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


拼音
sī shú
注音
ㄙ ㄕㄨˊ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学校 书院 学堂 学宫 学塾 黉舍
反义词
公学

私塾sī shú

  1.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例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回忆我的母亲》

    英old-style private school;

分解意思

  • 拼音 sī 部首 禾 总笔画 7

    私 [ sī ] 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如 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 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 如 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 3. 暗地里。 如 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 拼音 shú 部首 土 总笔画 14

    塾 [ shú ] 1.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 如 塾师。家塾。私塾。 2.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引证文献

  1. 指 中国 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机构,为私学之一种。

    引邹鲁 《辛亥革命·河南举义》:“新蔡县 又特设一祕密机关于 刘芬佛 私塾。”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一:“此外,也还有地主们私人创办和贫困知识分子赖以维持生活的私塾。”
    陶行知 《平民教育概论》:“大一点乡村里总有私塾,可以劝导私塾先生采用‘千字文’课。”

国语辞典

私塾sī shú

  1. 旧时家庭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通常只有一个老师,依学生程度而个别指导,教材和学习年限没有一定,不同于有制度的学校。

    近学校 学塾 书院

    反公学

网络解释

私塾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学童因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逐渐消失。

翻译

  • 英语 private school (in former times)​
  • 法语 école privée (arch.)​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