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足

足(足)是什么意思

  • 一失足成千古恨-古書典故辭典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犯错误,抱恨无穷。明代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脚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后多用作“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一夔已足-古書典故辭典

    一夔已足

    《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夔(kuí葵):相传是舜(一作尧)时的乐官,仅有一足。孔子举舜的话,认为象夔这样有一足已,并非说他只有一足。宋代周必大《辞免兼修国史奏状》:“作乐以一夔而足,所贵专门。”意思是学贵专门,有一门就够了。后即用以指学有专门的人才。

  • 人给家足-古書典故辭典

    人给家足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 三足乌-古書典故辭典

    三足乌

    ①古代神话太阳中的神鸟。《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跗也。谓三足乌。”《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乌。”所以后来也称太阳为“三足乌”。②为西王母取食的青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张守节正义:“三足乌,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在昆墟之北。”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古書典故辭典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比喻事情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亦此意。跬:跨一脚。

  • 千里足-古書典故辭典

    千里足

    本指能远行的良马。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也指能远行千里者。《乐府诗集·木兰诗》:“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亦引申比喻为杰出的人才。《后汉书·延笃传》:“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

  • 卫足-古書典故辭典

    卫足

    亦作“卫足葵。”《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仲尼:孔丘字。鲍庄子:谥牵,鲍叔牙曾孙,春秋齐国大夫。他因揭发大夫庆克与灵公夫人私通,反遭谗受刖足之刑。故孔子说鲍庄子的智慧不及葵花,葵花能倾叶向阳以卫蔽其足跟,鲍庄子却不能谨慎自保。

  • 不一而足-古書典故辭典

    不一而足

    《公羊传·文公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一,也作“壹”。《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子使札来聘,……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意思是对吴君称爵,而对其臣称名(而)不称字,一事而不两许,是许之不足,所以叫“不一而足”。后则用以指各种事情多次出现,不能备举。清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贾环、贾蔷等愈闹的不象事了,甚至偷典倒卖,不一而足。”

  • 止足之分-古書典故辭典

    止足之分

    止足:安分守己的意思。知道止足之分,就能量力守志,或自甘退隐,摆脱荣辱。晋代潘岳《闲居赋》:“于是览知止足之分。”《世说新语·言语》:“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

  • 文史足用-古書典故辭典

    文史足用

    《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贫子冬日乃得学书,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谓三年冬学所识的字,足以应用于学习文史。

  • 文献不足-古書典故辭典

    文献不足

    文:指古代典籍。献:指熟悉古代制度的贤人。《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征:证明。杞是夏朝的后代,宋是殷朝的后代,但夏礼、殷礼在杞、宋二国未能标存,所以不足以作证。

  • 引足救经-古書典故辭典

    引足救经

    用拉脚的方法来救上吊的人。比喻行为与效果相反,距离目标越远。引:拉。经:缢。《荀子·仲尼》:“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伏:伏于地。咶(Shi式):通“舐”,舔;“伏而咶天”,亦喻背道而驰。

  • 失足-古書典故辭典

    失足

    《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即不失自己的本来面貌而屈从别人。后世“失足”则多指行为不慎,以至失败或堕落。如谚语“一失足成千古恨”。

  •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古書典故辭典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百足之虫:马陆等多足虫类,俗称百足。僵:仆倒。南朝梁萧统《文选·曹冏〈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李善注:“鲁连子曰: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蹶:颠仆;倒下。扶之、持之:都指此虫足多,故能支持其身体不倒。《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停》也有同样的话,其中“至死不僵”便作“死而不僵”。后多作贬义用,用以比喻某人、某家族、集团虽已窘困败落,但在一段时间内,尚能维持某些兴旺繁荣的假象。《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衣食足则知荣辱-古書典故辭典

    衣食足则知荣辱

    衣服食物充足,即生活没有忧虑后,才能讲究礼义廉耻。《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赤绳系足-古書典故辭典

    赤绳系足

    古时以为男女婚配,一生下来就由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是命里注定,不可更改的。唐代李复言《续幽怪录》卷四《定婚店》:唐代韦固少孤,欲早娶妇却终不成。一次赴约议婚,途经宋城,天尚不明,遇一老人倚布囊坐石阶上向月检书。韦固问之,才知是幽冥之书。因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妇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逭(huàn换):换。参见“月下老人”条。

