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之无

之无(之無)是什么意思

  • 之无-古書典故辭典

    之无

    之字与无字。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后因用“不识之无”或“略识之无”,称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 卑之无甚高论-汉语成语大词典

    卑之无甚高论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卑:低下。高论:高明的议论。 原意是谈论当前的事情,不要空发高论。《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高明的议论。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七》:“卑之无甚高论,严绝宋元明,而取法乎唐,亦足自立矣。”《追求·一》:“‘我现在是卑之无甚高论。’仲昭把眼光移到曼青脸上,很安详地说。”

  • 不识之无-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识之无bù shí zhī wú

    指不识字或识字极少。语本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仆:原指奴仆,这里是对自己的谦称。)《花月痕》第二十三回:“心不辨菽麦,目不识之无。”

  • 当之无愧-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当:承受。无愧:不感到惭愧。 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用惭愧。《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赵大架子道:‘若照荩翁的大才,这几句考语着实当之无愧。’”巴金《永远向他学习——悼念郭沫若同志》:“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是当之无愧的。”

  • 悔之无及-汉语成语大词典

    悔之无及huǐ zhī wú jí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语本《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汉书·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无及矣。”《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及溺呼船,悔之无及。”《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 也作①【懊悔无及】、【后悔无及】、【追悔无及】、【嗟悔无及】。《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聊斋志异·偷桃》:“我已失口,追悔无及。”《镜花缘》第九十八回:“我们的罪都是为他而起,以致弄出人命事来……后悔无及。”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②【悔之何及】、【悔之晚矣】。《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元曲选·无名氏〈范叔〉第一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将你魏国蹅踏的粉碎,那其间则怕你悔之晚矣。”(:同“諕”。)

  • 略识之无-汉语成语大词典

    略识之无lüè shí zhī wú

    略微认得“之、无”二字。指初识文字,认字不多。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着他学,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汉语成语大词典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yán zhī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言:言语,言辞。文:华美,有文采。 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 又有【言以文远】。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言以文远,诚哉斯验。”

  • 有过之无不及-汉语成语大词典

    有过之无不及yǒu guò zhī wú bùjí

    过:超过。不及:赶不上。 比较起来,只有超过,没有赶不上的。清·汪琬《特进光禄大夫提督陕西统辖汉兵兼管乌金超哈昂邦章京李公墓志铭》:“中朝士大夫雅知公者,争用唐代英、卫两公相比拟,以余综核始末,殆有过之无不及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唐》:“余尝模入《经训堂帖》,较《停云》所刻,有过之无不及。”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六七》:“视子庸原作有过之无不及,实文界革命一骁将也。” 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五十五首:“古人羊舌下泣之仁,郈成分宅之义,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蒲韧《二千年间·七》:“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手段的毒辣残暴,实在是比历代的外寇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啊!”

  • 言之无物-中华成语大词典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

    指说话或写文章没有实际内容,太空洞。(现代)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 不识之无-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识之无bù shí zhī wú

    不识:不认识。之、无:指最简单的字。连最简单的“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没文化、不认字。(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八·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虽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 略识之无-中华成语大词典

    略识之无lüè shí zhī wú

    略:稍微。识:认识。之、无:古代指最简单的常见的字。稍微认识之、无等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没文化。(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八·与元九书》中载:他生下来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就教他认识了“无”、“之”这两个字。(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着他学。”

  • 卑之无甚高论-中华成语大词典

    卑之无甚高论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卑:位置或地位低下(含谦意)。无甚:没什么。高论:高明的见解或意见。没什么高明的看法。原意是抑制自己,不要高谈阔论。后也用以指认识平常,没什么不平凡的地方。(汉)班固《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南宋)王楙(mào)《野客丛书》二:“今人以‘卑之无甚高论’之语,却所说之卑者,甚失当时之意。”

  • 悔之无及-中华成语大词典

    悔之无及huǐ zhī wú jí

    悔:后悔。无及:来不及。比喻后悔也来不及了。(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明)《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小孙屠·小孙屠牢房送饭〉》:“事到头来,全无去处,受尽凌迟,如今悔之无及。”也作“悔之亡及”、“悔之莫及”、“悔之何及”、“悔之不及”。(汉)班固《汉书·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汉)董卓《至渑池上书请将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蚋蚁蜂虿,犹能害人,况君相乎?主公不备,异日悔之何及!”《西游记·哪吒行兵收华光》:“华光悔之不及,闷闷不悦不提。”

