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上德

上德(上德)是什么意思

  • 上德-诸子百家大辞典

    上德

    《文子》篇名,取自《老子》第三十八章。主旨在于阐明什么是上德。“天覆万物,施其德而养之,与而不取,故精神归焉。与而不取,上德也。”“地载万物而长之,与而取之,故骨骸归焉。与而取者,下德也。”德为养育、给予,以“与而不取”和“与而取之”来划分上德、下德,界限颇为清晰。在对德的论述过程中,仍有因果报应因素渗入其间,所谓“阴德必有阳报”,即属此类。此篇语句较散乱,系统论述甚少,大多是格言警句一类句式。为明事理,所用比喻颇多,在体例上与《韩非子》的《内储说》、《外储说》相近,与《淮南子》的《说山训》、《说林训》基本相同,开后代连珠体的先河。

  • 上德不德-诸子百家大辞典

    上德不德

    老子提出的命题。《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王弼注:“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意谓出乎自然、而不是人为追求的德,才是最高尚的,才算真正有德。最高尚的德是得之于无心,从不主动炫耀自己,也不把它强加于人。最高尚的德存在于无意识状态中,与自觉意识绝缘,是师法自然的道德观。

  •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诸子百家大辞典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老子提出的命题。语出《老子》第三十八章。王弼注;“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意谓最高尚的德在于清静无为,内心不受自觉意识支配,所作所为也都极其自然,看不出任何有心为之的痕迹。《老子》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即上德之境界。

  • 上德而下功-诸子百家大辞典

    上德而下功

    崇尚道德而鄙视功利。语出《管子·戒》。“上德而下功”的上下文是这样的:“仁从中出,义从外作。仁,故不以天下为利;义,故不以天下为名。仁,故不代王;义,故七十而致政。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这段话不仅强调仁义道德,而且贬低功利、鄙视物质生活。虽然语出《管子》,但不符合管仲与管仲学派的思想。管仲与管仲学派重视教化,但不以道德排斥功利,不以道德生活排斥物质生活;相反,他们认为道德生活与物质生活关系密切,受物质生活制约。管仲及管仲学派重功利,重视物质生产。所以“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不是管仲与管仲学派的思想。罗根泽认为《戒》系战国末调合儒道者作品。仅从这两句话看,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 上德不德-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上德不德shàngdé-bùdé

    【释义】:

    主谓 上德,指有德行的人。形容有德行的人是不夸耀自己有德行。《老子》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褒义。用于描写谦虚不浮夸的人。→德薄能鲜 大吹大擂

  • 上德不德-中华成语辞海

    上德不德shàng dé bù dé

    指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从不夸耀自己的德行有多么美好。《老子》三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上德若谷-成语辞海

    上德若谷shàng dé ruò gǔ

    上德:最高尚的道德。谷:溪谷。若:像,似。即具有高尚道德的人胸怀如山谷。《老子》:“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