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败之辱(三敗之辱)是什么意思
三败之辱-古書典故辭典
三败之辱
春秋时鲁人曹沫劫持齐桓公,以洗刷三度败北的耻辱的故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曹沫不死三败之辱。”李善注:“曹沫者,鲁人,以勇力事鲁庄公,为鲁将,与齐战,三战三北。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已甚矣!今鲁城坏压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还鲁之侵地。”
三败之辱-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三败之辱sānbàizhīrǔ
【释义】:
偏正 春秋时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战三败。鲁庄公乃献遂邑之地以和。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将盟,曹沫持匕首劫齐桓公于坛上,桓公乃许尽还所侵之地。后因此事为始败而终雪前耻之典。汉·李陵《答苏武书》:“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含褒义。→卧薪尝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