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掩

掩(掩)是什么意思

  • 迅雷不及掩耳-古書典故辭典

    迅雷不及掩耳

    见“疾雷不及掩耳”条。

  • 疾雷不及掩耳-古書典故辭典

    疾雷不及掩耳

    雷声突作,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比喻突发的事情或迅速的行动,使人猝不及防。周代吕望《六韬·龙韬·军势》:“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亦作“迅雷不及掩耳”。

  • 掩目捕雀-古書典故辭典

    掩目捕雀

    比喻自欺,与“掩耳盗铃”相类。《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 掩耳盗铃-古書典故辭典

    掩耳盗铃

    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遽(jù据):遂,就,急忙。

  • 掩鼻-古書典故辭典

    掩鼻

    用手掩盖鼻子,表示厌恶臭秽,战国时郑袖谗魏美人于荆王的故事。《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因为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己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遗(wèi位):送物给人。为:通“谓”。己:当为衍字。顷尝言:不久前曾说过。劓(yì逸):古代割鼻之刑。

  • 掩鼻吟-古書典故辭典

    掩鼻吟

    谓以手掩鼻而效仿谢安吟咏的故事。《晋书·谢安传》:“(谢)安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以手掩鼻以效之。”

  • 兵来将敌,水来土掩-汉语成语大词典

    兵来将敌,水来土掩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ǎn

    敌:抵挡。掩:遮蔽,堵住。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何种手段,我自有对付办法。也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策。《古今杂剧·无名氏〈云台门聚二十八将〉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掩),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也作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唐》第二十七回:“徐茂公道:‘主公不必心焦,自古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②【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水浒传》第二十回:“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 不以一眚掩大德-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眚:过失,错误。 不能因一次小过错就抹杀了大功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又有【不以一眚掩大醇】。(醇:精纯,纯正。)清·朱彝尊《书林氏〈周易经传集解〉后》:“观公之过,而公之近仁者抑可见矣,论者固不可以一眚而掩其大醇也。”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汉语成语大词典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guī shī wù yǎn,qióng kòu wù zhuī

    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其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对撤退中的敌人不要袭击,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追击。指在特定条件下,要防止敌人作拼死反扑而使自己吃亏。语本《孙子·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阙:指留缺口。)《元曲选·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庞涓,你岂不知归师勿掩,穷寇勿追,你苦苦追赶我做什么?” 也作【归师勿掩,穷寇莫追】。《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也单作①【穷寇勿追】。《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此在君为困兽犹斗,在鬼为穷寇勿追耳。”②【穷寇莫追】。《说唐》第五十五回:“当下秦叔宝见盖世雄逃走,因想穷寇莫追,就回营缴令。” 另有【穷寇犹追】。指与上述相反的观点与措施。《追求·八》:“曼青怔住了,想不到夫人是穷寇犹追的,而且那语意又是多么不了解他的人格!”

  • 疾雷不及掩耳-汉语成语大词典

    疾雷不及掩耳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见【迅雷不及掩耳】(1212页)。

  • 捷雷不及掩耳-汉语成语大词典

    捷雷不及掩耳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

    见【迅雷不及掩耳】(1212页)。

  • 人皆掩鼻-汉语成语大词典

    人皆掩鼻rén jiē yǎn bí

    人人都捂住鼻子。本指秽气难闻。也指行为丑恶,谁都不愿接近。《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蒙不洁:沾染了肮脏。)《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这等的秽德彰闻,焉得不人皆掩鼻?” 又有【掩鼻而过】。见上引《孟子》。形容对肮脏、发臭的东西十分嫌恶。

