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为盟(砍血爲盟)是什么意思
歃血为盟-古書典故辭典
歃血为盟
歃(shà霎):饮血,口含血。一说盟者以指将血涂于口旁。古代订立盟约时歃血为礼,表示信守不渝。《左传·隐公七年》:“十二月,陈五父如郑莅盟。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晋代杜预注:“志不在于歃血。”唐代孔颖达疏:“歃,谓口含血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楚合纵……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司马贞《索隐》:“盟之所用牲,贵贱不同,天子用牛及马,诸侯以犬及豭,大夫已下用鸡。今此总言盟之用血,故云取鸡狗马之血来耳。”定从:约定合纵,期以对付秦国。豭:公猪。《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汉代高诱注:“胡人之盟,约置酒人头骨中,饮以相诅,刻臂出血,杀牲歃血,相与为信。”
歃血为盟-汉语成语大词典
歃血为盟shà xuè wéi méng
歃血:口含牲畜血;一说用手指蘸其血,涂于口旁,是古代订盟的一种仪式。 歃血结盟,表示信守誓约。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王当歃血而定从(纵)”。(定从:定合纵之约。)《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王上可亲诣齐国和亲,结为唇齿之邦,歃血为盟。”《说唐》第二十四回:“何不就在此处摆设香案,大家歃血为盟,以后必须生死相救,患难相扶,不知众位意下若何?”《塞上行·行纪·陕北之行·二》:“刘伯承对于西南情形很熟悉,还是他出来办交涉,和黑夷首领吃血酒,相约各不相犯,即古代春秋战国‘歃血为盟’的办法,这……对他们很有效的。”
歃血为盟-中华词典宝库
歃血为盟shà xuè wéi méng
【释义】:
歃血:古代定盟的仪式。为:结。盟:旧指宣誓缔约。古代盟会参加者,在嘴旁涂上牲畜的血,以示立盟之诚。后泛指庄严立盟,信守盟约。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纵)而还。”唐·苏安桓《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例句】:
郭沫若《屈原》二幕:“说不定国王还要歃血为盟呢,珠王敦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
歃血为盟-中华成语大辞典
歃血为盟shà xuè wéi méng
歃:饮。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口含牲畜之血或以指蘸牲畜之血涂于口旁,表示信誓。形容诚心诚意地订立盟约。《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纵)。次者吾君,次者遂。’”(定从:定合纵之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腾乃取酒歃血为盟曰:‘吾等誓死不负所约!’”〔例〕说不定国王还要歃血为盟呢,珠槃玉敦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歃血为盟-简明成语词典
歃血为盟shà xuè wéi méng
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将牲畜的血涂在自己的嘴唇上,以示诚恳。形容诚心诚意地订立盟约。[也作]歃血而盟[注意]歃血,不读chā xiě。
歃血为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歃血为盟shàxuè-wéiméng
【释义】:
连动 歃血,古代订盟形式,以手蘸牲血涂于嘴边,一说口含牲血。以牲畜血涂嘴边,表示立盟约的诚意。语本《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三国演义》69回:“五人对天说誓,歃血为盟。”△古代政治斗争的策略和手段运用。→歃血为誓 山盟海誓 沥血以誓 背信弃义。也作“歃血而盟”、“歃血结盟”。
歃血为盟-中华成语辞海
歃血为盟shà xuè wéi méng
歃血:以牲畜的血涂于唇,表示诚意。古代举行盟会时,以牲血涂于嘴唇上,表示信誓。形容诚心诚意地决心订立盟约。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王当歃血而定从(纵)。”
歃血为盟-成语辞海
歃血为盟shà xuè wéi méng
歃:饮,微吸。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双方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唇,以示信誓。盟:宣誓缔约。指庄严订盟,坚守不移。也作“歃血而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