜道”。圣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法修自然,己无所与”,一切顺应客观事物的规律,不横加干预,这也反映了作者“无为”的思想。

  •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诸子百家大辞典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

    王充提出的著名无神论命题。语出《论衡·谈天》。意指天地是由本原之气构成的客观存在,是无意志、无目的的物质实体。针对两汉神学所宣扬的“天者,百神之大君”的信条,王充对“天”的物质性作了专门的论说,他反复地将天与地、人作比较,指出,天是与地相同的物质实体,而天与有意识有欲望的人则有根本不同。《论衡·祀义》中曰:“天,体也,与地同。天有列宿,地有宅舍。宅舍附地之体,列宿著天之形。”《自然》篇中说:“天无口目”,则“无口目之欲”;天无“万万千千手”,则不能“为万万千千物”。总之,天是一种无意志的自然存在物,超物质的、主宰性的天神是不存在的。“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这一命题,以元气论为基础论证了天的物质性,成为王充整个无神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无神论思想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诸子百家大辞典

    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

    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的命题。王弼学承老庄,崇尚道法自然的思想。在鬼神问题上,重申了老子“以道莅天下,则其鬼不神也”的观点,明确指出:“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也。”(《老子》六十章注)即是说,鬼神虽然存在,但只要万物守持自然无为之性,鬼神就完全不起作用。王弼的这一思想还没有达到彻底的无神论程度,但体现了鲜明的无神论倾向,对当时无神论思潮的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 万法万性,皆自然之理也-诸子百家大辞典

    万法万性,皆自然之理也

    南北朝时期无神论思想家朱世卿提出的观点。朱世卿为驳斥传统儒家与佛家的善恶报应思想,提出一种自然分命说,认为一切事物皆有自己的性分,性分乃自然所定,不可改变,故善人不能变恶,恶人不能变善,即所谓:“夫万法万性,皆自然之理也。夫唯自然,故不得而迁贸矣。故善人虽知善之不足凭也,善人终不能一时而为恶;恶人复以恶之不足诫也,恶人亦不能须臾而为善。”(《法性自然论》)“万法万性”的自然分命说,一方面否定了“福善祸淫”的因果报应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无神论色彩;另一方面又把富贵贫贱等归结为人力无法改变的命运,从而打上了消极无为的印记。

  • 越名教而任自然-诸子百家大辞典

    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的教育主张。越,超越,越名教,超越“名教”。任自然,自然发展。稽康从批判儒家名教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在原始社会里,人的品质是完美的,一切顺乎自然。但由于人们道德的堕落,才产生教育,才产生封建社会的“名教”教育思想。“名教”的教育内容是戕践人性的东西。并认为“名教”所培养的“士”是“求安”、“致荣”的,贬喻为“贪生之畜”。“名教”从产生起就压抑和破坏人性的自然发展,主张“任自然”,即脱离“名教”的束缚,让受教育者个性自然地发展。“任自然”包括“无措”,即指“心无措乎是非”,是庄子“齐是非”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提出自然养生论,培养“至人”的要求。嵇康“任自然”的教育主张,要求受教育者个性自然发展。将个性和自然等同,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这种思想之人。这种思想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他虽批判儒家名教,实际教学中,他仍有信奉儒家名教之处。主张任其自然,却并不任其完全自流、自发。

  • 听其自然-学生必备工具书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解义】 任凭人或事物自然发展,不加过问和干预。

    【例句】 孩子的成长虽不能完全~,但也不能过分地把家长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

    【近义】 听天由命

    【反义】 因势利导

  • 听其自然-汉语新成语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任凭事情发展,不作任何努力。冯骥才《铺花的歧路》:“我就是你说的那种傻瓜,听其自然,束手无措。”

  • 听其自然-简明成语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听:听凭。任它自由发展,不加干预。形容放任自流,不予过问,不加干涉。[也作]听其自流任其自然[近]听天由命听之任之[反]因势利导横加干涉

  • 习惯成自然-简明成语词典

    习惯成自然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长期的习惯会成为人的秉性。多指对于新的东西习惯之后,就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近]习与性成习以为常

  • 自然而然-简明成语词典

    自然而然zì rán ér rán

    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样子。然:如此,这样。形容不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局面或态势、结果。[近]势在必行自然天成[反]刻意而为

  • 船到桥门自然直-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船到桥门自然直chuándàoqiáoménzìránzhí

    【释义】:

    其他 不用事先着急,到时候问题自有解决办法。洪深《香稻米》2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有法子好想。”△用于宽慰。也作“船到桥头自会直”。

  • 淡泊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淡泊自然dànbó-zìrán

    【释义】:

    并列 恬静寡欲。语本《汉书·叙传》:“清虚淡泊,归之自然。”〔例〕淡泊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多用于性情方面。