  • 折足覆餗-古書典故辭典

    折足覆餗

    《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sù速):鼎里的食物。意思是鼎足断,鼎里的食物也倒翻。后以“折足覆餗”喻力不胜任,必至败事。

  • 足音跫然-古書典故辭典

    足音跫然

    以步履的声音比喻难得的来客。跫(qióng穷)然:脚步声。《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咳其侧者乎!”柱:塞。踉:良人。謦(qǐng庆上)咳:言笑声。句意为逃隐在无人之处,藜藿长满在鼪鼬出入的地方,良人住在这种地方,听到人的脚步声就已高兴了,更何况是兄弟亲戚的言笑声在旁边呢!

  • 系足红丝-古書典故辭典

    系足红丝

    指夫妇之间的因缘,即月下老人的故事。详见“赤绳系足”条。

  • 评头品足-古書典故辭典

    评头品足

    见“品头题足”条。

  • 启手足-古書典故辭典

    启手足

    《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本指人临终能保身体无毁伤为幸。后引伸指人的善终。唐代独孤及《独孤公故夫人京兆韦氏墓志》:启手足之日,长幼号咷。”

  • 画蛇添足-古書典故辭典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弄巧成抽。

  • 知不足-古書典故辭典

    知不足

    自知德性、才学不够。《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空谷足音-古書典故辭典

    空谷足音

    在寂无人迹的山谷中,忽然听到了脚步声。喻十分难得,因而感到欣喜。《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跫(qióng穷):脚步声。宋代黄庭坚《赠裴仲谋》诗:“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

  • 削足适履-古書典故辭典

    削足适履

    脚大而鞋小,把脚削得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拘泥成例,生搬硬套,勉强求合或作无原则的迁就。《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杀:义同“削”。

  • 品头题足-古書典故辭典

    品头题足

    本指无聊地指点评论女子的姿色。《聊斋志异·阿宝》:“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后多作“评头论足”,转而指对人或事的故意挑剔。

  • 贵冠履,忘头足-古書典故辭典

    贵冠履,忘头足

    比喻轻本重末。《淮南子·泰族训》:“法之生也,以辅仁义,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履,而忘其头足也。”

  • 重足而立 侧目而视-古書典故辭典

    重足而立 侧目而视

    重足:并拢双脚,不敢移动。侧目:斜着眼看,不敢正视。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史记·汲郑列传》:“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 疾足先得-古書典故辭典

    疾足先得

    亦作“捷足先登”。行动迅速的人先得到。《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比喻帝位。疾:快速。

  • 家给人足-古書典故辭典

    家给人足

    给:富足。意思是家家都富足。也作“人给家足”。《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汉书·成帝纪》:“而欲望百姓俭节,家给人足,岂不难哉!”

  • 捷足先登-古書典故辭典

    捷足先登

    见“疾足先得”条。

  • 救经引足-古書典故辭典

    救经引足

    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越做离目的越远。《荀子·强国》:“辟(譬)之是犹伏而舐天,救经而引其足也。”“舐”,以舌舔物。

  • 蛇足-古書典故辭典

    蛇足

    详“画蛇添足”条。

  • 雁足传书-古書典故辭典

    雁足传书

    传说汉代苏武被匈奴拘留于北海,托大雁向汉地传递书信。《汉书·李广苏建传》:苏武出使匈奴,被强留于匈奴,历时十九年之久。后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常惠:与苏武一道出使匈奴的汉使者。让:责备。后因以“雁”足或“雁书”代指书信。唐代李白《送友人游梅湖》诗:“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参见“系帛书”条。

  • 翘足引领-古書典故辭典

    翘足引领

    举足伸颈,比喻热切盼望。《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 翘足而待-古書典故辭典

    翘足而待

    举足而待,表示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会发生。《史记·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彼吴蜀之湮灭,固可翘足而待之。”

