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拼音
zhí bǐ
注音
ㄓˊ ㄅㄧˇ
词性
动词
繁体
執筆
近义词
援笔 握管

执笔zhí bǐ

  1. 指写文章。

    英write;

  2. 动笔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

    例那篇论文是全小组集体讨论、由他执笔的。

    英do the actual writing;

分解意思

  • 拼音 zhí 部首 手 总笔画 6

    执 [ zhí ] 1. 拿着。 如 执刃。执鞭。执笔。 2. 掌握。 如 执政。执教(jiào )。 3. 捕捉,逮捕。 如 战败被执。 4. 坚持。 如 固执。执意。 5. 实行。 如 执行。 6. 凭单。 如 回执。 7. 朋友。 如 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8. 姓。

  • 拼音 bǐ 部首 竹 总笔画 10

    笔 [ bǐ ] 1. 写字、画图的工具。 如 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如 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3. 用笔写,写作的。 如 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 如 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 5. 像笔一样直。 如 笔直。笔挺。笔陡。 6. 量词,指钱款。 如 一笔钱。 7. 指散文。 如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引证文献

  1. 持笔。

    引汉•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
    蔡元培 《养成优美高尚思想》:“然执笔按纸,画鸡画牛,有何用乎?”

  2. 引申为记录或写作。

    《魏书·山伟传》:“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
    清•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四:“玄奘 法师翻译梵本经论,时 薛元超、李义府 问古今译义如何。师曰:‘ 苻坚 时 量瞿 译,中书侍郎 赵整 执笔; 姚兴 时 鳩摩罗什 译,安城侯 姚嵩 执笔。’”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

  3. 书法术语。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详“执笔法"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caf434c3>执笔法”。

    引沉尹默 《学书丛话·几个问题的回答》:“我对于执笔,是主张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法。”

国语辞典

执笔zhí bǐ

  1. 拿笔,指写字或作文。

    引汉·刘向《列女传·卷五·珠崖二义》:「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
    《魏书·卷八一·山伟传》:「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

    近握管 援笔

网络解释

执笔

执笔的高低:要适当,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下笔飘浮,无力无筋骨。

另外,站着写大字,通常采用捻管执笔法,即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捏住笔杆上端,高高提笔,仍要求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这种执笔法适合书写大字,或者书写行草与狂草。用提斗笔书写特大的字或题壁,即用拇指贴夹住笔杆内方,力量由内向右用力,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列抓住园斗外面,用力方向与拇指相对,小指则贴在下面,高悬肘腕,以臂代替笔杆的运转,这种执笔方法叫“提斗抛笔法”。另一种写特大字的方法是“双手回腕法”。它是用左手握住笔杆的上端,由左内向右外用力;右手握住笔杆的下端,由右外向左内用力。这样,双手齐力,气势豪迈全身用力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