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氣溶膠)是什么意思
气溶胶-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气溶胶
由悬浮在气体介质、大小通常为10-6-10-2厘米的物质微粒所构成的多相(非均匀)物系。气溶胶分为烟、雾和灰尘,可自然产生或人工形成。用物理或化学凝结法获得的小于10-3厘米固体微粒构成的气溶胶称为烟。在蒸气凝结或液体分散过程液体微粒构成的气溶胶称为雾。固体物质分散时由大于10-8厘米固体微粒构成的气溶胶叫做灰尘。气溶胶在多数情况下是粗分散物系,所以在引力场中它们迅速沉降于表面气溶胶中不断进行能导致本身破坏的自发过程:微粒的附着(凝聚)、汽滴的汇合(聚结)、沉积(沉降)、蒸发、等温升华。在上述过程的影响下,微粒的初始浓度(一立方厘米内的微粒个数)急剧下降。过滤、电场或超声波场的作用、气溶胶流向的变化(气旋)、促使气溶胶微粒增大的结晶中心引入或凝结核引入均属能破坏气溶胶的诸过程。气溶胶在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使用化学毒剂时,通常是使毒剂成气溶胶状态。以形成大面积的空气、地面和物体染毒。在核爆炸时生成放射性气溶胶,它可随空气流飘移至很远的距离,并使大气污染,而由于较大微粒的沉降又可沾染地面(沿放射性烟云运动的径迹)。气溶胶可用来构成遮蔽烟幕。在体积爆炸弹药中,利用燃烧物质(混合燃料)生成气溶胶云团,此云团爆炸时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在生活环境(潜水艇、宇宙飞船等)中产生的气溶胶是有害的。为在这种密闭空间里造成人们生活的正常条件,需想法清除气溶胶。
生物战剂气溶胶-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的固体或液体极小微粒(约0.5——5微米)分散在空气中所形成的悬浮体。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今后进行生物战的主要方式。生物战剂气溶胶一般无色无味,施放于空气中,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可以大量施放,大面积复盖目标,且因颗粒极小,渗透力强,无孔不入,甚至可以侵入不够密闭的房屋或工事内,危害躲在里面的人员。生物战剂气溶胶施放于空气中,人、畜不加防护,很容易随呼吸进入人、畜呼吸道,可以进入呼吸道最深部的肺泡,穿透很薄的肺泡壁进入血管。故用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的致死剂量比其它途径感染致死剂量小得多。不仅一切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如鼠疫、炭疽、球孢子菌病等可用气溶胶施放,一些不经呼吸道感染侵入人体的生物战剂也可让它以气溶胶方式施放,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施放方式通常是用装有喷雾装置的飞机、军舰直接喷洒,或投掷各种气溶胶发生器,也可利用生物炸弹、生物炮弹爆炸形成气溶胶。生物战剂气溶胶施放后受风、雨、雪、阳光等天候的影响较大。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毒害程度与施放方式有关。将气溶胶喷洒成一条线状,称为线源施放。空中线源施放后,气溶胶自空中沿风向向地面降落,开始接触地面时浓度低,随后逐渐增加,然后又逐渐减小,杀伤威力也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舰艇沿海喷洒或飞机连续投掷生物弹形成地面线源,靠近线源处,生物战剂浓度大,杀伤力大,气溶胶随风移动,浓度渐小,杀伤力渐弱。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散布范围和生物战剂的存活时间由施放高度、风力、地形、战剂数量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是数量越大,散布范围越广,持续时间越长。在同样外界条件下,因生物战剂的性质不同,它扩散距离与持续时间也不同,生物战剂气溶胶主要用于攻击后方战略目标,如政治和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重要港口,军事基地,以及军队集结地区等。攻击前方战术目标因顾忌伤害己方人员,则应选择发病快、没有传染性、不能造成持久危害的生物战剂,如肉毒毒素或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毒剂气溶胶-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毒剂气溶胶
毒剂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分散在空气中所形成的悬浮体。毒剂的颗粒直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1微米=0.001毫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