  • 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汉语成语大词典

    水来土掩,兵到将迎shuǐ lái tǔ yǎn,bīng dào jiàng yíng

    见【兵来将敌,水来土掩】(65页)。

  • 瑕不掩瑜-汉语成语大词典

    瑕不掩瑜xiá bù yǎn yú

    瑕:玉的斑点。瑜:玉的光采。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即优点是主要的。《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明·张岱《又与毅儒八弟》:“有钟(惺)、谭(元春)之不好处,仍有钟谭之好处,彼盖瑕不掩瑜,更不可尽弃为瓦砾。”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琵琶(记)》之可法者原多……瑕不掩瑜,何妨并举其略。” 又有①【瑕瑜不掩】。指缺点和优点都明显存在。明·周楫《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战功》:“于谦之品,白玉无瑕;(胡)宗宪之品,瑕瑜不掩。”②【瑕瑜互见】。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凡作传奇,当于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逾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③【瑕瑜错陈】。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上:“元白二集,瑕瑜错陈,持择须慎。”

  • 迅雷不及掩耳-汉语成语大词典

    迅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迅雷:急猛的雷,炸雷。 炸雷使人来不及捂住耳朵。比喻突然袭来,使人来不及防备。《晋书·石勒载记上》:“今段氏种众之悍,末柸(pēi)尤最,……出其不意,直冲末柸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要作得迅雷不及掩耳,其间不容发;否则,机会一失,此生还怎补行得来?” 原作【疾雷不及掩耳】。《六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唐·陆贽《奉天奏李建徽、杨惠元两节度兵马状》:“(李)怀光意虽不欲,然亦计无所施,是谓先人有夺人之心,疾雷不及掩耳者也。” 也作【捷雷不及掩耳】。《晋书·苻坚载记上》:“今授卿精兵……便可从壶关、上党出潞川,此捷济之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也简作【迅雷不及】。《孽海花》第十六回:“其实夏雅丽是秘密重犯,信息未露之前,早迅雷不及的押赴裁判所去。”

  • 掩鼻而过-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鼻而过yǎn bí ér guò

    见【人皆掩鼻】(855页)。

  • 掩恶扬善-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恶扬善yǎn è yáng shàn

    见【隐恶扬善】(1301页)。

  • 掩耳盗铃-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语本《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负:背。椎:锤子。况然:象声词。遽:急。)《读通鉴论·隋炀帝·十》:“唐公起,明知掩耳盗铃之不足以欺天下,而必令曰:‘犯七庙及代王宗室者,夷三族。’”《红楼梦》第九回:“贾政也掌不住笑了。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硬要汉奸合法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事实的真相,每个人民心头是雪亮的。” 也作【掩耳盗钟】。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或以前为后,以虚为实,移的就箭,曲取相谐,掩耳盗钟,自云无觉。讵知后生可畏,来者难诬者邪!”

  • 掩非饰过-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非饰过yǎn fēi shì guò

    见【文过饰非】(1094页)。

  • 掩骼埋胔-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骼埋胔yǎn gé mái zì

    掩:埋。骼:枯骨。胔:腐烂的肉。 埋葬腐臭暴露的尸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掩骼埋胔。”郑玄注:“骨枯曰骼,肉腐曰胔。”唐·段文昌《平淮西碑》:“掩骼埋胔,除瑕宥罪。”清·汪琬《北城募棺说》:“置揭(jié),掩骼埋胔。”(楬:作标志的木桩。)

  • 掩口而笑-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口而笑yǎn kǒu ér xiào

    掩:遮。 笑时把口遮住,防止出声失礼。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初学记》卷二十引《冲波传》:“孔子使子贡往外而未来,谓弟子占之,遇鼎,皆言无下足不来。颜子掩口而笑曰:‘无足者,乘舟而来,赐至矣,清朝也。’子贡果朝至。”(鼎:《周易》卦名。)《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左右皆掩口而笑曰:‘此天下强颜之女子也!’” 也作①【掩口胡卢而笑】。(胡卢:喉间的笑声。亦作“葫芦”。)《聊斋志异·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②【掩口葫芦】。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这事到现在想起来,我还不免掩口葫芦,想不到我竟然闹了这么一场笑话。”