  • 蝮蠚手则斩手 蠚足则斩足-古書典故辭典

    蝮蠚手则斩手 蠚足则斩足

    谓人临危应当捐弃小肢以保全大体。《汉书·田儋传》:“齐王曰: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蠚(há喝,又读ruò若),螫也。”(蛇类及昆虫类之含有毒腺者,用毒牙或尾针刺人曰螫。)蝮:一种灰褐色的毒蛇。

  • 燕足系书-古書典故辭典

    燕足系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的故事。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唐代郭绍兰《寄夫》诗:“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

  • 螣蛇无足而飞-古書典故辭典

    螣蛇无足而飞

    螣(téng滕)蛇:同“腾蛇”,又名飞蛇,相传能兴云雾而游其中。比喻用心专一,必能成功。《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梧鼠:据说有五技:能飞不能上屋,能爬树不能到树顶,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故有五技,却不如专精一技。穷:困窘的意思。梧:当作“鼫”。

  • 濯缨濯足-古書典故辭典

    濯缨濯足

    水清洗冠带,水浊便洗足。比喻善恶尊贱,都由人自取。又比喻超然于世俗之外。《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 夔一足-古書典故辭典

    夔一足

    传说舜时的乐正官夔只有一只脚。《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若夔者,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意思说只需夔一人已足够,而不是夔只有一只脚。这是孔子的解释。

  • 安分知足-汉语成语大词典

    安分知足ān fèn zhī zú

    安于本分,对于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这吴推官若是安分知足的人,这也尽叫是快活的了。”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语成语大词典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百足:虫名,即马陆,长约一寸,躯干二十节,切断后还能蠕动。也泛指蜈蚣之类的多足虫。僵:仆,倒。 比喻人虽死去,或权贵之家虽已败落,但其势力或影响依然存在。语本《文选·曹冏(jiǒng)〈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明·张岱《海志》:“唬(xiāo)船有官舱,日间收敛箬篷,合数舱成一战场,两傍用十八桨,遇风浪则弃帆而桨。‘百足之虫,死而不殭(僵)’,则其扶之者众也。唬船以之矣。”(唬船:古时一种航海船舶。)《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朱自清《论吃饭》:“因为他们究竟属于治者,‘百足之虫,死而不殭(僵)’,有的是做官的本家和亲戚朋友,总得给口饭吃。” 也简作【百足不僵】。唐·司马贞《〈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索隐述赞》:“扞城御侮,晔晔辉映,百足不僵,一人有庆。”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汉语成语大词典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指处于中间状态,也表示满足于现状的中游思想。或用作安慰之辞。语本《后汉书·赵岐传》李贤注引《决录》“英颇自矜高,与朱赐书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也”。(方:比。)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有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也作【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文选·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李善注:“庄子曰:‘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 兵精粮足-汉语成语大词典

    兵精粮足bīng jīng liáng zú

    兵马精良,粮草充足。形容军力强大,战备充分。《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说唐》第二十回:“他久镇河北,兵精粮足,自立旗号,不服隋朝所管。”

  • 不一而足-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一而足bù yī ér zú

    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公羊传·文公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后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以求官、觅举、恩泽、迁转、讼事、交易等为名,假借声势,脱漏财物,不一而足。”明·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少年精力,耗于无用之地,深自追悔,往往见于文字中,不一而足。”严复《〈国闻报〉缘起》:“数十年来,如闹教案,杀教士,不一而足。”

  • 不足挂齿-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足挂齿bù zú guà chǐ

    挂齿:谈及,提起。 不值得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明·张岱《岱志》:“金谷园尺许珊瑚,不足挂齿。”《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些少薄礼微物,不足挂齿。”《三家巷·二六》:“(贯英)说:‘陈表伯,这件事交给我办吧。区区微劳,不足挂齿。’” 也作【不足齿数(shǔ)】。(数:计算。)鲁迅《阿Q正传》第五章:“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

  • 不足轻重-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足轻重bù zú qīng zhòng

    轻重:份量的多少。 不值得衡量其份量。指无关紧要。《三家巷·十九》:“最不足轻重的谈话在大厅里举行。周铁亲自当主人,有名的中医生杨志朴当招待。” 又作【不足重轻】。朱自清《论吃饭》:“然而他们论到士人,却都将吃饭看作一个不足重轻的项目。”

