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觀)是什么意思
止观-古書典故辭典
止观
佛家语。止谓止息妄念,观谓观智通达,契会真如。《大乘义章》:“守心住缘,离于散乱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止观辅行》:“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东观-古書典故辭典
东观
东汉时皇家藏书楼,在洛阳南宫,也是宫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后汉书·安帝纪》:“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李贤注:“《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谒者:掌宾赞受事之官,负责接纳宾客,通报传达。
当局者迷,旁观者审-古書典故辭典
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身当其事的人往往分辨不清事实的真相,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必审。”“旁观必审”今多作“旁观者清”。亦作“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观止-古書典故辭典
观止
意为观览到此为止,是盛赞所见事物的美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观乐于鲁,见舞韶箾(xiāo箫)者曰:‘德至矣哉!大矣!……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韶箭:虞舜乐名。蔑:无。
观火-古書典故辭典
观火
比喻见事明白透彻。《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孔安国传:“我视汝情,如观火。”
观过知仁-古書典故辭典
观过知仁
考察人的过失性质,便能了解他的品质。《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朱熹集注:“党:类也。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观自在-古書典故辭典
观自在
观世音菩萨的别名。《般若心经》:“观自在菩萨。”《心经略疏》:“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又机往救,自在无关,故以为名。前释就智,后释就悲。”
观往知来-古書典故辭典
观往知来
考察既往的历史而能推知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列子·说符》:“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古書典故辭典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所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看其是否言行一致。《论语·公冶长》:“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作壁上观-古書典故辭典
作壁上观
见“壁上观”条。
坐井观天-古書典故辭典
坐井观天
坐在井底看天。唐代韩愈《原道》:“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小者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比喻目光短小而自以为是,所见有限而轻易下定论。
坐观成败-古書典故辭典
坐观成败
原意为坐在一旁观双方争斗,暂不插手,待胜败已定,再去联合胜利者。《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合从(同“纵”)之:谓联合胜利的一方。后来只用以表示对别人的成败都取旁观态度而不干预。
京观-古書典故辭典
京观
也称“京丘”。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为了炫耀武功,把敌人的尸首收集堆积起来,封土成高冢,称之为“京观”。《左传·宣公十二年》:“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旁观者审 当局者迷-古書典故辭典
旁观者审 当局者迷
旁观的看得清,当事者反而迷乱。审:明辨。亦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代翟灏《通俗编·政治·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盐铁论》:‘从旁议者易是,其当局则乱。’”《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见审。”
袖手旁观-古書典故辭典
袖手旁观
将手插在衣袖里从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介入,不问其事。唐代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代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弈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壁上观-古書典故辭典
壁上观
在壁垒上观看人家争战。《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乃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壁:营垒。后人称坐观成败,自己不动手帮助为“壁上观”。一作“作壁上观”。
濠梁观鱼-古書典故辭典
濠梁观鱼
见“濠濮间想”条。
矮人观场-汉语成语大词典
矮人观场ǎi rén guān chǎng
场:戏场。 矮子挤在站着的人群里看戏。比喻人不了解实际情况,却也跟着别人说长道短。清·李渔《闲情偶寄·选剧第一》:“尤可怪者,最有识见之客,亦作矮人观场,人言此本最佳,而辄随声附和。”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下之下:“李四涯《怀麓堂诗话》谓柳子厚‘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东坡欲删此二句,不免矮人观场之病。”清·薛雪《一瓢诗话·一九一》:“姚辱庵(佺)批李奉礼(贺),矮人观场。”(姚辱庵批李奉礼:姚佺曾笺注《昌谷集》。) 也作①【矮人看场】。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六·评汇二》引朱熹语:“今人只见鲁直(黄庭坚)说好,便都说好,如矮人看场耳。”②【矮人看戏】。清·赵翼《论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粲然可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粲然可观càn rán kě guān
粲然:鲜明的样子。 形容事物鲜明多彩。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唐·陈子昂《唐水衡监丞李府君墓志铭》:“遗言余旨,粲然可观。”清·朱彝尊《书传会选跋》:“假是编在,则开国之政治,必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汉语成语大词典
察言观色chá yán guān sè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摸对方的心意。语本《论语·颜渊》“察言而观色”。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察言观色,洞见其中。”《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已觉了七八分。”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一十首:“其体贴人情,至于如此,故能察言观色。” 也作【察颜观色】。《烈火金钢》第二十七回:“刁二东老头子是听话循音、察颜观色,越听越高兴。” 又有【鉴貌辨色】。(鉴:察看。)《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洪州清泉山守清禅师》:“僧问:‘和尚见古人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曰:‘情知汝不肯。’僧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活地狱》第二回:“他们这班人本事很大,最能鉴貌辨色。人家未曾开口,他已十分中猜着八九。”
