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戒慎恐惧所以致良知也-诸子百家大辞典
戒慎恐惧所以致良知也
邹守益关于如何致良知的命题。意谓谨言慎行、严守礼教,才能致良知。语出《东廓邹先生文集》卷五《答曾弘之》。邹守益此命题,是将《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与王守仁的“致良知”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他在文中说:“不睹不闻是指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所以致良知也”。“不睹不闻”即《中庸》说的“不睹”、“不闻”。君子在独处的时候,没有人监督,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不做那些不应做的事,这就是所谓的“不睹不闻”,就是有良知。而要能做到慎独,在一人独处时保持自己的良知,则要具有“戒慎恐惧”的态度。邹守益在解释“戒慎恐惧”时说:“戒慎恐惧之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保其精,明之不使纤尘或萦之也。”(同上卷四《九华山阳阴书院记》)邹守益的这一命题,也是继承了王守仁的思想而来的。他曾就《大学》与《中庸》的根本宗旨请教王守仁,王守仁说,“独即所谓良知也,慎独者所以致其良知也,戒谨(慎)恐惧所以慎其独也。”(《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四十《东廓邹先生传》)但是他对历来学者多从消极防范的意义上解释“戒慎恐惧”,也有所改造,赋予“戒慎恐惧”以自强不息的意义。他说:“自强不息,学者之所以希圣也。……息则与天不相似矣。故曰: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则无须臾之息而无德纯矣。”(《东廓邹先生文集》卷一《康斋日记序》)这一解释是有新意的。
致良知-诸子百家大辞典
致良知
王阳明提出的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的基本命题。意谓认识、唤醒或恢复自己心中所固有的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语出《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欧阳崇一》等多处。从认识论角度讲致良知与致知格物在王阳明的体系中是一回事。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同上《答顾东桥书》)良知是心中先天固有的认识,就是天理。天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及其奥妙都包含在天理良知之中了,所以认识了自己的天理良知,就认识了事物。王阳明用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命题。同时从这番解释也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命题,是把孟子的良知概念和《大学》中的“致知格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从道德修养论的角度看,致良知是要让人们自觉地遵守封建伦理道德。他认为,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知是非、别善恶的道德意识。他说,“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同上卷一《传习录》上)又说:“良知是个是非之心”,“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同上卷一《传习录》下)他认为,良知是天理,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人有人欲,只有去人欲才能存天理。所以致良知的核心内容是“存天理,去人欲”。他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同上卷二《答陆原静》)如果“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同上)意思是人欲一丝一毫都不可存留,否则良知则不纯粹。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内容。他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同上《答欧阳崇一》)致良知也是他终生的事业。“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同上卷二十六《寄正宪男手墨二卷》)致良知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性、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是合理的,但把道德意识看作是先天的,是错误的,只强调自我反省、忽视道德实践亦是不正确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