  • 不足为凭-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足为凭bù zú wéi píng

    凭:证据,依据。 不能当作凭据。《二刻拍案惊奇·小道人一着饶天下》:“虽然如此,传言送语不足为凭,直待当面相见亲口许下了,方无番(翻)悔。” 也作【不足为据】。(据:证据,凭据。)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不足为奇-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足为奇bù zú wéi qí

    不值得奇怪。指很平常、很一般。明·张岱《唐琦石》:“若止斫我,不足为奇。”《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吴用见说,大笑道:‘不足为奇!’”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至于尖锐的语音,那是少年的妇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为奇。” 又作【不足为怪】。《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众哄然一笑曰:‘是固有之,不足为怪。’”

  • 不足为外人道-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足为外人道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不可给外面人说。指不要把有关的事情告诉其他的人。晋·陶潜《桃花源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四世同堂·四九》:“可是,寡妇与寡妇,即使是偶然的相遇,也有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同情。”

  • 不足为训-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足为训bù zú wéi xùn

    训:准则。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孽海花》第四回:“孝琪的行为,虽然不足为训,然听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我在准备做工程师的学校里面——虽则还是中学——并不专心于准备做工程师……这实在不足为训。”

  • 厕足其间-汉语成语大词典

    厕足其间cè zú qí jiān

    厕足:也作“侧足”,置足于。 插足到那里边。指参与了那件事。鲁迅《不懂的音译》:“可是断不是洋场上自命为国学家‘所能厕足其间者也’的了。”

  • 成事不足,坏事有余-汉语成语大词典

    成事不足,坏事有余chéng shì bù zú,huài shì yǒu yú

    不能把事情办好,却准能把事情办糟。指人的才德不足,容易坏事。《歧路灯》第一百〇五回:“盛希瑗几番劝解说:‘部里书办们,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也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续孽海花》第四十二回:“不过也不可不敷衍一下。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汉语成语大词典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

    重足:两脚并拢。 并脚站着,不敢迈步;斜眼看着,不敢正视。形容非常害怕的样子。《史记·汲郑列传》:“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 也单作①【重足而立】。汉·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敢言。”②【侧目而视】。《战国策·秦策一》:“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老残游记》第三回:“诸君记得当年常剥皮做兖州府的时候,总做的人人侧目而视就完了。”

  • 捶胸跌足-汉语成语大词典

    捶胸跌足chuí xiōng diē zú

    跌足:用脚跺地。 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元曲选·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只落的捶胸跌足空流泪。”《二刻拍案惊奇·甄监生浪吞秘药》:“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也作①【跌脚捶胸】。明·周朝俊《红梅记·姿宴》:“非虚哄,说破了毛开骨悚,你敢也跌脚捶胸。”明·周楫《西湖二集·张采莲隔年冤报》:“只是夫妻二人日日跌脚捶胸,怨天怨命。”②【捶胸跌脚】。《儒林外史》第六回:“数了又哭,哭了又数,捶胸跌脚,号做一片。”③【捶胸顿足】。(顿足:跌足。)《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④【顿足捶胸】。《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三槐痴立良久,忽发颠狂,顿足捶胸而呼曰:‘人家兄弟如是耶?’”⑤【抚膺顿足】。(抚:拍。膺:胸。)《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王安石)展转寻思,抚膺顿足,懊悔不迭。”

  • 抵足而眠-汉语成语大词典

    抵足而眠dǐ zú ér mián

    脚对着脚,同床安睡。表示亲密。《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周)瑜曰:‘久不与子翼(蒋干)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鼎足三分-汉语成语大词典

    鼎足三分dǐng zú sān fēn

    也作【鼎足而三】。又有【鼎足而立】、【鼎峙之业】。见【三分鼎足】(889页)。

  • 杜口裹足-汉语成语大词典

    杜口裹足dù kǒu guǒ zú

    塞住嘴,缠住腿脚。形容不敢说话,不敢行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因以是杜口裹足,莫肯乡(xiàng)秦耳。”(乡:向。)

  • 顿足捶胸-汉语成语大词典

    顿足捶胸dùn zú chuí xiōng

    见【捶胸跌足】(168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