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杵


拼音
chōng chǔ
注音
ㄔㄨㄥ ㄔㄨˇ

舂杵chōng chǔ

  1. 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

分解意思

  • 拼音 chōng 部首 臼 总笔画 11

    舂 [ chōng ]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如 舂米。舂药。

  • 拼音 chǔ 部首 木 总笔画 8

    杵 [ chǔ ] 1.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如 杵臼。砧杵。杵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如 杵了他一拳。

引证文献

  1. 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

    《文献通考·乐十二》:“舂杵,亦谓之顿相。相,助也,以节乐也。”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舂杵

顿奏体鸣乐器。用木杵顿地发音。杵两端略粗,原本用于舂臼中的谷物,偶然臼中无谷物时发音悦耳,则以杵顿地来娱乐。藏族民间建房时,为夯实地基,用杵夯地,所用夯棒称“夯杵”。夯土时常唱夯歌。“舂杵”和“夯杵”后演化为舂牍。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