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礼


拼音
bīn lǐ
注音
ㄅㄧㄣ ㄌㄧˇ
繁体
賓禮

宾礼bīn lǐ

  1. 上古朝聘之礼。

  2. 古代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3. 谓以上宾之礼相待。

  4. 引申为敬重。

分解意思

  • 拼音 bīn 部首 宀 总笔画 10

    宾 [ bīn ] 1. 客人。 如 宾客。来宾。宾馆。宾主。贵宾。宾至如归。 2. 同“傧”,傧相。 3. 服从,归顺。 如 宾服。宾附。 4. 姓。

  • 拼音 lǐ 部首 示 总笔画 5

    礼 [ lǐ ]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如 婚礼。丧(sāng)礼。典礼。 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如 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如 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 如 礼物。礼金。献礼。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引证文献

  1. 上古朝聘之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
    孙诒让 正义:“谓制朝聘之礼,使诸侯亲附,王亦使诸侯自相亲附也。”

  2. 古代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的礼节。参见“五礼”。

    引元•韩奕 《齐天乐·寿内》词:“白头尚举齐眉案,相敬未忘宾礼。”
    清•昭槤 《啸亭杂录·何温顺公》:“上欲藉其军力,乃延置至 兴京,款以宾礼,而以公主妻之。”

  3. 谓以上宾之礼相待。

    《国语·周语下》:“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
    晋•陆机 《辨亡论上》:“宾礼名贤,而 张昭 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为之杰。”

  4. 引申为敬重。

    《汉书·晁错传》:“宾礼长老,爱卹少孤。”
    《晋书·江灌传》:“顷之, 简文帝 又以为抚军司马,甚相宾礼。”
    清•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 北齐•文宣李皇后 ﹞天性淑惠,为 文宣帝 所宾礼。”

国语辞典

宾礼bīn lǐ

  1. 古代五礼之一。为国际间的一种礼节。

    《周礼·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

  2. 以宾客之礼相待。

    《文选·陆机·辩亡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网络解释

宾礼

宾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īn lǐ,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语出《周礼·春官·大宗伯》。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