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部


拼音
fă bù
注音
ㄈㄚˇ ㄅㄨˋ

法部fǎ bù

  1. 唐时皇宫梨园训练和演奏法曲的部门。后借指教坊或法曲。

  2. 清代掌司法的官署。

分解意思

  • 拼音 fǎ 部首 水 总笔画 8

    法 [ fǎ ] 1.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如 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2. 处理事物的手段。 如 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3. 仿效。 如 效法。 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如 法式。法帖。 5. 佛家的道理。 如 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如 法师。法器。法事。 7. 指“法国”。 如 法文。法式大菜。 8. 姓。

  • 拼音 bù 部首 邑 总笔画 10

    部 [ bù ] 1. 全体中的一份。 如 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 如 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 3. 具有统属关系。 如 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 4. 安置安排。 如 部署。 5. 量词。 如 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引证文献

  1. 唐 时皇宫梨园训练和演奏法曲的部门。后借指教坊或法曲。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餘人。”
    宋•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教坊致语》:“臣等幸覯昌辰,叨尘法部,採謡言於《击壤》,助矇瞍之陈《诗》,仰奉威颜,敢进口号。”
    清•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教坊梨园,单传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遗也。”

  2. 清 代掌司法的官署。

    《清史稿·职官志六》:“法部,司法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大臣掌主法职,监督大理院及京外审判检察,以维法治。”

国语辞典

法部fǎ bù

  1. 唐代梨园中专门演奏法曲的部门。

    引唐·王建〈霓裳词〉一〇首之八:「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

  2. 清末改刑部为法部,专掌司法,民初改为司法部,犹今之司法行政部。

  3. 道教指天神率领的部众。

    例如:「法部仙灵」。

网络解释

法部

法部,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刑部改称。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