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什么意思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汉语成语大词典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yǐ yán qǔ rén,shī zhī zǎi yǔ;yǐ mào qǔ rén,shī zhī zǐ yǔ
言:言语。失:过失、差错。宰予:孔子弟子,能言善辩,但行为不检。子羽:孔子弟子,相貌丑陋,但品行端正。 用言辞来衡量、判断人的好坏,会把宰予看错了;用外貌来衡量、判断人的好坏,会把子羽看错了。表示仅凭外貌、言辞来衡量、判断人往往是肤浅、错误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也单作①【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一时之语言,不足尽终身之梗概,往往有论列明而其人倾邪者,有论列庸而其人朴实者。以言取人,失之宰予。”②【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八十一梦·第四十八梦》:“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不敢说能免此。”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yǐmàoqǔrén,shīzhīzǐyǔ
【释义】:
其他 鲁国人澹台灭明,字子羽。开始时,孔子嫌他面貌丑陋,不愿收他为学生。勉强收了以后,发现他德行很好,于是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语见《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有此语。而《韩非子·显学》云:“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其说异于《大戴礼记》、《史记》。后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说明用外貌来衡量、判断人的好坏是肤浅的、错误的。△贬义。用于判断或录用人方面。→以毛相马 量才取用 量才录用。也省作“以貌取人”,也作“以容取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