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


拼音
xíng xiàng
注音
ㄒㄧㄥˊ ㄒㄧㄤˋ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气象 情景 现象 景色 形势 局面 外貌 生动
反义词
抽象

形象xíng xiàng

  1. 用有效和生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的有形或可见的表现。

    例创造英雄形象

    英image; form; figure;

分解意思

  • 拼音 xíng 部首 彡 总笔画 7

    形 [ xíng ] 1. 实体。 如 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2. 样子。 如 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3. 表现。 如 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4. 对照,比较。 如 相形见绌。 5. 状况,地势。 如 形势。 6. 古同“型”,模子。 7. 古同“刑”,刑罚。

  • 拼音 xiàng 部首 豕 总笔画 11

    象 [ xiàng ]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 如 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 形状,样子。 如 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引证文献

  1. 亦作“形像”。

  2. 指具体事物。

    《吕氏春秋·顺说》:“善説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

  3. 指肖像。

    《东观汉记·高彪传》:“画 彪 形象,以劝学者。”
    宋•陆游 《驾礼部曾侍郎启》:“纪话言於竹帛,肖形像於丹青,垂之无穷。”

  4. 塑像,偶像。

    引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繫刹柱,屏除形象,舖设牀坐,於堂上接宾。”

  5. 象征。

    引晋•干宝 《搜神记》卷十:“汉•蔡茂 字 子礼,河内 怀 人也。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禾三穗, 茂 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问主簿 郭贺,贺 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

  6. 形状;样子。

    引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帝君视之,怒曰:‘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会子花得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

  7. 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咉现实的特殊方式。即作家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通常亦特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8. 谓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

    引张贤亮 《灵与肉》三:“这些毫无文采的语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工作的意义。”

国语辞典

形象xíng xiàng

  1. 形状、外貌。也作「形相」、「形像」。

    《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
    《聊斋志异·卷一二·公孙夏》:「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舍。」

    近气象

  2. 由一个人的内涵作为,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色。

    例如:「他在小说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颇引起读者的共鸣。」

  3. 对实体而言。因美之所在,不在实体,而在实体的形象,此形象即出自实体的模仿,而不为实体所限定,乃经心中的醇化而生者。

网络解释

形象

形象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作家的美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

翻译

  • 英语 image, form, figure, CL:個|个[ge4], visualization, vivid
  • 德语 Gestalt; Form; Figur; Image; Bild (S)​, plastisch, bildlich, figurativ (Adj)​
  • 法语 image, forme, figure, visualisatio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