沉几观变-汉语成语大词典
沉几观变chén jī guān biàn
沉:本作“沈”,沉着。几:本作“幾”,事物发展变化中不易察觉的先兆。 冷静观察微小的迹象,把握事情变化的契机。《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沉几观变,前事可师。”谢觉哉《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践实体诚非别术,沉机观变竟通神。” 也作【观变沉机】。《洪秀全演义》第九回:“此观变沉机之士,恐不易罗致之。”
达观知命-汉语成语大词典
达观知命dá guān zhī mìng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指知天命,相信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而无所烦恼。《幻灭·十四》:“达观知命的思想,暂时引渡静离开了苦闷的荆棘。天快亮时,她也沉沉入睡了。”(静:《幻灭》中的人物之一。) 又有【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勃《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妾闻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见几: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当局者:原指下棋的人。旁观者:原指看棋的人。 比喻当事人往往陷于主观片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语本《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者迷,旁观必审”。(审:清楚地知道。)《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实在说的不错,倒是没有人说过的话!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也单作①【旁观者清】。《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②【当局者迷】。谢觉哉《知己难》:“‘当局者迷’,则虽贤者亦不能免。”
等量齐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等量齐观děng liàng qí guān
等:同等。齐:同样。 指不问事物的差别,同样看待。茅盾《创造》:“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韬奋《经历·新闻检查》:“说来失敬,帝国主义和白浊竟被等量齐观,因为在各报的广告上(大都是属于书籍的广告),也只可以用□□来代替‘帝国’两个字。”
洞若观火-汉语成语大词典
洞若观火dòng ruò guān huǒ
清楚明白,好像看火一样。比喻观察事物十分清楚。语本《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孔安国传:“我视汝情如视火。”孔颖达疏:“言见之分明如见火也。”明·张岱《公祭张噩仍文》:“噩仍谦和柔婉,未尝以一语忤人,而胸中月旦,洞若观火。”梁启超《管子传》第十一章:“惟管子以宏达之识,密察之才,其于百物之情状,视之洞若观火,而躬筦(管)其机以开阖之。”鲁迅《〈守常全集〉题记》:“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也作【明若观火】。唐·陆贽《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善恶从类,端如贯珠,明若观火。”
斐然可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斐然可观fěi rán kě guān
斐然:有文彩的样子。 指很有文彩,值得一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东窗集》:“然扩所交游,皆一代胜流,切劘有助,故词彩清丽,斐然可观。”也指十分显著。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三:“周侍郎亮工,文章政绩,斐然可观。”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这方面努力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不过所能作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
隔岸观火-汉语成语大词典
隔岸观火gé àn guān huǒ
在河这边观看对岸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漠不关心,袖手旁观。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假如写一篇暴露小说,指定事情是出在某处的罢,那么,某处人恨得不共戴天,非某处人却无异隔岸观火,彼此都不反省。”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他原是在隔岸观火呀。”
公听并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公听并观gōng tīng bìng guān
并:多方面地。 公正地听取意见,全面地观察事物。《文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公听并观,垂明当世。”《三国志·魏志·蒋济传》:“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
观变沉机-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变沉机guān biàn chén jī
见【沉几观变】(133页)。
观过知仁-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过知仁guān guò zhī rén
过:错误。仁:这里同“人。” 看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语本《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党:类。)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萧绮录:“师涓识进退之道,观过知仁。”《北齐书·循吏传·郎基》:“潘子义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基答书曰:‘观过知仁,斯亦可矣。’”《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观今宜鉴古-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今宜鉴古guān jīn yí jiàn gǔ
鉴:镜子。 观察现今的事情,应以古时的事情为镜子。《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自序》:“后代年轻朋友,更可以从这些历史经验中吸取一些‘观今宜鉴古’的教训。”
观往知来-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往知来guān wǎng zhī lái
