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


拼音
suǒ nà
注音
ㄙㄨㄛˇ ㄋㄚˋ
词性
名词
繁体
嗩吶

唢呐suǒ nà

  1. 管乐器,管身上面七孔,下面一孔。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金、元时传入中国。

    英surnay; suona horn;

分解意思

  • 拼音 suǒ 部首 口 总笔画 10

    唢 [ suǒ ] 1. 〔~呐〕管乐器,形状像喇叭,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 拼音 nà,nè 部首 口 总笔画 7

    呐 [ nà ] 1. 〔~喊〕大声呼喊,如“~~助威”、“摇旗~~”。 呐 [ nè ] 1. 古同“讷”,说话迟钝。

引证文献

  1. 波斯语的译音。或译为“苏尔奈”、“唢拿”、“唆呐”、“锁呐”。簧管乐器。 金•元 时由 波斯、阿拉伯 一带传入我国。

    《清文献通考·乐二十三》:“其乐器有大鼓、小鼓、铜号、铰子、嗩呐、喇叭。”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非常热闹的吹吹打打的锣鼓唢呐声,掩住了风声。”
    沈从文 《萧萧》:“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

国语辞典

唢呐suǒ nà

  1. 乐器名。古觱篥之属,本回族乐器,原名「苏尔奈」。以木管为身,由细渐粗,上开八孔。木管上端为一细铜管,细铜管前端可套以苇制哨子。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质的喇叭口。音色高亢宏亮。

网络解释

唢呐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