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因之道(靜因之道)是什么意思
静因之道-诸子百家大辞典
静因之道
《管子·心术上》:“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战国时部分稷下学者提出的认识原则和治世方术。主张人的认识和行动应该排除主观成见,完全因循客观事物,“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同上)认为不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是造成过错的重要原因,“过在自用,罪在变化。”(同上)静是“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同上),要以被动、消极的方式处理和外界的关系。按此原则解决名实问题,强调“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之”(同上),虚静以待,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给以适当名称,使名实相符。此说有忽视主观能动作用倾向,但为法家有关君主南面之术的理论提供哲学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