  • 掩目捕雀-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目捕雀yǎn mù bǔ què

    见【闭塞眼睛捉麻雀】(55页)。

  • 掩旗息鼓-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旗息鼓yǎn qí xī gǔ

    见【偃旗息鼓】(1225页)。

  • 掩人耳目-汉语成语大词典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蒙蔽、欺骗别人。《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掩人耳目。”《清朝野史大观·卷四·内务府浮销》:“政府一言新政则号于众曰无款无款,而内府岁糜巨款,如掷虚牝(pìn)……吾知明年皇室经费之厘定,亦不过掩人耳目而已。”(虚牝:溪谷。)

  • 掩耳盗铃-中华成语大词典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掩耳:捂住耳朵。盗铃:偷铃铛。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现代)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真相每个人民心头是雪亮的。”也作“盗铃掩耳”、“掩耳偷铃”、“盗钟掩耳”、“掩耳盗钟”。(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皇帝,有甚商量。”(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四·黄龙牧庵法忠禅师》:“大似掩耳偷铃,未免天机漏泄。”(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旧唐书·哀帝纪论》:“立嗣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门与禁旅皆奸,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钟掩耳,嫁祸于人。”(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斯皆不凭章句,直取胸怀,或以前为后,以虚为实,移的就箭,曲取和谐,掩耳盗钟,自云无觉。”

  • 掩人耳目-中华成语大词典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掩:遮盖、堵住。堵住人家的耳朵,遮住人家的眼睛。比喻掩盖真相迷惑人,制造假相欺骗人。《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只说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穿,以为掩人耳目。”

  • 掩目捕雀-中华成语大词典

    掩目捕雀yǎn mù bǔ què

    掩:盖、捂。目:眼睛。捕:捉。雀:麻雀。捂着眼睛捉麻雀。比喻不研究客观情况,盲目行事。(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 捷雷不及掩耳-中华成语大词典

    捷雷不及掩耳jié léi bùjí yǎn ěr

    捷:急、快。不及:来不及。掩:捂、塞。雷声传得很快,来不及捂耳朵。比喻来势迅猛,不及防备。(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之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 迅雷不及掩耳-中华成语大词典

    迅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迅:快、突然。迅雷:突然响起的雷声。不及:来不及。掩:捂。突然的雷声使人还来不及捂耳朵。比喻来势迅猛,不及防备。(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传上》:“速凿北垒为突门二十余道,候贼列守未定,出其不意,直冲末枉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城不世出之功也。”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华成语大词典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挡:抵挡。掩:关、合、堵。兵来了用将抵挡,水来了用土掩住。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决定对策。(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九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给老爷那里去。’”也作“兵来将迎,水来土堰”、“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元)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明)无名氏《大战邳彤》头折:“公主,便好道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凭着俺众将英雄,量邳彤有何难哉。”

  • 东掩西遮-中华成语大词典

    东掩西遮dōng yǎn xī zhē

    东、西:指到处。掩:掩藏。遮:掩盖,挡住。形容极力掩盖隐瞒。(明)臧懋循《元曲选·曾瑞卿〈留鞋记〉三》:“我恰待东掩西遮,他早则生嗔发怒,不由人不胆慌心怕。”也作“东遮西掩”。(明)高濂《玉簪记·促试》:“我想陈妙常与我侄儿,两下青春佳丽,意气相投,每每月下星前,事事东遮西掩。”

  • 遮前掩后-中华成语大词典

    遮前掩后zhē qián yǎn hòu

    遮前:遮盖前面的。掩后:掩藏后面的。比喻遮遮掩掩的不直率。(宋)朱熹《答叶正则》:“大家讲究到底,大开眼看觑,大开口说话,分明去取,直截剖判,不须得如此遮前掩后,似说不说,做三日新妇子模样,不亦快哉。”

  • 掩鼻而过-中华成语大词典

    掩鼻而过yǎn bí ér guò

    掩:掩盖。掩鼻:捂着鼻子。过:走开。捂着鼻子走开了。形容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即西施。意思是,如果美女西施身上沾上了肮脏的东西,别人见了也会捂着鼻子走开。”