  • 悔之无及-中华成语大词典

    悔之无及huǐ zhī wǔ jí

    悔:后悔。无及:来不及了。指后悔也来不及了。(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明)《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小孙屠·小孙屠牢房送饭〉》:“事到头来,全无区处,受尽凌迟,如今悔之无及。”也作“悔之亡及”、“悔之莫及”、“悔之不及”、“悔之何及”。(汉)班固《汉书·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汉)董卓《到渑池上书请收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元)无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当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不及。”(宋)洪迈《夷坚志·丁志·龚丕显》:“一时良以为得策,不谓阴谴分明乃如是,悔之何及也。”

  • 有过之无不及-中华成语大词典

    有过之无不及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过:超过。及:赶上。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比喻相比之下大大地超过了。(宋)杨万里《静庵记》:“予时亦以省试官待罪庭中,目睹盛事,谓景伯十年风池,名位视其父有过之无不及者。”(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五回:“汾阳八子七婿,世所艳称,文先生年未三十,已举四子,且一旬而得四宁馨,尤为旷见,将来绕膝之祥,但有过之无不及也。”

  • 不识之无-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不识之无

    【源出】:

    白居易《与元九书》

    【解释】:

    白居易出生仅六、七个月时,乳母抱他在书屏之下,有人指“之”字、“无”字给他看,他虽口不能言,心中已经记住,后来多次问他这两个字,他都指得很正确,后来演变为“不识之无”。

    【用法】:

    指不识字或只识很少的字。

    【例句】:

    《废墟中》,写一个不识之无的木匠,爱打老婆,老婆也让他打;他有气无处泄,她也就让他泄。(李健吾《〈李广田选集〉序》)

  • 悔之无及-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悔之无及

    【源出】:

    《汉书·晁错传》

    【解释】:

    后悔也来不及了。亦作“悔之晚矣!”原文:“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无及矣!,,

    【用法】:

    表示后悔过晚。

    【例句】:

    他原以为和趣味相投的那帮人打麻将,不过是解闷消遣,谁知逐渐赌起输赢来,越赌越厉害,前天晚上竟输掉了刚发的全部工资,悔之无及。

  • 言之无物-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言之无物yánzhīwúwù

    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缺乏实际东西——言之有物(说话写文章必须~,切忌言之无物。)

  • 当之无愧-新编成语词典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kuì

    当:承当,承受。愧:惭愧。毫无愧色地承当某种荣誉或称号。《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若照荩翁的大才,这几句考语着实当之无愧。”〔例〕这个荣誉称号对他来说的确当之无愧。

    〔近义〕受之无愧 〔反义〕受之有愧

  • 言之无物-新编成语词典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

    物:内容。讲话或写文章空洞,没有实际内容。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王昆绳曰:‘……今人诋呵七子,而言之无物,庸鄙粗哑,所谓不及伪者是矣。’”〔例〕这篇文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实在无法入选。

    〔近义〕空洞无物 空话连篇 〔反义〕言之有物

  • 卑之无甚高论-中华词典宝库

    卑之无甚高论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释义】:

    卑:放低。之:代词,指代“论”。无:同勿,毋,不要,不必。甚:什么。高论:见解高明的言论。原意是放低论调,谈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空发高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这是谦虚的说法。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例句】:

    华罗庚《统筹方法》:“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

  • 不识之无-中华词典宝库

    不识之无bù shí zhī wú

    【释义】:

    之无:代表最常见的字。不认识“之”字、“无”字。形容不识字或文化水平很低。

    【成语出处】: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例句】: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除夕述怀》:“有儿名一生,废学增痴憨;曾不识之无,但索梨与柑。”

  • 当之无愧-中华词典宝库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释义】:

    当:承当。之:古汉语指示代词。无愧: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不用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已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宋·魏庆之《中兴诸贤·曾景建》:“然惟文公当之无愧。”

    【例句】:

    ①陈汉元《从宜宾到重庆》:“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因此,重庆被称作山城是当之无愧的。”②《别了,〇!》:“自豪吧,健儿们!自豪吧,青年们!自豪吧,炎黄子孙!因为今天,我们当之无愧地向全世界说:别了,〇!”