考察已往历史,推知未来演变。语本《列子·说符》“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观望不前-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望不前guān wàng bù qián
观望:看风头,犹豫不定。 事情发展前途尚难确定时,犹豫观望,暂不前进。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三章:“但将领们却各打各的主意,观望不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十四章:“否则……会使他们观望不前,养寇自重。” 也作【观望徘徊】。(徘徊:来回地走。)《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李群〈杀人篇〉》:“总之因循苟安之积习牢不可破,观望徘徊,不肯身先发难,所以然者畏杀而已。” 又有【观望风色】。(风色:风头,指情势。)指怀着犹豫两可的心情,观看情势的发展,以便见机行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由于黎(元洪)的态度逐步软化,原属国民党的国会议员纷纷南下或者躲在六国饭店里观望风色。”
观衅而动-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衅而动guān xìn ér dòng
衅:缝隙,裂痕。 窥伺敌方的空隙,乘机发动进攻。《左传·宣公十二年》:“随武子(士会)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衅……间也。”《辽史·太宗纪上》:“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
观瞻所系-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瞻所系guān zhān suǒ xì
观瞻:外观以及对外观的反应。 指与外观以及人们对它的印象大有关系。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警察、宪兵在大街上乱打乱捕售卖《新华日报》的无辜小贩。后来自己也觉得在战时首都,国际观瞻所系,究竟不大方便。”
观者如堵墙-汉语成语大词典
观者如堵墙guān zhě rú dǔ qiáng
堵:墙壁。 观看的人如同砌起一道墙壁。形容观众很多。《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jué)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世说新语·容止》:“卫价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也作【观者如堵】。《太平广记》卷三五六引《传奇·韦自东》:“乃烹鹿,饮酒尽欢,远近观者如堵。”《聊斋志异·口技》:“在都市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 又有【观者如山】。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冷眼旁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冷眼旁观lěng yǎn páng guān
用冷淡的眼光在旁边看着。常指不参与其事,持冷淡态度。《水浒》第九回:“欺人意气总难堪,冷眼旁观也不甘。”《初刻拍案惊奇·赵六老舐犊丧残生》:“那先生看了这样光景,口中不语……却只是冷眼旁观,任主人家措置。”《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〇六回:“他(段祺瑞)见徐东海(世昌)主张和平,乐得让他演做一台,看他能否达到目的,再作计较,因此置身局外,做一个冷眼旁观罢了。”
明若观火-汉语成语大词典
明若观火míng ruò guān huǒ
见【洞若观火】(241页)。
徘徊观望-汉语成语大词典
徘徊观望pái huái guān wàng
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观望:在旁边看势态。 形容那种应如何行动还不能作出决断的神情。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至袁氏今日,势已穷蹙,而犹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袁氏:袁世凯。)《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并不是黄銮鸣阻挠出兵,而是因为谭延闿徘徊观望。” 又有①【彷徨四顾】。(彷徨:徘徊。)宋·陈亮《酌古论四·崔浩》:“数日之间,众未及聚,谋未及生,彷徨四顾,而莫知所以为御。”②【徘徊不前】。成仿吾《长征回忆录·七》:“军委指示一、三军团乘胜紧追,直下遵义……林彪又消极抗令,徘徊不前,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才带领部队向遵义前进。”
旁观者清-汉语成语大词典
旁观者清páng guán zhě qīng
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10页)。
叹为观止-汉语成语大词典
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
叹:赞叹。观止:看到此完全足够。 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季札在鲁国观赏音乐舞蹈,“见舞《韶箭(xiāo)》者,曰:‘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杜预注:“《韶箭》,舜乐。”(箭:通“箫”。)清·王韬《淞隐漫录·八·海外壮游》:“生抚掌称奇,叹为观止。”
听其言而观其行-汉语成语大词典
听其言而观其行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指看人是否言行一致。《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通观全局-汉语成语大词典
通观全局tōng guān quán jú
见【统筹兼顾】(1046页)。
蔚为大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蔚为大观wèi wéi dà guān
蔚:茂盛,聚集。大观:盛大的景象。 丰富多彩,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最精雅的,是用五彩扎成……一座黄鹤楼,高接云表,蔚为大观。”鲁迅《两地书·五一》:“野外花园,殊有清趣,树木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汉语成语大词典
兴观群怨xìng guān qún yuàn
兴:联想,即由此而想到彼。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埋怨。 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锻炼合群性,学得讽刺方法。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语本《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今之为诗者,读之果可使人兴起其为善之心乎?果可使人兴观群怨乎?为之而不能使人如此,则如勿作。”明·顾起元《竹浪斋诗序》:“欲如古之所谓兴观群怨多识者,杳然不可复得于篇什内矣。”清·朱彝尊《高舍人诗序》:“诗之为教,其旨兴观群怨。”
袖手旁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
