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和而不同-汉语成语大词典
和而不同hé ér bù tóng
和:和谐。同:这里指苟同,即盲从附和。 能恰到好处地与人相处却又不盲从附和。儒家所宣扬的良好品德之一。《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文选·羊祜〈让开府表〉》:“光禄大夫鲁芝,絜身寡欲,和而不同。”同书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染迹朝隐,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中华成语大词典
和而不同hé ér bù tóng
和:和睦相处。但不盲从苟同。指团结不是无原则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晋)袁宏《三国名臣赞》:“和而不同,通而不杂,过醉亡辞,在醒贻答。”《旧五代史·世袭列传(二)》:“彼既人而礼无,此亦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中华成语大辞典
和而不同hé ér bù tóng
和:指和睦相处。同:苟同,随便盲从附和。和睦相处,但不随便盲从附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例〕他为人谦虚,待人和气,同时又很有原则性,遇到不同意见,他总是和而不同,既能把自己的不同看法讲出来,又从来不使人感到难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诸子百家大辞典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之间区别的言论。出自《论语·子路》。“和”与“同”是一对哲学范畴。《国语·郑语》所载史伯论和同及《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载晏子对齐景公论和与同,都解说得非常详细。“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是指对立事物之间有条件的统一。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同样,史伯也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同”则不一样,用晏子的话说,“君所谓可,据(梁丘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可见,“和”与“同”有着原则区别:“和”是使存在差异的各个对立面达到和谐,而“同”则是不承认、取消各个对立面之间的差异矛盾,一味随声附和苟同。“同”是指单一事物量的增加。在孔子看来,君子“和而不同”,即承认差异的存在,但努力找出矛盾,并加以解决,使对立面双方达到和谐,而不是一味随声附和、苟同,这才能有利于进步和事物的发展。而小人正相反,掩盖矛盾,一味苟同,所以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明显看出君子与小人政治品格的差异。
和而不同-学生必备工具书
和而不同hé ér bù tóng
【解词】 和:和睦,和气。同:同流合污。
【解义】 指和别人和睦相处,而又能对别人的错误发表不同意见。〈褒〉
【出处】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与人相处和睦而不同流合污,小人与人同流合污而不和睦相处。
【例句】 儒家讲求修身养性,与人~。
和而不同-简明成语词典
和而不同hé ér bù tóng
和:和谐。同:相同,引申指苟同。和谐相处,但从不无原则地盲从或苟同。语本《论语·子路》:“君子~,小人同而不和。”[近]不随俗流[反]同而不和入乡随俗[注意]和,不读hè。
和而不同-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和而不同héérbùtóng
【释义】:
并列 双方关系和睦,但思想上不盲从苟同。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和而不同,通而不杂,过醉亡辞,在醒贻答。”△多用于形容双方关系。
和而不同-中华成语辞海
和而不同hé’ér bù tóng
指能恰到好处地与人相处却不盲目顺从别人。晋·袁宏《三国名臣赞》:“和而不同,通而不杂,过醉亡辞,在醒贻答。”《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成语辞海
和而不同hé ér bù tóng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和睦。同:苟。即只和睦相处,不盲从苟同。现指办事坚持原则,尽量不伤和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