  • 悔之无及-中华词典宝库

    悔之无及huǐ zhī wú jí

    【释义】:

    悔:懊悔,后悔。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既而悔之,亦无及已。”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无)及也。”

    【例句】: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三月的租界》:“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真是‘悔之无及’。”②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中华词典宝库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释义】:

    之:第三人称代词,它,指鸡肋。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没有大用处,但又不舍得抛弃。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之:‘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修曰:‘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关中,知王欲还也。’”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华词典宝库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释义】:

    文:文采。行:流行,流传。言辞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例句】:

    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即使这种文章把意思大体表现出来了,也会因为它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不愿意接近。所以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言之无物-中华词典宝库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

    【释义】:

    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没有实际内容。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今人诋呵七子,而言之无物,庸鄙粗哑,所谓不及伤者是矣。”

    【例句】:

    ①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②《反对党八股》:“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 不识之无-中华成语大辞典

    不识之无bù shí zhī wú

    之、无:汉字中笔划简单的两个字。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元’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间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不认识“之”字和“无”字。形容不认识字或文化水平很低。〔例〕他白读了几年书,到如今还是不识之无。

  • 当之无愧-中华成语大辞典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感到惭愧。指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名实相符,毫不惭愧。清·李宝嘉《官场现行记》第三十二回:“赵大架子道:‘若照荩翁的大才,这几句考语着实当之无愧。不过写到折子上,语气似乎总还要软些,叫上头看着也受用。’”〔例〕人民群众把白求恩同志视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典型,他确是当之无愧的。

  • 悔之无及-中华成语大辞典

    悔之无及huǐ zhī wú jí

    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董卓传》注引《曲略》载董卓表曰:“及溺呼船,悔之无及。”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设或耽搁下来,被人家弄了去,岂不是悔之不及。”〔例〕如果你再不悬崖勒马,那就悔之无及了。

  • 仅识之无-中华成语大辞典

    仅识之无jǐn shí zhī wú

    见“略识之无”。

  • 略识之无-中华成语大辞典

    略识之无lüè shí zhī wú

    略:粗略。之无:“之”字和“无”字。能简略地认识出“之”、“无”两个字。原指唐朝白居易在襁褓中就有了辨识“之”字和“无”字的能力。唐·白居易《与元九(稹)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后用以指学识浅薄。也作“仅识之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例〕我有什么学识?不过略识之无而已!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中华成语大辞典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吃着没滋味,丢掉又可惜。比喻事情进行下去,作用并不大,就此放手,又觉得有点舍不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曹操)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例〕我现在弄的这个东西真象“鸡肋”一样,叫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华成语大辞典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文:文采。行:流行,流传久远。缺乏文采的文章,就不能流行得久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例〕有些作品,思想性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艺术性太差,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品的社会效果就大大地削弱了。

  • 言之无物-中华成语大辞典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

    物:指内容。写文章或讲话空空洞洞,没有充实的内容。〔例〕这种言之无物的文章,谁耐烦去看它呢!

  • 道之无穷而知能有限-诸子百家大辞典

    道之无穷而知能有限

    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关于求知态度的命题。他认识到事物的道理是无穷的,而人们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如何解决认识能力有限和知识无限的矛盾呢?王夫之反对《庄子》的“以有涯随无限,殆矣”的消极态度,主张采取日求上进的积极态度。他说:“君子知此,念道之无穷而知能之有限,故学而知不足,教而知困,歉然望道而未之见其于天下也,则匹夫匹妇胜予是惧而不忍以骄亢伤之,故虽至于圣且不自圣,以求进德于无己,而虚受万物以广其仁爱,斯则谦而有终矣。”(《周易内传》卷二《谦》)君子看到了道无穷和认识能力有限的矛盾,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决不骄傲,即使成为圣人也不以圣人自居,谦虚谨慎,广泛求取新知。这是一种正确的求知态度。

  • 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诸子百家大辞典

    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唐代哲学家柳宗元关于世界无限性的观点。柳宗元认为天地都是由元气形成的不同形态,他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天说》,《柳宗元集》卷十六)由此,他进而触及世界的无限性问题,他说:“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非国语上·三川震》,《柳宗元集》卷四十四)“无倪”,无边。由元气构成的客观世界,无边无际,无法量度。这一命题承认了世界的无限性,是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

  • 卑之无甚高论-学生必备工具书

    卑之无甚高论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解词】 卑:卑下。高论:高明的谈论。

    【解义】 原指就事论事,不要空发议论。后表示谈吐一般,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例句】 至于我的见解呢,是~,只可作参考。

  • 不识之无-学生必备工具书

    不识之无bù shí zhī wú

    【解义】 不认识常见的“之”和“无”这两个字。形容文化水平极低,几乎不识字。

    【出处】 清·黄景仁《除夕述怀》:“有几名一生,废学增痴憨,曾不识之无,但索梨与柑。”

    【例句】 别看他~,但讲起道理来却一套一套的。

    【近义】 目不识丁

    【反义】 博学多才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学生必备工具书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解词】 文:用文字记述。行:流行,流传。

    【解义】 说话不用文字记述下来,就流传不远。后也指行文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例句】 写文章如同说话,所谓~,是一样的道理。

  • 言之无物-学生必备工具书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

    【解义】 指文章或言论没有实际内容,十分空洞。

    【例句】 写文章不能~,一定要内容充实。

    【反义】 言之有物

  • 当之无愧-汉语新成语词典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指某个人确有本领或者德行,可以承受别人给他的荣誉或称号。孟伟哉《夫妇》:“他是我的老同学,老朋友,当之无愧的外科专家,忠心耿耿的中国人!”