  • 工到自然成-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工到自然成gōngdàozìránchéng

    【释义】:

    见“功到自然成”。

  • 功到自然成-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功到自然成gōngdàozìránchéng

    【释义】:

    其他 功夫到了家,事情自然就会成功。多用于劝说人办事不急于求成,而应认真踏实地去干。《西游记》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用于描写忍耐,恒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有志者事竟成 天道酬勤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急于求成 半途而废。也作“工到自然成”。

  • 任其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任其自然rènqízìrán

    【释义】:

    兼语 任,放任,听凭。任凭它自然而然地发展。语出《三国志·魏书·杜恕传》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恕亦任其自然,不力行以合时。”叶圣陶《归宿》:“倘若有了开始,以后什么都可以任其自然了。”△多用于纵容放纵。→任其自便 任其自流 放任自流 随心所欲 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

  • 听其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听其自然tīngqízìrán

    【释义】:

    述补 听凭其自然发展,不过问,不干涉。高晓声《刘宇写书》:“他闹了一年多胃病,本来无所谓,听其自然。现在因为生命有了意义,他想治一治,前一阵上城买纸笔,顺便到医院去钡透。”△用于将会不断发展的事物,不做主观努力,听任其发展。→听之任之 听天由命 因势利导

  • 习贯如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习贯如自然xíguànruòzìrán

    【释义】:

    见“习惯若自然”。《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 习惯成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习惯成自然xíguànchéngzìrán

    【释义】:

    见“习惯若自然”。陈登科《风雪》1部4章:“习惯成自然,我们淮北就是这样的风俗。”

  • 习惯若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习惯若自然xíguànruòzìrán

    【释义】:

    主谓 习惯以后便成为本性。语出《孔子家语·弟子》:“孔子答孟武伯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常用于人的性情,习惯善自善,习惯恶自恶。→习以为常习以成性少见多怪。也作“习贯如自然”、“习惯成自然”、“习若自然”、“习惯自然”。

  • 习惯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习惯自然xíguànzìrán

    【释义】:

    见“习惯若自然”。《红楼梦》80回:“如今已成习惯自然,反使金桂越长威风。”

  • 习若自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习若自然xíruòzìrán

    【释义】:

    见“习惯若自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 自然而然-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自然而然zìrán′érrán

    【释义】:

    主谓 自然,天然,非人为的。天然地成为这样。指出于理所当然的结果。高阳《粉墨春秋》:“由这两点疑窦,自然而然会使得杜月笙想起《群英会》那出戏中的黄盖,莫非诈降卧底?”△多用于描写因果方面。

  • 听其自然-汉英成语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让它自然地发展下去,表示不过问,例工作发生问题时,应尽速寻求解决的方法,不能听其自然。

    When something goes wrong with one’s work,try and find a remedy.Do not let things dnft and take their natural course.

  • 习惯成自然-汉英成语词典

    习惯成自然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habit becomes second nature

    习惯了就变成自然的事了,例讲究卫生并非难事,只要我们经常注意,并从小培养卫生观念,便能习惯成自然了。

    To pay attention to hygiene is not difficult.It is best to instill hygienic habits early in life because,as we all know,habits become second nature.

  • 发窘 自然-反义词应用词典

    发窘 自然

    发窘 fājiǒng 自然 zìran

    【发窘】形容词。为难、困惑、不自然的样子。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句〕

    1.平时能说会道的小林,今天一走上讲台就发窘起来。

    2.看见她那发窘的样子,大家都笑出声来了。

    3.面对这种尴尬场面,姑娘十分发窘。

    【自然】形容词。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可重叠为AABB式。有名词用法:念zìrán,指自然界(也作“大自然”)。还有副词用法,表示理所当然,没有疑问。

    〔例句〕

    1.她那雍容大方、文雅自然的神情,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

    2.他的表演既自然又传神。

    3.我发现他的表情显得很不自然。

  • 任其自然-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任其自然rèn qí zì rán

    听任他自然地发展。形容对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加干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 听其自然-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听:任凭。任凭它发展下去。表示不加干涉和过问。

  • 功到自然成-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功到自然成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功夫到家自然获得成功。形容要踏实苦干下功夫。《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孙大圣闻言,呵呵大笑道:“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 习惯成自然-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习惯成自然xī guàn chéng zì rán

    长期习惯了以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情了。《汉书·贾谊传·上疏陈政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 任其自然-中华成语辞海

    任其自然rèn qí zì rán

    任由它自由发展而不加约束,引导。宋·周密《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小儿疮痘,固是危事,然要不可扰之。尝见赵宾晹曰:‘或多以酒面等物发之,非也;或以消毒饮升麻汤解之,亦非也。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