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


拼音
wéi tián
注音
ㄨㄟˊ ㄊㄧㄢˊ

圩田wéi tián

  1. 周围筑有土堤的稻田。

    英low-lying paddy fields surrounded with dykes;

分解意思

  • 拼音 wéi,xū 部首 土 总笔画 6

    圩 [ wéi ] 1. 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 如 圩垸。圩子。筑圩。 2. 有圩围住的地区。 如 圩田。盐圩。 3.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 如 土圩子。 圩 [ xū ] 1. 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 如 赶圩。圩日。

  • 拼音 tián 部首 田 总笔画 5

    田 [ tián ]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如 田野。耕田。 2. 和农业有关的。 如 田家。田园。 3. 古同“畋”,打猎。 4. 古同“佃”,耕作。 5. 姓。

引证文献

  1. 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系由 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 唐•代已相当发达。关于圩田的最早记载,是 北宋•沉括 的《万春圩图记》。参阅《文献通考·田赋六》

    引宋•杨万里 《圩田》诗:“周遭圩岸繚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明史·蔡天祐传》:“闢滨海圩田数万顷,民名之曰‘蔡公田’。”
    清•魏源 《秦淮镫船引》:“圩田熟收船价低,惊魂甫定歌喉愴。”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圩田--又叫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 五代 时, 江 南已有圩田,一个大圩,方数十里,如同大城,中有渠道,外有闸门…… 北宋•时,圩田在南方进一步发展。 太平州 芜湖县 万春圩,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圩中有大道长二十二里。圩田能防旱抗涝,可以常保丰收。这是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

国语辞典

圩田yú tián

  1. 在水边低洼地筑堤围地开垦的农田。

网络解释

圩田

圩田亦称“围田”。中国古代农民发明的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造田方法。春秋时,人们已利用堤防治洼地。吴国在固城湖畔筑圩,越国在淀泖湖滨围田。圩田的出现时间,有人认为是在南朝,有人认为是在唐代。圩田的基本营造方法是: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河湖淤滩上围堤筑坝,把田围在中间,把水挡在堤外;围内开沟渠,设涵闸,有排有灌。圩堤多封闭式,亦有其两端适应地势的非封闭式。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