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
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 如 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如 甲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如 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 如 盔甲。甲兵。甲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 如 甲板。装甲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如 龟甲。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 指甲。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 保甲。甲长。 9. 植物果实的外壳。 如 甲坼(外表裂开)。 10. 古同“胛”,肩胛。
乙 [ yǐ ] 1.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 2. 指代一方。 如 甲方乙方。乙型脑炎。 3.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4. 姓。
丙 [ bǐng ] 1. 天干的第三位,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 2. 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 如 付丙(把信件等烧掉)。
丁 [ dīng ]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 如 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 丁 [ zhēng ] 1. 〔~~〕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