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三綱五常)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古書典故辭典
三纲五常
封建社会中为了维护等级制变而加以系统化的一套道德准则和封建教条。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礼纬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白虎通·情性》:“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原注:“五性,旧作五常。”
三纲五常-汉语成语大词典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所指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一套伦理道德标准。《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故先读圣贤之书,明三纲五常之理。”《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第二节:“三纲五常的旧教育,把十几岁的青年,变为八十岁的老翁,同槁木死灰差不多。”
三纲五常-中华成语大辞典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旧礼教所规定的人们必须奉行的封建道德标准。《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注:“所因谓三纲五常。”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尚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颖达疏:“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一说指仁、义、礼、智、信。)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例〕三纲五常是封建主义的道德规范,是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格格不入的。
三纲五常-诸子百家大辞典
三纲五常
封建伦理道德的总称。“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董仲舒在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孟子“仁义礼智信四端”基础上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白虎通义》则明确为:“三纲者何谓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是封建道德的主要原则,五常则为封建统治者所鼓吹五种不会改变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对维护封建宗法制度起重大作用,对人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甚大。
三纲五常-简明成语词典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纲:标准。常:规范。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泛指我国封建社会中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也作]五常三纲
三纲五常-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三纲五常sāngāng-wǔcháng
【释义】:
并列 三纲,父为子、君为臣、夫为妻纲的主要道德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不变道德标准。即我国封建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姚雪垠《李自成》1卷29章:“你们讲的是三纲五常,做的是男盗女娼。”△主要用于中国封建时代。→伦理道德
三纲五常-中华成语辞海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主要道德准则。梁斌《播火记》三八:“三纲五常是维系社会的传统观念;仁、义、礼、智、信是人生哲学的根本。”
三纲五常-成语辞海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论语·为政》朱熹注:“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谓仁、义、礼、智、信。”指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
三纲五常-古今成语大词典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儒家伦理学说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论语·为政》:“周因于夏礼。”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所因谓三纲五常也。”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故先读圣贤之书,明三纲五常之理,心化则形亦化矣。”梁斌《播火记》三八:“三纲五常是维系社会的传统观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