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浑沌

浑沌(渾噸)是什么意思

  • 凿破浑沌-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凿破浑沌

    【源出】:

    《庄子·应帝王》

    【解释】:

    南海之帝叫倏(shū书),北海之帝叫忽倏忽二人经常在中央之帝浑沌那里相会,浑沌招待得很好。倏、忽二人想报答浑沌,说,人都有七窍,才便于视听食息,浑沌却没有。二人就每天给浑沌凿一窍,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

    【用法】:

    本指违反自然规律,造成灾祸;今用为开通耳目,增长知识。

    【例句】:

    ①自然的规律是客观存在,我们只能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能象凿破浑沌一样,违反自然规律。

    ②多蒙指教,使我得凿破浑沌,大长见识。

  • 浑沌-诸子百家大辞典

    浑沌

    ①《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文中的浑沌没有七窍,不能视听食息,实指纯朴未散的本然状态,没有感官欲求的自然存在物。②《淮南子·诠言训》:“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专指宇宙形成前元气未分、自然和合的状态。

  • 浑浑沌沌-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浑浑沌沌húnhún-dùndún

    【释义】:

    并列 浑,浑浊;糊涂。①原指传说天地未开辟前整个宇宙浑浊、模糊的样子。《吕氏春秋·大乐》:“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则成章,浑浑沌沌。”②彼此相混在一起的样子。郭沫若《中国史稿》3编1章3节:“这绝对的东西就是所谓‘道’,所谓‘一’。一切都笼罩在里面,分什么彼此,分什么是非?浑浑沌沌,各任自然。”③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样子。语出《庄子·在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田汉《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3场:“在湖南念书的时候,我还是浑浑沌沌的,不太晓得事情。”④形容迷迷糊糊的样子。欧阳山《苦斗》58:“她才浑浑沌沌地睡过去了。”△贬义。常用于形容人的糊涂与事物的浑浊。→糊涂不清 泾渭分明 一清二楚。也作“混混沌沌”。

  • 凿破浑沌-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凿破浑沌záo pò hún dùn

    打破混沌状态。也指启发人,开导人,打破蒙昧无知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 浑浑沌沌-中华成语辞海

    浑浑沌沌hún hún dùn dùn

    ①旧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吕氏春秋·大乐》:“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则成章,浑浑沌沌。”②混杂、不清楚的样子。《孙子·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③愚昧无知的样子。《庄子·在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田汉《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三场:“在湖南念书的时候,我还是浑浑沌沌的,不太晓得事情。”④形容迷糊,不清醒。欧阳山《苦斗》五八:“她才浑浑沌沌地睡过去了。”

  • 凿破浑沌-古今成语大词典

    凿破浑沌záo pò hún dùn

    欲使人聪明,反因聪明贻误。《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在纷纷纭纭的混乱状态中作战,必须使自己的部队不发生混乱;在浑沌不清的情况下打仗,必须把队伍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使敌人无隙可乘,无法败我。纷纷纭纭:形容杂乱而众多;这里指旌旗纷纷,人马纷纷。斗:战斗,打仗。斗乱而不可乱:意即在混乱中打仗而不使自己的部队散乱,这里指军队组织要严密,纪律要严明,才能在遇到意外不利情况时仍能作战而不至混乱。浑浑沌沌:混杂不清,“混”又有用来形容水的奔流或奔马的形态;这里也是形容战争中混乱的形象,即“战车转动,步卒奔驰”。形圆:指阵势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