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笋


拼音
zōng sǔn
注音
ㄗㄨㄥ ㄙㄨㄣˇ
繁体
棕筍

棕笋zōng sǔn

  1. 亦作“椶笋”。

  2. 棕榈的花苞。

分解意思

  • 拼音 zōng 部首 木 总笔画 12

    棕 [ zōng ] 1. 〔~榈〕常绿乔木,茎直立不分枝,叶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称“棕树”。 2. 〔~毛〕棕榈叶鞘的纤维,简称“棕”,如“~绳”,“~绷”,“~帚”,“~编”。 3. 〔~熊〕哺乳动物,体大,毛棕褐色。掌和肉可食,皮可制皮褥,胆可入药。亦称“马熊”、“罴”;通称“人熊”。

  • 拼音 sǔn 部首 竹 总笔画 10

    笋 [ sǔn ] 1.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2. 竹子的青皮。 如 笋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3. 同“榫”。

引证文献

  1. 亦作“棕笋”。棕榈的花苞。参见“椶鱼”。见“椶笋”。

    引宋苏轼《棕笋》诗序:“椶笋,状如鱼,剖之得鱼子,味如苦笋而加甘芳。”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易物名》:“东坡名椶笋为木鱼,名铁拄杖为铁君。”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椶笋

亦作“棕笋”。棕榈的花苞。 宋 苏轼 《棕笋》诗序:“椶笋,状如鱼,剖之得鱼子,味如苦笋而加甘芳。”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易物名》:“ 东坡 名椶笋为木鱼,名铁拄杖为铁君。”参见“ 椶鱼 ”。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