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簿


拼音
lǔ bù
注音
ㄌㄨˇ ㄅㄨˋ
繁体
鹵簿

卤簿lǔ bù

  1. 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自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唐制四品以上皆给卤簿

分解意思

  • 拼音 lǔ,xī 部首总笔画 7

    卤 [ lǔ ] 1. 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亦称“盐卤”、“苦汁”。 2. 浓汁。 如 卤汁。卤面。 3. 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食品。 如 卤虾。卤豆腐。 4. 通“鲁”,鲁莽。 5. 通“橹”,大盾。 6. 通“掳”,掠夺。 卤 [ xī ] 1. 同“西”。

  • 簿

    拼音 bù,bó 部首 竹 总笔画 19

    簿 [ bù ] 1. 本子,册籍。 如 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 如 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 如 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 笏。 簿 [ bó ] 1. 同“箔”,养蚕席。

引证文献

  1. 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自 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 唐•制四品以上皆给卤簿。参阅《通典·礼六七》、 唐•封演 《封氏闻见记·卤簿》

    引汉•蔡邕 《独断》卷下:“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
    《晋书·赵王伦传》:“惠帝 乘云母车,卤簿数百人。”
    宋•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唐•人谓卤,櫓也,甲楯之别名。凡兵卫以甲楯居外为前导,捍蔽其先后,皆著之簿籍,故曰‘卤簿’。因举 南朝•御史中丞、 建康 令皆有‘卤簿’,为君臣通称,二字别无义,此説为差近。”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梁孝王 名 武,文帝 竇皇后 少子也。七国之叛, 梁 距 吴 楚 最有功,又最为大国,卤簿拟天子。”

国语辞典

卤簿lǔ bù

  1. 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从和警卫。后亦泛称一般官员的仪仗。汉·蔡邕〈独断下〉:「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也作「卤部」。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羽林卫士摆列在午门外,卤簿全副设了,用的传胪的仪制,各官都在午门外候著。」

网络解释

卤簿

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卤簿的内容是:国家首脑重大国事活动的典章制度,是集仪仗队、军乐团、舞蹈表演、车辆服务、交通安全、治安保卫等整体规模的成文制度,要根据国事活动的重要级别区分等级而实施。王仪卤簿仅次于上尊号徽号仪等。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