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六韬)是什么意思
六韬三略-汉语成语大词典
六韬三略liù tāo sān lüè
韬:用兵的计谋。《六韬》、《三略》:古代兵书。 后泛指兵法、兵书。语本《后汉书·何进传》李贤注“太公《六韬篇》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第六《犬韬》,司马”;《隋书·经籍志》“《三略》,下邳神人撰”。《元曲选·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二折》:“六韬三略,淹贯胸中,唯吾所用,何但孙武子十三篇而已哉。”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皤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六韬三略-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六韬三略
【源出】:
《后汉书·何进传》李贤注、《隋书·经籍志》
【解释】:
六韬、三略都是古代兵书。六韬,传为西周初年吕望(姜太公)所著;三略,传为秦代黄石公所著。后来,以六韬三略泛指兵法、兵书。原文:“太公《六韬篇》第一《霸点》,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第六《犬韬》,司马。”(李贤注)“《三略》,下邳神人撰。”(《隋书》)
【用法】:
用以指某人对军事战略战术有很深的造诣。
【例句】:
刘伯承元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六韬三略在胸中。
六韬三略-中华词典宝库
六韬三略liù tāo sān lüè
【释义】:
六韬:传说为姜子牙所作兵书名,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三略:传为黄石公所作兵书。泛指兵书或用兵的计谋。
【成语出处】:
唐·黄滔《祭南海南平王》:“天生大贤,浚六韬三略之才谋。”
【例句】:
《水浒传》第八五回:“更兼军师文武足备,智谋并优,六韬三略,无有不会。”
六韬三略-中华成语大辞典
六韬三略liù tāo sān lüè
《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李贤注:“太公《六韬篇》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第六《犬韬司马》。”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三略》,下邳神人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六韬》,兵家权谋之书也。元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对问》,颁行武学,号曰《七书》。”后泛指兵书、兵法。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二折:“六韬三略,淹贯胸中,唯吾所用,何但孙武子十三篇而已哉。”
六韬-诸子百家大辞典
六韬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周文王师吕望撰”,实为伪托。今人研究为战国末年成书(一说为春秋,一说在秦汉之际)。1972年山东临沂汉墓出土有《六韬》残简,可知在汉初即已流行于世。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武经七书》本及明、清刻本多种,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6卷,凡60篇。此外还有清人所辑《六韬逸文》。该书从民本思想出发,指出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从事战争还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大农”、“大工”、“大商”,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于建军治军,它重视军队统帅机构的建设,要求将领选用“股肱羽翼”分管作战、宣传、间谍、通信、医务和军需等参谋、保障业务。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将帅,以勇、智、仁、信、忠作为选将标准。训练士卒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广大农民,也要通过农事活动训练作战技巧,以储备丰富的高质量的后备兵员。在战略战术上,它充分肯定“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的“全胜”战略,具体阐述了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政治、外交、经济乃至用间手段而取胜的“文伐”12法,但又不盲目迷信它,而往往以“文伐”作为“伐兵”(通过军事斗争而获胜)战略的准备和前提,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实现预定的政治目的。《六韬》从帝王统帅经国治军的角度阐述克敌制胜的道理,深受后人重视。唐以后注释解说其书的有关著作达百种之多。16世纪以后还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六韬三略-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六韬三略liùtāo-sānlüè
【释义】:
并列 两本兵书名。六韬,传为姜子牙所写,书中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三略,传为黄石公所写。后泛指兵书、谋略。徐兴业《金瓯缺》:“是种师道之所非,非种师道之所是,爱种师道之所憎,憎种师道之所爱,这就是伐辽统帅童贯全部的六韬三略。”△多用于政治、军事方面。→虎略龙韬 文韬武略
六韬三略-中华成语辞海
六韬三略liù tāo sān lüè
六韬:传说为姜子牙所作兵书名,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三略:传说为黄石公所作兵书。后用其泛指兵书或用兵的谋略。宋·葛立方《满庭芳》词:“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
文通三略,武解六韬-中华成语辞海
文通三略,武解六韬wén tōng sān lüè,wǔ jiě liù tāo
通:通晓,精通;三略:书名,分上、中、下三略;解:理解,懂得;六韬:书名,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论文才通晓三略,论武功懂得六韬。形容文武全才。明·黄元吉《黄廷道夜走流星马》一折:“说你文通三略,武解六韬。你休避驱驰!你直至沙漠,取索这匹马来。若回来成功者,自有加官赐赏。”
六韬三略-成语辞海
六韬三略liù tāo sān lüè
六韬:传说为姜子牙所作兵书名,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三略:传为黄石公所作兵书。泛指兵书和用兵的计谋。
六韬三略-古今成语大词典
六韬三略liù tāo sān luè
泛指兵书战略。相传六韬为文韬、武韬、龙蹈、虎韬、豹韬、犬韬,为姜尚所传。三略为黄石公的兵书。元·无名氏《黄鹤楼》一:“六韬三略不曾习,南征北战要相持。”
太公六韬今注今译-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太公六韬今注今译
徐培根注译,徐系国民党陆军上将。该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2月出版。该书分为前编、本编、后编。前编是古代典籍与太公著述的介绍,作为研读太公六韬之准备。本编是六韬本文及注译。原文以镇江诒征氏盔山精舍所藏明万历刻武经七书直解本六韬篇为据,另参考军学编译社齐廉氏校订清康熙夏振翼氏纂辑武经大全六韬篇加以校对。六韬本文之注译,没有采取分段逐向注译之方法,而采用原文与译文分开之方法,以使读者可以一气读完原文或译文,为有全文循环回顾之便。后编是注译者认为原文中对于当时所用武器装具,以及编制操法等,因时代进步,多已废弃不用,所以将与此有关诸篇章从原文中移出编为后编,以供参考,并只有原文未加注译。
六韬-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六韬
相传是周初太公吕尚所著。全书是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形式而编著的。自宋以后一直被疑为伪书,清代尤甚。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中出土的五十四枚残简,充分证明它不仅不是伪书,而且早在西汉前期就已经广为流传了。从《六韬》中所论述的骑兵广泛地使用于战争和以五行相生克来解释五行学说的情况,可以推断《六韬》的成书年代不可能在春秋时期,当在战国末年。因此,作者并非吕尚,当是后人假托太公之名。现存《六韬》,共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六篇六十章,近二万字。主要讲治国治军和对敌作战的策略等。
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穿凿注五经-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穿凿注五经
不要跟随着被举应试的士子去在纸上学兵法,不要学习只拘泥于陈旧准则的迂腐学究非常牵强地去注释五经。说明无论是学文还是习武,都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举子:封建科举制度下被举应试的士子。六韬:中国古代兵书。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