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司马法

司马法(司馬法)是什么意思

  • 司马法-诸子百家大辞典

    司马法

    又称《司马穰苴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初齐威王令大夫追论“古者司马法”,并附春秋时齐国名将司马穰苴兵法于其中,因而成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军礼司马法》155篇,入礼类。《隋书·经籍志》著录《司马兵法》3卷,题“司马穰苴撰”,入子部兵书类。实则其中既有西周“司马兵法”的内容,也有春秋司马穰苴及战国齐大夫的言论。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武经七书》本及明清注解本、翻刻本传世,仅存1卷5篇,即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另有逸文60余条。该书从维护周礼的政治目的出发,崇尚以“仁义”为宗旨的战争观,把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大类,强调兴兵作战要“以仁为本”,“不加丧,不因凶”,“见其老幼,奉归勿伤”。在治军方面则强调与治国不同,要“尚法”而非“尚礼”,说申军法、立约束、明赏罚都是治军的关键所在。对将帅的素质提出了仁、义、智、勇、信五条标准,提倡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在作战指导方面,主张对战争双方的获胜条件做全面考察,善于从众寡、轻重、治乱、进退、难易、固危、先后、强静与微静等对立现象中分析情况,做出决策。在武器配备上应当轻重相间、长短相杂,使之发挥各自所长而相互弥补不足。《司马法》虽然保留了大量西周时期“古军礼”的内容,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书中一些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理论观点仍受到后人的普遍重视,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 司马法-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司马法

    旧题司马穰苴撰。《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司马泛指掌管军事的军官,司马法就是军官的规范。但从齐威王召集大夫追论司马法看,它至少在战国初期已经散佚不能成文了。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人,本姓田,名穰苴,因曾是齐景公时掌管军事的大司马,所以后人称他为司马穰苴。司马穰苴对古司马法是有深刻的研究和论述的,因此,他死后约一百五十年左右,,齐威王会大夫追论以前的司马法时,将穰苴的兵法附于其中并定为司马穰苴兵法。可见,司马法并非司马穰苴专著,而是战国初期齐国诸大夫论述古兵法的汇编。现存《司马法》只有五篇,即,仁本第一,天子议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用众第五。它的核心思想是治军以“仁、义、礼、让”为本。书中论述了统率军队和指挥作战的经验,以及指挥员应具备的条件。在论述中,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些军事制度和战争观点。

  • 司马法今注今译-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司马法今注今译

    刘仲平注译。该书于1975年11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首先以前言形式,一般地说明了司马法这本书,对成书的考证和对司马法的评价。其次,对司马法一书的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用众第五等篇,分别对原文今注今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