袖手:把手笼在袖子里。 形容置身事外,不参与不过问。语本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少年横槊(shuò)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袖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槊:长矛。凭陵:以气势压倒。酒圣诗豪:指饮酒赋诗的能手。)明·方孝孺《豫让论》:“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汉语成语大词典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形容机警灵敏,能及时察看和了解周围各种复杂情况及其变化。《歧路灯》第四十三回:“我不是笨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如咱走吧。”《赵子曰》第四:“要是没有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处显出精明强干的能力,任凭有天好的本事,满肚子的学问,至好落个‘老好’,或毫不客气叫你‘傻蛋’!” 也作【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可战则战,可守则守。”
洋洋大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洋洋大观yáng yáng dà guān
洋洋:形容盛大、众多。大观:丰富多彩。 形容数量大,种类多,非常可观。语本《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三家巷·二五》:“到的客人……简直是古语所谓冠盖云集,洋洋大观。”
以观后效-汉语成语大词典
以观后效yǐ guān hòu xiào
后效:以后的效果。 指对犯错误或犯法的人在警告、处理之后进行观察,看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后汉书·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明,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毕竟蒋中丞人尚忠厚,因见两司代为求情,亦就答应暂时留差,以观后效。”《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二章:“请皇上对(卢)象升稍示薄惩,使他仍为总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
掌上观纹-汉语成语大词典
掌上观纹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纹:纹路。 看自己手掌上的纹路。比喻轻而易举,不足重视。《元曲选外编·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凭着您兄弟坐下马,手中枪,万夫不当之勇,觑那曹操,掌上观纹。”《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纹),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作壁上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作壁上观zuò bì shàng guān
壁:营垒,军营的围墙。 在营垒上观看人家交战。比喻置身事外,采取旁观态度。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章炳麟《致伯中书十》:“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但作壁上观而已,安用强聒为!”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聂政刺杀侠累时,堂上卫士均张皇失措,作壁上观。” 又有①【坐观成败】。《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zòng)之。”(从:这里通“纵”。)《后汉书·刘表传》:“岂可拥甲十万,坐观成败。”《北周书·萧詧传》:“家兄无罪,累被攻围,同气之情,岂可坐观成败?”②【坐视成败】。《新五代史·唐臣传·元行钦》:“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作如是观-汉语成语大词典
作如是观zuò rú shì guān
如是:像这样。观:看,看法,观点。 作这样的看法。表示对某一事物所持的看法或观点。《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茅盾《小市民文艺读物的歧路》:“但读了已登的部分,不由我们不作如是观,真是抱歉得很!”
坐井观天-汉语成语大词典
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iān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不广。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个!”《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我们天天住在乡间,犹如坐井观天一样,外边的事情,一些儿不能知道。” 也作【坐井窥天】。清·汪琬《畜德录序》:“问学不彻其原,而规规焉为耳目之所囿,辞章之所锢,此坐井窥天者耳。”
坐山观虎斗-汉语成语大词典
坐山观虎斗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比喻在一旁看别人相互争斗,等到两败俱伤时从中渔利。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须:等待。)《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国际投降主义者……他们纵容日本侵略中国,自己‘坐山观虎斗’。”
观者麇集-中华成语大词典
观者麇集guān zhě qún jí
观者:观看的人。麇:通“群”。麋集:群集。观看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形容看的人很多。(清)杨复吉《梦阑琐笔·柴打鼓》:“柴皇急无措,大号,观者麇集询故,柴以实告,众以为狂,柴不得以行乞而归。”
观者如堵-中华成语大词典
观者如堵guān zhě rú dǔ
堵:墙。周围站满了观看的人,密得像堵墙。形容观看的人很多。《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宋)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乡人闻之,倾城奔往,观者如堵焉。”
观者如市-中华成语大词典
观者如市guān zhě rú shì
观:看。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数词或某些名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如:像。市:集市。看的人多得像集市那样。形容观看的人很多。(宋)张君房《云笈七籤》卷一百一十三:“罗方远,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设,观者如市。”(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尼妙寂》:“初泗州普光王寺……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
观者如云-中华成语大词典
观者如云guān zhě rú yún
观:看。者:表示人或事。如:像。云:天上的云。观看的人像天上密布的云一样。形容人多得很。(唐)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也作“观者云集”。(宋)张君房《云笈七籤》卷一百一十六:“自咸通迄光启四十年间,游淮浙之宛陵,所至之处,观者云集。”
观者如织-中华成语大词典
观者如织guān zhě rú zhī
观:看。者:人或事物。如:像。织:像织布一样密集。观看的人像织布一样经纬交织,十分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很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
观者猬集-中华成语大词典
观者猬集guān zhě wèi jí
观者:观看的人。猬:刺猬。猬集:像刺猬身上的毛刺一样丛集聚拢在一起。观看的人像刺猬毛刺一样聚集在一起。形容看的人非常多。(清)李清《鬼母传》:“儿初见人时,犹手持饼啖,了无饰畏,及观者猬集,语嘈嘈然,方惊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