  • 不以一眚掩大德-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以:因为。眚:眼睛生翳,引申为过失。掩:遮盖,引申为否定。大:全部。德:好的品行、美德,引申为功绩。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否定全部功绩。比喻对人的观察要全面。《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迅雷不及掩耳-中华成语大词典

    迅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迅雷:雷声来得很急。不及:来不及。掩耳:捂住耳朵。雷声来得很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载记上》:“速凿北垒为突门二十余道,候贼列守未定,出其不意,直冲末枉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世出之功也。”(现代)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我相信,苏联或外蒙,如果真要武力干涉,一定是突然发动,给日本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不会先吹得满天响的!”也作“疾雷不及掩耳”。《六韬·军势》:“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吾乃巧用反间,畜士卒之力,一旦击破之。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暇掩目。”

  • 瑕不掩瑜-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瑕不掩瑜xiábùyǎnyú

    比喻缺点遮不住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瑜不掩瑕(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都是客观存在,我们应当发扬优点和长处,克服缺点和短处,但不能互相代替,这就象《礼记》上说的“瑕不掩瑜”,“~”。)

  • 掩蔽-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掩蔽yǎnbì

    为避免暴露而遮蔽起来,多用于军事——暴露(注意掩蔽,不要~目标。)

  • 掩盖-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掩盖yǎngài

    遮盖、隐瞒——揭露(发现错误,就要把它~出来,不能掩盖。)、暴露(矛盾迟早会~,掩盖也没有用。)

  • 掩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掩饰yǎnshì

    遮盖粉饰,使人看不出真相——流露(他掩饰不住愤怒的心情,谈话中已经~出来了。)暴露。

  • 瑜不掩瑕-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瑜不掩瑕yúbùyǎnxiá

    比喻优点掩盖不了缺点,缺点多于优点——瑕不掩瑜

  • 遮掩-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遮掩zhēyǎn

    掩饰(错误、缺点)——揭露(要~出来才能改正,遮掩是不行的。)

  • 瑕不掩瑜-新编成语词典

    瑕不掩瑜xiá bù yǎn yú

    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远远多于缺点。《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例〕这部影片虽然有些细节还值得推敲,但瑕不掩瑜,总体上来说是很有欣赏价值的。

    〔近义〕白璧微瑕 〔反义〕瑜不掩瑕 差强人意

  • 迅雷不及掩耳-新编成语词典

    迅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突然响起的雷声,使人来不及捂住耳朵。比喻行动或事情来势迅猛,使人来不及防备。《晋书·载记第四·石勒》:“直冲末柸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敌人手中的枪。

  • 掩耳盗铃-新编成语词典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掩:捂。盗:偷。有个人想偷一口钟,因为钟太重,背不走,就想用锤子敲碎后一块块拿走。但锤子砸钟,会发出的声音,他怕人家听到钟声,就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砸钟的声音了。见《吕氏春秋·自知》。后因以“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例〕这种歪曲真相的说法,只能是掩耳盗铃,但欺骗不了大家。

    〔近义〕自欺欺人

  • 掩人耳目-新编成语词典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掩:遮掩。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掩盖事实,用假象欺骗别人。《宣和遗事》前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例〕为了掩人耳目,他编造了一番谎话,企图蒙混过关。

    〔近义〕欲盖弥彰 故弄玄虚 〔反义〕明目张胆 毫无顾忌

  • 不以一眚掩大德-中华词典宝库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释义】:

    以:因为。眚:眼上的翳障,指小的过失。不因为一个人有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两叶掩目-中华词典宝库

    两叶掩目liǎng yè yǎn mù

    【释义】:

    掩:遮盖。眼睛被两个叶片遮住。比喻受蒙蔽而看不清事物真相。

    【成语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

  • 窃钟掩耳-中华词典宝库

    窃钟掩耳qiè zhōng yǎn ěr

    【释义】:

    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句】:

    ①《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②《通志·总序》:“后世众手修书,道傍筑室;惊人之文,窃钟掩耳。”

