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接受圣旨。
官名。唐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宋元仍其制。元赵孟俯曾为此官,世称赵承旨。明废。参阅唐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又五代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宋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承 [ chéng ] 1. 在下面接受,托着。 如 承重。承受。 2. 担当,应允。 如 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 3. 受到,蒙受。 如 承蒙。承恩(蒙受恩泽)。 4. 继续,接连。 如 继承。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启后。 5. 顺从,迎合。 如 奉承。承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6. 姓。
旨 [ zhǐ ] 1. 意义,目的。 如 意旨。要旨。主旨。言近旨远。 2.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 如 旨令。奉旨。 3. 美味。 如 旨酒。甘旨。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
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引《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侍御史以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诽谤詔狱,免为庶人。”
晋•张华 《博物志·杂说上》:“王莽 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验。”
接受圣旨。
引《新唐书·百官志二》:“许敬宗、李义甫 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復闻机务矣。”
官名。 唐•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 宋•元 仍其制。 元•赵孟頫 曾为此官,世称 赵承旨。明•废。参阅 唐•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又 五代 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 宋 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承接圣旨。
引《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许敬宗、李义府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复闻机务矣。」
明·陈与郊《昭君出塞·第一折》:「守宫的,快请你王娘娘承旨!」
1,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侍御史以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诽谤诏狱,免为庶人。”
晋 张华 《博物志·杂说上》:“ 王莽 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