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是什么意思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诸子百家大辞典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享有国家权力的人不会永远不变,君臣之间的尊卑地位也没有永恒不变的。这句话反映了儒家的德政思想。语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春秋后期,鲁国公族季孙、孟孙、叔孙氏势力日益强大,他们削弱鲁国国君的地位,出现了“三桓弱公室”大夫执国政的局面。鲁昭公昏庸无道,在他执政的第二十五年(前517年),“三桓”将他驱逐,昭公出亡,奔走于齐晋,后居于晋之乾侯。事后,晋国大夫赵简子就鲁昭公被逐并死于境外这件事向晋国史官墨提出问题说,鲁国公族季孙氏驱逐其国君,而鲁国民众并不反对,后诸侯国也都支持季氏,终于使国君死于境外,但并没有人声讨季氏,这是为什么呢?史墨说,鲁国国君世世代代骄纵淫佚而失其民,季氏公族世代兢兢业业因而深得民心,所以民众早已忘记国君,他即使死于境外,也没有人怜悯他。然后他总结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历史规律。这种观点在春秋时代已经相当普遍。鲁襄公十四年(前559年)卫献公由于淫佚无礼,被其大夫孙文子追逐逃至齐国。晋悼公就此事询问其大夫师旷说:“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师旷说,或许是卫国国君太过分了。他又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纵其淫。”当“百姓绝望,社稷无主”时,“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师旷认为对于不能爱民的昏君,留之无用,驱逐是应该的。这种思想发展到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轲讲得更为激烈。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这种思想较之君命神授,君命天授思想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自殷周以来,奴隶主阶级制造了君权神授、天命不易等说法。《诗经·商颂》中“天命玄乌,降而生商”的神话,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西周末年,多次发生“国人”暴动,乃至流放周厉王的事件出现。到春秋时代臣弑君、陪臣执国政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所以许多思想家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德行对政权的得失,有着重要影响,于是慨叹“天命靡常”(《诗经·大雅》)。这正是对新的历史现实所做的概括。当然其本质还是“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德政思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