  • 瑕不掩瑜-中华词典宝库

    瑕不掩瑜xiá bù yǎn yú

    【释义】:

    瑕:玉上的斑点。瑜:美玉的光彩。玉的斑点掩盖不了其固有的光泽。

    【成语出处】:

    《礼记·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例句】:

    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观》:“柳之文长于记,特惜瑕不掩瑜,恶敢与泰山北斗并驾齐驰。”

  • 迅雷不及掩耳-中华词典宝库

    迅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释义】:

    雷声来得很快,来不及掩上耳朵。比喻来势凶猛或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传上》:“速凿北垒为突门二十余道,候贼列守未定,出其不意,直冲末枉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例句】:

    ①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九十三回:“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世出之功也。”②亦作“疾雷不及塞耳”。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掩耳盗铃-中华词典宝库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

    掩:遮盖。盗:偷。堵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做法。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遽矯其耳。”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朝觐官进献》:“夫既曰官银,那有无碍之理,真掩耳盗铃也。”

    【例句】:

    ①《红楼梦》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②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事实的真相,每个人民心头是雪亮的。”

  • 掩口胡卢-中华词典宝库

    掩口胡卢yǎn kǒu hú lú

    【释义】:

    胡卢:喉间的笑声。捂着嘴笑。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夫睹之者掩口胡卢而笑。”

    【例句】:

    ①周汝昌《谈笑》:“不过,有时候嘴是不让你看到使用何一形态的,‘掩口胡卢’,你就只好去自加揣摩。”②《聊斋志异·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 掩旗息鼓-中华词典宝库

    掩旗息鼓yǎn qí xī gǔ

    【释义】:

    卷起军旗,停敲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也指失败收兵退却。

    【成语出处】:

    《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例句】: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回:“刘守清又骂了他们一顿,才算掩旗息鼓的下去了。”

  • 掩人耳目-中华词典宝库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释义】:

    遮掩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蒙蔽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

    宋·无名氏《宣和遗事》前集:“下游民间之坊市,突于娼馆,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例句】:

    ①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三十六回:“随改换装束,好掩人耳目。”②又作“遮人耳目”。清·李汝珍《镜花缘》七十三回:“如把草帽草鞋放在粗衣淡服之人身上,又何尝有什么丑处!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目。”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华成语大辞典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挡:抵挡。掩:遮蔽,堵塞。战争发生了,有将领率兵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不论发生何种情况,都有办法对付。“挡”也作“敌”或“迎”。“掩”也作“堰”。《古今杂剧·云台门聚二十八将》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元·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也作“水来土掩,兵来将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 不以一眚掩大德-中华成语大辞典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以:因为。眚:过失,错误。德:品德,功德。不因为一点小的过错就抹杀了大的功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例〕人无完人,评价一个人要不以一眚掩大德。

  • 疾雷不及掩耳-中华成语大辞典

    疾雷不及掩耳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疾:迅急,猛烈。雷声突作,使人来不及堵住耳朵。比喻行动特快或势态发展神速,使人猝不及防。汉·刘安《淮南子》:“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六韬·龙韬·军势》:“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暝目。”也作“迅雷不及掩耳”。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载记》:“直冲末柸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不期一伙应捕,挺入家来,正是迅雷不及掩耳,一时无处躲避。”〔例〕我军采取了疾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直插敌人的心脏,冲进了敌军的司令部,把他们的指挥官活活捉住了。

  • 两叶掩目-中华成语大辞典

    两叶掩目liǎng yè yǎn mù

    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看不见或受到蒙蔽而视而不见。北齐·刘昼《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

  • 饰非掩丑-中华成语大辞典

    饰非掩丑shì fēi yǎn chǒu

    饰:掩饰。非:错误。丑:丑恶。掩饰错误和丑恶的行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解,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耳!”

  • 水来土掩,兵来将迎-中华成语大辞典

    水来土掩,兵来将迎shuǐ lái tǔ yǎn,bīng lái jiàng yíng

    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