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嗜痂

嗜痂(嗜痂)是什么意思

  • 嗜痂-古書典故辭典

    嗜痂

    嗜好吃疮痂。《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炙疮,痂落在床,邕取食之。灵休大惊,痂未落者,悉褫取饴邕。”饴,同“贻”,赠与。后人因此称人有怪僻的嗜好为“嗜痂”。

  • 嗜痂之癖-汉语成语大词典

    嗜痂之癖shì jiā zhī pǐ

    嗜:爱好。痂:疮痂。癖:积久成习的爱好。 指人的乖僻嗜好。语本《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孙)邕(yōng)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fù)鱼”。清·李渔《闲情偶记·器玩·笺筒》:“凡余生平著作,皆萃于此。有嗜痂之癖者,贸此以去,如偕笠翁而归。”鲁迅《对于批评家的希望》:“譬如厨子做菜……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没有喝醉了酒,没有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又有【嗜痂成癖】。茅盾《夜读偶记·二》:“从前人把这种呆板称为‘雍容典雅’,表示了非常的钦佩,这真是嗜痂成癖。”

  • 嗜痂成癖-中华成语大词典

    嗜痂成癖shì jiā chéng pì

    嗜:爱好。痂:疮口或伤口结的硬壳。癖:积久成习的特殊嗜好。爱吃疮痂成为癖好。形容爱好怪僻的事物已成为一种癖好。(现代)郭沫若《新陈代谢》:“例如喜欢墨家,便连墨家崇拜鬼神都要替他辩解,或说一番民主的意义出来,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也作“嗜食疮痂”、“嗜痂之癖”。(南朝·梁)沈约《宋书·刘穆之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痂落床上,因取食之。”(清)《钱牧斋尺牍·与吴梅村》:“烟老有嗜痂之癖或可传示,以博一笑。”

  • 嗜痂之癖-简明成语词典

    嗜痂之癖shì jiā zhī pǐ

    嗜:特别爱好。痂:疮口或伤口表面凝结的硬壳。癖:怪癖,积久成习的嗜好。爱好吃疮疤成为癖好。形容令人作呕的怪僻习性。[也作]嗜痂成癖

  • 嗜痂成癖-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嗜痂成癖shìjiā-chéngpǐ

    【释义】:

    见“嗜痂之癖”。郭沫若《新陈代谢》:“例如喜欢墨家,便连墨家崇拜鬼神都要替它辩解,或说出一番民主的意义出来,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

  • 嗜痂之癖-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嗜痂之癖shìjiāzhīpǐ

    【释义】:

    偏正 嗜,嗜好;痂,疮口或伤口上的硬壳;癖,习惯性的爱好。指怪诞的嗜好。《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癖,不读作pì。△贬义。多用于指不好的习惯。→逐臭之夫。也作“嗜痂成癖”。

  • 嗜痂有癖-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嗜痂有癖shì jiā yǒu pǐ

    嗜:爱好。痂:疮口或伤口表面的硬壳。癖:习惯性的爱好。形容有些人的怪僻嗜好。《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孙)邕(yōng)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fù)鱼。”

  • 嗜痂成癖-中华成语辞海

    嗜痂成癖shì jiā chéng pì

    痂:伤口表面凝结的硬壳;癖:怪癖。指人爱好某种怪诞的事物已成癖好。《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也作“嗜痂有癖”。

  • 嗜痂有癖-中华成语辞海

    嗜痂有癖shì jiā yǒu pì

    见“嗜痂成癖”。

  • 嗜痂之好-中华成语辞海

    嗜痂之好shì jiā zhī hào

    见“嗜痂成癖”。

  • 嗜痂之癖-中华成语辞海

    嗜痂之癖shì jiā zhī pǐ

    比喻怪诞癖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 嗜痂之癖-成语辞海

    嗜痂之癖shì jiā zhī pǐ

    嗜:爱好,喜欢。痂:疮口或伤口表面结的硬壳。癖:经久成习的嗜好。形容人的怪僻嗜好。也作“嗜痂成癖”、“嗜痂有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