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是什么意思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诸子百家大辞典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关于利用险恶态势固结军心,并使之发挥超常战斗力而取胜的思想。语见《九地》篇。它认为士卒普遍具有“困兽犹斗”的心理状态,在和平与没有威胁的时候,反而容易思想麻痹和军心涣散。故建议施展权术,掌握人们“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入深则拘,不得已则斗”(《孙子·九地》)的心理特点,故意陷之于危亡之地。就像登高而抽其梯一样,使之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战斗,创造转败为胜的奇观。它的这一思想历史上曾多次被运用于战争指导,创造出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但其“愚士卒之耳目”的观点,只适用于封建社会中的官兵关系,历史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兵法谋略辞典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存;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孙子兵法·九地篇》:“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这是孙武提出的激励士卒奋勇杀敌的一条指导原则。它包含有剥削阶级愚兵政策的消极因素,但也有在特定环境下实施合理的精神刺激的积极因素。孙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部队一旦置身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就会面临生与死的选择,就可能合力拼死求生,致死不败。因此,必要的时候,要不拘常法,舍得把部队置于逆境,以期激发他们无比的勇气和潜的力量,取得临危反胜的成绩。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到了灭亡的地方,然后能够得到生存;陷入必死的境地,然后能够得到生路。说明背水作战,死里求生的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