  • 当之无愧-简明成语词典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当:接受,承受。接受某种荣誉或奖励名实相符,毫不惭愧。[近]名副其实名下无虚[反]名不副实当之有愧[注意]当,不读dàng。

  • 悔之无及-简明成语词典

    悔之无及huǐ zhī wú jí

    后悔也来不及了。[也作]悔之不及悔之莫及[近]追悔莫及悔之晚矣[反]来者可追死不改悔

  • 略识之无-简明成语词典

    略识之无lüè shí zhī wú

    略:稍微。之、无:指最简单常见的字。稍微认识几个简单的字。[近]粗通文墨[反]目不识丁不识之无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简明成语词典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弃:扔掉。吃着它没有味道,扔掉它又觉得可惜。比喻虽然作用不大,但也舍不得就此放手。语本《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载:曹操曾出令“鸡肋”,杨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也作]食之无味,弃之不甘[近]进退两难进退维谷[反]敝帚自珍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简明成语词典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文:文采。行:流传。指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言谁知其志,~。”[注意]行,不读háng。

  • 言之无物-简明成语词典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

    之:代词,指所说的事。所说的话里没什么内容。多指言论和文章。[近]空洞无物不知所云[反]言之有物言不凿凿

  • 粗识之无-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粗识之无cūshí-zhīwú

    【释义】:

    述宾 只认识“之”、“无”这样的字。指识字不多,文化程度低。语本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清·陈舒轩《致袁枚书》:“惟恨粗识之无,莫知奥义;难邀讲贯,徒结疑团。”△多用于形容人文化低。

  • 卑之无甚高论-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卑之无甚高论bēizhīwúshèngāolùn

    【释义】:

    其他 原指谈论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空发高论。语本《史记·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后用为指见解一般,没有什么高明之见。茅盾《追求》1:“‘我现在是卑之无甚高论。’仲昭把眼光移到曼青脸上,很安详地说。”△自谦没有高明的议论。也作“卑卑无甚高调”、“卑之论”。

  • 不识之无-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不识之无bùshí-zhīwú

    【释义】:

    述宾 不识“之”和“无”这常用的字。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用于描写人文化水平不高,连简单的字也不认得。→不识一丁

  • 传之无穷-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传之无穷chuánzhī-wúqióng

    【释义】:

    述补 一直延传下去,永不穷尽。《晋书·辛谧传》:“伯夷去国,子推逃赏,皆显史牒,传之无穷。”△多用于情状方面。也作“传诸无穷”。

  • 当之无愧-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

    【释义】:

    述补 得到某种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鸣枪,对黄豹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褒义。用于称誉方面。→问心无愧 名不虚传 问心有愧 当之有愧 受之有愧 徒有虚名

  • 悔之无及-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悔之无及huǐzhīwújíj

    【释义】:

    主谓 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语出《史记·伍子胥列传》:“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真是‘悔之无及,既然‘无及’,也就不悔了。”△用于形容后悔的心态。→追悔无及 毫无悔意。也作“悔之不及”、“悔之晚矣”、“悔之何及”、“悔之亡及”、“懊悔无及”。

  • 略识之无-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略识之无lüèshí-zhīwú

    【释义】:

    述宾 唐代诗人白居易尝自称,他生下六七月,就已默识“之”、“无”两个字。后因称识字不多为“略识之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9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着他学,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原中性词,后多含贬义。用于文化程度。→学疏才浅 学富五车 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 学究天人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qǔzhīwújìn,yòngzhībùjié

    【释义】:

    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shízhīwúwèi,qìzhībùgān

    【释义】:

    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shízhīwúwèi,qìzhīkěxī

    【释义】:

    其他 意谓吃它没有味道,丢掉它又可惜。语本《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多用于形容无大用处又不舍得抛弃的东西。也作“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受之无愧-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受之无愧shòuzhīwúkuì

    【释义】:

    述补 接受了,心里很坦然,感到没什么可愧疚的。梁羽生《金龙宝典》:“因为,细细地想起来,他对今晚这番招待,实在可说受之无愧。”△多用于表述受恩之后的心情。受之有愧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yánzhīwúwén,xíng′érbùyuǎn

    【释义】:

    其他 言,言辞;文,文采。说话没有文采,则流传不远。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乎?”△多用于语言表达方面。巧言不如直道。也作“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